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这里有甜蜜的夜晚> 第十章 大乔子女东航就读 传授轻功丈夫颇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大乔子女东航就读 传授轻功丈夫颇忙(1 / 2)

七十八

赵天、赵地离开了家乡和母亲,进入了高等学府,走向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自从到了东北航空学院报到之后,父亲专程来校看望过他们,给他们带来了骨肉亲情的关怀。

赵地说:“哥,学院虽然是新成立的,却离父母两头都近了,爸爸能说来就来了。”

“老人对我们仍然当小孩一样对待,有说不完的嘱咐,还留钱让我们到沈阳市里走走,熟悉新环境,开开眼界。”

赵地马上说:“快开学了,抓紧时间吧,今天咱们就去走几个地方呗。”

赵天同意,于是他们收拾好便出了校门,刚走不远,两个吉林同乡赶了上来。原来是一姐一弟,两家报到时方知同乡,只是当时没机会互问长短。

姐姐首先搭话:“想逛街吗?一起走走吧。自我介绍,我叫江凡,他是我弟弟江山,我们都是学飞机设计的。”

赵天一听,马上也做了情况介绍。赵地说:“不熟悉路,怕走丢了。”

江山说:“我姐是沈阳通,放心吧。”

初次认识,又是同乡,大家都兴致很高,边走边互相介绍家情。江家姐弟的父母都吉林航校现役军人,其父江铁宽中校为般校训练部部长,母亲邓锦彤是医生。

大家乘公交车到沈阳郊区先看看,什么叫新地方?在家乡没去过的地方也是新地方。四个人东瞅瞅西望望,有些地方与吉林没啥两样。

赵天说:“快走吧,沈阳市内得好好看看。”

江凡说:“沈阳这么大,今天能看个故宫就不错了。哎,一提沈阳,我就有点悲哀。”

赵地问:“江姐,怎么来这么一句呢?”

于是,江凡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我参加过沈阳举行的东北三省中学生运动会,获得过百米冠军,却崴了脚脖子,结果休学一年,不然我已经是北航二年级的学生了,在人生中丢掉一年宝贵的青春啊。不过,我能找回来。”

赵天惊奇地说:“时光能倒流吗?你把诀窍介绍一下呗。”

江凡说:“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事,我们既是同学又是同乡,将来交流的时间还长着呢,不差这一天。我想过,最起码说,一个人拥有时间可以平庸,还可以学点什么搞点新突破,哪怕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只要对事业大有帮助,都等于时光倒流。”

江山笑着说:“我姐说的志向是与平庸相比,爱因斯坦相对论她学得很透彻,在家就与我父亲表示,将来她设计的飞机不是新款她都不想活。”

“我什么时候说要死来的?”江凡这话一出口,赵天赵地笑个不停。

大约中午,一行四人到沈阳故宫参观去了,午饭是赵天请客,在一家小饭馆吃的饭。江山说:“老乡见老乡,两眼亮堂堂,吟诗尝美酒,不会醉得慌。”

赵地说:“咱们都是穷学生,吃饭不敢去大饭店,还谈什么美酒啊。”

江山回答:“自古吟诗靠象征,以水代酒也能行。穷人会有穷人的路,致富大道走勤人。”

赵天说:“今天可领教了,上午逛沈阳大家都有感想,还是你带头来一首吧。”

江山胸有成竹:

“畅游沈阳

沈阳美酒郁金香,

满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此地是他乡。

赵天呀,你是主人,不能让我醉在这里回不了校啊。”

赵天笑着说:“水不醉人,人自醉嘛。”

赵地接茬:“我来个顺口溜吧:

沈阳故宫满人筑,

努尔哈赤是皇帝。

马背民族征天下,

依赖骁勇体力强。

看来这四年大学练武必须坚持下去。”

江凡说:“轮到我了

盛赞友谊

同乡同学同志向,

东航相聚建友谊。

为建祖国大空军,

携手共进创奇迹。”

赵天笑着说:“各位的抒情短诗都体现了青年学子太极内功,我来校前在家乡文化广场学练一个阶段的太极拳基本功,深感无论学习什么,尤其四年大学,更应注重夯实基础,专业课固然重要,基础课能一窍百通,供参考了。我也来几句吧:

宏图报国

飞机引擎飞机心,

心脏不好难支撑。

勤学创新搞设计,

中国飞机‘中国心’。

说明一下,‘中国心’就是中国制造的先进发动机,咱们四人就我一个人学习航天发动机设计,请多多配合了。”

