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无意间听到主持大师的伤心事,夏雨嫣便对她多了几分同情,大师也是个可怜可悲的女子,孩子没了,连女人最基本的为人母的生养功能都丧失了。深爱着的男人却搂着别的女人欢爱,那是怎样的痛啊!
比起大师来,自己幸福多了。
幸福久了,就成了习惯,一切好像都是理所当然的。
果然是自己太贪心了。
从那以后,夏雨嫣再也没有去过那座小院,她突然意识到人不能总活在追忆里,长期沉浸在过去,不管是好的、坏的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态。对老公和儿子的思恋,顺其自然就好,何必非要寻个时间找个地方刻意去追忆呢?
当情感上的伤痛实在无药可救时,时间就是最好的良药,时间的流逝使伤痛渐渐淡去。曾经不知该如何安放的心,总有坦然面对的一天。
而我们的心必须愿意放下,不再执着。
心是催化剂也是凝固剂,就看每个人如何选择。
尼姑庵的日子一成不变,唯有天气越来越寒冷。
冬至那天,顾奶奶来过,再一次见到顾奶奶,夏雨嫣心里都是满满的感激,她是一位善良的老人,用一颗纯朴的心全心全意关心着李氏母女。
离青河镇不远有一个桃花村的村子,想到穿越前老头说的‘桃花树下桃花运’,夏雨嫣便央了顾奶奶一家帮忙在桃花村寻房子。
尼姑庵不是长期居住的地方,这具身子正在长身体,不能长期吃素,何况夏雨嫣是无肉不欢的一个人。长期住在这里,将和社会脱节,好不容易重活一回,还没有融入社会就被禁锢,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忍受的。
吃斋念经几个月,对于老公的前世,夏雨嫣倒是没有初来时那么强的执念,先不说是否能找到,就算是顺利找到了,也不知他是老是小,是已婚还是未婚,幻想与他再续前缘过于缥缈,一切随缘吧。缘起缘灭自有定数,何必强求。
选择桃花村安居,算是一种自我安慰,反正从李氏母女两人的现状来看,桃花村离青河镇近,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留身之地。
家里全部家产就一百一十多两银子,要是在青河镇买房,不仅生活成本高,而且镇上人员杂乱,孤儿寡母两人能否安静生活都是未知数。乡下房屋便宜,要是能买两亩地租赁出去还能自给自足,乡下人少,适合孤儿寡母安静过日子。而桃花村离镇近,两个女人到镇上卖绣品,买日常所需品都比较方便。
对李氏来说住哪里都无所谓,反正都是陌生之地,要不是女儿反对,她倒愿意住在尼姑庵里,庵里清净安全,最适合孤儿寡母居住。等女儿及笄寻一户人家嫁出去,自己一个人住在庵里,也少让女儿操心。
自从女儿醒来后,都是她当家做主,习惯成自然,不知不觉中李氏已经接受了夫亡从女。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年从子,女儿尽管是女子之身,但她人小鬼大,是当家做主的料。
有顾奶奶的帮忙,只要桃花村有合适的房子,落户在桃花村也不是难事。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离除夕不远了,除夕团圆夜,是一年里非常重要的节日。为了过个好年,家家户户都是提前一个月开始置办年货,即使是穷苦人家,平日里省吃俭用存点银两,在过年的时候都尽量多置办点年货,过个富裕的年。大家相信年过的好来年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对李氏母女来说今年的春节唯一与平常不一样的便是‘接纸’,何为‘接纸’?就是家里长辈去世的头三年,每年除夕之夜将‘先人’从阴间接回家过节,初三晚上再送回阴间,‘先人’是指去世不满三年的长辈,‘接纸’是有全套步骤的,越是富贵人家越是讲究。
离除夕还有十多天的时候,李氏就买来一沓白色的草纸、一沓黄色的草纸,几袋红色的颜料,又找出家里的滚章,取来一个半旧的碟子,用水将颜料稀释成液体状,将旧棉布铺在液体上。又将白纸裁成统一大小的长方状,将滚章在棉布上滚了一圈沾上红色颜料,再顺着白纸由上到下滚了一圈,一张完整的印有经文的冥币就制作好了。
“娘,这钱能用吗?”夏晓翻来覆去看着花纹精美的冥币。
“能,”李氏将滚章递给女儿,“这个简单,你来做,做的时候要心诚,心不诚不值钱,小心你爹不高兴。”
夏雨嫣身子一抖:“夏二力,您可千万别来找我,姐胆小不经吓。”
接过滚章,翻来覆去的瞧着稀罕,这玩意比舅舅家砖头似的方章子复杂多了,小舅说只有开过光的章子制作出来的纸币才值钱,印刷出来的纸币在阴间一文不值,就像人间的**一样。
“娘,这个章子开过光吗?”
