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从没有想过,会有一个人,曾像现在老去的我一样,用浓郁的嫉妒的视线,目视着我的远去……而今隔着时光的玻璃看过去,才知道,只是青春,便足以值得珍惜,而那些细细小小的烦恼,不过是像血管一样,游走在青春的肌肤之上。
——艾美丽《我们老去的青春》
周末这两天赵岚乖得就像动画片里的美羊羊,一直老老实实地写作业,除此之外就是睡觉。吃饭和洗澡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虽然每门课的作业都不太多,但9门功课组成的联军就不容小觑了,这兵力很强大啊。
赵岚每当完成一项数学、物理、化学或生物作业,紧接着就会去做语文、英语、政治或历史作业,而后再来做理科作业,如此交替,作为调剂。如果整天只做理科习题,跟一堆数字和公式纠缠不清,或者整天只做文科习题,咬文嚼字信口开河,那么他肯定会精神紊乱。
生物作业让他饱受折磨,秦老师要求对于选择题的每个错误选项都要写出错误原因,感觉就像把每道选择题都分裂成了四道题,任务量瞬间加倍,因而这区区4页的练习题,他硬是耗费了两个小时才啃完。
他在百忙之中抽空买了份《21世纪报》,粗略地看了几眼,只觉得内容繁多,不好玩。
周日下午,赵岚背着书包,同时拎着塞满了衣服的行李包,来到一家小餐馆,点了一份青椒回锅肉盖浇饭,8块钱。旁边的人瞧着他的行李包,都以为他要去旅行,去西藏或者内蒙古那样遥远的地方。其实他要去的地方的确有点远,有十公里的路呢。
他挺喜欢这家“玲珑餐厅”,虽然餐馆很小只摆了四张餐桌,虽然离他家稍有点远,虽然环境稍显脏乱……尽管有那么多“虽然”,他还是钟情于这里,因为这里的菜好吃不贵,而且老板和老板娘挺热情,那位老板见到客人就像见到老总一样憨笑,笑得贼眉鼠脸的,特纯朴。从点菜到吃完也就20分钟,省事。
之后,老爸开着车送他去学校。在路上,老爸问他:“你这么早就吃了晚饭,晚上不会饿吗?”
“应该不会。”赵岚晚上肯定忙着做题,即使饿了也感觉不到。
老爸说:“对了,你的手机不要总是关机,这‘机德’不好,别人都联系不上你。”
赵岚关机主要就是想省电。他答应了一声,然后问:“如果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像十字架一样拼在一起,那么这个物体的体积怎么求?假设已经知道每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
他老爸想了一会儿,说:“这个还真要想得仔细一点。怎么,你们已经学到这些东西了?”
“不是,这是我们物理老师说到的一个问题。那个重叠部分是一个球吗?”
“应该不是一个球……等一下,我又觉得好像是一个球。”
“算了,你别想了,专心开车吧,别把车开到湖里去了。”
到达学校时,他就产生一种烦躁感。到了学校就是丢失了自由,繁重的课业又会接踵而至,他又要像火车一样呼哧呼哧地往前跑。他还欠着物理作业没写,要在今晚赶紧补上。
赵岚先去寝室把行李包放好。这时钱德生和孙泊泽正好都在寝室吃饭,他俩在周末也住宿舍里,都是嫌回家麻烦,想节约时间来学习,真是只争朝夕。赵岚也很想只争朝夕,然而他老妈不准他周末留在学校,说要在家里做几顿好菜给他吃——其实赵岚觉得食堂厨师的手艺名名比老妈更好。老妈还说,赵岚要是周末留在学校肯定就会跑到网吧去瞎混,赵岚觉得这绝对是无稽之谈,简直对他构成了人格侮辱。
赵岚去教室自习了,他看了一眼教室的挂钟,5点50分。晚自习是6点半开始,教室里还只有十几个人。
坐在他前面的郑思雅正安静地写着数学作业,她整齐的头发刚刚及肩,前额的刘海遮住了眉毛,真美。她来自外地,周末也住在学校。
赵岚坐下后,郑思雅转过头来问他:“你的数学作业写了没?”