饭后,四人边走边聊,快乐地回到了学校。

七十九

东北航空学院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开学典礼在雷达系的西校区大礼堂举行。院领导以及被邀请来的军事院校贵宾均在主席台上就坐,赵地因为是雷达专业的一班班长,所以也坐在了学员队伍的最前边。

上午九时,雷达系主任高山走向讲台,他身着军装,佩带上校军衔,显得威风凛凛,使广大师生瞬间进入了军事化情景之中。

“各位领导,尊敬的来宾,全校广大师生们:今天是东北航空学院新成立庆典暨秋季开学典礼的日子,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能在雷达系西校区召开,对雷达系全体师生是一种自豪,因为这是在新中国第一座雷达站,北塔雷达站旧址建成的学校,更是全校的光荣。”

全体鼓掌。

“下面请关院长讲话。”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大校级院长关隘繁身穿便装的吊兜干部服,开始了精彩的讲话:“各位佳宾,全校师生们:东北航空学院是个新成立的高等学校,我是个军人出身的院长,没搞过教育,实在有些力不胜任,但是,党把重担交给了我,干不好工作我就回家种田!”

大家都笑了。

“今天我讲三个问题,一,经历;二,现状;三,目标。首先讲经历吧。一九五O年,当朝鲜战争暴发时,我十八岁就参军,来到驻扎在今天雷达系校舍附近的新组建的雷达部队,我是新中国第一批雷达兵,为此感到骄傲和无上光荣。”

热烈鼓掌。

“那时候,防空军接管了一个旧摊子,装备条件十分简陋,固定式地面雷达只有一台,还是日伪时期留下的。三十多米高的天线架在一个木制的架子上,几次被大风刮倒。”

他看了一下大家。

“另外,还有几台移动式雷达汽车在车内还挂着,奖给二战时苏联红军的锦旗。”

大家都听得入神。

“我们的教官呢,是国民党军队华东电讯大队起义的军官。同学们,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组建的雷达部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防空作用。那究竟是何种力量在起作用呢?”

他沉思了半天,说:“向大家讲一种情况,最难忘的是,当我们从雷达荧光屏上看到朝鲜新义州大桥被美军飞机轮番轰炸的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时,各个义愤填膺,变愤怒为训练和赴朝参战的强大精神动力。”

说到这,他看了一下全场。

“朝鲜战争,就是以劣势武器,战胜优势敌人的奇迹。正是按照毛主席的‘直打到敌人摆手为止’,最终,我们凯旋归来。”

大家热烈鼓掌。

“当然,战争是残酷的,我们一同参军的中学同班同学方波,是雷达设备的维修能手,他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

关校长低下了头。

“同学们,大家多数是外地人,你们到沈阳,肯定去了故宫、北陵、东陵。但是有一个地方,作为东航人无论如何要补一下课,那就是建在市区东北的中国人志愿军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才能激起保卫祖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些话,使赵地浮想联翩。竟然预料沈阳是个神奇而坚不可摧的东方堡垒。

关校长讲到第二个问题的现状时说:“从东航的专业角度讲,今日雷达远远不是三十年前的落后状态,而是海陆空处处设防,航空事业快速发展,国产战斗机不逊色西方。

三,目标。我只提两点,一是在飞机设计和发动机设计方面,要打破国外垄断,勇攀高峰攻尖端;二是,从明年起增加激光武器专业,它既是雷达专业的补充,又独具一格,成为一种全能的自卫武器。”

学生们高兴地鼓掌。

“同学们,东航是刚成立的学校,条件差,特别师资力量不足,可是凡来这里的大多数都是我请来的,没有名人,却都是理论三分,实践七分的实干家。我参加过战役,打过仗。如果你被枪林弹雨围困在散兵坑里,就要发挥一个‘干’字,要么进攻,要么撤退。绝不能总是躲在坑里束手就擒当了俘虏。要只管做、莫怕错。这可能脱离了教育学,但是富有敢闯敢创的精神才能出人才。

最后,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我邀请了东陵空军基地的王总参谋长,与他定了君子协议,只要我亲自带领同学去实习,他们就给方便,关键是我必须去,为保守军事机密嘛。我就是个好动的人,愿意陪伴同学可眼界学点实东西。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的大发展,自吹自擂地说,我呕心沥血!”

