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完考卷,周泽溥和众学子分批从龙门出场,柳北县教谕刘跃云看到周泽溥从容淡定,会心一笑,愈发欣赏这位世侄。考试揭晓,周泽溥为团案第一名。接下来连考四天,周泽溥每次都是第一名,连许守谦大人自己都莫名惊诧。题目是自己给的,可是文章确实周泽溥自己做的,阅卷可都是州府的来的学官,断无认识周泽溥之理。不过,周泽普考中第一名,许大人也兑现了县城剿匪时候“送周泽溥一份大礼”的诺言。
末场考完,出正榜,开正门,放三炮,奏乐,吹打送榜,榜贴于考院照墙。周泽溥为县试第一名县案首。
县试入围的考试纷纷向周泽溥道贺,周泽溥一一向众人回礼。随后命身穿便服的纵队战士封了若干包银子,跟随周泽溥去答谢众学官和县学的教官。一位州府来的老先生看着少年英俊的周泽溥如此尊师重教,颇为赞赏。对众学官道,“今年的试帖诗,唯有周泽溥的《惊雉逐鹰飞》出韵、倒韵、重韵、凑韵、僻韵、哑韵恰到好处,可为典范。”
天启六年柳北县的试帖诗命题《惊雉逐鹰飞》,出白庚信《冬狩行应沼诗》之“惊雉逐鹰飞,腾猿看箭转”。
惊雉逐鹰飞周泽溥
百中虚文囿,苍鹰掠地归;
如何惊雉影,翻逐鸷禽飞;
色木罹罗避,心偏窜野违;
多因魂未定,不识计全非;
路问金眸疾,风卷铁距威;
几番愁侧翅,一瞬失残翚;
抱木猿犹转,藏林鸟亦稀;
山梁无猎羽,好自惜毛衣。
随后取出一张名帖,交给周泽溥,“我是武昌府白鹿山书院的山长,泽普如到武昌,有此帖可去书院直接见我。”周泽溥拜谢。
柳北县教谕刘跃云对周泽溥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周泽溥将两张五百两面额的银票交给刘大人,“世叔,府城一事,还要您费心。咱们四月府城相见!”
随着春天的到来,饱受雪灾摧残的大地慢慢地恢复了生机。菜花金黄,燕子翻飞,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金雕纵队辖区的农田,麦苗青青,由于施肥灌溉充足,庄稼长势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好,丰收在望。牧场的围栏里,母羊给新生的羊羔哺乳,优质的饲料将牧场的羊群喂养的膘肥体壮。军马场新添了几匹小马驹,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在去军马场放风筝的同时,也驻足下来,看着小马驹在草地上撒欢。
厂矿企业,一片繁忙,到处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月底,周泽溥带领三十多名战士,伪装成粮商,暗藏武器,乘船顺流而下,直奔常德府。此行目的主要目的参加四月的府试,其次顺便拜访赵老柱的朋友,火器专家胡士昌。
金雕纵队的两条沙船已经被修复改装一新,成为金雕纵队的训练船和运输船。沙船方头、方梢、平底、浅吃水,适合内陆河道运输,但是由于船头为平板,速度较慢。一艘被命名为致远号,另一艘被命名为宁远号。
致远号船长宁三爷,四十多岁,行走江湖多年,久经风雨,不怒而威!儿子宁成,二十五六年龄,是宁三爷长子,为人敦厚却不失精明。
周泽溥带人上船后,亲自接见了宁三爷,同宁三爷亲切握手。这是周泽溥第一次乘坐金雕纵队的船,也是第一次见水上讨生活的村民。不过金雕纵队的战士很多和宁家相熟,所以气氛很快活跃起来。
船到常德府外的码头,陈思忠带领战士去采购粮食、药材、硫磺、硝石等物资,赵大栓去常德卫大营去带着礼物去拜访胡士昌,周泽普一幅富家公子打扮,带着一名战士小丁伪装的小书童,信步走下船。
随着天气渐暖,沅江边游玩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
周泽溥在码头,很“偶然”地遇到柳北县教谕刘跃云大人。刘大人照例说了一下鼓励的话,将几本书送给周泽溥。周泽溥接过,有《孝经》、《论语》、《左传》、《诗经》、《尚书》。
刘跃云道:“这府试通五经者为上上。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用心去考,世叔我看好你。”说罢,用手拍了拍最上面的《论语》,意味深长地看了周泽溥一眼,翩然而去。
周泽普会意,取出论语中的便签,看了一眼,记下便签上的文字,然后带小丁继续沿着江堤行走。远处,杨柳依依,一群莺莺燕燕踏青而来。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