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际帆他们一看这架势,居然跟总理他们平起平坐谈判,不由升起梦幻般的感觉。他们这几个前世正宗的共产党员,居然要和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们坐在一起谈判?想都不敢想的事。陈际帆已经拿定主意,时间有限,先解决正事,所以会谈一开始,陈际帆就开门见山,透露了自己这边准备到缅甸作战的消息。
这个消息并不令周先生、董老他们意外,作为国内第一悍旅,抗日的急先锋,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国民政府,都会有此要求。真正令他们意外的是,胡云峰参谋长提出来的计划。
一个天才的计划!
他们居然想到把国内抗战的经验搬到缅甸,在缅甸开辟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仅这一条,就说明他们头脑冷静,战略眼光深远。
周恩来是懂军事的,他一听就知道这里面的分量,国内百战百胜的精锐之师,首先想到的不是在正面战场如何与日军硬碰,而是优先考虑在敌后建立根据地配合正面作战,仅此一项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军事水准。
不过,陈际帆和胡云峰接下来提出的要求让办事处有些措手不及,他们请求将活跃在江南一带的新四军一部调归他们指挥,并且调往缅甸作战。理由是有二:首先是在安徽战役中,他们曾经指挥过江南这部分新四军,双方有感情;其次是新四军的地方动员能力和游击战生存能力,是他们所需要的。
这个条件没法答应,因为实在太匪夷所思了。
周先生不动声色道:“陈将军亲自到这里向我们提出这个问题,首先是对我们的信任,但是这个问题牵扯面太广,不是哪一个人能做主的,需要上报我党中央定夺。”
“这个我们能理解,我只有一个请求,无论事成与否都请尽快给予答复,我们没时间了。”
“即使江南新四军最终成行,我是说如果,从华东到西南缅甸,几千里,沿途的补给怎么办?他们的组织关系怎么办?他们中的很多人首先是共产党员,他们可不可以在军队中以党员身份公开活动?能否发展党员?这些是否会引起国民党方面的猜忌?会不会影响你们在缅甸的作战行动?这些陈将军不知考虑过没有?”
面对周先生的话,陈际帆无言以对,这些他当然是考虑过的,但没想那么多,这些问题在此事绝对是最棘手的问题,也是最敏感的问题。甚至他们提出这个方案就会给人一种疯狂的感觉。
会谈进行不下去了,陈际帆建议休会。休会后,陈际帆请周先生留下,他有话要单独说。
不知怎么的,从感情上讲,周恩来感觉这几个人很亲切,他们随时对自己都非常尊重,这是他见到陈际帆的第二面,好像已经成了忘年交。
会议室里就只剩下陈际帆、胡云峰和高焕捷,而他们面前的是最敬爱的人。
看着周先生一脸的疑问,三人互相望了一眼,陈际帆还是长舒一口气道:“先生,我们知道把您单独留下来是违反组织原则的,可有些话我们一定要说,而且只能单独对您说,您也可以把这些话转告给毛主席。”
周一看他们的神色,就知道接下来的话题一定是很重要的,可他实在是猜不出,难道他们要秘密入党?
“我们回来后,正赶上国家遭受侵略,我们七人身上没有过多的历史背景,对阶级斗争的感受并不深,我们心里想要的,是一个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大的中国。请先生一定要听我们把话讲完。”
周先生很郑重地点头,“请讲!”
“长话短说,”陈际帆很干脆,“这个时代的人只看到如何打败当前的敌人,少数政治家和有远见的人士大概可以看到抗战胜利后国内的政治格局,当然,我们也是可以看得见的。可是,我们的眼光并不在国内!或者说,不在这个时代!”
“哦?”只听周先生很惊奇的发出声音。
坏了,差点说漏嘴。
“我的意思是说,抗战结束,全民族的目光将会聚焦到国内的政治格局上,例如两党能否继续合作,国内政治气氛会不会有所改观,或者是蒋介石政府悍然翻脸重新发起针对贵党的新一轮内战等等。”
周打断道:“我只能以个人的身份和你们交流,你们说的这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只是我必须提醒,一旦蒋介石再一次站在人民的对立面,陈将军你们这些昔日的民族英雄不要站错队才是。”
“谢谢周先生提醒,内战是一般人所不愿看到的,不过万一蒋政府腐烂变质,与其治标不如重起炉灶,我从未怀疑过贵党的未来,然而我们今天谈话的主题不在这里。”
“哦,陈将军莫非还有更好的提议?”