同学们都站起来为校长讲话热烈鼓掌。

高山主任上台便说:“关校长不讲空话,句句是实打实凿,他定的校训是:实学,实验,实干,实效。下面我把这‘四实’说明下。实学就是把理论吃透,教材上提到新技术你必须有立体感,新材料要做到亲眼看看亲手摸摸,这对老师和同学们都是压力啊;实验,东陵机场的条件优越,飞机和雷达样样不缺,去实习不弄明白,实习成绩打零分;实干,就是按学院规定的电气、仪表钳工修理等操作基本熟练;实效,毕业时每人按要求制作模型一件。为了保证实现上述要求,我们开发了工厂,请了不少大工匠。

同学们,东航的办学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劳动化。虽然是个新成立的学校,大家要切实有思想有准备,在东航学习难,毕业更难!下面由新生代表做表态发言。”

江凡、赵天、赵地都发了言,一致认为学校提出的“四实”校训和办学方针是孵化高科技的一种创新,没有难就不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典礼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声中圆满结束了。

八十

炼化松北公司生产发展稳中求进,三步跨越工程第一个跨越,凸显了化工产业。尤其建材厂这个非化工性质的单位,第一个化工产品,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在“十•一”前试车投产,生产出合格产品,向国庆献了厚礼。

丛巨峰为此高兴,他老伴不在家,把贺连成、大乔和梁虎鸣请到自己家中做了几个菜,几个人喝了起来。

“首先说,我不是怕老婆,她在家更好客,做起菜来更复杂。今天吃饭有个原因,就是为建材厂化工项目上马表示祝贺。梁总,你夫人我没惊动她,你来吃就代表了她,对不对?”

梁虎鸣说:“我不够意思了,多次来你家吃饭,这次又搞了突然袭击,哪天我要补上。”

“可不能,我本来不提倡请客吃饭,上饭店群众嘴杂说啥的都有,去你们家更不是那么个事。不是我饿了,你们沾不了光。”

丛巨峰先举起酒杯:“喝酒的讲究:一口闷感情深,舔一舔感情浅。我的劝酒格言却是:感情深慢慢抻,感情浅不用管。”

贺连成说:“你头一句说反了。”

大乔说:“我可不懂这些。”

“女同胞少喝酒为佳,不是别的,喝酒伤肝影响美容。”大家都笑了。

“这是我那口子说的,医生讲究多呀,好了,言归正传,大家边吃边说。”

接下来他们谈了生产形势越好越要乘胜追击,自满了生产指标就要下降。最后谈到业余文化广场时,丛巨峰说:“文化广场开业几个月了,初步看还是成功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你们比我掌握的情况要多,现在一起碰碰吧。”

贺连成首先说:“我经常在图书馆看书,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馆长舒靓非常称职,懂管理,会宣传,服务态度好。不足之处是藏书还少,而且馆内的面积也显得小了。”

丛巨峰说:“我天天泡在武术健身厅里,金萍这姑娘功夫不浅,练基本功能叫她掐一下,我这么大年纪哪能受得了。你们听听她说啥?抻筋一寸,延寿十年。这和梁总的夫人二乔的培养分不开哪。

但是,参与者多场地小,有些拥挤。我有两条建议,一是能不能扩充一下场地;二是建后分两个班,普及班和提高班嘛。避免水平差异大,在一起互相影响,大乔你说有道理没?”

大乔说:“老领导没白练功习武啊,还真看出点门道来了。”

轮到梁虎鸣讲了:“原来咱们没有分工,现在看谁经常去哪就得管哪了。我汇报一下夜校的情况吧。李红妹管夜校还真有点办法,她关键是抓住了邀请来的教师,使他们情绪稳定,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出来了。

简单说吧,我也提两条建议,一是把现有的一个班级再一分二,免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给授课带来矛盾。”

丛巨峰这时插话:“文化广场刚开业时,那个姓罗的学员有点搞笑,讲完2加2等于4,2乘2也等于4后,加那么两个字。我回家向老伴学,把她也弄得笑个不停。还说我带领的家属队伍真有戏听,不知她分哪个班?”

