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天地一绝紫玉扇> 第三章 游学天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游学天涯(1 / 2)



谢成英在桃洼经过一年多时间,终于习成了太虚秘笈的全部武功,他拜别师尊太虚子的修道洞府,告别大金、小金,十分不忍地展开掠云浮影功,向悬崖上飘飞而去。飞身空中,待升势尽竭时,他两次轻点崖壁,借势转气,继续向上升去,穿过崖壁半腰的云雾,他再次用脚点了一下崖壁,身形如电闪,一直向上飞升,然后身形猛然一个龙摆三现,便跃上了这万丈高崖,来到他当初摔下深渊的地方——“遇仙崖”。站在崖边,他想起这一年多的奇遇,真是不胜感慨,惊险万分,令人不可思议。

“希望母亲尚好!”谢成英此时,已无心情游览这群山的风光,仅略辩视了一下方位,便急急向下山的路飘飞而去。

他要趁现在山中无人的时光,尽快赶到山下,以免惊世骇俗,自己好早些见到母亲,看看母亲是否安好?

……

卯时刚过,龙居村仅有的一段不长的街道上,尚无一个行人,路上静悄悄的,几只野狗躺在路边。不时,街边住户里,传来几声老人们的咳嗽声和婴幼儿哇哇的啼哭声。

在村西北头的小道上,正急步走来一个衣衫烂缕之人,他就是刚从蓥华主峰脱险归来的谢成英。此时的谢成英任谁也不可能一眼认出他来,倒是路边的几只野狗跳身起来,“吠、吠”着向他扑来。奇怪的是,几只狗儿扑到离谢成英两丈以外的地方,像不知被什么东西一碰似的,便“呜咽”着,向后退去。

谢成英来不及理会几只小狗,只顾着向自家的院子大步走去,身势不急,却一晃十余丈远。转眼他来到一个刷着白粉墙的院子,看了一眼自家的大门,眼泪不由自主地就流了出来。此时,院里静得没有一点声音,他心里一沉,赶紧一抹眼泪,用手敲起了大门。

“谁呀?”半响,院里传出一声问话。

“王叔,是我,我是成英啦!”

“少爷?”随即院里传出一阵急促的脚下步声,接着“咣当”,像是人匆忙间,又碰翻了什么东西。

“是少爷吗?,你等着。”一个约六十岁的老人颤抖着急声道,赶紧跑来打开了大门。

“你是?”老人开门一看,非常诧异地望着门前这个破缕衣衫之人。

“王叔,我是成英啊!”谢成英拉住门前老人的手,急切地叫道。

“啊、啊……,真是少爷啊?少爷你可回来啦!”老人终于认出了谢成英,眼泪也一下就掉了出来。

“王叔,我娘好吗?”

“少爷,你终于回来了,可夫人快不行啦,你快去看看呵……”老人哭泣地说。

“娘啊……”谢成英此时思娘心切,情急之下,一急竟哭晕了过去。

“少爷、少爷!”急得老人赶紧扶住谢成英,一边又大声呼叫道。

“老头子,怎么啦?”一个老妇人也跌跌碰碰的跑了出来。

“少爷、少爷,少爷回来了!”老人着急地回答道。

“啊……真是少爷!这怎么啦?赶快把少爷扶进房里去。”老妇人焦急喊道。

“娘啊,娘啊……”谢成英终于哭出声来。

“少爷,你别光哭啊,快去看看夫人吧,夫人快不行啦!她是想儿急成病啦。”老人着急地劝慰道。

谢成英这才一定神,身形一晃,人影就闪进了里院。

“啊!”这下惊得老仆夫妇,半天合不拢嘴。

谢成英闪身奔进他娘住的屋子,见谢夫人躺在床上,已是气若游丝般,模样十分凄惨。

“娘啊……是成儿不孝,害你老人家如此,娘啊……成儿该死。”谢成英一见母亲如此,不由又放声大哭起来。

“少爷,快别哭了!夫人是想你啊,这才一病不起,任谁劝也没用,你赶快看看还有救吗?”跟进来的王婶,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劝着道。

