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红楼梦新解> 红楼梦 第三回 林黛玉入府之谜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梦 第三回 林黛玉入府之谜 下(2 / 2)

在拜见之前引至此处,极力一写突出匾额与对联的重要性,大舅舅府内中堂处也必有一联故不写而写此一联,足“石头”之用意非浅。

康熙六次南巡太子胤礽多次随行,也有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四次驻跸江宁织造府,也就是由曹家接驾。为何不下榻更高级别的督抚或行宫呢?其中或与曹家的渊源原故,曹尔玉,即曹玺,其妻为康熙奶母;其子曹寅幼时曾为康熙伴读,成年后又是近身侍卫,数年陪伴建立了对曹寅充分的信任和赏识,甚至超越了主仆关系。从奶母孙氏为其乳母,曹寅又为其伴读,从这两条信息分析:一,孙氏先有的曹寅(曹玺为长子)之后才会有奶补之;二,曹寅比康熙大一两岁,伴读时从年岁上曹寅为长,康熙为弟。南巡时康熙曾言曹寅其母孙氏为“吾家老人也”,御书“萱瑞堂”匾额以赐。对孙氏恩如慈母。古代称母亲居室为“萱堂”,萱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萱辰即母亲的生日,萱草也借指母亲。至于四月的江南曹府庭内是否有萱草花开,吾认为可象而不可闻为其渲染罢了,旨在颂皇帝一片孝心仁爱之意,作为天下人所观耳。落款以弟谦之或也真情流露,当年一起习文练武更兼贴身侍卫犹如兄弟一般。也看出康熙与曹家殊遇殊恩,此等荣宠少之又少为外人所羡慕,是曹家的荣耀和吉祥禧兆,也是曹家的鼎盛之时。“荣禧堂”自此而来。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此文中多处一击两鸣之手法,此一处也是如此:

曹家就像庭堂中珍贵的珠玑一样光彩夺目,一手抱着以日为代表的皇帝,一手又揽着以太子为代表月派,可谓左右逢缘,有光照日月与日月同辉的得意之处。也看出两派对曹家的倚重以及曹家对胤礽寄予的厚望。又一义为天地,座上珠玑写的是人间的曹家已是百般荣光如同夺目的珠玑,大清就好似天上的日月如日中天普照大地,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一段是曹家最美好的时光。

此等荣恩之下的曹家自是富贵,又兼皇家织造之业,所着服饰自是不同,其花色纹路非寻常府邸能拥之,曹寅所赐的莽袍与康熙龙袍在府内堂上相映成辉。也暗指曹寅得势,两个女儿一个上嫁铁帽子王讷尔苏为王妃;一个上嫁蒙古王子为王妃;一门出二妃又是何等尊荣,这两门亲事自是康熙所指而成。烟霞处身着彩服的王妃若在仙境中的赤霞宫相仿,焕得一烟一霞,或又引得宫中之“烟霞”来此小住。

下面还写有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手书。”

“同乡世教弟”,“同乡”即老乡,指曹家与爱新觉罗氏一样都是在关外生活后一起打进关内定鼎中原,确是同乡。康熙帝南巡时两家已渊源几代,世交也。“教弟”,同窗也,透露出康熙与曹寅的亲密关系,虽是主仆但曹寅自幼陪伴康熙一起习文练武,同允一母之乳形如兄弟,此处落款为弟或非玄烨谦称确是二人感情相厚。

“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手书”,东安郡王,到底是“东王”还是“安王”?东安,‘东’指东宫,太子身份,‘安’指咸阳的安宫,圈禁之地。东安王皆为影射胤礽起伏跌宕命运多舛,取名“穆莳”,莳,莳花也,花期短应季而开,喻东宫太子“花期”不长,胤礽一生两立两废而终,两次从当太子的毓庆宫移往咸阳安宫被圈禁起来,就像莳花一样“盆景”移栽之意,逢节日庆典摆放出来,时过而枯。

“穆”也通“默”不语,隐太子被圈禁安宫反省不语,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亦指右边,左为大,看来太子终不能登台扶正。穆在古时通“密”,胤礽死后谥号就是“密”。东安郡王“坏了事”。

“勋袭”,原来这位东宫太子的特殊位子是袭来的不是自已能力打拼得来的,轻易的得到也会容易的流走。

“手书”说明确有其事,南巡伴驾时的太子那个时候还是好好的,“坏了事”是后来发生的,第一次被废时或也是东宫中的“烟霞”来此小住避风头,二度被废就是小住“烟霞”的消亡之时。

