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天地一绝紫玉扇> 第四章 九玄仙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九玄仙宫(1 / 2)



谢成英一路向重庆赶去,为了不惊世骇俗,沿途他不便施展功力,只是沿成都通往重庆的官道急步而行。就是如此,他的行进速度也比常人要快得多。路途中的谢成英任谁看,也不过只是一位书生,人虽生得俊秀无比,但却书生气十足。因此,他也很少引起江湖武林人士的注意,所以一路上很少有纠缠,这倒很方便他顺道游览四川各地的古迹名胜。

离开成都的第二天酉时,谢成英就顺利到达了重庆的朝天门码头,他就势游览一番朝天门,也不在重庆留宿,便连夜雇船出发,向湖北而去。

船顺江而下,谢成英沿途兴致勃勃地欣赏长江两岸的秀丽风光,时至农历八月底,两岸远处山影,清晰可见,簇簇红叶,藏匿于万山之中,为长江两岸更增添无限的风光。

第三天中午,船便到达的长江三峡,这长江三峡是著名的长江天险,瞿塘峡以雄奇壮观著称,而巫峡以秀丽多姿著称,西陵峡则以滩多水急闻名。加之沿途名胜古迹众多,历来是游客观赏的好地方。

谢成英伫立船沿,凝望两岸山光水色,但见千姿百态的山,一会儿莽峰迎面,对峙如门,一会儿妩媚秀雅,奇峰插天。而变幻莫测的江面,峡风乍起,云遮雾障,满目浪滔,暗礁丛丛。转眼间,江曲水绕,通道重现,景色分外妖娆,正如:“余峰竞秀尚多有,白壁苍岩无数重”之境。

中午未时,船刚过巫峡,江面上忽然下起了大雾,大雾笼罩江面,七八丈以外,看不见岸边,更看不见任何迎面而来的船只。

船家为了安全,便将船停靠在巫峡北岸附近的一个小镇,让船上客人可以乘机上岸稍歇一番。

谢成英也随众人上岸,在小镇一条不长的街上,随意遛览起来,感觉有点饿了,他便在路边一个小面馆要了一碗面,一边吃一边与老板闲聊。

小面馆的老板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身子骨倒很硬朗。

“大爷贵姓?今年高寿了?”谢成英问道。

“免贵姓张,今年六十八了!”张大爷回答道。

“客官贵姓,这是要去何处?”张大爷问。

“小生姓谢,去湖北,今天江上起了大雾,船走不了,顺便下船来看看。”谢成英说道。

“谢公子在此耽搁,何不乘此到附近一游?”张大爷听说谢成英因江上雾大,要在此耽搁,便说道。

“大爷,这大雾不知何时能散开?”谢成英看看天,又问。

“今年秋分刚过,就下这么大的雾,我还很少见呢。”张大爷说道。

“以前这个时候有下这样大的雾吗?既然走不了,小生倒想顺便看看,又恐怕误了船期?”谢成英担心地对张大爷说。

“我在此地住了几十年了,很少遇到这样的大雾天。这雾啊,怕要等到过了明日午时以后,看雾散不散得开了。你放心去玩,不会误船的。”张大爷非常肯定地说。

“大爷,这附近可有什么值得游览的地方?”谢成英一想,能顺道看看也好。

张大爷说道:“我们这附近,就数巫峡十二峰风景好,只是江上大雾,现在什么也看不清了。”

“周围稍远一点,有没有可游玩的地方?”谢成英又问。

“有啊!从这里向北一百多里地,有一座大山叫乌云顶,这乌云顶方圆有两百多里,崇山峻岭,山势险峻,森林密布,山中珍禽野兽、奇珍异宝无数,听说还有仙女呢!”张大爷说着,神秘一笑。

“仙女?这世上真有神仙吗?”谢成英绕有兴趣地问道。

“怎么没有?你没听过我们当地有一首歌谣说:

乌云顶中九天峰,

九天峰上有仙宫;

仙宫里面住仙子,

世人难觅仙人踪。”

这张大爷竟一边说,一边哼起了歌谣。

“这么说,这世上还真有神仙了!”

