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青春是条抛物线> 第三章 偶然的选择 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偶然的选择 五(2 / 2)

然后他终于开始讲课了。冯总把数学课挤占了六七分钟用来清算寝室情况,可见其重视程度。

下午的物理课之前,几位同学把物理试卷发了下来。赵岚看着自己的试卷,选择题第6题毫无悬念地丢了4分,试卷上方尤老师用红笔写着“96”。

尤老师在课上又语重心长地教导大家:“每个物理公式都要按我们习惯的方式来写,比如x等于二分之一a乘以t的平方,有的人偏偏要写二分之一t的平方乘以a,很讨厌!写完公式就对每个变量分别代入具体数据,一个萝卜一个坑。”

她多次强调“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似乎大家都变成种萝卜的农民了。她说:“有的人喜欢把最后这个单位cm打上小括号,这是不对的。应该是把前面整个式子打上括号,最后写上cm。对了,我说一下,这几天你们把《红对勾》和《学案》上的习题都做完了,所以明天我也不好布置什么作业,但是接下来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整整四天的时间,要是你四天都不做物理题,那你死定了!”

同学们笑起来。“还是那句话,每天都要保证40分钟的物理练习。你们可以自己去买《重难点手册》这样的书做一做。哎,我之前说啊,再优秀的班级也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那么出色,难免会有个别同学出现问题。这张试卷在理科实验班都有人只考了六十几分,验证了我说的话。”

同学们很吃惊。在他们印象中理科实验班的同学应当都是一流高手,然而这么简单的试卷竟然也会有人考出六十几分,真是江湖多变,世事无常啊。

“还有,国庆节放完假以后会有个考试,就当是月考吧,那个出题的老师说以考察概念为主,你们把基本的物理概念多温习温习。”

同学们议论纷纷。

晚上回寝室后,赵岚感觉到另几个人都有些躁动。他也跟着躁动起来,有个小长假真是让人兴奋。周宇正说:“我想点灯写作业。”

钱德生问:“为什么?”

“因为我想把作业赶快写完,然后放假的时候就可以去玩了。”

“是厉害!”

周宇正也就是说说而已,熄灯后大家都按时上床了,毕竟冯老师说了点灯要交灯的,谁敢顶风作案。

周四,第五节课由英语课代表钱晨讲解新概念第二册的课文。两位英语课代表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女生,和金语比起来,钱晨显然是女强人,讲话干净利落,颇有威严,恐怕她和冯老师的基因很接近。当然她偶尔也会调侃一下。这时她在黑板上写了个短语:py-the-woman。

她问:“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意思?”

大家猜不出来。有的同学偷偷笑了几声:“玩女人?”这三个单词拼在一起,貌似的确应该如此翻译。

钱晨写下答案:撒娇。

赵岚做了不少笔记,尽管他知道这些笔记自己以后恐怕并不会看,但做笔记这个行为能表现出对课代表的尊重。

赵岚中午依旧去参加了信息学竞赛培训。孙哥已经退出,他们班还剩他和褚光良、李潜旬、李明嘉这四位勇士。姜老师讲课依旧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他讲得很不清楚,令人怀疑他似乎本来就没把自己要讲的东西弄清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赵岚禁不住睡意的侵袭,趴在电脑前睡了起来。

下午第2节课是中秋节之前的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后,冯总来到教室,说:“国庆节之后的每周三下午第3节课就要开始上选修课了,所有选修课的列表我已经贴在墙上,大家来看一下,每人都要选一门课。你先写两门你喜欢的课,如果学校不能满足你的第一意向就尽量满足你的第二意向,写好以后交给学习委员孙堂明。另外,各科课代表记得把中秋节的作业写在黑板上。”

教室里热闹起来,一群人围在了那张表前,像在看皇榜一样议论不断。赵岚明智地避开了阅榜高峰期,先抄了各科作业,等人群散开再过去瞧了几眼。选修课实在丰富多彩,居然连烹饪、汽车维修、园艺这样的课都有,真赶上职业技术学校了。奥斯卡电影欣赏,网页设计,Fsh动画设计等等课程都挺诱人,一定是热门选择。赵岚把Fsh动画设计作为自己的第一意向,把网页设计作为第二意向。

放假了。果然,中秋节这三天赵岚几乎全都献给了作业。另外,他开始读简化版的《大卫·科波菲尔》。他的上一篇英语周记是《雾都孤儿》的读后感,杨老师在他的周记旁写了一句:Good-choice!(很好的选择!)

那当然,狄更斯老先生的名著谁不买账。不过赵岚不得不承认,他看往往就是看个热闹,权当消遣,跟看电视剧没啥差别,谈不上真正的文学鉴赏,只要情节吸引人那他就看得神魂颠倒,也无所谓是不是名著。

周日晚上,大家恋恋不舍地告别中秋节,来到学校。赵岚最近开始咳嗽,估计是因为之前他高估了自己身体的健壮性,在寝室里洗了几次冷水澡。

星期一的语文课上,沈老师把同学们当堂写的作文发了下来。赵岚看到自己的作文纸上写着:22+20+7=49。这是按照所谓的“内容得分+表达得分+发展得分”给出的分数。似乎还不错,可以先沾沾自喜一会儿。

沈老师开始讲评作文,她常常能谈到一些挺深刻的观点,让人醍醐灌顶。她说了班上同学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的同学的用语缺乏真实性。他在作文里写爸爸发短信问他:‘我何时来接你?’你们一般会用‘何时’这样的说法吗?”

同学们笑着说不会。赵岚倒觉得这挺正常,短信讲究的就是短,输入“何时”这两个字当然比“什么时候”这四个字要轻松。沈老师说:“还有的同学的文章内容也太俗套了吧,还写小学生扶老人过马路的故事!过完马路还发现人家红领巾掉了,赶忙送过去,我说你们初中的时候应该就不编这样的故事了吧?”

卫东说:“小学的时候就不编了。”

沈老师说:“小学都不编了?好吧。我们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你的文章写的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但是它要有艺术的真实性,至少让人感觉是真实的呀。另外,有的同学写公交车上乘客给别人让座的事情,这的确是良好风尚,但是要把这个上升到‘有你在,灯亮着’这种高度,是不是拔得太高了一点?”

赵岚心想,原来一篇文章有这么多可能产生的问题,还真是有些凶险。

“有的同学写的故事还不错,有曲折起伏。他写自己在房里写作业,然后妈妈送来吃的,妈妈说她也在工作。等到夜深了,自己走出房门的时候还透过妈妈房间的门缝看到灯光,直到自己写完作业关灯睡觉的时候,发现妈妈房间里的灯光同时熄灭了,这才知道原来家长一直陪着自己。情节发展调控得很好。”

沈老师念了几篇作文的片段——有少数几位同学的作文没有发下来,因为还在沈老师手上,被当成范文了。最后,她说:“每次大家都可以把50分当作自己作文的目标,这是大多数同学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的。目标也不用定得太高,如果大家都把60分满分当作目标,目标这么高,你平时连仰望都懒得仰望,更不用说去实现了。60分那是需要长久修炼的啊。”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