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水漾灵兰> 第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1 / 2)

今天轮到林水和她同桌值日,我帮林水打扫着地上的“飞机残骸”。

林水埋怨地说:“真是浪费纸张,太不环保了。”

“可不是么,纸张质量这么差,连擦屁股的资格都没有。”

林水听了笑了笑,说:“纸张质量差不要紧,关键是题的质量也不行,比我刚买的一套《试题调研》差多了。”

我听说林水买了新书,而且这书名自己还是第一次听到了,顿时来了兴趣,于是问:“这《试题调研》讲什么的呀?”

“也只是复习资料而已,一小本一小本的,不过题目比较新颖,有创意,也有些比较有趣。”

“可以借本给我看看么?”

“当然可以啦。”

“那今天下午去你家看看可以么?”我鼓起勇气说了这句话,眼睛不敢看林水。

“好啊。”没想到林水这么爽快地答应了,然后她又说,“对了,你的《刘墉文集》我看完了,还放在家里呢,正好待会可以还给你。”

“哦。”我心里一阵窃喜,以至于不知道要说啥好了,只得继续说“书”,于是问,“你比较爱看谁的书呢?”

“我比较喜欢女作家的作品,像三毛、张爱玲啦,她们写得比较细腻感人。不过男作家的书我也有看的,比如刘墉、余秋雨,还有李敖。其中我最喜欢刘墉的文章,语文平实,道理深刻,像淙淙流淌的清泉;李敖比较罗嗦,跟急流一样,滔滔不绝;余秋雨的则像暗流,太深奥了。古典的和外国的名著我也看过几本。”

一说到书,林水总是很兴奋。看着她如数家珍地罗列一些书名,我觉得挺有趣的,这时候的她最美丽、最可爱了。有文化、有气质的美女才是真正的美女!

“哇,你都看了这么多书啦!怪不得成绩那么好。”我赞叹地说,“我就没你那么好学咯,女人的作品我几乎不碰,洋人的东西我又不喜欢,古典的只看过《论语》和《三国演义》,现代的就喜欢刘墉和韩寒了。你是如数家珍,我是屈指可数呢,嘻嘻。”

“呵呵,我也只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而已啦。”林水谦虚地说。

帮林水打扫完教室,我就和她一起骑车去她家。

途中经过一座小山丘,那山丘圆圆的,像个半球放在地面上。山上主要是杂草,山脚也有一些杨桃树。小时候我来这里玩过几次,摘杨桃吃。这里的杨桃都是酸的,小时候不知道,于是随便爬上一棵,摘一个杨桃咬了一口,酸的,扔掉,再爬上另外一棵,还是酸的……把这里的杨桃都尝遍了,还找不到一棵是甜杨桃树。

酸杨桃一般没人要,就像没人疼的孩子,长得并不肥硕。不过这也好,小巧精致的杨桃,有棱有角的形状,黄绿黄绿的颜色,错落有致地挂在树梢上,看起来倒也挺美的。杨桃一个个烂熟了之后就掉在地上,发酵了,散发出一阵阵酒香,闻起来倒是挺醉人的。

我和林水经过山脚,林水指着树上的杨桃说:“好可爱的杨桃哦,小小的,黄黄的,都成熟了,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呢。”林水咽了一口口水继续说,“都掉了满地都是,好可惜哦。”

“这杨桃都是酸的啦。”我泼了冷水。

“你这是吃不杨桃就说杨桃是酸的。”林水开玩笑地说。

“我小时候就学神农尝百草把这些杨桃都尝遍了,都是酸的。”

“怪不得没人要呢。”林水眼珠一滚,好像想到什么事情,然后说,“这倒让我想起了‘路边李苦’的故事。”

“哦?什么故事,说来听听。”

“讲的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他七岁时,看到路边的李树果实累累,甚至压折了枝条,却没人不去采摘。于是他根据生活常识进行了一番推理:路边的李子或者是甜的,或者是苦的,如果李子是甜的,早给过路人采光;这颗长在路边的李树居然果实累累,必然是苦的无疑了。”

“哦,原来这样的小事也有逻辑在里面的啊,难怪理论家们那么能吹了。”我指着山丘对林水说,“你知道这山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呢。”林水摇了摇头。

“我知道,叫龙眼山。”

“龙眼山?怎么连一棵龙眼树都见不到呢?我看你是弄错了吧,应该叫杨桃山才对。”

“此龙眼非彼龙眼也。”我卖起了关子,得意地说。

“愿闻其详。”

