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风一样的男子正传> 第十二章 峨眉之旅 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峨眉之旅 9(1 / 2)

这个年过得和往常也没什么两样,没少了新衣,也没少了红包,没少了鞭炮,也没少了酒肉,大人们依然是忙忙碌碌,小孩们依旧欢歌笑语。俨然世上的人情事故本就如此,只是一年复一年的时光绝对不为什么而停留。

站在白仙岩顶,听着脚下古刹悠扬的钟声,看着云雾缭绕的远山和近在眼前的官庄。心中忽然豪气干云了起来,似乎有种天地尽在脚下的感觉,也兴起了一个信念,要把眼前这个不知名的小山沟变成一片美丽富饶的新天地,而且似乎有个自信满满的声音搀和道:“你一定行的!”我想它就是叫做自信的东西吧,有它的感觉真妙。

正月到了初六,本来又该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了,不过我却早早要跟着老爸出去国道边搭车去城里了。因为姨丈打电话说一中要补习,今天就要开始报名开始学习了,叫我也跟着上去好安排。

一中啊一中,终于来到这大家都梦寐以要求进入的省重点中学,也是大家有口皆碑的考场了,心里还是有些莫名的激动。当然不乏的该是疑惑,这里会是我通向大学殿堂的独木桥么?

带了些许头次进城的激动,看着身旁来来往往的同学们,尤其个个衣裳鲜丽,装扮入时,难免有点自惭形秽起来了。还好也没怎么失大体,毕竟年轻的心接受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而且我的藏匿功夫也还算到家,没怎么给自己丢脸。

到学校先是跟着老爸到水姨家去拜会去了,其实不应该说是水姨的家,应该说是他们家的店里吧。虽说只是学校宿舍区和教学区中间的一个小店而已,但是因为它的唯一性以及地利的关系,看得出还是很好做生意的。

可能姨丈的人面关系还算可以吧,学校里给分的一套房只离小店几米而已,照看起来方便得很。平常姨丈他们一家四口一般都是白天在学校的家里看店和生活,晚上关了店后才回去那头的家休息。

第一次和水姨及姨丈一家人见面,感觉还是挺亲切的,可能是因为都是用乡下的土话交流的缘故吧,没有体会到有半点疏远感。其实说起来姨丈也是我们村里的,而且排起辈分来好象还是和我一个辈的,不过其实这实在是不能这样排的,我也不应该拿出来说嘴的,只是反而听他说起来,当做是拉亲的家常话了。

姨丈本人长的挺好的,有帅帅的外带成熟的脸盘,又有儒雅不失风度的仪表,身体也不会有单薄的样子,而且谈吐也挺随和,既有长辈之风也不会感觉和小辈拉下什么差距,可能就是这个青春,多少人想追都追不回来的,在姨丈几十岁人身上也还看得到点影子。而水姨也不象一般的农村妇女,大概在城里生活的时间长了,又不用象在农村一样干些重活,看起来也是格外年轻,但是竟然没有沾上城里妇女的许多特色,仍然朴素又不失大方,甚是难得。

两个小表弟还没开学,出去玩到我们都坐到桌上吃饭的时候才回来。水姨略带责备的骂说两个,但是眼里透着深情的关怀。两兄弟的小名是阿锦和阿路,叫起来满顺口的。其实在我们乡下而言,这些乳名都是免不了的,而且会让长辈由小叫到大,也可以称得上是一辈子的代号了。

在姨丈家吃过便饭后休息了一会,下午姨丈便先领着我和老爸到学校交费,办理一些入校手续。之后又带着我去宿舍处理床铺等一些住宿事宜,几处跑下来还是满头热的,幸好姨丈的熟人不少,都很快就办好了。可惜老爸又要赶着回家,毕竟今天是我们村的大日子,正月里来头一个庙会,客人蛮多,还是满多事情的。送老爸走后也许都还没很多惆怅,不过失落总是难免的,想起来这该算是自己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远离家园吧。虽然之前也有常去外婆那或是大郎,不过那时父母都在身边,肯定不会感觉到孤单了。

一阵傍晚放了学,大批的学生涌回宿舍区,阿姨的小店这时也就热火起来了,因为店的位置正好处在回宿舍的天桥下,而且不仅回宿舍的的内宿生要经过,一部分外宿生也回在这里经过然后才转出天桥右边的小道走。所以店里的生意也很好,何况主要也是因为周围就这一家商店,没了竞争对手自然生意火热了。很多学生甚至是在颗间也会跑过来买零食什么的。我也见有人是来买烟的,而且一般都是几根几根这样买,估计也是怕被逮到身有存货,所以才即买即消型吧。

晚饭也在阿姨这里吃过了,我就自己先回宿舍了,也应该熟悉一下新宿舍了,不过宿舍里没什么人在,就一个叫池什么才的同学在,还是同班同学,聊了一会还挺热络的,还把他的游戏机借给了我玩,只不过接着就开口问我借钱了,说是什么白天忘了取钱了,又要急用,等明天取了就还给我。我见他也是能说会道,又是同学又是室友的,就借了他三十块钱,不过后来才从同学口中知道,他其实是个老赖来的,专借同学的钱不还的。