“可别小瞧,她有可能上水平较高的二班呢。”梁虎鸣回答后,继续说,“你们都讲空间小要扩充面积,而夜校分完班,四个房间还闲一半。所以第二个建议增加个项目,开展讲故事活动,更能增加启迪智慧和活跃气氛。讲完了。”

大乔最后发言:“曲艺厅虽然不是我常去的地方,但相比之下我还是比你们去的次数多,我简单讲讲那里的情况吧。白云做负责人,我们是选对人了,她与公司文工团里应外合,搞得火热。有时她丈夫郭放常来助阵,欣赏曲艺的人越来越多。看来,我们规定曲艺厅收点费合乎情理。这里,暂时不需要扩建。”

大家都讲完了,丛巨峰做了总结:“开始我讲了,文化广场办的还是成功的,你们的介绍更使我心里有底了。现在大集体第一步跨越的效益不错,利润增加。我看拿几个钱解决一下有关问题嘛,该买的买,该扩建的扩建,分班上项目,都抓紧办。我看争取一个月重新开业,这件事就交给大乔去办,你们看行不行?”

大家都表示同意。

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文化广场重新开业了。

这时,管委会主任探亲也回来了。丛巨峰选择了一个星期天晚间,同管事的人去了文化广场巡视了一圈,秩序井然,气氛活跃。当到夜校的时候,见新增项目讲故事,新鲜。主讲人是语文老师宋文韬,正讲一个古人的故事。

宋老师依然像讲课一下地从容不迫:“我讲的故事题目是:司马绍妙答远近。话说司马绍是东晋元帝的大儿子,他从小就很聪明,很通整理,晋元帝非常喜欢他。司马绍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在父亲的眼前玩耍,正好有位官员从长安来到京都。

那位官员同晋元帝谈了些长安的情况后,两人又逗着机灵的小司马绍说笑,因为刚刚谈到长安,晋元帝就随口问司马绍:‘你说长安和太阳哪个离我们近?’司马绍把脑袋一歪,答道:‘长安离我们近呗。’‘你凭什么说长安离我们近呢?’晋元帝又问。‘常听人们说,有人从长安来到京城,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儿来。由此可知长安离我们近。’司马绍忽闪着大眼睛,有板有眼地回答道。晋元帝看了看那位官员,搂过司马绍亲了起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第二天,晋元帝设宴招待群臣,宴席间他又把司马绍叫到跟前,摸着他的头说:‘乖孩子,你给我们说说长安和太阳谁离我们近?’司马绍看了看满堂文武大臣,随口答道:‘太阳离我们近。’元帝一听这次的回答和上次不一样,很是失望,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

此时,司马绍笑嘻嘻地解释说:‘我们只要抬头,一眼就能看到太阳,可是怎么也不能一眼看到长安,所以说太阳离我们近。’

听了司马绍的这番回答,晋元帝抬起头来,脸上立刻露出得意的笑容,满堂文臣武将也被小司马绍的妙答而逗得哈哈大笑。

各位领导,我的故事讲完了。”

从巨峰带头鼓掌,并说:“听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一句话:人嘴两层皮,咋说咋有理啊。”

贺连成摇头说:“小司马绍的回答使用的是辩证法,还是诡辩论?梁总你说说。”

梁虎鸣说:“夜校加个讲故事,对了,启迪大脑智力。贺经理你提的问题,我得回去想想。”

大乔沉思后说:“按阴阳学说论事物,有是有非,有白有黑。且不讲小小的司马绍,对成年人来说,出口就有动机存在。原来设想在夜校经常开展哲学讲座,今后条件成熟试点一下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故事唤醒人。

八十一

时光疾驶,转眼1983年过去,1984年来临。东北航空学院寒假在即,同学们都准备回家看望第一次离开过的父亲母亲。

这天,赵天遇见江凡便说:“放假怎么回家啊?”

“坐火车呗。”

“听说你能借航校的光吗?”

“谁说的?坐汽车的光都不给,别说坐飞机了。该买火车票了,一齐走吗?”

赵天高兴地答应:“一同坐火车回家是个伴嘛。”于是两人便定下了回吉林的时间表。

上车的那天,两对青年男女回家之心,喜形于色,快乐地站在站台上,很引注目。

火车进站了,是北京至吉林的普快列车。他们上车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放好东西,面对面坐了下来。

江山说:“人很多啊,正是人员流动的高峰期。”

赵地说:“要不是江姐提出早买票,哪有这么好的席位。”

“很多事情都是赶早不赶晚啊。”江凡说。

“你经验多,向你学习。”赵天笑对江凡。

列车刚开动,一个青年来到江凡面前:“江凡,真巧!大家坐一趟车回家。劳驾跟我到后节车厢坐坐。”

他俩走后,江山说:“他就知道我姐,没理我。”

赵地说:“他是不是你常讲的周天功呀?”

