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上,尤老师仔细地评讲试卷:“这个选择题第6题有好多人都没选C,有人还跟我说,弹簧的弹力只能无限趋近于6N,但是取不到6N。哎哟,在物理里面‘无限趋近于’就是‘等于’!C项说弹簧的弹力有可能为6N那就是对的,肯定要选!”
物理的选择题都是多选题,每题6分,如果该选的没选全那就扣2分,如果选了不该选的那就6分全扣。所以,大多数人宁可漏掉一堆,也不错选一个。赵岚也没选C,他激动地反驳道:“这是一个开区间啊!”
大家笑了,“开区间”是数学课里的术语,在物理课里闻所未闻。
尤老师说:“还开区间咧!你们数学里面说x小于6,那就意味着x不能取6。但是在物理里面,如果说力的大小F小于6N,那就意味着F可以取6N。你说,5.99999不是比6小吗?我们近似地就把它当成是6,不那么严格地区分临界情况。反正这个题就是要选C。”
赵岚有些郁闷,心想尤老师怎可如此诡辩,扭曲黑白。
尤老师讲到最后一题时,说:“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比较难,但是你把前面的题都做好了,那这一问不会做也没关系。像赵岚,他前面都做对了,最后一问没做出来,扣了6分,所以他物理是114分。”
大家惊叹一声。赵岚觉得奇怪,说:“我前面扣了两分呀。”就是那个“开区间”的题,他没选C,按理说应该丢了2分。
尤老师颇为诧异:“你前面扣了两分?那你物理怎么会有114分?”
同学们笑了一声。或许尤老师记错答案了,那个选择题本来不该选C的?
最后,她总结道:“牛顿运动定律真是非常重要,寒假的时候大家要多做《重难点》、《五三》里面的习题,一定要反复操练!磨啊,磨啊,铁杵磨成针!”
她也真是苦口婆心。平心而论,尤老师是一位很不错的老师,一位颇有见地的老师,一位能让学生看到希望的老师。
各科寒假作业都已下发,每人还领到一份寒假作业清单,像是一份账单,下学期开学后老师们就会利用这份账单来催债。语文寒假作业比较震撼,除了要做一本练习册,还要求读完《论语》《家》《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四本书,写四篇读后感。学校简直把大家当成扫描仪了,一目十行,分分钟扫完一本书。这4本书是语文必修1和必修2课本上“名著导读”栏目里的指定书目。赵岚心想,这真的只是寒假的作业么,该不会把暑假作业也囊括进来了吧。
晚自习之前,曹老师在路上见到赵岚,像见到观音菩萨似的,激动地说:“赵岚,你政治考了82分,你考了第一名!”
她笑得好灿烂,跟一个孩子似的。赵岚也笑了:“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很多同学不太关心文科成绩,似乎都默认自己要读理科,几乎把政治、历史、地理当成旁门左道了。赵岚也顺随大流,主攻语、数、英、理、化、生,他与政、史、地的纠葛不多,曹老师这番热情着实让他羞愧难当。
晚自习时,大家安静地写着寒假作业,当然这种安静也真是勉为其难,期末考试都结束了,谁不是心花怒放的呀。8点半,卫东拿来冯总的电脑,让子弹接着飞。他接着昨天的地方开始播放,坐在电灯开关旁的同学非常自觉地把所有灯都关了,坐在窗边的同学也极其主动地拉上窗帘。电影里麻匪们戴上各种麻将面具的样子实在令人捧腹。
《让子弹飞》放到结尾处时,冯总走进教室,挥手示意,教室里的灯被全部打开,卫东关掉电脑。冯总拿着一叠纸——那全是期末考试数据分析。气氛顿时变得沉重起来,又像在办葬礼一样,大家一齐变脸,展现出哀伤不能自已的表情。
冯总讲道:“我说一下各科的情况。语文,全班平均分103.92,年级平均分104.68,我们班的成绩在全年级平行班里排在倒数第5名。”
大家低着头,默默听着。赵岚暗自忧伤,他拖了全班的后腿,无地自容。
“数学还不错,全班平均分119.97,年级平均分117.88,我们班在全年级平行班里排在第1名。”
……
“化学,全班平均分68.93,年级平均分69.35,我们班排在倒数第6名。”
冯总停顿了一会儿,把他那一叠纸又翻动了一下:“你们最对不起的是生物老师。全班平均分55.82,年级平均分56.91,我们班排在倒数第2名。”
教室里无比安静。全年级有17个平行班,排在倒数第2名的确很对不住老师。冯总把那叠纸放到桌上,说:“我们班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你们元月份的奋斗精神我已经感受到了。凡事就怕认真,只要你们把良好的学习态度保持下去,我相信,下个学期,你们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一雪前耻。”
冯总也觉得一直让大家面对悲伤现实不太好,要过年了,应该说点好听的。
1月22日中午放学,赵岚老妈帮他收拾着衣服和被子,装满了两个大行李包,像在搬家似的。老妈说:“我跟戚戈和他爸爸说好了,一起回去。”
戚戈和赵岚从小学到初中同窗九年,现在有半年没见了,仅仅在合唱比赛时赵岚才得以一睹戚戈的风采。他们带着两大包行李离开寝室,见到戚戈和他爸爸时,赵岚和老妈都笑着打了声招呼,赵岚不禁感叹,戚戈已变得如此高大威猛,要是能向他借一点生长激素给自己那该多好。
这两大包行李太过庞硕,无论如何都塞不进轿车的后备箱,只能把其中一包放在车顶上,赵岚觉得这八成是超载了,万一把人家的车压垮了怎么办。
上车后,他们四人都像嘴巴被封了似的,一直不说话。过了十分钟,戚戈的爸爸终于打破尴尬,开口问道:“赵岚考得还不错吧?”
老妈说:“还行。年级77名。”
戚戈的老爸说:“哎,戚戈,你之前说你是多少名来着?”
“总分606分,班级第4名,年级141名。”
他爸爸笑道:“哇,差别好大啊……不过也挺不错。”
赵岚老妈说:“感觉赵岚他们班实力稍弱一些,总体水平不太高,所以他一直是班里第一名。”
赵岚一听这话心里就发虚,他们21班也是藏龙卧虎啊,要说为何他能接连几次成为班级第一名,那很大一部分靠运气,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言两语说不清。
戚戈说:“我们25班实力比较强,班级第一名经常换人,不会一直是同一个人。我们班有个人数学特别强,就是有点偏科,他这次数学考了142分,是我们班唯一超过140的人。”
戚戈爸爸问:“你们的成绩都是自己去查的吗?”
赵岚说:“哦,老师不会向全班公布每个人的成绩,大家都是到办公室去看的。”
戚戈爸爸叹道:“哎,就应该是这样,每个人跟自己比,不用太关心别人。我对戚戈是关心而不担心。他这次数学只考了96分,本来他的数学一直都是长项,这次就是发挥失常了嘛。”
挺达观嘛。不过赵岚有些吃惊,初中的时候戚戈的数学一直是一流水平,这次只考了96分,简直是改朝换代、翻天覆地了。然而,在数学只有96分的惨淡情形下,戚戈的总分竟仍能达到如此水平,恐怕他其余学科的成绩都爆表了。
下车后,赵岚和老妈使出了生孩子的力气,终于把这两大包行李搬回家,像是搬了两个小房子进来。
寒假开始。该享受生活了。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