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倚天屠龙情> 第四十八章:传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传功(1 / 1)

突听瀑布之下一众人叫喊声不绝,什么“卑鄙无耻,暗箭伤人。”什么“不敢真刀真枪的对决”之类的话语,叫的甚是响亮,只不过任其再如何说来,张无忌三人只是不睬。

孤鸿子道:“张小兄弟,你过来扶起我,将我扛在肩上。”他冲张无忌摆摆手。张无忌走上前来,将孤鸿子背起,问道:“前辈这是要做什么?”

孤鸿子道:“你依照我的吩咐行事便了。咱们先进山洞。”当下张无忌迈步便行,行了片刻,但见四周峭壁渗出积水,滴答滴答的落在地下,而后几声马嘶之声。张无忌暗暗纳罕:“怎得此地竟传来马嘶之声,难不成山洞之中还喂养着马匹。”正思考间,突听孤鸿子道:“上前去。”张无忌一愣,这才瞧清楚前面原来是个巨大的铁门,门上绣着腾虎游龙,斜角边上油漆也已掉了大半。孤鸿子伸出手来,将一柄钥匙插进钥匙孔中,来回扭转。想来这大铁门长年累月,不曾开启,锁口旁边生满了锈,孤鸿子力道奇大,只轻轻一扭,钥匙把手便弯折下来。

周芷若道:“我来试试。”抢上一步,拿起钥匙,一边在锁孔之中来回扭转,一边侧耳倾听孔洞声音。突然“啪”的一声,周芷若喜道:“好了。”用力去推大铁门,竟是纹丝不动。孤鸿子笑道:“小娃娃终究是小娃娃。”伸出手去,用力一推,大铁门“吱呀”一声,裂开了一道缝隙。他身子在上,纵然臂力惊人,也需用到下身之力,这一下用力,张无忌一时之间把持不住,竟尔单膝跪地。孤鸿子又是“哈哈”笑道:“小娃娃便是小娃娃。”张无忌也是脸上一红。孤鸿子“哈”的一声,气运双臂,大铁门“喀拉”一声,开了好大一条缝隙。这一次张无忌有了防备,也不愿再被前辈嘲笑,硬生生的将力道承受下来。孤鸿子微微一笑,道:“这样还有些男子气概。”他拍拍张无忌肩膀,笑骂道:“这山洞几十年未曾开启,洞中还埋葬着几具尸体,此刻早已在洞中腐烂发臭,秽气之深,可想而知,难道你便这般大摇大摆的走进去么?”

张无忌心下一愣,鼻中闻到一股辛臭之气,当真烦闷至胃里。一交跳开,远远躲了开去。三人休息片刻,这才重新进了石室,此刻虽散气良久,臭气仍是未消。但见石室之中墙壁之上刻了密密麻麻的字体,乃是小篆所书,除此之外,只一张石桌,三张石凳。周芷若突然“啊”的一声叫出声来,指着角落之处的骷髅,随即掩面不看。孤鸿子道:“携我过去。”张无忌走到那角落旁边,但见三具尸体横卧在地下,两具尸体紧紧相靠。另一具却是相对远了些。但见靠着的两具尸体小腹之上插着一柄长剑,另一人手握着剑柄,地上些许阴暗的地方,想是此人中毒已深,鲜血留在地下,经过这十几年的沉淀,早已渗入土下,但毒性仍是厉害,竟然将土壤也染的发紫。

孤鸿子跪在地下,两手撑地,”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说道:“两位世兄,当年遭奸人所害,尸骨未寒,做兄弟的今日来到此处,拜祭二位兄弟,你要我答应你的事,也总算没有耽误。”说着又磕了两个头,转身对张无忌和周芷若道:“好孩子,过来磕三个头。”张无忌和周芷若对望一眼,心想:“孤鸿子前辈仁侠仗义,所交的朋友自也非大奸大恶之徒,便给前辈磕伤几个头,那也是应该的。”当下二人也是“咚咚咚”三个响头。孤鸿子大喜,说道:“两位世兄,你们的传人我如今替你找到了。无忌,芷若,你二人快给师父再磕几个头。”他此言一出,张无忌周芷若二人皆是大吃一惊,脸上变色。孤鸿子瞧着二人,问道:“什么,怎得不磕头?”张无忌道:“前辈有所不知,我二人自是有师父之人,更何况前辈的武学招式,我二人敬仰万分,但丝毫不奢望能学到一星半点,是以这拜师之事,还请前辈收回。”

