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宁王朝> 第十六章 宦官参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宦官参政(1 / 2)

当年宁太祖逐鹿中原,饮马河(古‘黄河’简称‘河’)北,攻至晋阳。后宁国又与那胡人相争数年,双方各有胜负,僵持不下。而数次北伐失利后,太祖怜惜民力,乃诏曰:“其并州宜置北都,改州为太原府。”宁国就此由攻转防,退守太原。

待那蒙人篡辽后,这北都太原,就成了宁朝抗元的一线府镇。先帝时期,边患频仍,尤以太原为重。幸而帝识人善用,派卫鸿羽节度北防军情。卫鸿羽上任初期,采取修缮府城,坚壁清野的策略,蒙人几经袭扰,却一无所获,遂罢之。朝中虽有人讽其胆怯,但先帝圣明,不以为意。卫鸿羽总领太原府时,日日练兵,未敢松懈,那天清铁骑就是由他一手组建。后元朝率五万铁骑叩关,卫鸿羽诱敌深入,步步围歼,亲率天清铁骑正面迎击蒙骑,大破之。此太原一役,卫鸿羽同那天清铁骑一战成名,蒙人不得不压兵十万,镇守南疆,十年未敢犯边。

而建宁皇帝登基后,夜夜笙箫,不理政事,大权旁落,奸臣当道。又历中原大旱,全国各地流民四起,税赋骤减,国库年年空虚。这拨往北境的军饷越来越少,边防也是日渐松弛,近年来安分守己的蒙古人察觉到这种情况,也是蠢蠢欲动,扰边渐繁。

太原。卫将军府。

卫鸿羽此刻正坐于木榻之上,着的是白色绸袍,端的是剑眉星目,器宇轩昂。虽已两鬓渐白,面上浮皱,早被深深刻上了岁月的痕迹,但却仍能想象到此人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英俊潇洒。

卫鸿羽的身后挂的是一副北境战略图,面前搁的是一丈长的黑漆案几,一卷金色绸娟则随意地斜放在那里,一尊墨绿色的虎符置于其上,却是显得格外扎眼。

屋内檀香若散,卫鸿羽轻轻蹙了蹙鼻子,朝他身边立着的中年大汉说道:“高逸,你怎么看?”

那高逸则是身披战甲,一脸凝重。却是听见卫将军问话,连忙抖了抖身,拱手道:“末将认为,朝中此举甚好。渭州失守,西夏入关,理应速派精兵,突袭渭州,再同陕西屯兵一道,围歼李元昊。”

谁料卫鸿羽却是摇头直笑,道:“我并非此意。”

高逸闻言,则是一怔,满脸困惑的望着卫将军。

只见卫鸿羽拾起了那尊虎符,于右手把玩着,低语道:“我的意思是,你猜这道圣旨,是皇帝发出的呢,还是由……”

高逸虽一直驻守北境,但也依稀的知晓些京城的‘内事’,自是明白卫将军的话中之意,却是拱手揖道:“末将,末将……不敢妄议朝政。”

“呵呵……妄议朝政……”卫鸿羽听后哑然失笑,不禁朝顶穹望去,口中低喃,“先帝一世英明,唯独的瑕疵,就是坏在生了个这样的……”

高逸一听这话,吓得是惶恐万分,连忙打断了他,急道:“卫将军!小心隔墙有耳!”

卫鸿羽听后,却是豁然一笑,拿那虎符一拍案几,大声喝道:“被听去了又如何?莫不是老夫镇守这太原府,那京城小儿的皇位能坐到今天?”

一席语毕,卫鸿羽只知失态,挥手轻笑道:“你去把轩儿叫来。”

待高逸应声走后,卫鸿羽于锦盒中拿出了另一半虎符,将二者立于案中,轻轻一对,只听“咔”的一声,两尊虎符完美的相合在了一起。他望着缝隙中依依闪烁的金纹,叹服道:“这南越墨玉,果真是名不虚传。”

此时,却是一股和风刮了进来,只见一名白衣翩翩的英气少年,踱步踏了进来。少年袍脚上翻,塞进腰间的白玉腰带中,脚上穿着白鹿皮靴,便于骑马。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精致的白玉发冠之中,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父亲,您叫我?”那身材修长的少年皓齿侧露,揖手问道。

卫鸿羽瞥了眼他的小儿子,祥和一笑,指了指案几上的圣旨,道:“自己看吧。”

卫云轩自然知晓这是何物,神色不禁略显激动,双手轻捧,细细读了起来。

待他看罢,又抬头望见了一脸笑意的父亲,却是猛地一跪,悸动不已:“儿愿领兵前往!”

卫鸿羽见他英气焕发的样子,就同看到了当时睥睨天下,戎马倥偬的自己……

他触目生情,便是一拍案几,大笑道:“好!我也正有此意!”

———————————————————————————————————————————————————

两日后。

“皇上,卫将军已派其亲子卫云轩率领一万天清铁骑赶赴渭州,不抵三日,便可兵临城下,收复渭州。”任宏立于大殿之下,向苏明阐述军情。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