“同乡世教弟”写的是皇帝康熙。

“勋袭东安郡王穆莳”写的是太子胤礽。

“手书”即真事,确有其事。

这就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手书”,空谷传声煞是好看。

通行本“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此等家族荣耀之事用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毫不为过,况是皇家手书无比此再珍贵,比东府门前牌匾珍贵的多,那是“面子”这是“里子”难怪乎荣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

黛玉按理数先拜见的是长房大舅舅草草不过几笔,写至此处泼墨挥毫,接至写到正室次之的东边耳房陈设:

临窗的大炕上铺着猩红的洋罽,

正面:大红色金钱蟒靠背,

石青色金钱蟒引枕,

秋香色金钱蟒条褥。

两边:设着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

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

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时鲜花卉。

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子,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

椅子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

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着,黛玉在东边的椅子上坐下吃茶,在王夫人未来此,又命人引至又次之的东廊三间小正房内相见。王夫人坐在炕上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她上炕才方挨王夫人坐了。

冬日午后的荣府内,黛玉初到。大舅舅不得见,心念二舅舅处,未成想二舅舅处更是如此。大舅舅处虽然不似那边轩峻壮丽且是从荣中花园断过来的但看大舅母:下了青紬车入的是正门,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通版为:挽着),邢夫人在正室让黛玉坐下,大舅虽没见得但也有话回,邢夫人更是苦留晚饭。怎耐还得去拜见二舅舅,邢夫人令两三个嬷嬷用方才的车好生送了姑娘过去,邢夫人又送至仪门前,又嘱咐了众人几句,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

从“入得正门”、“正室接待”、“苦留晚饭”、“送到仪门”、“嘱咐众人”,入府时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回去时更是“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等字眼,着墨不多但紧扣心弦不难看出邢夫人的为人和心地。然,再看二舅母王夫人:正室连坐都没坐何谈搀着黛玉,次之的耳房虽是富丽仅老嬷嬷让了坐,既是老嬷嬷所引让坐,说明王夫人在堂皇的耳房中是接待过“客人”的,何况丫鬟们捧茶上来,但仍不见二舅母身影。再次之东廊房中王夫人让丫鬟传话在此相见,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至东廊三间小正房,家常居所处屋内陈设用具皆为半旧之物。一时间见得二舅母。见黛玉来了,王夫人只是向东让了让,都没下炕,其随意程度可见一斑,哪里还有什么礼节,客人的尊宠感荡然无存。王夫人在黛玉拜见一事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接待规格甚至到无礼节,从心理上打压了这位巡盐御史千金小姐的尊荣感,从中可闻王夫人某种手辣的味道。明写拜见两位舅舅实则叙出两位舅母,南省与北疆两位舅母鲜明的对比黛玉心下自是清楚,在冬日的北方绛珠草愈感“寒冷”。

王夫人言:“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政老爷也不得见。从王夫人的嘱咐中引出“混世魔王”贾宝玉的登场,“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个孽根祸胎,今日因去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看官好戏开始,绛珠仙子与赤瑕宫神瑛待者俱已落尘,即将相会。说话间又有丫鬟回来传话:“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门由后廊往西,往贾母处去路过凤姐住处:

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

北边:则是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屋虽小但也是独立的院落)

王夫人携黛玉穿过王熙凤门前的东西穿廊便是贾母的后院了。从此看来,凤姐所居之处东临王夫人西接贾母自居中。再看,王夫人携黛玉是从东廊房的后门后廊往西,出了角门由南往北穿过夹道,从凤姐居所门前再往西出东西穿堂才是贾母后院。原来凤姐住所虽然居中但是在王夫人上房的后面,再者凤姐门前穿过去是贾母后院又说明凤姐居所是在贾母上房的后面,王夫人在东和贾母处西屋宇平行但隔着院墙,通过角门、南北夹道、东西穿廊相连接。三处居所为“品”字形结构。凤姐居中而不中实为便于为老太太和太太两处张罗事务,熙凤居所虽在进次但左右出入到是隐密,府堂之上的大小时务尽在眼底而自居处又临后街。

一时间由后房门进入贾母处,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李纨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就绪,黛玉左一,“三春”入席,贾母命王夫了也坐了,李、凤二人立于案前布让。看此情景实为侍奉老太君,抬举“远客”也是因贾母之故才有此捧饭、安箸、进羹之场景。(待续中......)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