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三百六章 请君入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章 请君入瓮(1 / 2)

18师团师团长被击毙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缅甸战场,中国军队士气大振,从将军到士兵都感觉胜利的希望来临。(. 棉花糖)后方的蒋委员长一脸得意,因为缅北大捷有他一份功劳。老蒋拿着战报笑逐颜开,一想到他这么个严肃的人居然会配合陈际帆演戏,而且结果这么成功,他就掩饰不住自己的得意。

下面的人自然少不了拍马屁,就连一向和他不爽的史迪威都发来电报,称赞他具有东方人的智慧。史迪威把他的计划详细讲了一遍,现在史迪威似乎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单靠中国军队根本无法收回缅甸全境,他认为中国人最后的底线应该是守住缅北,然后从印度扩宽一条到昆明的公路。此外史迪威还重提他的三十个师的计划,不过他更加大方,提出增加十个师装备“神鹰”军团,用于在中国内地收复国土。

史迪威又坏事了。老蒋的脸色更加难看,倒不是因为他不愿意给陈际帆装备,而是他觉得这件事应该由他来主持分配,史迪威这样做,把他这个中国战区总司令置于何地?陈际帆以后还会听他的吗?

老蒋思来想去,越来越觉得陈际帆和他的部队不能再呆下去了,否则其威望会与日俱增。他叫人给陈际帆起草电报,命令陈际帆收拾完18师团残兵后,率部会昆明,他要亲自主持嘉奖。

和老蒋的多疑比起来,延安的中共中央对陈际帆参与指挥的两次大战给予高度评价。老毛和朱老总两人对陈际帆的军事才能赞不绝口,尤其是老毛,他对陈际帆能够将敌后游击战和正面的运动战有机结合及用途高度评价。

“老毛,”朱老总笑呵呵地道,“军事上人家似乎是领先与我们的,当然也领先于国民党部队,只是陈际帆在政治上的布局意义深远啊。”

“老总也这么看?”主席点着一支烟,“那就请总司令评点评点,此举有何深意啊?”

“新四军可以在缅北落地生根,将来可以把势力延展到云南、广西甚至贵州,而陈际帆则可以实现他所谓的开疆拓土的目标。只是这个年轻人哪来这么大的豪情?自军阀混战以来,中国军人已经很少有这种豪气了,抗日战争给我们都上了一课,军人理应保家卫国!”

“他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行不通。为什么呢?蒋介石这个人现在已经完全蜕变为大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对外有妥协性,为什么有妥协性呢?因为他对内既不敢发动群众,又认识不到人民在战争中的巨大力量,总是一厢情愿地相信,帝国主义是很强的。蒋这个人,年轻的时候亲日,后来和德国打得火热,现在有一门心思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陈际帆开疆拓土的愿望恐怕很难实现。当然了,我个人很欣赏他,指点江山如烹小鲜。看得比任何人都远,此人是中华民族之福!”

“可这样一个人居然总是游离于党外,主席你不觉得遗憾吗?”

“他对我们共产党人很熟悉,理论水平甚至可以当我们的师政委,据恩来讲,他们第一次见面,陈际帆就认出了恩来,要知道恩来很少让自己的照片上报,陈际帆怎么就能一眼认出?至于他们为什么要和我们保持距离,那一定是我们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有机会我要向他当面请教。”

“恩来说陈际帆曾经很真诚地打比方,说我党将来能够独立执政,但他提出了很多所谓将来的事情。”老总提到。

“是啊,陈际帆还给我提了意见,说什么预防个人崇拜,这个词还是我们用来批评斯大林的。我不会搞那一套,人民的民主才是解决腐败的根源,陈际帆在安徽的尝试,严格意义上讲还有一段距离。扯远了,老总,缅甸的仗打成胶着,日军又陷入了一个泥潭,陈际帆功不可没啊。”

“据说,蒋介石还和陈际帆在外国人面前上演了一出周瑜打黄盖的好戏,老蒋还很有幽默感嘛,哈哈!”朱总司令爽朗地笑笑。

主席深吸一口烟:“国民党打仗缺乏想象力,须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强弱之势是辨证的,为将者应当准确把握这种变化,审时度势做出正确决策。没有陈际帆在腊戍,恐怕这次就是大崩溃的局面。”

“好了,说正事新四军报上来的情况说,陈际帆希望刘洋的部队在缅甸大发展,主席怎么看?”

“棋高一着,他在虎口夺食。不过英国殖民主义已经走到了末路,陈际帆看准了这一点,只要他能说服蒋介石,缅北的汉族聚居区回归祖国是大有希望的。诚如此,对陈际帆,我们当以民族英雄视之!”

朱老总道:“就怕这种愿望膨胀后,变成极端民族主义,据说陈际帆不止在一个场合表示,如有可能,他将收复北方被占领土。”

“难度很大,尤其是我国现在是盟军的成员,除非……”

“除非什么?”

主席道:“这话不好说啊,让洛甫、王明他们听到了,还不翻了天?”

“我不这么看,”老总摇摇头,“斯大林的确给过我们帮助,可是抹杀不了沙俄帝国掠夺我领土的事实,更无法掩盖他趁机要挟国民党政府让蒙古独立的事实!”

