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随风花落> 第十九章 相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相印(1 / 2)

男子中年之姿,体态龙虎,脸色慈若,步态轻盈。

“父亲。”

杨丽华激动地撞进杨坚的怀中,就像是一个委屈的少女找到了一个厚实的肩膀。

虽不再青春,但她如今已失去一个依靠,父亲的突然出现正是填补心中缺失的机会。

“都怪爹,没有保护好你。”铜镜着反射出杨坚脸上一抹自责。

“父亲,是女儿不懂事。这不怪您。”杨丽华依偎在杨坚怀里说。

“不过,你醒了,没事就好。那爹就可以放心处理现在这个乱局了。”杨坚抚着杨丽华的肩温情着说。

“父亲是说现在的局面?”杨丽华不解地问。

“皇后娘娘,随国公现在已是左大丞相了。”回答的是宫廷立法官李德林,在宫中担任起草诏书的职责。

自古以左为尊,左大丞相确是所说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杨丽华这才意识到和杨坚一起进来的还有大理寺卿刘昉,却唯独不见郑译。要知道此二人一向形影不离地跟在宇文赟身后。

杨丽华有些惊喜,父亲荣膺相位,是能让自己今后在宫中能心安的地方。

可是宇文赟一向对父亲痛恨不已,驾崩前势必没有下诏;至于宇文阐,他不过是个孩子,怎会懂得这些?莫不是有人在假传圣旨,陷父亲于不义。

杨坚好像看出了女儿脸上的疑虑,说:“天上突然驾崩,未设托孤大臣,大周江山稳固堪忧。于是刘昉大人和郑译大人向皇上举荐我出来主持局面,皇上应允。负责写诏书的便是李德林大人。为父既是周臣,也必走周法,断不会……”

杨坚没说下去,刘昉接话说:“娘娘,随国公素来德高望重,而且李德林大人也是忠贞之人,不要因为下官的缘故……”

李德林诧异地看了看刘昉,说:“下官是看到丞相大人要中兴大周的满腔热血,才答应起草诏书,不然光凭陛下口谕的话,下官也是恕难从命。”

要得到宇文阐的应允,其实是要到他母亲朱满月的肯定。她在朝中没什么势力,借此机会拉拢父亲辅佐该是在情理之中。

而且李德林确是个正直的人,虽然看不惯刘昉在父亲身边,但是杨丽华猜测这也是父亲的难处。因为刘昉不仅举荐了父亲出任大丞相,还曾与父亲有同学之谊,所以不好将其排斥出去吧。

然而当时实际的情况是如此:

杨坚策马感到宫门口的时候,依稀可见站着两个身影,一胖一瘦,见了他都恭敬地俯下身作揖拜见。

“随国公,大事不好了。”瘦子刘昉见了杨坚不禁惊叫道。

“怎么了?”杨坚下马朝着他们问道。

胖子郑译看看四周无人,朝杨坚耳语道:“天上驾崩了,就今晚。唯恐消息泄露,藩王四动,我已经封锁了皇宫。而今幼主少不更事,还请国公随我速速进宫辅政,稳住大周根基。”

“陛下驾崩实在突然……可是老夫何德何能当此大任啊,宇文宗族最德高望重的当属赵王(宇文招),何况我因女为后才有今日的成就,自古以来外戚掌权都是要遭世人诟病的。此事实在不可,不可。”杨坚故作谦虚。

刘昉急了:“国公此言差矣。赵王和尉迟迥之辈固然德高望重,可是如今都在外镇守藩篱,可是地利一说,就不可与随国公您同日而语啦。”

“是呀是呀,天时在即,国公可切不要推脱。”郑译附和道。

“为了大周社稷,老夫自当尽蝼蚁之力,以报皇恩。”杨坚一边说着一边仰天望着苍天,以示决心。

刘昉郑译殷勤地引领着杨坚向深宫大内走去,一同踏着层层叠叠的青砖,一同穿过一道道宫门,心里却有着不同的心思。

站在正阳宫门前的宫廷立法官李德林迎了上来:“随国公,卑职恭候多时了。事态紧急,就等着您草拟圣旨昭告天下。”

“那得封老夫个什么官职,才能服众呢?”杨坚揶揄道。

李德林刚想说,刘昉抢白道:“国公荣膺大冢宰,郑译和鄙人分任大司马和小冢宰,我们三人共同辅佐幼主,三管齐下一起扶植大周江山,如何?”

“……”郑译不说话。

杨坚面无表情默不作声。

李德林俯身跪下,双手捧出一个红色包裹,杨坚打开一看,大吃一惊:一枚通体澄透的玉璧印章,上面栩栩如生的雕刻着一只麒麟神兽,用朱红染红的底座上赫然写着“左大丞相印”五个字样。

“要想控制局面,随国公您必须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绝对地位,才能稳住外敌和内部藩王。而这也只有德高望重的您可以担任,来挽救帝国,不要让它再堕落下去,驾驭大周马车重回正轨。切不可让小人钻了空子。”说完,李德林很鄙夷地看了郑译刘昉一眼,两人也气得直咬牙,却也不好发作。

杨坚捧起相印,仔细端详了许久,心中不禁窃喜,转念一想:“若是现在就昭告天下的话,藩王必定会动乱,势必在自掘坟墓。”

“丞相的意思是秘不发丧?”郑译揣测着说。

“虽是对天上的大不敬,但是为了大周能稳固,不得不出此下策了。”杨坚一脸为难的说。

“明白丞相的意思,一是先用这几日时间调查出天上的死因,而后将天上的五位叔叔赵王他们招入长安钳制,以免有不臣之心,也是间接保我大周族脉。”李德林分析地很有道理。

“那该下什么诏书让他们乖乖回长安呢?”刘昉觉得李德林几日内破案是在为难他这个大理寺卿,也借故想刁难他。

没想到李德林立马回答:“和亲。立赵王宇文招的女儿为宗室公主,和亲突厥,是为了大周稳固;此事重大也定能将五王招进长安,解除危机,到时候再昭告天下也不迟。”

杨坚拍手称赞:“甚好。李大人这就去起草吧:立赵王女儿为千金公主,和亲突厥;兹事重大,速回长安商议。”

“下官遵命。”李德林说完,转身回去起草了。

杨坚又对刘昉说:“务必在五王回长安前,查出关键。”

“是。”刘昉硬着头皮接下来,也离开去临天宫。

郑译也向杨坚告辞:“丞相,下官告退。”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