“啊!有办法啦!”谢成英定了一下神,忽然想起了恩师留下的玉石灵乳,赶紧从怀里摸出玉瓶,一边拨盖子,一边对王婶说道:“婶婶,快拿去半碗温水来”。

谢成英打开玉瓶盖,又用手扶起了母亲的头,慢慢地将一滴玉石灵乳,滴进了母亲的口中,并用嘴向母亲的口中喂进了一小口水。然后,他将母亲平放在床上,又用自己的双手握住母亲的双手,暗运太虚罡气,推动着玉石灵乳的灵气,走遍了母亲的全身经络。

半响,谢夫人腹中忽然响起了咕噜、咕噜的声音,谢成英于是松开了双手。

“少爷,夫人有救吗?”王婶小心翼翼地问道。

“放心吧,娘没事啦,婶婶请你为我娘准备点稀饭,娘醒来会饿的。”谢成英对王婶平静说道。

“好、好,我这就去,老夫人没事就好,真是要谢天谢地啦!”王婶乐颠颠地跑了出去,为谢夫人准备稀饭去了。

大约有半个时辰之久,谢夫人在床上重重地吐出一口,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娘,你醒了!”谢成英高兴地赴到床前,看着母亲。

“成儿,你终于回来了!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啦!”谢夫人眼见一人,扑在床边叫着自己,片刻,她终于认出了正就是失踪一年多的儿子——谢成英。

看着谢成英,她的泪水,不禁又从眼中流了出来。

“娘,你别哭啦,是孩儿不好!”谢成英想到母亲生病日久,身体虚弱赶紧劝慰道。

“少爷,稀饭来啦”。这时,王婶已把做好的稀饭,拿了进来。

谢成英亲自动手,慢慢地喂了母亲一小碗稀饭。

亲情是最有功效的良药,自谢成英安全回家后,本来已病入沉疴的谢夫人,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而且身体还恢复得比以前更好啦。当然,这就是玉石灵乳的功效,漫说谢夫人没死,只要人没完全断气,还有一丝气在,服下一滴玉石灵乳,也能起死回生的。

谢成英待母亲完全康复后,才慢慢地把自己一年中的险况、奇遇、经过,向母亲禀告,并请母亲万不可对外人谈起。只说自己遇险后,为山中樵夫所救,得以生还吧了。

“天意啊!这难道是天意?”谢夫人听完儿子的叙说,不由感叹地说道。

……

龙居村的乡亲们,学馆的李老先生和谢成英的学友们,闻讯后,先后来谢家道贺,听了谢成英叙说,都感叹道:“这真是不可想象的奇事!成英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谢成英失踪一年多,好好地又回到村里,这事竟传遍了整个什邡县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谢成英自遇险返回后,年纪虽然还不到十八岁,却愈显得神采飞扬,俊秀不凡,举止儒雅庄重,风度翩翩。在举止儒雅中,又蕴藏着潇洒倜傥,外表看来,却似年甫二十一、二的一位少年书生。

平素,只要村里一出现谢成英的身影,就会引来无数倾慕的目光和低声的议论。

周围有女儿的大户人家,更是直接托人,向谢夫人提亲,谢夫人都只能委婉谢绝,说是谢成英立志求学,不愿过早成婚,为母不好强迫等等,以示推托。

又过了大约半年,谢成英已年满十八岁了。这天,他向母亲提起要遵师命,外出行道江湖,好做些锄强扶弱,维护正义之事。

谢夫人道:“成儿,为娘虽不是江湖中人,但却知江湖险恶,你只身一人,为娘实难放心。”

谢成英道:“娘亲,成儿亦不愿离开娘,但更不敢忘师尊之命。请娘放心,成儿外出自当小心,决不让娘担忧。况且外出行道江湖,做些维护正义之事,正是男儿本色。”

