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废目> 第八十六节 生产队院里的会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六节 生产队院里的会议(1 / 2)

“三奶奶,看狗呀,马红学在你家吗?”

窗外的一嗓子,如同一瓢冰水,一刹那就浇灭了屋里炕上的干柴和烈火。

小村习俗:当时每家每户都会养上一条看家狗,那狗都是特别忠心的土狗。所以,村人们到别人家串门儿时,都会喊“看狗呀”,以免被那不懂事儿的畜牲误伤了。久而久之,这“看狗呀”就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常用语,意思大概就是“注意了,你们家来客人了”。

陈秀丽从马截住家里的嘴里得知马红学不在家,就径直朝着马寡妇家走来。

陈秀丽对马红学是有好感的,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他是贫下中农子弟,她也是。

一九六六年初开展的“四清”运动中,他从四十八顷村的一个普通的退伍兵,一下子变成了基干民兵排长,硬得出奇。他可以天天紧盯着那些扫街道的“臭分子”们,让他们干最脏最重而工分最低的活儿,还要让他们低着头请罪,让他们承认自己有过错误,承认自己是剥削压迫群众的地主,即使没有蓄留头发的光头也被打得青包连着青包。

可有人即使是头顶上青包连着青包,他的嘴巴也是紧紧的。

他就是反动地主的狗崽子费凡。

他默默地出工,默默地收工回家,坐在院子发呆,极少迈出大门一步。

马红学带领着他的那几个骨干力量白天黑夜地监督着那个已经破烂不堪的小院子,屁放得响了,气叹得粗了,都有可能是什么反动派的新动向。

他从早到晚可以不说一句话。

无论是天大的喜事,抑或是地深的灾祸,他都保持沉默不语,遇事不惊了。

但他在批斗会上,又是最缠的一个,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都不服软的。

“这就是阶级斗争,这就是政治,权力在谁的手里,谁就是大,谁就说了算。”

陈秀丽想到这两个同学的不同命运,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要革命就要团结应当团结的那个同志。

轻车熟路的,陈秀丽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一边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马寡妇家的院门前。

风吹日晒的,马寡妇家的那三间大瓦房已经不再窗明瓦亮了。

它也像它的主人一样,青春的枯草已经从那时光的缝隙里钻了出来,无论怎么掩饰,苍老是不变的法则。

那两扇紧绷的木板门,如今也松塌了,发出的不再是清脆的撞击声,而是那种病态的呻吟。

“三奶奶,看狗呀,马红学在你家吗?”

喊了两声,屋里还是没有动静,推开那两扇呻吟声不断的破板门,走了进去。

“有人吗?三奶奶,你睡了吗?”

陈秀丽走到院子当中,也没有看到狗的影子,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几步就迈到了窗户根下。

“啊呀,陈秀丽同志,你回来了,太好了,我代表四十八顷村民兵连……啊不,是排,我代表四十八顷村民兵排欢迎我们的自治区级‘学用’先进分子回村呀。”

刚刚走到窗户根下,屋门一响,马红学走了出来,热情的一段话,让陈秀丽感觉到了一阵温暖,回村以后的第一阵春风,吹得心里酥酥的。

“马红学同志,你真的在这儿呀,我刚回来,我回来后,抑制不住革命热情和必胜的信心,我来找你是想跟你谈谈村里的革命事业。”

“好呀,好呀,到屋里谈吧!”

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志一前一后进了屋。

油灯下,马寡妇正盘腿坐在炕上,头梳得光滑滑的,衣服穿得板板整整的,抽着旱烟儿,挺悠闲的样子。

“啊呀,是秀丽来了,刚从城里回来呀,城市里的水土好,把你都养活得又白又胖乎了,刚才红学正在给我读‘为人民服务’,听得入了迷,没听到你进院子都,快上炕,上炕!”

“三奶奶,你可真是人老心红呀,啊呀,看我这张嘴,三奶奶原本就是人不老心更红的哟。”

两个女人寒喧着,心里却在对视着。

“各位贫下农代表请注意了,各位贫下中农代表请注意了,吃完早上饭,吃完早上饭,到生产队院里开会,到生产队院里开会,研究重要问题,研究重要问题。顺便再强调一句,顺便再强调一句,请各位贫下中农一定要多注意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一定要多注意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一定要牢记阶级斗争,一定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第二天一大早,四十八顷村的广播喇叭就叫唤上了,喊话的是四十八顷村民兵排长马红学同志。

不大一会儿,生产队的院子里就稀稀拉拉地站了几堆人儿,东一堆儿西一堆儿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