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万户飞天探秘> 第六节 火箭之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节 火箭之谜(1 / 1)

万户飞天重重谜,

火箭最是谜中谜。

若是谜题未能解,

解谜不成反遭谜!

万户飞天事件中,谜团最多的就要数火箭了。第一个谜,购买火箭。第二个谜,点火方式。第三个谜,火箭数目。

先说第一个谜,购买火箭。火箭是飞天最重要的元素,万户能够自己亲自制作风筝,照理说更应该亲自制作火箭,但他却去买“当时能够买到的大火箭”,有点像是勉强,将就,凑合的意思。无论如何有些说不通。

但是,基姆先生的书中讲得明明白白,火箭就是买来的。以此推测,当年万户准备飞天的时候,可能是遇到了重重阻力。迫不得已而购买火箭。

一种情况是可能有人诬陷万户私造火器,万户不得已购买他人的火箭,显示自己没有造,造都没有造,何来私造?以此避免灾祸。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万户原本打算自己制作火箭,但他的大哥为了万户的安全坚决反对,将制作火箭的工具及原材料统统收走,以为这样就可以让万户放弃。万户理解大哥的良苦用心,又不愿放弃飞天的梦想,所以便出现了购买火箭的情况。

这两种情况可能就是万户能够自制风筝而不自制火箭的原因!

第二个迷,是点燃火箭的方式,按照基姆先生书中的描述,万户“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四十七支火箭”,掐指一算,每个仆人负责点燃一支火箭,要把所有火箭同时点燃,就一共需要四十七个仆人同时参与。模拟一下怎样才能做到同时点燃:

要做到火箭被同时点燃,第一个要求就是每支火箭的引线长度必须一致。第二个要求就是每个仆人的动作必须一致。仆人一手拿引线,一手拿火种,听到一声令下,立即点燃引线。

仆人一手拿引线,一手拿火种,稍不注意就出意外,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引燃引线的事故,每个仆人至少应该间隔两米以上,四十七个仆人一字排开,阵型长达一百多米。这样算来,每支火箭引线的长度至少需要五十米以上。由于每一根引线的燃烧进度会有差异,所以引线越长,就越不容易做到同时点燃火箭,万户采用这种方式点燃火箭,不得不说是一个谜团。

如果四十七个仆人以两米以上的间隔距离,围绕万户乘坐的太师椅站成一个圈,这个圈的周长是一百多米,半径约十六七米,这样,火箭引线就只需十六七米,引线长度大为减少。火箭被同时点燃的几率大为提高。

但是,在周围四十七根十六七米长的引线发出的烟雾包围之中,在有害气体充斥太师椅周围,含氧量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万户不被熏死也要被熏昏,还能够紧紧手持两只风筝飞天吗?所以,万户应该不会采用这种方式点燃火箭。

能够让火箭被同时点燃的最佳方式,应该是让火箭的引线尽可能的短,在四十七支火箭整齐聚在一起的情况下,引线的长度只需四十五公分就足够了。将四十七根四十五公分长的引线捆扎在一起,然后与一根长引线相连接。接下来只须点燃那一根长引线,当长引线燃至四十七根引线的捆扎处时,四十七支火箭的引线就被同时点燃了。既简单又能同时点燃。

万户为什么不采用既简单又能同时点燃的点火方式,而去采用既繁琐又不能同时点燃的点火方式呢?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谜团!

也许,万户需要的就是一堵烟幕之墙,他需要在四十七根引线喷发出的烟雾的掩护之下,迅速解开捆在自己身上的绳索,并迅速跳上隐藏在太师椅旁边的火龙飞车上。

在月光之下,在烟雾之中,万户乘坐火龙飞车飞天而去的时候,围观者就会误以为万户是乘坐太师椅飞天而去。万户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这,也许就是万户不采取既简单又准确的点火方式,而去采用既繁琐又不准确的点火方式的真正原因!