“说得对,今年是苏联卫国战争最困难的一年,也是转折的一年,苏联人民已经从战争初期的被动挨打转向了积极防御,如果能在一两次会战中彻底击败德国法西斯,那么苏联战场的局势可以彻底扭转,当然,苏联现在还无法两线作战,陈际帆难道还敢在老虎屁股上摸一把?”

“主席说的除非,就是这个?不可能,苏联人的力量还是很强大,斯大林这个人,到嘴的肥肉他是不肯吐出来的。”

“好了好了,”主席道,“先不提他了,冈村宁次已经下令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施大规模扫荡,老彭、左权他们的日子不好过。要赶紧想对策!”(五一大扫荡,作者)

陈际帆忘了五一大扫荡,可胡云峰没忘,他已经给安徽的罗玉刚去电,要求对周边日军的动向实施严密侦察。而陈际帆干掉百武睛吉后,迅速率领独一旅和新四军与胡云峰汇合,准备对18师团最后这一股敌人实施打击。

这股鬼子现在跟叫花子没什么区别,他们的师团长好歹还抢了些粮食,而他们被特种部队紧紧盯着,有一些鬼子耐不住饥饿想离开队伍找点吃的,结果有去无回。尸首还被吊在树上,看得鬼子们触目惊心。

尤其是师团长失去联系,让这股已经被零敲碎打打得不足两千人的残兵更加绝望。有好些伤兵用脚趾头开枪将自己击毙,还有的挨在一起引爆手雷。

不过,没有人会想到投降,对他们来说投降“神鹰”简直就是下地狱,可是打的话,简直不知如何打?士兵们饿得连路都走不起了,拿枪都成问题还怎么打?

胡云峰提醒陈际帆:“鬼子一个师团被咱们温火煮青蛙慢慢吃掉,不可能无动于衷吧,到现在都没有动静很不正常。”

“是不正常!”陈际帆点点头,“我曾分析过鬼子可能的手段,派大部队增援几乎没有可能。一是他们没有这么多兵力,二是没有路线。他们确实派出了飞机轰炸腊戍,可这挽救不了18师团,也不可能占领腊戍赢得主动。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日军还有什么手段。”

“头,这你就外行了,不要忘了鬼子同样也有伞兵。”

“空降?”陈际帆哑然失笑,“就小鬼子那点半吊子的水平实施空降?小胡,你是干过空降兵的,你说说,在没有事先详细情报的地方实施空降,成功率有多高,这里是高原丛林,不是欧洲大平原。再说小鬼子准备空降多少兵力?”

“如果实施空降,兵力至少要两个大队,鬼子的空降兵确实没什么经验,可是不能排除鬼子孤注一掷的想法,如果他们能够和这伙鬼子取得联系,又携带大量补给的话,还是很麻烦的。”

陈际帆点点头,“如果真如你所说,鬼子的空降兵恐怕已经到了,他们按理是要解救百武睛吉的,没理由为了这点残兵败将如此兴师动众。”

陈际帆在缅北打得火热,远征军其他部队也不含糊,尤其是东路的杜聿明,起先他极力主张撤退是因为对中英联合作战没信心,后来英国人跑干净了,中国远征军独立担当抗击日军重任后,他敏锐地发现,如果战术对头,中国军队依然能有所作为。

不甘示弱的杜聿明率第五军全部向位于后方的日军近卫师团侧翼发起猛烈袭击,杜聿明当然不会和鬼子最强悍的师团血拼,他让装备较好的200师由东往西进攻,然后自己亲率两个师从棠吉南下,作势要去同古。

杜聿明知道如果此时打同古,那一定能在鬼子最疼的地方插上一刀,可惜他的部队不行,因为日军只需回头反扑,就能轻松将他的部队给卷进去。不过,因为杜聿明的果断指挥,北线曼德勒的压力大减,日军一时无法攻破中国军队防线。

日军现在只有三个师团在缅甸,其中56师团还属于缺员比较严重的,而曼德勒方向中国军队五万余人依托坚固工事还在顽强抵抗。远征军被日军飞机、大炮的立体火力打击下伤亡比较严重,可日军用于正面进攻的,仅仅只有56师团和近卫师团一部,兵力不足使得进攻乏力。

这种仗如果打下去,对日军半分钱好处没有,因为成了一线平推,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伤亡。而且随着战线的一步步拉长,后勤压力陡增。

杜聿明现在就是针对日军的特点让两个师抽出精干力量在同古至曼德勒的滇缅公路沿线对日军后勤进行打击。

中日双方在1942年的5月上旬形成了勉强对峙,如果说还有什么亮点,那就是缅北的“神鹰”所部遇到了日军南方军的空降部队。

饭田祥二郎本来是准备动用伞兵去解救百武睛吉的,无奈飞机在晚上不明地形,1500余人的伞兵部队降落时搞错了方向,地点离百武睛吉被歼的地方尚有一段距离。18师团被歼的战报发出后,15军司令部才重新指挥空降兵向指定地点集结。这一来二去耽搁了不少时间,给胡云峰留出了充分调动兵力的余地。

胡云峰很遗憾,派出去的特种部队发回情报表明,日军空降部队已经顺利空降,并且完成了集结。“神鹰”失去了打击日军空降部队的最佳时机,不过胡云峰也不懊悔,因为日军空降部队的行踪一直被牢牢掌握着。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