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初遇呆在家里,也是无趣,就寻了个好日子,将黑猫黑炭托付给安青桔来暂时照顾,就开着海蓝宝马去了四海市,与好闺蜜颜沉鱼相聚,虽然安初遇不见得很是乐意去与两大情敌之一的颜沉鱼会面,可有些事不是安初遇不想就行的。
也是不知清冷幽美的颜沉鱼在想些什么,安初遇来了之后,颜沉鱼倒是直接跟甄宓大小姐请假,开着粉红宝马回来雅苑高级住宅区,带着安初遇住进了家里来。只是安置好安初遇后,颜沉鱼也没停留,又开车会去甄氏集团上班了。
安初遇一个人也没有去四处看颜沉鱼别墅中的房间,她是不想看到云落曾经住在这里留下来的痕迹,那是一种感情上的伤害。颜沉鱼大约也是不好意思,这两个女孩之间的故事也是有趣,有些事已经互有默契了,可真要面对的时候,还是很尴尬的。
这才是颜沉鱼没有留下来陪着安初遇的关键,颜沉鱼需要一点时间来梳理与安初遇之间的关系,这对好闺蜜倒也不会疏远,只是有些地方要认真思考一二。
安初遇没有呆在家里,拿到了颜沉鱼带着办理的临时出入证明和别墅钥匙后,安初遇就开着海蓝宝马出去烧香拜佛了。安初遇并不是一个信佛的姑娘,可是为了心中所爱的云落,虔诚祈愿还是愿意的。
也许有缘,安初遇第一个来到的寺庙就是龙华寺,龙华寺是华国著名的佛教古刹之一,是四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
现存寺院为清光绪年间重建。如今的龙华寺早已成为了以古寺、古塔、龙华庙会、龙华晚钟构成的宗教旅游胜地。龙华寺内景色幽静,殿宇巍峨,金碧钩耀,禅韵庄严凝重。寺内殿堂齐整,布局合理。
龙华寺山门正中有红底金子大匾,隶书“龙华”二字,苍劲有力,为书法家所书。“龙华”两字上面有颗放大的金印,此即明神宗万历皇帝钦赐,为“镇寺三宝”之一,“钦赐承恩堂龙华讲寺之宝印”。
金印下有圆形浮雕“三狮戏球”,大匾外框雕有九龙,庄严威重。山门正面二、四额上书有“江南古刹”、“人间兜率”额题,字体清新飘逸,为书法家所写。龙华寺是四海地区最早的寺院,故称“江南古刹”。
刹为佛塔最上断的构件,寺中的幡干也称刹,“刹”是寺院的代称,当年佛祖释迦牟尼指定弥勒为“接班人”后,过了12年,弥勒圆寂升天,到兜率天修行。龙华寺是弥勒的道场,故称“人间兜率”。
山门石柱上镌刻对联“觉道启龙华,看七宝塔波,九天阖闾,十里钟声,广度阎浮无量众;齐心修善业,愿八海丰饶,亿民安乐,群贤云集,犹如弥勒下生时”。
上联的“觉道”指佛法,意为佛法使龙华寺成为佛地,弘扬四方。“阖闾”是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宫门。“阎浮”意指人间社会死灾难深重的地狱。下联弥勒“下生时”指弥勒“三会龙华”,其中共有282亿人成为罗汉。此即为“群贤为集”。
楹联上书此联写于“佛历二千五百年”。“佛历”是佛教计年的历法。佛教以释迦牟尼圆寂之年为佛历元年。南传佛教说佛是公元前544年圆寂的,楹联落款“三宝弟子”,“三宝”指佛、法、僧。
西南角有一扇布满爬山虎的圆门,这里就是“塔影苑”,到了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会把塔的影子投射到这里,由此而得名。这里面的澄碧亭里安放着一块宋朝时寺院的界碑,也是目前为止龙华寺建于宋朝时期的实证。
此日伤怀悲暮景,曾记花前对酒,塔外敲诗,那晓个秋雨牵愁,苑消门闭;当年欢乐醉芳辰,恰逢网上知情,笔间犁韵,只记得春莺衔水,池荡鱼藏。
龙华寺建筑为宋代的珈蓝七堂制。中轴线上第一进为弥勒殿。因龙华是弥勒的道场,所以第一进为弥勒殿,不同于其他寺院一进为天王殿。弥勒殿檐悬挂的是所书“龙华寺”匾额。弥勒殿为单檐歇山式,一对石狮蹲踞殿门两侧。
