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假如没有明天> 021. 玉鞭何处贪游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1. 玉鞭何处贪游冶(1 / 1)

我、马克、时间和珍惜,我就不提了,一个帅哥老外加两个美女,真是令人羡慕。在我的记忆里,那这是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我们去了元大都城墙遗址,依稀可以分辨当年世界上最大城市的影子。我们去了后海、什刹海,问答这座城市的因水而生、随水而建的生命线。我们去了北海,这里曾是元代皇宫的所在。我们去了白塔寺,领略中外文明交流和融合的风采。我们去博物馆,看元代流传下来的文物,找寻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光芒。我们去古观象台,元代的观象台就在附近,虽无踪迹可寻,但依然能够感受数百年前眺望星空的目光和科学的力量。

建国门南侧的古观象台,是元大都城垣东南角楼所在的位置。在古观象台上,马克打开电脑给我看一些老照片,他告诉我,这批老照片的作者是美国人SidneyD.Gamble,一位知名社会学家和汉学家,也是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他曾于1908至1932年间四次来到中国,在各地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并拍摄了大量照片,涉及风俗民生、社会事件、古建筑、风景等。其中一小部分被他用在论文和著作中,但大部分照片他在生前从未公展或发表过。1983年,SidneyD.Gamble去世15年后,他的女儿CatherineCurran在纽约家中的壁橱中发现了一个木盒,里面正是这批老照片的底片,还有手写的照片说明。1986年,CatherineCurran建立SidneyD.Gamble基金会。2006年,这批照片进入杜克大学图书馆,总数多达2000余张。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些照片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态。虽然只涉及北京、四川、河北、浙江、江西、天津等地,已经足以让我们感触当时的生活以及生活背后的情绪。

我仔细地看每张照片。SidneyD.Gamble大量拍摄了中国的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社会学者,他不可能从建筑本身或专业角度来记录这些古老的遗存。但不可否认,它们与生俱来的美感会打动每一个人。这里有我们熟知的长城、紫禁城、颐和园、天坛、雍和宫、孔庙、十三陵,也有我们不曾了解的庙宇、古塔、佛像和民居。它们有的依然健在,有的则毁于战火或者在城市演进中突然消失了。古建筑也是有生命的,关于他们的变迁并不在容颜的老去或焕然一新,而在于变迁中无法抹去的历史记忆。

我找出一张古观象台的照片,从那里依稀可望明清时代残留的古城墙和城门,那是一声叹息,沧桑但不掩壮观。我环视四周,现在建国门,古观象台形单影孤,它周围满目现代建筑,是另一面的壮观,可以看到现代城市成长的身姿。但打动我们内心情怀的,早已万劫不复。站在现实回望,他有意或无意地按下快门的一刹那,留给我们对物是人非片刻地哀婉、对沧桑巨变后幸存的感伤,以及对学者精神和古老文化的永远的敬意。

我对马克说,“这些照片太珍贵了,其意义不在于现存的古建筑如何,而在于这些照片可以让我们想像过去的生活,历史变迁中古建筑匆忙变化的表情。”我转而对着珍惜,“过去无法更改,未来不能预期,现实的存在就是最大的意义和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灵魂。爱情也是这样。”

珍惜伸出食指晃晃,笑而不语。马克和时间相视而笑,默契丛生。

马克从珍惜手里拿过相机,“我给你两个拍张照片,珍惜都一直给我们拍,照片中看不见她。”

我和珍惜站在一起。她抚了一下头发,把头偏向我。我轻轻把手放在她的肩头。我们的背后,是高远自由的蔚蓝色的天空。

在考察的最后阶段,我们从永定门出发,经过天坛,顺着这个城市最值得骄傲的中轴线、这座城市的脊梁,骑车北上,仿佛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做一次朝圣和膜拜。我们穿过前门大街,绕过天安门广场和故宫。

马克说:“为什么不进故宫看看,我一直非常神往。”

我说:“故宫不在我们的考察之列,如果你作为一个游客理应进去看看稀奇,但或许你只会看到没落帝王最庸俗的审美。”马克摇摇头表示难以理解。

我对时间说:“有空你带马克去逛吧,我就是烦有些人总拿慈禧和末代皇帝说事儿,讲稀奇古怪。”

在景山背后,骑行路线再次与中轴线吻合。我们在平安大街的路口停下来稍作休息。我对马克说:“你看景山,这是中轴线上最高的点,仿佛可以触摸上天的灵魂。你看鼓楼,与景山两两相望,可以让你倾听生命的心跳。以前,我们脚下的位置有个地安门,现在只留其名而不见其踪,如果把中轴线比作一段交响曲,现在似乎缺少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跌宕回旋的小节,只有一个高音持续到钟楼,当的一声结束这一段瑰丽的高潮段落,仿佛历史的绝响,又好似心灵深处最销魂的叩问。”