赵岚放下书包,说:“写了。”
郑思雅笑着说:“可不可以借我看看?我想对一下答案,而且有道大题我不会做。”
“好。”他从书包里翻出了那本数学《红对勾》,交给郑思雅。
“谢谢!要不我到时候直接帮你交了吧。”
“好。哎,等一下,我的名字还没写。”
“我帮你写。”说完她就转过头去。冯老师要求大家把《红对勾》的作业撕下来再交,每张撕下来的纸上都需要写名字,赵岚有时会忘。
“好吧。”赵岚从书包里掏出物理《红对勾》,但他记不清物理作业是什么了,就问郑思雅:“哎,同学,问一下,物理作业是要往后做8页吗?”
郑思雅回过头,皱着眉说:“不要叫我‘同学’,我有名字的好嘛,请叫我的名字!”
赵岚没说话。郑思雅问他:“你是不是还不知道我叫什么?”
“知道啊,郑思雅同学。”赵岚只是感觉和大家都很生疏,他还不习惯直接喊人家的名字——这个事情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大家陆陆续续来到教室。赵岚的同桌卫东显得很躁动,一张嘴闲不住,时不时要跟前后左右的人说上两句话。卫东问赵岚:“你之前说你爸爸是大学老师?我爸爸也是,就在武大。”
赵岚说:“是的。”
郑思雅听到后,转过头来问赵岚:“你是武汉人?”
“是啊。”
郑思雅说:“我还以为你是专县生。”专县生就是指来自外地的学生,一般都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往往还有些内向,入学考试的班里总分前20名大多是专县生,所以郑思雅推测赵岚也是。不过,很多事情都是有例外的。
赵岚没有答话,她便接着写作业了。卫东还想接着聊,他问赵岚:“你爸爸是哪个学院的?”
赵岚说:“计算机学院,你可以简称计院。”
“呃……这个……”
“计院”这个简称是赵岚老爸用来自嘲的,据说他爸爸还有同事是青年科技楼的,简称青楼。
晚上8点过8分,数学课代表许经光大声喊道:“组长下位收数学作业!”许经光平时挺温和的,不过每当要收数学作业时他就变得刚猛——他喊组长收作业的声音真如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接着就发出一阵撕纸的声音。《红对勾》系列图书本来就是活页,撕起来很方便。对于课代表来说也很省事,捧着60张纸到老师办公室当然比捧着60本练习册要舒服多了。
赵岚解决了各科作业,就掏出他那本《数学竞赛研究教程》来看。钱德生和孙泊泽正好在赵岚身边聊天,孙泊泽笑道:“之前冯老师讲了那个搞数学竞赛的学生的故事,然后赵岚就没再看他的竞赛书了。结果现在他又拿出来看!”
钱德生说:“赵岚肯定是金牌选手!”
赵岚也不理会他们,只管看书。晚上十点,自习结束。赵岚走到黑板前,写下周一的课表:语文,英语,数学,物理,艺术;政治,生物,班会。他在黑板左上角画了个小框,框里写着:“21thcentury”isofferedbyLanZhao.(赵岚为大家提供《21世纪报》来。)
这好像有点张扬,不过这毕竟是英语老师的旨意,作为班干部他还是要主动一点的。
赵岚是生活委员,因而在男生宿舍里就担任21班的“大寝室长”,负责每晚清查本班所有男生是否到齐。有些同学晚上会先去开水房打开水,所以他选择在10点25分的时候去各寝室巡查——从418寝室到424寝室,总共7个。赵岚所在的422寝室经常在10点20分之前就到齐了,让他很省心。
每当他问“你们寝室到齐了没”,同学们就会不耐烦地答道:“到齐了。”有人回答的时候甚至头都没抬,明明寝室里还差两人呢,他们也说到齐了。赵岚不畏艰险,仔细盘问,查出没按时回寝的人就耐心地登记下来,像FBI的探员似的。这份差事的确吃力不讨好。在10点30分熄灯时,生活老师就来找各班的大寝室长问本班人是否到齐。
今天晚上,他们422寝室的3号床吴付一直未到。赵岚只能如实记录。熄灯后,生活老师来到422寝室门口,问:“你们班到齐了没有?”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