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个农民被绑在一起,望着监斩的兵士。见穆公来,都惊恐地站起来。
穆公看了他们一眼,走向前去,亲自解开领头的绳子,道:“放开他们。”兵士解其缚。
子贽道:“公叔,这样,恐怕不妥吧。”
穆公道:“有德才的人不会因为畜牺而擅自杀人,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及身体,来人,拿酒来给他们饮用。”
兵士将酒抬来,穆公举樽,道:“愿与诸位,共饮。”言罢,一饮而尽。
众人皆饮之,跪之,谢之,然后离开。
子贽道:“公叔,就这样放他们走了?”
穆公道:“不过区区一马,若因之折我300秦人,这样的买卖不划算。”
子贽道:“那可是您的千里马啊。”
穆公道:“有伯乐在,何愁无千里马,谋国于仁,国即谓仁者得之。凡事皆有利弊,人皆趋利以逐之,寡人亦然。”
子贽道:“我明白了。”
公元前657年冬,雍城,秦廷。
穆公道:“此次子白出使东方诸国,一路辛苦。东方诸国,情势如何?”
子白道:“公叔,趣事。”
穆公道:“不急,慢慢说。”
子白道:“齐桓公姜小白与蔡姬在离心湖划船游玩,蔡姬在船上左右晃荡,齐伯怒了,让也别晃荡。没想到蔡姬恃宠而骄,继续晃。齐伯大怒,将蔡姬送回了蔡国。本来,这件事如果双方消消气也就算了,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是很正常的事。没想到更为狗血的是,蔡穆候竟然将蔡姬又嫁给了楚成王。齐伯闻此消息,肺都被气炸了,齐国纠集了宋国、江国、黄国在阳谷会盟,共同商量攻打楚国,并承诺攻取楚国的城池,瓜分给盟国。鲁国听说有利可图,也加入阳谷会盟。后来,齐桓公姜小白会同宋、陈、卫、郑、许、曹等国,亲率诸候兵马,前去攻打楚国。”
穆公道:“然后呢?”
子白道:“然后的事就更狗血了。齐桓公要攻打楚国,但他却先是讨伐蔡国。蔡国经不住齐军的穷追猛打,投降了齐国。然后在管仲、鲍叔牙的辅佐下,率兵南下,又攻打楚国。到了楚国巨阳后,楚国人非常惊讶,因为齐楚两地相隔千里,两国军队根本就没对过阵。楚军调兵遣将,辎以重兵,加强设防,与齐军对峙。”
穆公道:“再然后呢?”
子白道:“再然后,才狗血呢。两国根本就没打起来。楚国派了屈完,齐国派了管仲,每天在阵前之呼者也,好像是开辩论会一般。什么你为啥要攻打我国啦,什么你为啥不给周王上贡啦等等,什么周昭王南巡楚国时为啥死在汉水之滨啦,什么周昭王死在汉水应该去问汉水去啊什么的。天天就这么耗着。不过还别说,听说这二人的口才确实了得,讲得头头是道,说得都有道理,侃侃而谈,博古论今,两国将士每天像听课一般,期待着二人的争辩。还有人听得入了迷了,带上简记下二人奥妙的语句。”
众臣听罢,哈哈大笑。
穆公亦大笑。
穆公道:“现在如何?”
子白道:“现在还在僵持着。”
穆公道:“这件事,诸位怎么看?”
子贽道:“依我看,只能是个笑话。”
孙阳道:“如此说来,楚国的精兵,已大部调至巨阳,适齐楚对阵之际,我秦国又可稍作打算。”
子贽道:“什么打算?”
孙阳道:“天赐良机,收复商於。”
子贽一怔,道:“对呀,先生高见。”
众臣皆附议。
穆公道:“姜小白、鲍叔牙、管仲,看看这些君臣,齐国,堂堂大国,劳师远征,只是为了,为了国君一人的私愤,而且,还无利可图。挥师伐楚,不取城池,不掠土地,大争之世,何其可笑?管仲,屈完,齐国楚国的两个大贤,不去考虑安邦定国、开疆拓土,却因为两国国君的私怨,逞口舌之利。伯乐将军说得没错,适此天赐良机,我秦国岂可等闲视之,齐楚对阵之际,我秦国当收复商於,不知各位可有妙策?”
子贽道:“公叔,我愿领兵前往,收复商於之地。”
孙阳道:“商於之地,不同旬阳,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子贽道:“那依先生之见,怎么个智取法?”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