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就地拾了一块土疙瘩,在地上画了三个小圈,点燃油灯,拿出两沓纸票在油灯上点燃,分别放到两个小圈里,点燃两把香也扔了进去。
“阴间大门开,请将我夫君放出来。”李氏一边用木棍翻动着纸票,使它燃烧的更充分,一边念念有词:“土地公公来收钱,请佑我夫君一路顺畅到此地。”
火光下,李氏的脸显得异常的庄重和虔诚,夏雨嫣瞅瞅李氏,看看两堆即将熄灭的纸堆,鬼使神差的暗自低语:“夏雨嫣,你也和你爹一起来吧。”
一阵风吹过,烧尽的灰渣绕成圈,在离地半米高的位置上来回盘旋。
夏雨嫣顿觉天空又暗了几分,空气里多了一丝阴冷,全身打了一个寒颤,不由得双手合十:“夏雨嫣姑娘,我不是有意占你的身子,但是你放心,我用了你的身子,一定替你照顾好你娘,你要是在天有灵,就请安息吧,”
不知道是不是心念作祟,许了愿睁开眼,桃代李僵的夏雨嫣突然觉得空气里的阴冷少了许多,面前盘旋着的灰渣也不见了。长长地吐一口气,拍拍胸膛,刚才没来由的全身冒寒气,好像一双眼睛盯着自己。
“来,嫣儿,你爹的钱要你烧,”李氏将最后一沓纸票递了过来,指着最后一个圈子:“放到里面。”
有了刚才的经历,此时的夏雨嫣再没有一点吊儿郎当走过程的心思,一脸虔诚的点燃纸票,上身前倾,将纸票在周土圈的正中间,又在美女娘的提示下将香点燃举过头顶,跪着拜了三下,这把香是引路香,香到哪里夏二力就跟到哪里。
土圈里燃烧的火苗一闪一闪,看似要熄灭了,只要用木棍轻轻一挑,火苗又旺了起来。这最后一沓是烧给夏二力的,也是最厚的,待所有的纸票都烧得干干净净,又是一阵风吹来,圈子里是灰渣卷起来向北盘旋而去。北方,正是夏二力坟墓方向。
夏雨嫣的视线随着远去的灰渣飘向了远方,难道祭奠不仅仅是活人对死去的人表达怀念的一种方式吗?原以为这就是活着的人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可……可难以解释,或许是巧合。
“嫣儿,发什么呆,来,将这杯茶献给你爹。”
“哦”回过神,接过茶杯,将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顺着美女娘画出来的轨道倾倒在地上。
“磕头吧,”李氏端着木盘站了起来,声音里多了几分落寞:“磕了头你爹就跟着我们回家过年了。”
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头。
“来,嫣儿,你走在前面给你爹带路。”将手里的木盘递给女儿,李氏自己往侧后方退了一步,将女儿让到了前面。
夏雨嫣边走边默念:“夏雨嫣,你也一起回家过年吧。”
回到房间,李氏将余下的所有纸票放在桌子正中间的最里处,将夏二力的牌位落在上面,让女儿将外面接纸时点燃的香插到香炉:“记住,今晚的香不能灭。”李氏燃了两只蜡烛插进烛台,放到牌位两边,顺手将一旁的香炉挪到桌子中间:“香炉放中间。”
看着寥寥升空的烟雾,夏雨嫣觉得心里多了一丝悲伤和难以言语的压抑。
“娘去给你爹端饭。”李氏出门:“你不用来了。”
夏雨嫣盯着夏二力的牌位,双手合十:“夏家老爹,你不要担心你老婆,她由我来照顾,你照顾好你女儿。”
李氏端着木盘走了进来,夏雨嫣按照她的吩咐,每一碗菜都是先施礼,再按顺序整整齐齐摆放在桌上。
李氏来回跑了四趟,六个精致的小瓷碟依次装了点心和蜜饯、六个彩龙飞腾的小瓷碗装了四份菜和两份主食,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全上了桌。
最后,夏雨嫣上了两双筷子,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清香扑鼻的茶,又规规矩矩跪倒磕了三个响头,请夏二力执筷进食,这才算将夏二力安排好了。
