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学一路春梦地坐着马车,过了老哈河,来到了公社。(本站文学网.yunige)
张卫国一路伤痛地坐着马车,过了老哈河,来到了公社。
马红学和张卫国等新兵暂时被集中在一个大院子里,这个大院子暂时成了营房。
这个大院子原本是“大炼钢铁”和“大食堂”时的产物,所以还不算旧,满地都是没有炼成钢铁的炉渣子,硌得脚丫子直疼。还有几个积酸菜的大缸,也东倒西歪地躺在那里,没人管了,没人用了。
马红学跟张卫国住在一个西厢房的北屋里,一铺炕睡五个人,另外三个是外村的,都有点儿眼熟,就是相互叫不上个名字来。
过一会儿也就知道了,双河村的丁河和丁海哥俩儿,还有一个是大兴村的周江。
刚刚盘腿上炕,有两个老兵给马红学和张卫国等新兵抱来了铺盖和军装,各人领到各自的东西,眉开眼笑地摆弄着,穿戴起来,美得不知怎么办好了。
过了一会儿,进来另一个老兵说,住在这个屋子的都是新兵五连三班的,他就是三班的班长,姓李。
李班长就住在马红学和张卫国一伙人的对面屋。
“全体起点,检查内务!”
李班长再一次进屋的时候,跟刚才的表情不一样了,腰板拔得倍儿直,走路的样子也是一步是一步的,喊出的话震得耳朵直嗡嗡。
马红学正盘着腿坐在炕沿边上,有滋有味地抠着脚趾头缝儿里的干泥,突然的一嗓子,把他吓得一激灵,连滚带爬地下了炕,倒趿拉着刚发的新胶鞋,呆呆地站在了地中央。
张卫国和另外三个人也跟要下锅的饺子一样,叽里咕噜地滚下了炕,东一个,西一个地站着,小屋子里全臭脚丫子味儿。
“请稍息!”
李班长望着自己的这五个兵,脑门子皱成了一个大疙瘩。
“这位老大哥,啥叫稍息呀?”
马红学此言一出,那个疙瘩皱得更大了,随即又展开了,实在绷不住了,这个问题也太可笑了吧。
“我是贫下中农,就是不懂了,你还不让问问呀,你能咋地吧。你还笑,有什么好笑的,笑话我们贫下中农吗?我们可是越穷越光荣吧!”
听到这句话,各位网友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呀!这跟“我爸是李刚”是何其地相似呀,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在那样一个年月,“贫二代”就跟现在的“富二代”是一样一样地。
这个大帝国,永远都是“拱爹喝妈”的。
费目想到这里,突然有了一种想明白了的禅悟。
闲话少说吧。
话说这位李班长一听马红学说出了“我是贫下中农”这句话,马上严肃了起来,就像警察听到“我爸是公安局长”一样一样地。
这场原本非常严肃的第一堂军训,就这样结束了,真是充满了喜感。
接下来,李班长指挥着这几个“贫农兵”,就像指挥现在的“富贵兵”一样,让他们打水洗脸,检查整理穿的军装。
在检查新军装的时候,问题又来了。
马红学在临走时,马寡妇给他做了一条棉裤,谁知太用心了,放的棉花太多了,这就造成了又一起新的“裤裆事件”。
只听“吱啦”一声,新军裤的裤裆就撕开了,又一个“漏蛋子”诞生了。
论资排辈的话,此“蛋子”当属于“马二小小漏蛋子”吧。
这时候,跑进了一个胳膊上戴着套袖的人,告诉三班的同志们可以吃饭了。
这个戴套袖的人就是王检,魏民被“扫地出门”以后,王检也由看大门的荣升为做饭的了。
马红学、张卫国等五个人来到伙房的时候,三班的饭菜已经预备好了。
一小笸箩白面馒头,一盆干白菜炖猪肉,每人拿一个碗盛菜,手抓馒头就吃起来。
在家时,这五个人别说是吃馒头了,就连棒子米饭都吃不太饱。
如今,却是饭菜敞开吃。
闷头嚼咽,风卷残云。
这顿饭,马红学吃了八个馒头,张卫国吃了九个馒头。
“咋样,我比你多吃一个吧。”
“呀呀,怪不得都愿意当兵呀,这不天天跟过年似的嘛!”
显然,这哥俩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
回到屋,李班长接着训话。
新兵坐在炕上听,老兵站在地上讲。
正说着,进来一个穿“四个兜儿”的官,身后跟着两个兵,那两个兵的肩上挎着好几枝枪。
李班长管那“四个兜儿”叫了一声排长,就站到一边去了。
排长拿眼珠子撒麻了一圈儿,目光如炬,吓得马红学把脖子一缩,好像做的坏事儿被人知道了一样。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