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员外说完话后,场面颇为安静,杜江和秦员外都看着倩儿,等她做最后的决定,杜江希望她能够和父亲回去,父女团聚,虽然秦员外表面装着不在乎,其实他很希望女儿和自己回去,没有那一个父亲不希望女儿在身边,何况是丢失七年未见的女儿。杜江望着一旁的秦员外脸上全是汗水,不停的用手巾擦拭,他很紧张。倩儿终于开口说“哥,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就听你的话试着跟他回去,但我事先声明,如果过的不开心,我会回来”,听到倩儿的决定,秦员外松了一口,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事情基本上定了,最后决定倩儿两天后跟秦员外去松山县。
知道自己要离开了,倩儿与哥哥是寸步不离,杜江当然也明白她的心意,也尽力的配合着。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到了分别的时间。秦员外雇了一辆马车在客栈外等候,倩儿哭着喊着不走,杜江把他劝上马车,她又跑下来抱着杜江哭着说“哥,你一定要来看我,我会想念你的,我永远是你的妹妹”,杜江强忍着眼泪说“我一有空就会去看你,你要是有时间也可以到亳州来看我”。杜江把倩儿扶到车里,秦员外走过来说“你的恩情,秦某终生不忘,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吩咐”,杜江言语道“秦员外,你言重了”,分别的时候,秦员外还特意塞给杜江几张银票,不过被杜江婉言谢绝了。马车缓缓的向前行驶,杜江跟着走了几步,站在原地望着马车远去,倩儿一直伸出头往回看,杜江向她挥手道别,直到马车没入远处的人群,杜江才回到客栈。
杜江其实也不想自己的这个妹妹离开,但做人不能只为自己考虑,她回到父亲身边是最好的选择,他相信秦员外会是一个好父亲,会疼爱倩儿的,只是希望他不要把她惯坏了。既然是件好事,可杜江却始终高兴不起来,看来自己注定孤身一人了。回到客栈后,杜江就没有出过房门,晚饭也是叫伙计送上来,还特意要了一壶酒。一个人借着这种离愁别绪,独自酌饮,可三杯下肚,杜江就有点头晕,趴桌子上睡着了。等再次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阳光已经照进房间,杜江揉了揉眼睛,起身洗漱。
尽管杜江还有一点离愁别绪,但生活还得继续,路还要往前走。目前对杜江最重要的是考入南林书院,距离考试的时间只有三天了,虽然杜江的底子比较好,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温习书了,必须要利用这三天的时间,好好准备准备。自己身边没有一本书,要是说出去都会被别的学子嘲笑,杜江简单的吃过一点东西,就去亳州城中的书铺找几本书温习。
杜江离开客栈,来到街角的一家叫“阅微书堂”,或许是因为南林书院考试在即,书堂的学子比往日多了很多,有看书的,也有买书,但是书堂很安静。杜江轻声步入书堂,在书架上翻阅书籍,拿起一本《汉书艺文志》颇有兴致的读起来,可还没有看一炷香的功夫,就被门口的喊声打扰,杜江抬头看去,一个穿着华丽的富家公子走进来,手上拿着一把扇子,身后跟着两个仆人,大声的说道“掌柜的,我要考南林书院,给我拿几本好书,本少爷要读”。
杜江摇了摇头继续看着手上的书,不知不觉的这位富家公子走到他身边,而且继续大声的吩咐书堂掌柜的做事,掌柜的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好低头做事,祈祷这位富家公子赶快离开。杜江本不想站出来说话,可实在是忍无可忍,富家公子不仅说话声音大,而且话语粗鄙。杜江平静的说道“这位公子,这里书堂,请你小点声音”,富家公子听到杜江这样讲话,笑嘻嘻的说道“哪里来的乌鸦,这么吵,多管闲事”,还拿着扇子对杜江指这指哪,杜江对此一笑了之。可就是杜江这一笑把这位富家公子惹怒了,更是对杜江一顿接一顿数落,还威胁叫他日后小心。杜江丝毫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可笑可悲,说道“公子,在下劝你一句,不要在此停留,赶紧走,免得成为大家的笑柄”,杜江话音刚落,书堂就发出一阵笑声,富家公子气的赶紧离开书堂,毕竟不好把事情闹大,免得传到南林书院。
这只是书堂中的一个小插曲,又恢复了平静,杜江在书架上挑了几本书,就到柜台结账。掌柜的说道“刚才多谢公子的解围,不然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杜江认为掌柜的太客气了,自己只是看不惯这种富家公子,装读书人,看书还要别人挑书。杜江付过账后,离开书堂,可没走多远,隐约的听到后面好像有人在叫喊,他回头一看,一个长相俊秀,穿着雅致的少年朝他跑过来,杜江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自己也不认识这位俊秀的少年。
杜江问道“不知这位公子,叫在下有什么事情吗?”,少年笑着说“刚才在书堂里,目睹阁下的所作所为,真是钦佩,敢问阁下尊姓大名?”。杜江谦虚的回应道“在下杜江,刚才的事情不足挂齿,换做他人也会如此,公子过奖了,还不知道公子姓名”,俊秀的少年说道“在下李晋,希望下次再会”,杜江也礼貌的道别,心想这亳州城还是有不少有识之士。接下来的三天杜江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房间里看书,饭菜都是让客栈的伙计送来,除了坐的太累了,活动之外,就在看书,现在的时间异常的宝贵,必须充分利用。
十一月三日,也就是南林书院的入学考试的日子,不过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绵绵的细雨,还刮着一阵阵冷风。杜江很早的就起床了,收拾好一些必备的东西就出发。由于下雨天,街上的行人和摊贩少了不少,可是到了南林书院,却人山人海,参加应考的学子非常的多,一眼望去全是人,甚至连官府都出动衙差,维持秩序。学子们排成三队入场考试,考试的地点设在南林书院的各个教室,学院为了防止舞弊,每一个进场的学子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搜身检查,堪比科举考试,杜江排在第三队的队尾,而且身上被雨水淋湿了,有一丝的寒意。进场后,杜江在考场找好位置坐下,考场内有两个监考官,考场容纳的考生很多有二十多人,杜江的位置在最后。
考官见所有的考生都入场了,咳了几声然后开始宣读考场的规则,读了一大串的规则,读完就响起了考试的铃声。监考官一前一后,不断的在考场内巡视。杜江打开试题,题目选自《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看到题目后,闭目思考了一会,就开始下笔,下笔如有神助,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写成一篇千字文。答完题后,杜江松了一口气,再重新看了一遍自己写的文章,尔后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过来一会,铃声再次响起,考官命令所有的考生停笔,考生依次出考场。
出了考场,雨已经停了,不过天还是阴冷的,好在杜江的心情不是如此。杜江对自己的文章还是很有信心,回去的路上看见有的考生垂头丧气,表示自己没有答好,有的考生则很是高兴,一副志在必成的样子。考试就是这么残酷,就会有人落选,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水平,做最好的自己。杜江唯一有所顾虑的就是南林书院此次招收学生的人数,如果人数极少的话,杜江还是有点担心自己,毕竟一山还有一山高。回到客栈,掌柜的见到杜江就问“今日的入学考试怎么样?”,杜江礼貌的回应“一般”,掌柜的接着说“听说这次的题目不是很好答,很多考生都不太理想,祝你高中”,杜江谢过掌柜的好意就回到房间。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