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完号令,坐回到皇座上,看着眼前这帮大臣,他莫名的有些不悦。
他假借子婴之事发飙,让大臣们跪在大殿上,其动机是要小小的惩戒一下他们,挫挫他们的锐气,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更何况当的是皇帝。
不多时,因指鹿为马之事被赵高关押的大臣已经从大牢来到大殿,他的身上依旧穿着囚服。
一见胡亥,他先是一惊,再看到大殿之上赵高的首级,他已惊得目瞪口呆。
胡亥没死,赵高却死了,一夜之间竟然扭转乾坤,没能亲眼看见这一幕,实在遗憾。
“罪臣伏生叩见陛下。”那位大臣心悦诚服的跪拜。
伏生系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为秦七十博士之一,始皇帝焚书坑儒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的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
胡亥的新灵魂对历史颇为熟悉,知道伏生此人,他冒死拯救了《尚书》,使得《尚书》得以流传后世,只是没想到他还是如此正直之人。
“伏生请起。”胡亥只让他一人起来,其他大臣依旧跪着。
大臣当中有些年事已高,跪得久了,几乎就要晕倒,胡亥只是冷冷的看着,不为所动。他要让那些大臣知道,如今的朝堂已不同以往,如今的皇帝更不容糊弄。
“陛下英明,逆贼赵高伏诛,罪臣甚感欣慰。”伏生接连拜了三拜,却不起来。他望着朝堂上这些跪着的大臣,心中虽然悲愤,却也能理解,得罪赵高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保命并非可耻之事。
“博士,你为何不起来,朕罚他们并没有罚你。”胡亥见伏生依然跪着,疑惑的说。
“陛下,众位大人惧怕赵高的淫威而没有说真话,这并非他们的过错,是赵高的过错,更是陛下的过错;如果不是陛下放任赵高独断专权、为非作歹,众位大人岂会惧怕他;赵高的权利是陛下给的,赵高的所作所为也是陛下默许的,若要罚,陛下也该罚。”伏生大气凛然,义正言辞的说。
胡亥气得脸色发紫,堂堂大秦帝国皇帝,伏生竟敢在大殿之上公然反驳他。
“你,你……”胡亥猛一下站起来,指着伏生就要大发雷霆,终于还是放下了手,坐了回去。被人当面指责当真不是滋味,特别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胡亥本想立威,不想反被斥责一顿,以他的暴脾气,若不是强压怒气,伏生恐怕已经人头落地。
惹怒一个人是异常危险的事情,更别说惹怒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人,以伏生的个性,能在赵高的眼皮下活到现在,当真是个奇迹。
众大臣眼见伏生为他们求情而顶撞了胡亥,担心胡亥大开杀戒,纷纷磕头为伏生请饶。
胡亥稍稍冷静下来,越想越觉得伏生所言句句在理,不但心中的怒火消除殆尽,反而对伏生报以几分敬意。
“伏生听封,朕命你为御史大夫,食两千石。”胡亥自有他的打算,为了稳固朝纲,他有心培植自己的亲信,免得日后寸步难行。
伏生并非才能出众,但他敢于说真话,如今胡亥就需要他这样的人。伏生连皇帝都敢顶撞,有他监察百官,朝野上下必当是一片风清气正。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无不为之一振,胡亥竟有如此胸襟气度,非但不怪罪于伏生,反而任命其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为秦最高的监察官,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乃是仅次于丞相的官职。
伏生一升八级,在此之前,绝无仅有。有此先例,那些一心巴结投机取巧的人也该安分守己了,而那些正真之人便看到了希望。
“谢陛下隆恩。”
伏生感慨万千,昨日囚徒,今天已位居三公。就在此时此刻,胡亥的威严真真正正的扎入了他的内心深处,有此明君,就算赴死又如何!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