孤鸿子脸现伤心之色,叹道:“两位世兄,你二人的愿望我始终无法达成,这便随你们来了。”说着夺过插在二人小腹的长剑,便要向自己胸膛刺去。张无忌周芷若二人皆是大吃一惊,反身追上,合二人之力,这才拦下孤鸿子。心想:“我若不答应拜师,只怕孤鸿子前辈命在顷刻。况且我张无忌虽有太师父传授武功,但说来师父,却只胡青牛前辈一人,他所教乃是行医之道,于武学却是不曾传授。是以我的师父,还可勉强不算,可是芷若恩师灭绝师太虽狠辣,对芷若倒是不错,如今怎可再拜旁人为师,岂不是太委屈了她。”抬头向周芷若瞧去,但见周芷若也正看着自己,二人四目相交。但见周芷若轻轻点了点头。张无忌心下大喜:“芷若善良,可不能眼睁睁的瞧着孤鸿子前辈身首异处。”当下说道:“前辈息怒,我二人答应拜两位前辈为师便是。”

孤鸿子大喜,笑道:“当真?”张无忌道:“自然作数。”和周芷若一齐拜倒,说道:“师父在上,请受弟子一拜。”“砰砰砰”又是三个头。孤鸿子大喜过望,虽已失去双腿,但仍是高举双臂,在空中挥舞。张无忌周芷若自见孤鸿子,从未见他如此高兴,心中也是欢喜。

孤鸿子道:“你二人既已拜师,那么你们师父的生前之事,不可不知,话说那是二十年前......”

便在此时,突听外面一阵叫喊之声,周芷若心中一伶,叫道:“不好,敌人攻上来了!”孤鸿子道:“快关铁门,这大铁门铸来却为御敌,任敌人如何攻打,一时三刻,也是难以攻破的。”张无忌周芷若二人抢上两步,合力去推那大铁门。铁门只“吱呀”一声,却没有稍动。倒是张周二人,从铁门上抓下一把掉落的干漆。孤鸿子骂道:“两个不中用的。”双手撑地,向这边划来。

周芷若探出头去,但见拐角之处,已有明教中人冲了过来。当即施展“漫天花雨”的绝技,射倒三四人。余下众人大叫一声,停步不前。一人喝道:“可别让两人将铁门关上了!”他这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众人当即大声呼喝,飞奔过来。

眼见一人已冲进铁门,张无忌飞起一脚,将那人踢了出去,连翻跟斗,摔出了七八丈。便在此时,孤鸿子到了跟前,气贯双臂,大喝一声,铁门“咔嚓”一声,就要关上。孤鸿子叫一声“不好”,瞥眼瞧见适才钥匙插在孔中还未拔出,当下夹起一块石子,正打在钥匙之上,那钥匙应声而断,锁芯便永远被锁死了,大铁门“咔嚓”“咔嚓”“咔嚓”连响了响了三声,锁了三道,那是永生永世开不开的了。

张无忌周芷若二人不由得勃然变色,二人面面相觑,瞧向四周石壁,想来是被困在了石室之中,那是永远出不去的了。他二人还未说话,孤鸿子便道:“如此好了,你二人可全心全意的在这里练习功夫。”张无忌心想:“在这间石室之中,纵是武功高强之人,不吃不喝也只撑得四日,就算练了天底下一等一的神功,到头来也不过是归于尘土罢了。”转念之间,突然想到:“哎呦,可是不是像当年我与小昭被困在光明顶密室,需得习得乾坤大挪移的功夫,才能破洞而出。”

想到这里,心中一喜,周芷若但见他脸有喜色,想要发问,张无忌冲她连使眼色,这才忍住不问。孤鸿子指着壁上密密麻麻的字体,说道:“这些武功秘籍均是我与你二人师父穷尽毕生,搜集而来。正所谓贪多嚼不烂,无忌,你来练这边的功夫。”说着指了指左侧的文字。

又道:“芷若来练这边的。”指了指右首边。张无忌但见文字上写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昭彰。”不觉心下一动,“这套功夫不是《九阴真经》么?”扭头去瞧周芷若,但见周芷若也正瞧向自己,她二人点了点头,周芷若似是说:“无忌哥,这边的功夫是《九阳真经》。”

张无忌心中一阵失望,心想:“自己只盼能学成武功,破洞而出。如此来说,二人学会了九阴九阳,现下却是无计可施,石壁上的文字,可说丝毫无用武之地了。”

孤鸿子见他二人四目相对,却是不练,问道:“你二人愣什么?难不成是瞧我三人的功夫不堪入你张教主,周掌门的法眼么?”张无忌忙摆手道:“不不不,前辈这套《九阳真经》《九阴真经》奥妙无方,晚辈若是未曾学过,自然当这是不可多得的机缘。”孤鸿子道:“难道你二人竟学过九阴九阳么?”周芷若点头道:“确是如此,这套功夫,我二人已习练纯熟了,原不劳前辈操心。”孤鸿子突然骂道:“九阴九阳算个屁东西,你二人只不过小小练了个残破功夫,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我师兄弟三人,将九阴九阳劈头盖脸的狠骂一顿,江湖上盛传的武林秘籍,却也名不副实,不过如此。”