“是,我姐是周天通同年级同学,人家早一年就去北航念书了,已经大二了。”

越地又问:“你姐要不休学,会与他同上北航,是不是?”

江山点头。

赵天一直无语,在看一本书。

很长时间,江凡才回来,还拿回一包北京点心。

“来,大家尝尝北京风味。”江凡送到每人面前,只有赵天很久才拿几块,不情愿地慢慢吃下。

江凡不时望着赵天:“假期很久啊,不能总呆在家里,应该互相走动走动,是不是,赵天?”

赵天马上回了一句:“如果我父亲从大连回家,我们就没时间江南、江北地走了。”

“电话联系再定吧。”江凡虽然大他一岁,却显得老练,讲话很有分寸。

四个孩子急盼到家,归心似箭,仿佛父母就在眼前。

火车终于到吉林站了,出站后两对人互相摆手告别。

这时,大乔飞快地来到孩子身边:“真是正点到达了。”话音未落,赵地放下东西扑到母亲的怀里:“妈,我们俩好想你啊!”

“没忘我就好,回家说去吧,你老姨开车来接你们。”

郭振兴过来时,两个孩子习惯性地打个立正:“老姨夫好!”

郭振兴笑着帮拿东西上车。

赵天往远处看,江凡她家来人更多,周天通正忙着往一辆车上放东西。

郭振兴的车开了,很快到达两个孩子久别而又熟悉的家门了。

停车后郭振兴搬完东西,正要走,大乔说:“司机大明同志,到屋里坐坐呗。”

司机摆摆手,与郭振兴开车走了。

在早已准备好的晚饭桌前,大乔首先问:“学校的伙食怎么样?”

两人一致说:“还行。”

赵天急于要听爸爸的情况,母亲望着他俩说:“你爸向来离不开三件事,新兵训练、新武器试验、新武功学习。”

“具体点说呗。”赵天又说。

“为提高新兵素质要练轻功,激光武器试验现在仍没有头绪,详细情况等你爸春节回来时再说吧。”

赵地简单介绍了学院的全面情况后,说:“我们系下半年要增加一个专业,激光及其武器。”

“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总保持与省九九研究所的联系呢。”

赵天说:“我爸头脑里装着无数新课题,并为其实现而不懈努力,我要学习这种长处。”

赵地说:“妈,我爸回来学练轻功,一定把我俩也算在内,假期是个好机会,行不?”

“行,关键是耐心和耐力,一个假期不见效还有下个假期,急于求成不可能。”

回家第二天晚上,兄妹俩便去了文化广场。首先去二姨负责总管的武术健身厅,二人到后与二姨和金萍热情问候,然后便同大家一同练起武来。

赵天中间去了图书馆,舒靓看到赵天不知所措,赵天比她见识多,急忙上前,边握手边说:“馆长你好。”舒靓被动地回答道:“好什么,我是个小人物,你是个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了。”

赵天松开了舒靓柔软白皙的手,也不知从哪学来的一句话:“半年不见,你长成大闺女了。”

舒靓红着脸,连说道:“你坐,你坐。”

赵天见很多人都在借书看,突然发现舒靓刚才放在工作台上一本书竟然是英语书,他有点惊讶。

后来舒靓忙完业务时,又过来问:“你想看什么书?”

赵天没直接回答:“你英文很好吧?”

她看着那本英语书后,说:“这里有条件就学学呗,原先学点俄语,现在英语热起来了。”

“图书馆有英语大词典之类的工具书吗?”

“没有,你需要啊?”

“我们现在是英语方面课内学,课外补,尤其大二起,没有工具书会影响专业课学习。”

舒靓看了一下远处便说:“明晚有时间来一趟吧。”赵天一听有门,便告辞了。

八十二

赵天家将与舒靓见面的事说了,特别还夸她几句。母亲一听,便和颜悦色道:“占用一晚上时间去呗,也影响不了学习,文化广场是个好去处。”

第二天晚上,赵地跟哥又去文化广场。路上她说:“妈对图书馆的舒靓既支持又欣赏,关键是舒靓人家干出来的,我去的有点少,今晚我跟你一同去。”

赵天本来想一个人去,一听妹妹的话,稍有迟疑,便马上调整心态道:“文武结合,不能总在武术健身厅嘛。”

兄妹刚踏进图书馆的门,舒靓一眼看到,赵天把妹妹带来了,心中的热度瞬间降温,但脸上依旧挂着笑容:“赵地可是个稀客呀。”