“当然有,我们镇上还有人亲眼见过呢!”张大爷肯定说道。

“可这乌云顶离这有一百多里,小生这次看来是去不了啦!”谢成英摇摇头嘴上说道,心里却暗道:“我这就去,看看那山里,是不是真的住着什么神仙?”

主意一定,谢成英谢了张大爷,从小镇出来,行至无人处,便展开掠云浮影功借着大雾,向乌云顶方向飘飞而去。

这乌云顶位于四川与湖北交界的崇山峻岭中,这里群峰耸立,森林密布,绝少有人迹出现。

一个多时辰不到,谢成英已飞身奔进一座山口,好不容易碰到一位山中的老人,一打听,知道这就是乌云顶山啦。他驰进山中,这群山中的天,竟非常晴朗,与山外可是两重天。

蹬临高处,向群山一眼望去,见这乌云顶虽不及三山五岳壮观秀丽,却也是山势雄伟,林木参天,山道险峻异常。加上时至深秋,只见满山遍野,红叶似锦,艳阳晖映青山,云雾缭绕。那云雾锁峰,飘逸在山峰树丛之间,令人有迷迷蒙蒙,神秘鬼鬼魅之感。

谢成英施展掠云浮影功力,飘飞腾跃在悬壁绝崖之上,险岭幽谷之间。那蒙蒙身影,似如野鹤飞燕,飘逸如云逸羽浮一般。

飞驰中,他遥望群山浮云深处的乌云顶主峰——九天峰,见那里群峰耸立,峰顶云雾迷漫,时隐时现,真如仙景。

谢成英对乌云顶的山势甚为陌生,难以在短时间直达峰顶。因此,他到达高耸入云雾的九天峰下时,已是傍晚星空闪烁,玉兔东升的时候了。

借着皎洁、圆润的明月,谢成英仰首上望,但见乌云顶主峰九天峰,甚似雄伟,峰腰上云雾缭绕,令人很难看清峰顶。

于是,谢成英在山腰处,找到一处山泉,就着泉水吃了些随身带着的食物,饮几口泉水,略微调息后,再次飘身而起,向峰上如飞升去。

片刻之间,已至云雾之上,眼前的视线突然开阔,他目光倏然一亮,但见峰势突变平缓,上面丛树怪石,藤萝蔓延,月光隐逸下,似乎别有洞天。

他立身处,数十丈外,峰势又陡然突起,耸如立柱,直插云霄。寻常人若无上乘轻功,绝难登上如此陡峭之山峰。

星夜的群峰,旷野寂静,偶然一声虫鸣、蛙叫乍起,令人有如毛骨悚然。而谢成英却顾不了许多,他一边在群峰上飞施掠怡,一边在四下旷野里张望寻找,希望能看见一处茅屋草庐,或是高人修真的洞府之类。可他找寻良久,竟无任何发现。

于是,他又飘身奔至峰脚前,只见峰势尤为崎险,一段突壁悬崖高约数百丈,崖半中腰上竟生有几株斜松,宛如蔽天华盖,迎风中发出咽咽涛声。

看了这等天险绝景,谢成英也不由皱了皱眉头,他略一迟疑,便准备飘身,再向峰上飞去。

忽然,谢成英察觉身后数十丈外,传来一阵极速的衣袂破风声。他心中一惊,闪身至一片树丛中,隐住身形,循声看去,见是一位少女年约十八九岁,如飞而过,少女身着红色彩衣,姿色俏丽,那神情虽有些惶急,但在皎洁的月华下,却真有如天仙降临般之美。

这崇山峻岭中,迷迷旷野,竟有如此美艳之少女,半夜到此。莫不是此山中,真住有神仙不成,谢成英思虑道。

那红衣少女到达二十余丈远处的悬崖绝壁下,翘首上望,身形不停,竟腾空而起,一跃数十丈,待升势若竭时,红衣少女竟用脚尖,轻点绝壁,身形再次升起。如此三次,少女身影已升至悬崖半峰,停身落在一株斜松上。