“这是有段故事的,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有一条黑龙,经常作怪,扰乱村民。这时来了一位手执宝剑的天神,他为了与民除害,跟黑龙打了起来。在打斗过程中,黑龙的一只眼珠被天神的宝剑刺中,掉了下来,落在这里就成了一座山丘。黑龙落败而逃,人们为了纪念天神的战利品,就把这座山丘叫做龙眼山。”

“原来还有这么奇怪的故事啊,亏你还知道呢。”林水笑着说。

我们骑着车,一路有说有笑。

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快要下大雨了。这夏季的天,孩子脸,说变就变。

“咱们骑快点,快要下大雨了!”我着急地跟林水说。

“不用急,就快到了,再说,淋点雨也无所谓啦,我都好久没淋雨了。”

“不会吧,你还喜欢淋雨啊,怪不得你叫林水呢。”我调侃地说。

“呵呵,也不是喜欢淋雨啦,只是每次被雨淋我都会想起苏轼的《定风波》,现在好久没淋雨了,都快把这首词忘记了呢。”

“哦?什么好词,念来听听?”

雨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雨滴落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声音,打在脸上凉凉的。这时候的雨滴虽然大,但并不密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林水慢慢地将这首词背了出来,雨已经开始下大了,所幸我们已经到家了。

这首词我没听懂多少,只有最后一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印象比较深刻。

“现在到了你家,不用被雨淋,也没日晒,真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啊,果然好词,哈哈。”

“照你这么说,应该是‘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才对啦。”林水调皮地笑着。

虽然她的头发被雨淋了一下,但由于是短发,所以并不显得凌乱,反而越显得可爱。脸上挂着几滴雨珠,笑起来更加美了。

见过了林水的爷爷奶奶,我们来到了她的房间。林水的房间不大,主要就只有一张床、一个小衣柜和窗边的一张书桌。房间很整洁,也很安静。书桌上整齐地叠着好几本书,旁边还有个小闹钟。床上的蚊帐是放下来的了,透过蚊帐可以看到里面那只可爱的布娃娃泰迪熊。

“外面的天好黑哦,雨好大!不知道苏轼当年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大雨。”林水望着窗外说。

我顺着她的眼光望了过去,雨水狠狠地拍打着窗户。黑压压的天有时候划过一道闪电,一会儿才传来几声闷雷。我想,这雷应该是打在远处。我不知怎样回答林水,好像林水也没提问我的意思,于是问:“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苏轼的这首词呢?”

“这个嘛——”林水依旧望着窗外,说,“首先,我比较欣赏苏轼的才华咯。像他这么有才华的人都遇到了那么多的挫折,真令人感慨。这首词就是说他途中遇雨却依然从容自如,何等乐观自信啊。这样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平常生活情景的描写之中,实在是很高妙的。”

“哦,原来苏轼也是这么飘逸旷达的啊,书上说他跟佛印和尚是好朋友,那他应该是悟道成功的人了吧,才能如此坦然。”

“也许是吧。”林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神色有点凝重地说,“中考快到了,我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市一中呢,感觉压力挺大的。”

我听后觉得挺莫名其妙的,于是说:“你成绩都这么好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其实成绩越好的人压力越大呢。虽然平时看起来很平静,但内心还是有所担忧的。”林水感慨地说。

“我觉得你不用杞人忧天的啦,我敢担保,你一定可以进市一中的!”我拍着胸膛说,“我嘛,只要能上县一中就可以啦。”

“呵呵,其实我觉得你只要再努力一点,把潜力激发多一点出来,也是可以进市一中的啦。”

“那既然我都进得了市一中,说不定林水你就是女状元咯。”

“哈哈,就你最胡扯啦!”林水又恢复了往常爽朗的笑容,接着说,“既然苏大才子都遇到那么多挫折,我小女子也要坦然处之咯。”

“是啊,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哈哈!”我们相视而笑。

“我好像还记得有幅对联叫做什么‘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我边拍着脑袋边说。

“我知道,是叫做‘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林水顺口说了出来。

“对对对,就是这个。”我把头从林水身上转向窗外,说,“你看大雨一来,外面就花开花落了,现在黑云压城,待会就云卷云舒啦。”

“是哦。来,考你个问题。”林水诡异地笑着说,“你知道天有多高吗?”

我没想到林水会突然蹦出个这样奇怪的问题,于是只得苦思冥想、搜肠刮肚,终于找到了一个有根据的答案,然后说:“三尺。”

“咦,你怎么知道的?”林水投来了赞赏的目光。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嘛,神明不就是在天上么,所以天就有三尺高咯。”我得意地说。

“哦,原来你说的是中国的天啊,跟我的答案不一样,我说的是外国的天。”

“这天还有分中国外国的啊,那我就不知道啦。”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