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一梦长安> 第20章 祸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祸起(1 / 2)

这一年本就是多事之年,早在二月,霍光便以刘弗陵的名义命郡国所举的贤良、文学等六十余人入长安,由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主持,正式开始盐铁之议。

这是一场改变国运的大事,同时,亦是朝中权力争斗由暗流汹涌转为人人皆知的开端。

权力这种东西,一旦染指,便难逃脱其诱惑。一旦握在手中,便不想再放手。所以,所有人,都难保初心。

武帝时,由于连年征战,财政亏空,自元狩三年始,武帝采纳郑当时的建议,下令实施盐铁官营政策,即将原属少府管辖的盐铁划归大司农令,由朝廷垄断盐铁的生产。其时,深谙算术和经商之道的桑弘羊掌“计算”与“言利”之事。

元鼎二年,桑弘羊任大农丞,推行算缗告缗,谋划假民公田、军屯、币制改革、酒榷、平准等政策。元封元年为搜粟都尉,代大农令,至此,桑弘羊开始独掌财权二十三年。

桑弘羊所推行或开创的政策法令,使得一度亏空的国库又丰裕起来。但同时也造成了官员腐败、商贾暴利、官商勾结的乱象。如今与民休息,国库充盈,早已不能以当年的情形一概论之。

贤良文学对以桑弘羊为首的支持武帝旧时政策的人进行批判,两方各抒己见,越争越激烈,相争数月,桑弘羊渐渐败下阵来——时候变了,当年的那一套已不再适用于今日了。只可惜,霍光知道,桑弘羊不知。

“老夫曾揽财权二十余年,充盈国库,岂是这帮毛头小子知道的!”桑弘羊怒气冲冲,手中拄着的木杖顿得咚咚响,“我侍奉先帝几十年,为大汉尽心竭力,否则他们这些人早穷得喝西北风去了!你说说,霍光他懂什么?!如今非要废除先帝之法!”

“事已至此,多说也无益了,如今大司马大权在握,何况先帝当年在罪己诏中也提过这些法令的过失,提出与民休息,我们也争不过了。这些事上我没您懂得多,您老也别气坏了身子。”上官桀慢悠悠地开口。

桑弘羊今年七十有二了,须发皆白,身形枯槁,还在朝堂之中奔波挣扎,谁也不敢小瞧他,但如今,在霍光这里只怕是过不去了。他平静了下来,气红了脸,转头看着上官桀:“你也是先帝托孤重臣,老夫只受命掌财权辅少主,你可是与霍光一同掌政的辅臣。”

上官桀苦了脸:“我如今是什么情形你还不知么?自打上回犬子与陛下饮酒,多灌了几口,说了句‘与我婿饮,大乐’,便得罪了陛下与长公主,也是我教子无方,但如今,真是不好过呀。”

听了这话,桑弘羊眼神微变,上官桀捕捉到了这变化,说道:“我听说,你为令郎求官,被大司马驳了回来······”

桑弘羊眼中精光一闪,瞪向上官桀:“你如何得知?”

“这事我岂会不知,唉,大司马实在是······”上官桀摇摇头,仿佛不知道该如何说下去。

“再不济令郎终究是国丈,又封了侯。想老夫侍奉先帝与陛下这么多年,如今已是这把年纪,我自问对大汉功劳不小,没想到临了欲为子侄求个前途,都如此艰难!”桑弘羊想起被霍光拒绝的事,甚以为耻,愤恨,亦是悲哀。

“莫说国丈,便是长公主如今,在大司马手里也有难办的事。”上官桀叹道,“我听闻长公主宠幸多年的那位,想有个倚仗,长公主便跟大司马说了,却被大司马以高祖遗训‘非功臣不得封侯’为由拦了下来,长公主对此甚为不满······”

“那丁外人不过是公主的外宠,并无尺寸之功,自然不能封侯。”桑弘羊虽然不满霍光,但大事上还是分辨得清的。

“是,话虽如此没错,可这样一来,大司马连长公主都得罪了,他如今还能将谁放在眼里?先前苏武回朝,陛下的意思是苏武功高,封侯是不为过的,结果呢?听说封苏武为关内侯是陛下跟大司马提的,事后陛下大为光火,最后还是压下了——这事虽然没人敢提,陛下也忍着,但到底也是有些传言出来了。”上官桀说着说着,居然越来越恼怒,“而他门下大将军长史杨敞没有多少功劳,竟封搜粟都尉!秺侯薨了之后,大司马逐渐一人独大,可忘了先帝托孤之臣还有你我二人,还有长公主!”