只见红衣少女微微一喘息,身形再次升起,突然又一个侧向下飘,竟向三丈远处的壁缝飞去,紧接着身影一闪,少女顿时不见了。

谢成英看得大吃一惊,转念断定这壁缝上,必有洞口供人出入。只是如此隐蔽之处,若无人指明,即便在白日里,也是难以发现的。况且行人至此,多是观赏风光,谁又会注意这崖壁上,有如此狭窄的缝道。

谢成英想到此,怕失去刚才红衣少女的行踪,正准备飘身而起,跟踪而上。

蓦然,身后又传来一丝极轻微的衣袂破风声,他只好赶紧又退身树丛,再次探首细看,竟又见两位少女并肩如飞而来。两女一人身着紫色彩衣,另一人身着淡黄彩衣,均是艳丽无比,神态比先前的少女,却要平静得多。

“来了好几位少女,难道这附近真隐有仙人?或是世外高人,自己来此可需小心。如此夜深之时,若被人发现,岂非有失礼仪。”谢成英心念间,却见如飞驰来的两位少女,已如电闪而过,奔至峰前,如先前那位红衣少女一般,飞上绝壁,消失在壁缝处。

谢成英此时,对几位少女刚才施展的轻功大为惊讶,需知人腾身在如此高空,要在这陡峭绝壁上借力换气,是十分困难的,一个不慎,便会力竭遇险。

当然,以谢成英的轻功应该也可以上去,他思忖一下,于是再不忧虑,展开身形,飘飞而起,宛如升空的云鹤,如电闪向壁缝处升去,随即又在空中一式鹰翔,也将身形停那株斜松上。他细看壁缝处,真有一窄缝,宽仅能容一人而过。于是,他便飘身侧飞,将身体轻轻帖在峰壁上,小心奕奕,向缝里打量,见无人看守,便闪身也进了壁缝。

进入壁缝,穿行约百十丈长的缝道,眼前忽然开阔,只见前面树林竹丛间,隐约现出一处小亭和石块砌成的矮墙,同时,在摇曳的枝叶间,似有闪烁的灯光。

谢成英看罢,高兴异常,他断定几位少女,定是进入了这林内的小亭无疑。

于是,稍一定神,谢成英便飘身向竹林前奔去,前行约十余丈,蓦见地上突立一大石,石上深深地刻着十余个大字:“九玄仙宫,越此一步者,死!”

谢成英一看,不自觉地站住了,心中大惑:“这里竟是江湖传说的九玄宫吗?”

就在这时,矮墙里突然响起,一阵脚步声和断断续续的破风声。

谢成英估计有人前来,心中一急,顾不得石上的警告,身形如电一闪,飞身扑进左侧一片树林内,隐住身形。

蓦见前面矮墙上,人影一闪,风声飒然,飞身跃上一个人来。

谢成英心中一惊,定睛一看,正是后来上峰的黄色彩衣少女,少女炯异的目光,在四下一扫,察看一番。所幸谢成英的隐身之处,贴近矮墙,又在那少女的右后方。否则,难保不会被她发现。

但见少女神色惊异,举目一看,又放心似地说道:“雅仙姊,怎么会有人敢上九玄宫来?他不怕死吗!”说话之间,又飞身纵回墙里。

这时矮墙内,传出一少女的声音,道:“可我感觉到,好似还有人也进来了?”

“雅仙妹,平素这里是高婶她们在负责,怎么今日都不在了?”矮墙内,又一个少女的问道。

“今日好像是付师伯她们出关,高婶她们怕是去后宫侍候了。”另一少女的声音,说道。

接着,另一少女又道:“紫娟姊、秋菊妹,听说蓉妹妹也回来了,说是有紧急大事,必须赶回来报告师父!”

片刻,一位少女又有几分懊恼地说:“可是师父不在宫内啊!”

被称为紫娟姊的少女一听,神情焦急地问:“丹姊姊她们可是随师父前去了?”

另一声音又道:“是雪妹妹随师父去了,丹姊姊她们正在宫中花园里!”