张无忌听他一番话语狂妄自大,心想:“九阴九阳那是历代前辈高人集万千心血于一身,所创造出来的无尚心法。纵然是江湖之中的人为得此书,互相残杀,不顾同门情谊。纵是普通老百姓得到此书,也可延年益寿,驻容养颜。此等奇书,在你老人家口中竟是分文不值,岂不是妄自吹大,大吹大擂,胡吹牛皮么?”他向周芷若一摆手,二人互换了位置,瞧着眼前的文字,更是再熟悉不过。当下不动声色,静静的读了下去,初时几行文字均是九阳真经上的功夫,张无忌便一概略过,可说一目十行,尚不为过。突然之间,他瞥眼间瞧见一行文字,登时一惊,此等字样在《九阳真经》的原本之中从未出现过,当即留意了详加细读。但见石壁上刻着:“九阳混元,集于丹田,散发全身,自下而上,终于超凡脱俗。”知道这是九阳神功修身养性的法门,可说是武功的根本所在,便如大树的根基一般,根基若是扎不好,那么整棵树无论长得多么雄伟粗壮,也只不过是稍稍使力,便可连根拔起。张无忌心想这句话写的没错,见底下括号之中写道:“胡说放屁,九阳散元,散于丹田,空空如也,石沉大海,如一叶扁舟,河流入海,终于天下无敌。”

张无忌一瞧之下,不由得冷汗直冒,整个背心也湿了大片,心想:“《九阳真经》上所写的无非是万变不离其宗,饶是武当派的内功心法也当气运丹田。怎得这人竟反其道而行之,将气运丹田写成气出丹田,在丹田之中丝毫不存任何气力。如此一来,岂不是半分力道也使不上,唯有任人宰割的份?”转头去瞧角落里的三具尸体,心想:“莫不成这二人是修习内功,走火入魔,终于不治身亡。孤鸿子前辈老来糊涂,所说的话倒是不可尽信。”

想到此处,去瞧孤鸿子。孤鸿子背对着他,但已知他在瞧着自己,便道:“有什么不懂的便问吧。”张无忌躬身行礼,便将适才那句气散丹田的运功要诀说了一遍。

孤鸿子长长叹了口气道:“世上之人,一千人看到此谱,只怕这一千人总会有九百九十九人来问我这个问题。我只道那唯一的一人自是你张无忌,岂知我竟是看错了。”张无忌脸上微微一红,不过他自己却是想不通,也不觉什么丢人。孤鸿子道:“当年诸葛亮是如何擒的孟获你可知道么?”张无忌一怔,不知他竟问出这等话来,他儿时曾听母亲讲过这个故事,答道:“欲擒故纵。”孤鸿子一拍手道:“便是这个道理。敌人大举侵犯,你方若是兵强马壮,势均力敌,便可与敌方真刀真枪的拼杀一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那也要看上天的定数。可是敌人若是以重敌寡,你要想逃命,已是极难,却又如何能反败为胜,化劣势为优势?”

张无忌还未答话,周芷若抢着道:“布下空城计,将敌人步步引诱,然后再一网打尽是不是?”孤鸿子大喜,笑道:“果然聪明。”张无忌迷迷糊糊,此刻突然一经提醒,脑海之中偶有开窍。却听孤鸿子道:“这番道理用在武学之中,原也行得通。你想敌我势均力敌,便如同此刻的九阴九阳。敌人若是王重阳这等一等一的高手,与你的九阴九阳对敌,谁胜谁负,你可知道么?”他不等二人答话,继续道:“而在自己出招之际设下埋伏,可说已立于不败之地。若是诱敌成功,敌人千难万难也无法逃脱出去,若是敌人落荒而逃,那自是皆大欢喜。只不过真正的武林高手,宁可战死沙场,也不会做那等缩头乌龟。”周芷若问道:“可是像王真人此等厉害之人,天下本就少有。”孤鸿子道:“不错,但若敌众我寡呢。便如此刻门外有一千人,一万人,难道你们能杀的净么?你们的内功纵然天下无敌。但也顶多杀伤一百余人,内功总是有所损耗。可是若是你将丹田之气放空,敌人若是武学高手,攻来的内气便可趁势存入自身丹田,为己所用。敌人内功弱一分,自己内功强一分,如此源源不绝,岂非永世立于不败之地。”

他此言一出,张无忌周芷若皆是恍然大悟,头脑之中震撼无比,如同经历过一场大战一般,听得如痴如醉,宛若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孤鸿子又道:“《九阴真经》《九阳真经》前身乃是皇宫太监所创。那太监奉命去修书,没想到竟在书中误到了武学的无尚境界。一跃从一个只知读书的书呆子,变作了江湖之中武功最强之人。这太监下了战场,连杀几百人,自是意气兴发。旁人再加添油加醋,这九阴九阳,从此便成了天下的宝典。可殊不知当年那太监所对之人,无非是一些兵将,却哪有一人会半点武功。如今江湖之中,人才辈出,习武之人,远超当年,咱们若是再这般墨守成规,岂不教后人笑话了。正所谓‘改’字精益,在于将前人的内功心法加以创新,从而达到一个超凡脱俗的高超境界,顺应时势,那才是一个习武之人对武林之中做出的最大贡献。”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