“我哥让我文武双全嘛。”赵地边说边上前去与舒靓握手。

平静之后,舒靓抱着两本大书递给了赵天,妹妹在一旁看着。

赵天接过很有重量的厚书,放在桌台上。一本是精装的《英汉大词典》,另一本是精装的《英汉科技词典》。

“你昨天不提到需要学英文的工具书吗?这两本是我叔叔从北京回吉探亲,临走时忘带了,被我收藏起来,借你先用吧。”

赵天用手推了一下书说:“这可不行,你叔叔人家还需要嘛。”

“我马上写信告诉他,在哪买的还上哪再买吧,这是对忘性大的人的一种自我惩罚吧。别客气,都拿着吧。”

赵天心里也真爱不释手,翻了翻,最终表示:“这样吧,你现在正学英语,这本《英汉大词典》留下自己用吧,《英汉科技词典》我真用得着,借给我吧。”

舒靓马上回应:“既然这样,我做主送给你了。”

“那哪行,借都机会难得,哪能要你心爱的东西。”赵天连忙推辞。

妹妹赵地看二人僵持不下,顺手拿过书:“我替哥哥收下了,谢谢舒馆长。”

赵天要阻拦,妹妹抱着书一边坐着看去了。

舒靓对赵天一笑:“赵天,你对我可要一实到底啊,今后不能有一点装腔作势。”

他和妹妹一齐看着大词典,随后再次道谢,然后告辞走了。

一出门,赵地便对哥哥说:“舒靓一个女孩能把图书馆管理得这么好,证明她有才华有能力,将来会是女强人。同时又是个坚毅不屈的人,你可不能欺负她。”

赵天立刻反驳:“平时在校,假期可能接触着,怎么扯到欺负上了?真是女人向着女人。”

赵地又说:“警钟长鸣,这次看似把一本珍贵的书给你了,实际是把心交给你了。”

“怎么搞的,一本书引出你这么多话,我马上把书送回去。”他刚要转身,就被妹妹给拽了回来了。她补充一句:“别不识好歹。”

“我才发现,人不大心眼可不少。”

赵地又回哥哥一句:“女人敏感,男人迟钝,我们拥有较高直觉,回家向妈妈告状去吧。”

后来兄妹再无话可说了。到家后,一进家门就听电话铃响了,赵地急忙上前,以为爸爸来电话了。拿起电话却传来江凡的声音:“喂,我是江凡哪。”

“我是赵地,可听到江姐的信息了。”

“刚才打电话没人接啊。”

“我和哥哥刚从文化广场回来。”

“在校就听说你们文化广场很活跃,明晚一定去看看热闹,你哥呢?”

赵地把电话递给了哥哥。

“江凡姐,你好。”赵天说。

“这第一个假期究竟怎么度过尚无计划,过几天再说吧,你母亲身体还好吧,明天也能看看武术高人的风采形象。”

“江姐,太过奖了,我们全家都很普通,你家人都好吧?”

“都很好。”

两人又聊了一阵,撂了电话。

大乔下班很晚,知道有客人来,灵机一动,想法出来了,这正是观察四个孩子的好机会。

第二天夜晚小客人们来了,江家姐弟,乘坐一辆吉普车。江凡下车,身穿军人棉大衣走在前面,弟弟江山跟在后面,走向乔家三人,赵天向她介绍给母亲,互相热情握手。

大乔领着他们进屋,并让江凡挂衣喝水。江凡说:“伯母,今天来也没给买什么,只带两盒绿茶,您别见笑。”

大乔说:“谢谢,晚上时间不多,听说你们要去文化广场走走,我做向导,亲自带你们去。”江凡口甜,满嘴不离“伯母”。

四个孩子,在大乔左边一对男右边一对女,说说笑笑,一路上大乔在察言观色,感到这四个青春男女说话无拘无束,胜如亲人。

到文化广场首先去图书馆,舒靓没有准备,经大乔介绍方知来者是赵天兄妹的大学同学,便与她们握手:“你们先走走看看,我暂时忙着办理借书,一会过来。”她离开后,紧紧注意江凡身穿军装潇洒威傲的形象,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赵天,很快又自责地想:“我与他有什么关系?”

江凡走到墙报前,醒目的四个大字:读书报国。下面有一排排文字介绍,顿时吸引了她。

江凡对大乔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中国人读书太少了,我也谈的不多,这是谁写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