桑弘羊毕竟是个在管理财务方面的奇才,此前少涉政事,此时冷静下来,呵呵笑道:“左将军这是要有所动作,想拖老夫与你一道啊。”

上官桀正色道:“非为权势,只为不平。我等共受先帝遗命,岂能眼见大司马坐大,连陛下都受制于他。”

这话说得漂亮,但上官桀是什么人桑弘羊岂会不知:“老夫年纪大了,没有几天日子了,既受命于先帝,便不会做有损大汉有损陛下之事,你们要做什么老夫不管,我求的不过是来日我身后子侄安稳富贵。”

“御史大夫说的是。无论做什么,我也是为了大汉,为了陛下。”上官桀见桑弘羊无意争斗,也没再多说,只待来日再下猛药。

不久后,盐铁之议结束,官营政策有所收缩,罢黜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史称“盐铁会议”。

在这场大辩论中,最大的赢家便是霍光。从此曾经独揽财权的桑弘羊再也不能成为霍光的敌手,霍光任命参议的贤良文学为列大夫,贤良文学活跃一时。

而桑弘羊垂垂老矣,又遭此打击,已不知该如何面对。从此不问政事,更是一心一意为子侄求官,想保他百年后儿孙富贵无忧。

建章宫中,刘弗陵将手中简牍重重扔在几案上,不发一语。

张季上前整理好凌乱的简牍,小心翼翼开口:“陛下······”

“这已是燕王第三次上奏为苏武说话了——苏武功高,却只封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却得封搜粟都尉。”刘弗陵冷笑,语含讥诮,“仿佛所有人都知道大司马专权,唯朕不知!”

“陛下,先前长公主向您提起此事······”

“你是想说为何朕要拦了回去,不许人说大司马的不是?”刘弗陵无奈开口,“朕虽信大司马没有不臣之心,可如今大权在他一人手中,朕亦不能逼他。左将军是什么心思朕还不明白么,若让他扳倒大司马,朕的日子不会比今日好过。”

每日都在这些算计之中,算计着如何保权位,如何在权臣之中守好这祖宗江山,刘弗陵的心思越来越多,心也越来越疲累。

“只有他们互为牵制,互相忌惮,朕才能安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朕不能让他们任何一人独大,至于皇姐,这其中太凶险,朕实在不想让她再卷入这些争斗之中了。”

“可如今大司马的势力已然超过左将军,为何还······”

“可是燕王、皇姐、上官桀,他们都站在一边,大司马这里,并无这样大的势力。而燕王在这中间掺和,他又是为了什么呢?”

燕王为了什么,还有什么难猜的。

燕王上给刘弗陵的奏牍,刘弗陵每次都看了,但从来没说什么,没有恼怒霍光,也没有斥责燕王。这些奏牍就像砸进了深潭,落下去就没影了,连波纹都未起。

虽然是没有什么实权的皇帝,可皇帝的心思,终究是要起大作用,还是值得人去揣测琢磨的。

于是这天下,风雨欲来。

眼看着年节要到了,刘病已早已上了宗籍,领了皇帝赐给宗亲的赏钱,心中欢喜,想着终于能给平君打支银簪做礼物。上回陆凝给平君带了胭脂,平君高兴,当宝贝似的收着,刘病已这才意识到,原来姑娘家总是喜欢这些东西的。

阿凝一进屋,见平君坐在榻上,手里把玩着一支银簪,可脸上的神色却是既高兴又苦恼的样子。

“平君?”阿凝坐到她身边,“怎么了?”

平君抬头,想笑又有些笑不出来:“病已哥哥送了这个给我。”她晃了晃手中银簪。

一根细簪,簪头刻作云纹,流畅写意,很是别致。

阿凝笑:“平君是在苦恼还未及笄,不能用簪?”

“病已哥哥说,他看着这个好看,我定会喜欢,便买了下来,待我及笄之年可用。可是······”平君有些烦闷,“这礼物太贵重,我可没有什么可给他做回礼的。”

看着平君手支着下颚,嘟着嘴苦恼的样子,阿凝竟然心中有些欢喜她这样的小女儿情态,笑道:“你是担心这个啊,反正病已也不缺什么,你可以慢慢想,发现他需要什么,以后再回礼给他啊。”

平君犹豫地看她:“可以吗?”

阿凝点头。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