虽然三十块对我来说也不算是个小数目,因为在三中的话这已经是我一个月的零用钱了。不过进了一中后老爸对我的生活用钱没有限制过,所以我也没斤斤计较,当是自己遇人不淑的经验教训吧。很安静的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醒来了,洗嗽过后就去食堂吃早饭上课了。

高二八班,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教室,不过门还是锁着的,外面已经有几个人在等着了,我也就只能在一旁侯着了。但是后来门开了我依旧不敢进去,因为我发现即使进去了连自己的座位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干脆只能在外面等着了。

好在早自习开始了没多久,估计很多同学都在顾盼着教室外面怎么有个怪人呆呆站着不动的时候,沈老师来了。领我进了班级,直接安排我坐在了中间最后一排一个同学的旁边,也没象些电影桥段里似的还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这新进的,只跟我说书暂时还没领,等教务处上班了再领,让我先坐着熟悉熟悉。

可笑的我就这样不发一语的寂静的闯入了八班,有也就是一些好奇的人不时的偷转头瞄瞄我,看看新来的插班生甲是何等模样。同桌的同学倒是趁着课上窃窃私语认识了,姓李叫光,长得可真是“高人一等”,应该足足有一米八几吧,坐着都高出我半个头。见我没有书看,他也就好心的借了我本书看着先,于是我也就如坐针毡的过了一个早晨。

课间知识无聊的出去呆站了几分钟就回座位上乖乖的坐着了,毕竟在外面傻站着不合群的感觉很怪。

还好沈老师在开课前及时的把我的书都领来了,于是正式开始在一中的第一堂课了,开始在一中的学习生涯了。

老实说,几节课我都是从头到尾认真的在听的,不过多半是有听没有懂,因为我发现老师讲的进度比我在三中的进度有些超前,好多前面的东西我都还没学过。问过李光后才知道说现在讲的课文都是高三的课程了,而高二下的课程早就在上学期的时候就学习结束了,而等下学期高三的时候则更多都是复习了。我刹时懵了,那自己不是已经落后了一个学期的课程了,难怪自己感觉脱节这么大,根本跟不上老师的步伐。

但是没办法,课程的进度不可能因为我一个人而放慢的,于是只能是自己补上之前的课程学习了。上了几次课后,老师们也终于发现说有我这么个新来的了,也偶尔有过来询问一下我的情况,也说明了我有什么问题尽可以向他提出来,另外多多向别的同学们交流学习了。

文科班的女生向来多过男生,我们班也还算好,不太过夸张,比例还算平均,女生30多个,男生20多个,其中只有总共四十来个人是一中学籍的,其他都是和我一样的插班生的。不过他们这些插班生都是从高一就上来一起读的,很多人的成绩都不错的,象我这样中途转学过来的人倒是没见过。

我们年段总共八个班,一到六是理科班,七、八班则是文科班。来了几天后有天意外在楼下撞见了三妹才知道她在七班,周涛是去了理科五班了。不过也才知道说他们都在外面租的房子住,没有住在宿舍里,我说怪不得一直没有碰见他们。

我们七、八班教室的位置正好是在上下楼的楼梯旁,我在四楼,她在三楼,周涛的班级也是在三楼,和三妹的教室正好隔着个六班,不过其实离得都挺近的,所以课间也常常会凑在一起聊聊天什么的。有了熟人,我自然是有事没事往楼下跑了,毕竟刚来和自己班上的还没怎么熟。

文科班给人的印象除了美女外好象就是一堆书呆子了,其实倒也还不大会。不过大部分的时候学习的内容都是文绉绉的文字,学习手段不得不以背为主,所以可能常常拿本书入神的很久,又或者晃悠晃悠的背诵着,还真是有点和古代的书呆子雷同。

不过学习也很有些头疼的时候,比如说一旦做起数学题来就挺恼火的,尤其对我来说,以前的基础就不是很好,还漏过了一本课文的内容,慢慢追赶着别的同学们的进度还真是烦上加烦。

学习就是这样漫无终点的继续着的,为了赶上老师的进度,我可真的是起早摸黑了,早上五点没到就起来看英文,背课文,晚上也撑着自习到最后一个回宿舍,甚至回到了宿舍睡在床上也点起手电加班加点。好在身体吃得消,而且有压力的时候是体验不到什么感觉的,可以说学习都学得有些麻木了。

这样日以继夜的努力,也还算有点成绩的,从几个月的几次月考就能看得出来。第一次月考排名年段第403名,是倒数的第几十名,第二次也是398名,第三次的时候进到了340名,算是一直在进步着的。月考是一中采取的模拟高考形式的标准化检验性考试,试题深度和考试制度都和高考接近。基本上来说,按一中的升学比例来说,300名以前的能进一般本科,100名以内的可能进重点本科,其他的就只能上大专类院校了,而年段前10名的都有问鼎清华北大的实力的,按往年情况来看,总共每年能上清华北大分数线的会有五六七八个不等,但真正敢报考清华北大而又上了的就仅有的几个而已。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