“周先生是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外交家。蒋介石政府现在完全依赖国外援助,势必造成国家的地位降低,对将来中国的战胜国地位非常不利。即使在战后,以蒋介石的性格,他必然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国内,而忽略了千秋大业。”
“千秋大业,”周先生有些疑惑,但是他正在猜,这个问题可能和国内局势关系不大,“陈将军不必绕弯子,既然三位信得过我,但说无妨。”
“好!我们只说。”陈际帆一咬牙,“先说近点的,我们之所以到缅甸,当然不是因为只有缅甸才有日本鬼子,也不是说政府军的战斗力不行,而是考虑到未来中国的战略空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缅甸对中国都很重要,现在他是中国对外联系的窗口,将来它会成为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出海口,可以威慑印度和东南亚,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陈际帆话一出口,就觉得这个观点实在是太超前了,这简直就是两个时代人的对话,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周先生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摇摇头,“这不太现实,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就算退一万步,英国人被赶走了,无力维持他的殖民统治,缅甸的独立浪潮也不会允许我们在那里立足,那时候,中国在他们的眼中将成为新的殖民者。这是历史的倒退,行不通的。”
“我们不是殖民,更不是侵略,既然老祖宗在很多年前可以做得到,我们为什么不能?此次缅甸开辟敌后战场,军事上的意义自不必说,长远的目标是在当地配置华侨势力和亲华的当地人,即使未来不能实现将缅甸并入版图的愿望,那么在西南培养一个亲华的政府总是好的。”
周先生心道,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人家所谋者大。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这没有任何问题,可这个观点和党内的主流观点格格不入。
周先生试探着问道:“你们的理想是朴素的,我个人无法对它作出评价。国土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有些不现实。试问,英国人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蒋委员长难道就不会对其让步?”
“先生所问的确是关键,所以我们才需要贵党的配合,只有在当地华侨中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才能长期让我们的势力滞留缅甸,才能在战后为中国谋取最大利益!”
胡云峰补充道:“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不想当这个家,可是不管谁当这个家,总要有人为这个家到处打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中国人最好的时机,错过这个时机,以后再想这些就困难了。”
周先生终于明白了,他无言以对,纵观整个中国,还没有人能想到这一层,在眼前这些年轻人眼中,似乎日本人已经快要完蛋了一样,他们考虑的竟然不是军事,而是为中国的未来扩展战略空间,而且使用的手段虽然不怎么光明,可是恰到好处,风险很小。党内现在还没有人在这上面做过研究,可周先生相信,只有一个人能完全理解他们的想法,也就是陈际帆他们提到的主席。
周先生最后同意了,答应他们把这个想法单独给主席讲。
对周先生说完这番话后,三人脸上的神色轻松了很多。陈际帆甚至意味深长地说:“先生,终有一天主席和您会明白我们今天的苦心。”
周恩来何等聪明,马上明白了这是他们在暗示共产党有一天会独立执掌国家政权,在安徽他们也这么说过,是什么对党会产生这样大的信心?
“蒋介石的性格众人皆知,战争如果打赢了,他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和威望会空前高涨,在这种情况下,他怎能容得其他党派和他分享国家权力,一向迷信武力的他必然会诉诸以往用过的手段,可是当年他都没有能战胜红军,战后又怎么可能?那时候国内还有谁想打仗?没有民心的支持,他撑不了多久的。”
周对陈这番话没有表态,尽管他个人也曾有过这种猜想,可是组织上还没有在这方面做出个决议,他是不便表态的。
说完了话,接下来的继续谈判已经意义不大,因为陈际帆此刻不愿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出他们的心里话,他只信任周一人。
“三位,情况特殊,我们不便多留,请相信,我们共产党人对朋友一向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几位的信任我会如实向中央报告,并请他们尽快答复,此去缅甸多有凶险,几位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轻易孤身犯险,抗日战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中华民族需要你们!”
“谢谢总,周先生,谢谢各位前辈,我们告辞了!”
几个人出来后心里都没有底,周先生至始至终都没有表态。
胡云峰道:“头,您说我们是不是太唐突了点?”
陈际帆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来到这个时代的么?”
一向话很少的高焕捷都笑了,“这还能忘?头,您是说……”
“我们身为军人,连维护自己祖国的利益都要偷偷摸摸的,还不是因为二战后丢失了缅甸这块地方吗?既然我们没能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我们就换一种方式去完成它,让以后像我们这样的军人光明正大的踏上这片土地。”
“头,听这话怎么像帝国主义似的。这话可不能传出去,不然我们又成法西斯了。”
“要传也是你,去缅甸我们还可以和周先生商量,以后到东北就完全靠我们自己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二百七十八章 所谋者大)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