“当然开过,不开光怎么用?”
“咦,”这个讲究和现代相同,难道真有阴间?也不知道小舅能不能算出自己的外甥女借体重生了。
“注意些,别将颜料溅到身上。”李氏将一块旧布搭在女儿的腿上,顺手取来剪刀开始剪起来,用李氏的话来说,剪出来的是银票,阴间通用的银票。
夏晓举着滚章,眼睛好奇地盯着李氏手中上下飞舞的剪刀,真是太有才了,这是非文化物质遗产啊!
“赶紧做你自己的活,”李氏手中动作不断,“这些以后娘都会教你的,给长辈烧的纸,必须要自己亲自动手。”
“嗯”一听自己要学,夏雨嫣马上收回视线,认真印刷起钞票。对于剪纸,看看稀奇可以,让姐自己动手,姐没兴趣,姐是懒人。
一时间,小的滚票子,大的剪票子,两个女人忙的不亦乐乎,整整忙了一天时间。
晚上,夏雨嫣伸出酸软的手臂收拾着摊开往干晾的纸票,嘴里不忘叨咕:“生前做不了有钱人,身后当个大富翁,这些票子可是姐一张一张亲手做的,它肯定值钱。”
‘接纸’用的票子有了,便要准备‘接纸’后的贡饭,贡饭是马虎不得的,除夕夜标准的贡饭少不了四样点心、两样蜜饯、四样荤菜、一碗面条、一盘馒头、一杯烧酒和一杯热茶,可因为现在寄宿在尼姑庵,只能给‘先人’吃素食了。
点心和蜜饯是在镇上买的现成的,素菜要自己做,李氏花了心思费了银子,不仅买了平日里很少吃的豆腐,就连高价的干货都买了两样,冬天的新鲜蔬菜品种少,只要是能见到的不管贵贱,李氏都会买一些,用李氏的话说自己不吃都要让夏二力吃好。更是称了一两好茶,说是喝不成酒,就喝些好茶,说夏二力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一定要吃好喝好。
夏雨嫣不知道阴间是否真的存在,更搞不懂‘先人’会不会回来过节,但是看着李氏为了三天的贡饭精心准备,不由得惆怅起来,李氏通过她的一举一动表达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而自己只能将满腔的思念藏在心里。
除夕当天,简简单单吃过午饭,李氏就和其他三家的妇人在厨房里忙乎起来,除夕夜的团圆饭是重头戏,几个女人忙的不亦乐乎,光是丸子就炸了四种,土豆丸子、萝卜丸子、豆腐丸子、菜面丸子。
寒冷的空气里时不时飘来香气,夏雨嫣带着小花闻香就到伙房里偷吃几口。
年节的气息非常浓烈,大人忙,小孩乐。小小的院子里一改往日的萧条,多了一丝生活的气息。
到了申时,李氏将院子中和小花跳方格的女儿叫到身边“嫣儿,你去将大桌子收拾一下,我们该去请你爹爹回来过节了。”
夏雨嫣将桌子上的水壶、水杯都放到木榻上的矮桌上,再用抹布将桌子擦了一遍。
伙房里,李氏取出来一个木盘,在里面将两种纸票各放了三小沓,分了三把香和两块火石放在上面,又将刚泡的一壶热茶和一盏油灯放进盘子,然后递给夏雨嫣一根木棍让她跟着自己,便端起木盘往院子外走去。
出了院门往西北走了十几米,李氏蹲下身将木盘放在地上,神情庄重,吩咐道:“嫣儿,你面朝北跪下”。
夏雨嫣受了感染,收起漫不经心,乖乖地依言跪倒在地,顾不得地上寒,地上脏。
‘接纸’仪式开始了,阴间的夏二力将被请上来,在阳间与自己的妻女一起过年。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