“走,雅仙、秋菊,我们快去找丹姊姊!”说罢,几人展开轻功,径向山谷深处驰去。

谢成英这时一见几位少女驰去,才飞身跃出树林,飘身进入矮墙一看,发现墙内百丈以外的浓荫深处,隐有琼宇楼影,亭台楼阁。在皎洁的月光下,谷中一片光华闪耀,金碧辉煌。

远远地,有三道身影,正向那里飞奔而去。

谢成英看了这情形,猜想道:那片琼宇楼影,莫不就是高人隐居之处,此处也许是他们上下峰崖的一条通道。

于是,谢成英便借着岩石树影,飘身轻灵,格外小心地跟在几位少女的身后,也向那里悄声赶去。

那三位少女,想是自信从无人敢来登峰偷窥,再不怀疑会有人会跟随进入,是以到达高约数丈的朱墙树林外,头也不回地飞身进入了林内。

谢成英不敢失去三人的行踪,也紧跟着她们飘进林内,待穿出树林,即见前面不远处,横阻一块巨石,石上雕刻有四个斗大金字:“九玄仙宫”。

巨石后面,朱粉宫墙,高约四丈,墙头上覆盖的黄色琉璃瓦,在月光下,闪射着光华。

紫娟、秋菊和雅仙三人到达墙下,身形不停,腾空跃身纵落墙上,接着一闪身,飞入墙内。

谢成英不敢怠慢,借着三位少女飞身纵落墙内的一瞬间,也飘身而起,用手攀住墙沿琉瓦边缘,悄悄向内一看,十分惊异暗道:“这里,可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啊!”

只见墙内雕梁画栋,亭台楼阁,遍地琪花瑶草,景色十分绚丽多彩。随处修竹矮树,花木相互掩映,沟渠迂回,曲池流水,朱桥游廊,点缀着几处怪石假山,构成一幅美妙的仙景。对面玉石回栏,石道蜿蜒间,隐有数栋朱漆楼阁,在朗朗洁白的月辉下,真是个影摇花动,玉人立影,风送芬芳,确是世间罕见的奇景之地。

谢成英正凝目观赏之时,突然石山后面传来一声清脆如银铃的娇叱声:“是谁?”

话声甫落,一位少女大声道:“玉薇姊,是我们三人。”

“哦,紫娟姊、秋菊妹你们也回来了。快点来,大家都在等你们呢。”说着,一道身影转身快速地,向右侧一间颇大的楼阁奔去。

这时,楼阁里的灯光,透过敞开着的窗口,弥漫在楼前的树丛中。

这一切,对谢成英来说,无疑是那么神秘,那么怪异,充满着诱惑。迫使他想知道,这楼宇琼阁内,究竟住着谁?她们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会隐身在这如此险峻的群山之中?

谢成英悬念陡生,他不敢稍缓,飘身进内,悄然跟在她们背后,轻轻接近那座楼阁,隐身在窗外一侧的树丛中,他透过那扇窗口,慢慢打量楼中的情形。

只见楼阁中,七八个少女正围着桌子坐着,又在低声地谈论什么。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少女们身着各色彩衣,秀发高挽,个个国色天香,骄艳动人,银铃般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里,婉转着,会传至很远。近处听来,真令人心旷神怡。

“蓉妹妹,你刚回家看望父母,怎么就急急赶回来?”上首的一位二十一、二岁,身着绿色彩衣的少女,用娇柔的声音问道。

“丹姊姊,小妹发现紫玉扇出世了!”一位身着红色彩衣,背对着谢成英的少女,兴奋地说道。

这声音,在谢成英听来似曾熟悉,心想这怎么可能?心念间,又听里面诸女,一下大声地议论起来。

“什么,紫玉扇出世了,蓉妹妹,这可是真的?”有人惊道。

“紫玉扇出世了?那紫府神功也出现了?”

“这下好了!师父定会让我们公开下山行走啦!”

红色彩衣少女的话,顿时在几位少女中,引起了异常兴奋,七嘴八舌,这个问,那个应地,议论说道。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