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闲双眼暗放精芒,能符合铁蛋出手时间的,就只有昨天晚上他在冥思中入睡的那段空白,难道在那段时间里,刘小虎想对自己下手不成?
控制着自己的视线不往刘小虎方向望去,云闲低眼看了下趴倒在黄汤边上的单六安,懒懒地提步往石室方向走去,以单六安的状态,要想再起来,非得等到日上三竿以后。
“咋咧?没事吧?!”
刘小虎关切地门后边钻出来,恢复到他那话痨本性,“我说,这小子也太欠揍了,要不是铁蛋心眼好,换成是我,早一巴掌把他拍死了!”
“嗯,是有可能。”
云闲点了下头,没有否认刘小虎那想象出来的勇气,又冲着倚墙坐在床上的铁蛋善意地一笑,两腿并拢,站好身姿,往下弯下腰间,双手抱住了自己的双腿。
“咦?你这是干哈子?”刘小虎不明所以地问道。
所谓运动,种类其实并不只有单一的肢体运动,它其实划分为筋,骨,皮,肉四种运动方式。
在常规的运动中,大多都会将这四样一应包含,只是侧重有所不同,例如快跑注重于肌肉,拳击注重于关节,而云闲如今所侧重的,就是皮肉之下,骨骼之上的筋络。
筋络,下藏于皮肉中,想要训练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一些伸展性的运动,用以拉伸筋络,而更好的,就是所谓的静力性运动,定格在一个动作间,附带上拉伸性质,就能使筋络渐渐打开,达到舒筋活络的效用。
这也是,修习内家功的武者所必练的一个环节,而其中最为典型的武技,莫过于太极。
太极,外松内紧,它的每一个动作间,都含有拉伸筋络的成分,所以在那看似缓慢的动作下,实际上是在进行筋络的修练。
这也是内家拳与外家拳最大的区别,从本质上就已划分成两个派系。
外家,注重横练,以强大的筋骨肌肉制敌,可以说是伤人先伤己,练武者必先要与自己过不去。
而内家,着重于养护,也就是所谓的养生,而养生之中,重中之重,莫过于护养筋络,所谓“筋长一寸,寿长十年”,就体现了内家拳的精髓所在。
至于修养内家功最好的阶段,又莫过于孩童时代,年岁越长,骨骼筋络便会随年纪越发僵硬,所以成人要想完全打开僵硬的筋络,少则花费一年,多则数年!
所以当初的云闲,就以成人的僵硬体格,在这上面足足耗费了三年!而如今身为孩童的他,要想完全打开筋络,只需一个月的时间!
而且后期的可塑空间,要比当时早已成人的他,要大上无数倍!
这是因为,在他拉伸筋络的同时,也是在为他练习武术打下基础。
要想练好武术,就毕先学会有效发力以及正确地发力,而要想最完美地达到这两点,就先要将扭曲的骨胳矫正,四肢若是不正,则会严重地影响发力。
常人的骨骼,由于保护不当,或多或少地都会出现一些扭曲的症状,所以练起武来,就会比练武世家的子弟少了一些优势。
但就算是练武世家的子弟,也会因为不成熟的思想,而令身体无法完全理想化,等长大以后,自然是追悔莫及。
等他们思想成熟以后,要想将自己的武道推到巅峰,就必须要用无数个日日夜夜来矫正扭曲的骨骼,哪怕是只有一丝偏差也不被容许。
利用肌肉的收缩以及压伸性动作,来使骨骼缓慢矫正,当中的困难,自然是苦不堪言,而这个阶段,就是所谓的功夫!
从本质上来说,功夫和武术,是区分开来的,武术只是一种技能,只需一小段学习的过程,而功夫,则是靠无数个日日夜夜组建起来的。
所以两名都会武术的高手比斗,比的不仅仅是技能的高低,更是谁的功夫打得更深。
但是归根结底,强大武术家打下的深厚功夫中,有一半,是打在了矫正骨型上,那是在为年少不理智的轻狂埋单。
所以,云闲的运气用好得过分来形容都不为过,从青铜棺出来的他,有了全新锤炼身体的机会,让他以成人的眼光和成熟的思想去逐步培养自己幼童般身子。
这是无数武道家可望而不可及的!
因为这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格斗身型将会被实现,他能省下大量矫骨的时间,用以精深发力与提升体能,如此反复锤炼下,一个拥有能完美发力的身体,将呈现人类体能的极限与力量磅礴!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