底座为须弥座,须弥座上雕有百花之王牡丹、百鸟之王凤凰、再加百兽之王狮子,所以叫三王狮,有三王狮的寺庙规格都是最高的。石狮两侧有一对石灯,底座为须弥座,上为灯亭,象征佛法大放光明,佛教灯灯相传。
弥勒殿正面墙上有“九狮”砖雕,殿后墙上有麒麟送子砖雕。安初遇进入弥勒殿,迎面正中供奉着笑容满面、袒胸露腹的弥勒的化身布袋和尚。弥勒出身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于佛入灭,上升兜率天弥勒净土内院。
后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向天人说法,广度上、中、下三根众生,谓之“龙华三会。”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的楹联,表明了弥勒佛的法性。
弥勒佛像龛前有楹联曰: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是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弥勒佛龛后有升座方丈,宁波天童寺所赠弥勒“皆大欢喜”水墨画,佛画前有楹联曰:笑容常现已无贪嗔痴;大肚包容勇修戒定慧。
佛龛两侧是法物流通处。佛龛前有随喜功德箱,地上有竹叶玛瑙石。殿后有启功所书的“法相庄严”匾。龙华寺就是取弥勒菩萨将在龙华树下成佛之意,所以龙华寺被称为弥勒菩萨的道场。
这里供奉的弥勒像和其他寺庙一样,相传是华国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形象,袒露胸膛,笑口常开。咏诗云:布袋空携会也么?终朝开口笑呵呵;一生补处成真果,三会龙华阿逸多;大肚能空天下事,慈怀普治世间疴;华林园里度凡众,兜率宫中证佛陀。
弥勒佛背后是一尊阿弥陀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左手持金莲台,右手做接引印,指引人们往生极乐世界。安初遇出了弥勒殿右手边是钟楼,明成化十三年重建,为三层歇山顶建筑,楼外檐下悬挂“大愿地藏王”匾,楹联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楼内悬挂清光绪二十年铸造的高约2米,直径1、3米,重3000公斤的青龙铜钟。钟楼内供奉地藏王菩萨,故钟楼又称地藏殿。里面有幽冥三圣,当中是地藏王,左胁侍道明,右胁侍闵公。
唐代时新罗王子金乔觉出家为僧,法名地藏,航海来到华国AH九华山修行,在这里得到当地闵公父子的供养,后来闵公的儿子跟随金乔觉出家,法号道明。人们认为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于是闵公父子就成了地藏菩萨的左右胁侍。
由于闵公的儿子先出家,是地藏菩萨的左胁侍,闵公就是地藏菩萨的右胁侍,左胁侍的地位高于右胁侍。地藏王菩萨尊佛祖释迦牟尼,在佛祖释迦牟尼寂灭后,释迦佛把管理婆娑世界众生重担交给地藏王菩萨,令其改邪归正,离苦得乐。
地藏王菩萨向佛祖发了重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故佛教称地藏王菩萨为大愿菩萨,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怎么样度尽众生呢?大钟是他的法器,所谓钟声响,烦恼尽,离地狱,出火坑即大钟的法力作用。
钟楼南面有撰书的《重修龙华寺碑记》石碑,对研究龙华寺历史有重要研究价值。弥勒殿左手是鼓楼,与钟楼一样为三檐式歇山顶。楼前有护法枷蓝匾,楼内有直径1。6米大鼓置于楼上。
鼓楼内供奉“护寺伽蓝神”关羽,左胁侍关平,右胁侍周仓。一幅“万古勋名垂竹帛,千秋义勇壮山河”的楹联昭彰其勋业。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