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一心想树立威信,殊不知真正的威信是源于他人打心底里的佩服,而不是出于恐惧的服从。
始皇帝使用武力让天下人臣服,但天下人却没有诚服,此时诸侯四起,揭竿反秦便是最好的见证。
胡亥虽然渐渐意识到了这点,但君无戏言,就算错了,他也要坚持下去。
为了尽快找到子婴,这些大臣必须受些委屈。现在的这帮大臣里,除了韩谈和伏生,其他的人他一个也不信任。
单凭韩谈和伏生就想稳固朝纲,这简直是异想天开,他必须找一个有分量的人出来主持大局,思来想去,此人非子婴不可。
伏生顶撞皇帝,非但没有因此遭罚,反而一下子被提拔为御史大夫,他便再无顾忌,再次开口为大臣们求情:“陛下,众位大臣既然没有过错,可否免于处罚?”
“君无戏言,找不到子婴,这些大臣一个也不许起来,你既然不起来,也跪着好了。”胡亥并不打算改变主意,他不想再服软,既然是皇帝就该有皇帝的威严,绝不能重蹈之前胡亥的覆辙,连个小小士卒都命令不动。
“陛下,您是要寻子婴吗?子婴便在老臣府上,老臣即刻去请来便是。”伏生朗笑一声,从容的说。
伏生冒死把子婴藏匿在自己的府邸里,就是有心保存嬴姓赵氏血脉,想着有朝一日能有大用。他见如今的胡亥颇有贤德,这才放心把子婴献了出来。他如此用心良苦,足见其对大秦忠心耿耿。
伏生果然胆识惊人,始皇帝焚书坑儒时,他冒死藏匿《尚书》;赵高要杀尽嬴姓赵氏血脉时,他又冒死收留子婴。此人当真了不得。
胡亥闻言,毫不掩饰脸上的喜悦之情,脱口道:“子婴当真在你府上?”
“是,陛下,公子婴的确在老臣府上。”伏生微微一笑,淡定的说。
“好好,快快请来,快快请来。”胡亥喜出望外,他再次用到了“请”字。
“诺!”
伏生退出大殿,一路小跑而去。他担心这帮大臣因跪得太久,会对胡亥心怀怨恨。这些大臣也许没有为皇帝分忧的本事,但整人的手段却是一套一套的。
胡亥初登大宝,没想到这一层,伏生毕竟为官多年,深知一众大臣的心思。他们在赵高的高压政治下,虽然每天提心吊胆,但并没有吃过身体上的苦头,如果让他们受了折磨,必定会心生怨恨。倘若他们从中做乱,朝纲定然难已稳固。
从上朝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朝堂上的大臣都已经跪得腰酸膝麻,几个年长的更是头昏眼花,眼看是坚持不住了。
胡亥稍有些不忍,但他毕竟是皇帝,一言九鼎,又怎能食言,如果朝令夕改,日后又怎能服众。
一个大臣倒下了,又一个大臣倒下了。
胡亥开始焦急起来,他意识到这次立威可能要适得其反了,如果君臣不能同心,还能指望能一统天下?
“陛下,公子婴到了。”伏生一路跑进大殿,跪在地上,不停的喘着粗气,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往外冒,累得已经瘫软。
“来人,快将各位大人扶到一旁休息,传太医为他们诊治。”胡亥如获救星,立即下令。子婴再不来,他真不知该如何收场。
侍卫得令,立即将一众大臣扶到一旁,按次序入座,并传了太医来。
一众大臣终于脱离苦海,对伏生感激不尽。伏生刚拜了御史大夫,这便是提高声望的最佳时机,如此难得的机会他倒是没有错过。
胡亥快步走下台阶,亲自迎接子婴入殿,并执着子婴的手,走上台阶,欲让子婴与自己同座。子婴不敢,停在一旁。
“子婴,如今大秦危难,正是用人之际,朕立你为相,你意如何?”胡亥迫不及待的问。
“听闻陛下已经铲除赵高,咸阳城内的黔首无不欢呼雀跃,陛下既要重振我大秦声威,臣必当尽心辅佐。”子婴并不推迟,他虽然憎恨胡亥,但如今胡亥已经觉醒,并已诛杀赵高,其心可表,为了大秦,他可以不计前嫌。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