李氏燃了一支香双手合十:“夫君,如今妾身和嫣儿借住在庵里,不便为夫君置办酒水,夫君不要责怪。”
现在夏二力已经开吃,李氏母女也可以开饭了。
李氏去伙房,夏雨嫣跟着后面,刚掀起门帘迈出门槛,突回看,见桌上面的饭菜、茶水还都冒着热气。略微犹豫,便又退回了回来,取来一只茶杯放了一小撮李氏特意买来的好茶叶,出了门。
伙房里,院子里的其他三位妇人正和李氏一起收拾年夜饭,小花穿着一套粉色碎花的棉袄棉裤围着灶台来回打转。
夏雨嫣拿起一个水瓢走到灶台中间,从中间的小锅里瓢了一些开水倒入杯中,李氏以为她要喝水,指着壶说道:“壶里有温水。”
夏雨嫣笑了笑:“女儿刚想着咱没有酒,就以茶带酒给我爹敬一杯。”
“去吧,你这孩子讲究挺多”,李氏又转身对其他妇人说到:“我家夫君在的时候就宠着丫头,这丫头与她爹最是亲近。”
回到屋,夏雨嫣举着茶杯鞠躬,将它放到夏二力茶杯的右下方,小声说道:“夏雨嫣小姐,你也喝杯热茶吧。”取来一支香点燃,“夏雨嫣小姐,没有给你单独准备冥币,你就花你爹的吧,以后给你爹烧钱的时候,我会多准备一些,你们父女两人一起花。”
做完这些,夏雨嫣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看着蜡烛上的火苗好像拔高了些许,便微微一笑。
伙房里四个女人说说笑笑收拾着饭菜,平常都是各吃各,年夜饭是四家合着做的,小花知道夏雨嫣已经接完纸了,便粘过来要她陪着玩。四个女人忙乎了一下午,春节期间要吃的丸子、馒头、油饼等都做好了,现在要炒菜,没什么需要夏雨嫣帮忙的,两个一大一小的女孩子便在院子里跳起了方格。
跳方格的游戏是上小学时最爱玩的,已经二十多年没有玩过了,冬天跳跳能热身。自从夏雨嫣将这个游戏教给小花后,小花就喜欢上了,夏雨嫣是不会拒绝孩子请求的一个人,只得每天都强迫自己陪着小花玩一会。
素菜炒起来很快,没多大功夫,年夜饭准备好了。夏二力过世半年多了,只要过了一百天就算出了热孝期,平日可以去其他人家,过节就不能去了,古人对这些忌讳看的很重,虽说其他三家也都是寄宿,但住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夏家接了纸,几户人家又不是亲戚关系,自然不方便待客,所以今年的年夜饭,其他三家一起吃,李氏母女单独吃。
年夜饭有六道热菜,两道面点,李氏又将镇上买来给夏二力献的点心取出一些,大伙将饭菜分了两份,李氏和夏雨嫣端了一份小的就回自个屋子,其他三家聚到何氏屋子去吃饭守岁了。
尼姑庵里的除夕过的冷冷淡淡,庵里不放炮,这个小院里住着的四家都是孤单无家可去之人,没心情燃炮竹辞旧迎新的。
院子里一如既往的清冷,唯一不同的就是何氏屋中的说话声较往常多了起来。
用了饭,夏雨嫣与李氏盖着被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听着远处隐隐的炮竹声,夏雨嫣又思念起现代的家,想起老公和孩子,一阵阵悲从心起,如果不是李氏在,夏雨嫣觉得自己就不用忍着眼泪了,或许流流泪心里会舒服一点。
李氏也是情绪低落,以前的除夕都是和大房过的,尽管婆婆对自己脸色不好,但毕竟是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夫君的笑声犹在耳旁环绕,而今自己孤儿寡母却不得不寄宿在尼姑庵。
李氏怜惜的摸了摸女儿的头,看样子这孩子也是想她爹了。
夏雨嫣握住李氏的手,努力露出一个微笑:“娘,现在我们自由了,以后咱母女俩好好过日子。”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