“在元代,这里聚集着各种各样的市场,就好象现在现在的商业区,有超市、商店、餐馆、酒吧。如果说我们刚才经过的紫禁城象征着皇权,是天。这里就是地,是属于普通人的,是生活和贸易的中心,是人间的天堂。”马克让时间翻译。

我频频点头,“没错,元大都所需的粮食、货物、商品经由运河被运到离这里不远的积水潭,沿着这一带的水面,在后海、什刹海周边有米市、面市、缎子市、珠子市、铁器市、鹅鸭市、羊角市这样专门的交易市场以及消费娱乐场所,甚至还能买到从遥远的印度、波斯而来的珠宝和香料。正可谓,华区锦市,聚万国之珍异;歌棚舞榭,选九州之侬芬。”

“所以我认为,地安门象征着天与地的分界线,也是城市商业和生活的门户。”马克说,“应该把它重新修建起来。”

我说:“没有必要吧。如果地安门是一个建筑标志,我们无需打破现代城市的结构和运行的节奏。而作为一个地理标志,地安门已经回归到一个城市生存与发展最本质的原点,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本体的存在。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嘈杂而恒久不变的问候,本真而自由,一如元朝时最繁华的街市,现在风情不改。其实,元大都的中轴线要向西约百米,忽略这一点,你将忽略一个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朝代发自内心的诉求与心愿。”

马克一脸茫然,时间无所适从,而我心事重重,珍惜百感交集。

我们没有直接上鼓楼,先去了旧鼓楼大街。我对马克说:“元朝的时候,这里才是城市的中心。马可波罗曾描述:城之中央有一极大宫殿,中悬大钟一口。”我指点周围,“据记载,这里有石碑刻着:中心之台。马可波罗说的宫殿就是这里,它相当于现在的钟楼,叫齐政楼,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析津志》载:齐政楼,都城之丽谯也。楼东十五步,有中心阁。”我们量着步子走,“中心阁,相当于现在的鼓楼,这里摆放着各种计时工具和仪器。到了一个固定的时辰,这里就敲鼓通知齐政楼,齐政楼上根据鼓声来敲钟,把时间通报给全城。齐政楼,寓意取齐七政,分别是日、月、木、火、土、金、水,是一个城市风水的所在。实际上,这是通过时间来管理城市的行政方式。”我指指时间,笑着说:“马可波罗对此印象深刻,他记录说,夜间若鸣钟三下,则禁止人行。你们美国人讲,叫宵禁。除非特殊情况不得出门上街,如果被巡逻的士兵抓住,不由分说立即拘留。被抓的人有权保持沉默,他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呈堂供证。天亮之后,有专门的法官会对他进行审问和裁决。”

“原来是这样的。”马克若有所思。

我指着旁边雄伟壮丽的鼓楼说:“到了明代,齐政楼被改建在现在的位置,叫做鼓楼和钟楼。”我指指脚下,“从那以后,这里被叫做旧鼓楼大街。”

【珍汐】这是一个城市的心脏,你可以听到它心跳的声音。若爱一个人,倾听他心跳的声音吧。

沿着陡峭的楼梯登上鼓楼,我们气喘吁吁,但心境一下子开阔而清爽,北京的凉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静下来的心情。鼓楼上面有敲鼓的表演,马克看得兴致勃勃,我感觉了然无趣。

珍惜把我叫到一边,指指马克身边打手势的时间,对我笑。我明白她的意思。我们这一路太平淡了,都沉浸在工作的状态。

我喊马克过来,指着一套仪器说:“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么?”

马克摇头。我说,“你们有沙漏,我们有水漏。功能是一样的,算计时间。”我对时间笑:“你要认祖归宗了。它提醒我们,时间流逝不以我们的意志而改变,若不抓住,她就会偷偷溜走,我们无法挽留。所以要珍惜。”

我看珍惜,她正专心致志的拍照,记录稍纵即逝的时间。

随后我们又登上了钟楼。日已偏西,霞光万照。

我问马克,“你能否听到自己的心跳,与这个城市的脉搏一起跳动。”

马克静默良久,似乎在聆听。突然他睁开眼睛,握住时间的手。时间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一步,但并没抽回自己的手。我和珍惜目瞪口呆,不知会发生什么。

马克说:“时间,感谢这个城市让我认识你,你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激动和心跳,我知道你就是我一直寻找的人,我爱上了你,你愿意接受我的爱吗?在这个可以让我感受命运的地方,我也听到命运的召唤,你愿意嫁给我吗?虽然你会感到唐突,或许被吓到了,但我是认真的,希望你能感知我的真心。”说着马克竟然跪下了,亲吻时间的手。

什么情况?!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