谢夫人听罢,沉默半响后,轻声说道:“唉,这也是天意!为娘也不阻拦,但我儿需记住,只可遵师命,行道江湖,不得从政为官。”

“请母亲放心!成儿定遵娘亲之言,待完成师命后,定会早回,以承母亲膝下。”谢成英恭声应道。

……

成都乃四川名城,西南重镇,天府繁华之地,城市广大,依府河、南河而建。后蜀王时,城中遍植芙蓉花,故又名“芙蓉城”。

成都名胜古迹颇多,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青羊宫、王健墓、百花潭、浣花宫、文殊院、昭觉寺……,历来是文人墨客,结伴畅游的好地方。

时间是农历八月末旬,成都府南河两岸早已是芙蓉花开,两岸风光秀丽,秋景迷人。

这天清早,府南河望江楼岸边,信步走来一位年仅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他衣着白衫,手执一把尺长的紫色玉扇,俊秀无比,举止儒雅庄重,十分英气,倜傥潇洒。

他就是初入江湖的谢成英。三天前,谢成英离开慈母,来到这繁华似锦的成都大镇,遍游成都的名胜古迹。谢成英见这府南河两岸,芙蓉花盛开,景色迷人,令人留恋忘返,便特来这望江楼边,游览观景。

路人见他英俊潇洒,不时投以倾慕的目光。

“年轻人,来此几天了?走亲还是访友?”路旁,一位做小生意的老伯,见他好几天都来这里赏景,不由好奇地问道。

“三天啦,出来看看,以增见识。”

“好、好,去过百花潭吗?”

“没有。”

“百花潭可闹热得很,这几天,蜀王举办民间百艺表演,很是精彩。”老人道。

“多谢老伯相告,小生既已来此,倒不会放过,一定要前去观赏一番。”谢成英向老人拱手道谢,问明了路径,快步向百花潭赶去。

这百花潭位于成都镇西郊,占地两百余亩,流水绕绕,林木成荫,碧山秀石林立,林中掩映着雕梁画栋,亭台楼阁。

时间已近巳时,百花潭内早已是人山人海,一个数亩大的水潭边,空地广大,挤满了围观的人群。这里,正是蜀王三年一次举办的四川民间百艺表演。

谢成英走进百花潭,见四处人群沸腾,叫好声不时响起。走近前看,都是艺人们在表演自己的绝技。

一边在表演人背上,切肉丝……,

一边是四五个身着民族服饰的年轻女子,在表演过刀山、下火海……,

一个六岁的男孩,却在表演用肚皮吸碗……,

还有一壮年男子,在表演用眼皮提起两大桶水,绕场一周,博得了周围一遍叫好声。

……

谢成英手执紫玉宝扇,也慢步跟着拥挤的人群,向热闹的地方走去,见人多得实在太挤,他便不动声色,微运功力,暗自将游人推开半尺,他再跟着向前靠,看看里面在表演什么。

只见广场中央搭了一个台子,一位三十余岁,身体强壮的汉子正在表演拳术,台子旁边站了一位中年儒士,台下挤满了观看的人群,中间也有不少民间武林人士。

谢成英看了,也觉台上中年汉子表演的功夫,果然已登堂入室。便向身边的一位老人悄声问道:“请问老伯,这是什么拳法?”

老人转首打量了谢成英一眼,立即倚老卖老地,低声问:“小伙子可不是武林人士?”

谢成英立即谦和地,应了声:“小生不是。”

老人会意地点了点头,悄悄一指台上而立的中年儒士,低声说道:“看到了没有?那人就是蜀中天门道,鼎鼎有名的南充秀士陆天安,武功很高啊!”

谢成英细看中年儒士陆天安,三十余岁,修眉朗目,黄净面皮,内功颇似不凡,一身月白长衫,衬托出一副儒雅英气。

打量间,又听老人继续低声道:“台上那个使拳的家伙,是峨眉山派的俗家弟子,人称铁拳太保的郝大刚,此人和南充秀士交称莫逆,今天两人都要登台表演,武功不错啊!”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