第三个谜,那就是火箭的数目。基姆先生在他的书中说,万户在座椅上安装了四十七支火箭。真奇怪!火箭的数目怎么会是四十七支呢?这个疑问可能许多万户飞天谜注意到了,

大家知道,在太师椅坐面之下,是一个正方形的空间。既然是一个正方形的空间,要在那里塞满火箭,横向与顺向能够容纳下的火箭数目也应该是一致,要么是七七四十九支,或者是六六三十六支,要不然就是八八六十四支。怎么也不会是基姆先生书中说的四十七支。

不妨再大胆推测一下,假设万户用的是一把我们从未见过的长方形太师椅,坐面底下是长方形的空间,如果真的是这样,火箭的数目要么应该是六七四十二支,要么应该是八七五十六支,也不会是基姆先生书中说的四十七支。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数学难题,要解开这道难题,必须先从弄清楚太师椅开始。太师椅始于宋朝,是中国唯一的用官职的名称命名的椅子,太师椅还有一种称谓,叫太史椅。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太师椅的坐面是正方形的。另外从影像,图片,古画等载体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太师椅的坐面也是正方形的。因此可以确认,太师椅的坐面就是正方形。

既然太师椅的坐面是正方形,坐面之下的空间自然也应该是正方形,不过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在太师椅的四条腿上,在抵近坐面的位置和接近地面的位置上,分别有四根横向的木条与太师椅的四条腿腿相连接,这上下各四根共计八根的横向木条,一条也不能少,它们的作用是固定太师椅的四条腿,不可或缺。

值得注意的是,这八根横向木条的尺寸比起四条腿的尺寸来要小许多,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太师椅四条腿的内角的凸出。站在空间的角度来看,这就造成了太师椅坐面下方空间的四个角凹进。

因此,在太师椅坐面下方的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正方形空间,而是一个四角凹进的不完美的正方形空间。在古代,太师椅乃是木匠手工制作,并非工厂标准化生产,所以,太师椅坐面底下的空间不但四角凹进,就连这个正方形也可能是近似的正方形。

在这个四角凹进的,不完美的,近似的正方形空间内,横向可以放七支火箭,顺向可以放七支火箭,但是,在靠边的位置上却放不下七支火箭,这是因为靠边位置的四个角凹进,空间变小,七支火箭自然容纳不下,而只能容纳六支了。

在这种情况下,太师椅坐面下方的空间能够放置多少支火箭呢?不妨来模拟一下:

第一排,由于是靠边是位置,有两个角凹进,也就是空间缩进了,因而只能放置六支火箭。

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第六排因为处于正方形空间的中部,没有四角凹进空间缩进的问题,所以可以放置七支火箭。

第七排,与第一排一样,也是靠边的位置,也有两个角凹进,空间缩进。也只能放置六支火箭。

这样一来,太师椅坐面底下的空间就被火箭塞得满满当当了,一共用了多少支火箭呢?来计算一下:

第一排六支加上第二排七支,再加上第三排七支,再加上第四排七支,再加上第五排七支,再加上第六排七支,再加上第七排六支。仔细一算,答案就出来了:

答:一共用了四十七支火箭!这种算法有点晕头,不妨把它转换成数学题再来算一算:6+7+7+7+7+7+6=47。

数学题算起来简单多了,不过还是有点晕。干脆来一张图更加直观明了。下面是一张横锯面俯视图:

由于本人笨,又是小学文化,这张太师椅+火箭的横锯面俯视图,我花了几天时间也未上传成功,现在打几个圈圈代替火箭的数目及排列情况,真是不好意思,请各位多多包涵!

OOOOOO

OOOOOOO

OOOOOOO

OOOOOOO

OOOOOOO

OOOOOOO

OOOOOO

所谓横锯面俯视图,就是弄来一张太师椅,在坐面下方塞满四十七支火箭,然后找一把锋利无比的大锯子,在坐面下方约半公分处横向开锯,直至把太师椅锯成上下两部分,扔去上半部分。清除下半部分横锯面上的锯末,然后在横锯面的正上方埋头俯视往下看,并把看到的横锯面的真实情况如实的画出来———这就是横锯面俯视图。能够直观明了地知道火箭的数目及排列情况。

这个图形真像一个二维码,稍加修饰定会美感十足。每一支火箭就像一个“OK”的“O”,如果再把现代火箭发射架,艺术化为“OK”的“K”,并使之融合于这个图形之中,就成了寓意吉祥的图标了。真是好图,版权所有,可不要侵权哟!

模拟显示,在太师椅坐面下方安装满火箭,一共需要火箭四十七支,与基姆先生书中说的火箭数目完全一致。至此,关于万户飞天为什么会用四十七支火箭的谜题解开。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