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风尘录> 第五回 常镇台毒施绝户劫 吕老爷敷设考婿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回 常镇台毒施绝户劫 吕老爷敷设考婿局(2 / 2)

吕门虽有民主之风,桂英却天性恭良,今日见父母为难,只得挺身,然终是心存苦结。允婚之时,偷眼去望林良梓,见他正襟危坐,面上全无惺惜之意,桂英心生苍凉,黯然自叹。

林良梓入府已有些时日,吕老爷待如亲子,府内行走,女眷并不回避。桂英数番与他接触,究其神色,却觉其目中饱含渴念。桂英已通情事,藉女儿天聪而疑他暗恋自己。只为寄人篱下,勉强拘谨,故悯谅之间又怨他缺刚少阳,全无主见!

桂英惨淡苦思、思绪纷乱。

吕老爷回至寝房也是愁思满怀。

今日之事,百难决断,至下午议事又无结果。林良梓、陈光祖装聋做哑不肯轻言;吕夫人方寸皆乱只顾啼哭;桂英负屈含羞不出闺房;只苦了吕老爷一个,反复权衡苦思冥想,只拿不定主意。

吕老爷也知此事重大,非林良梓、陈光祖敢决。辗转反侧一番,只得又同夫人计议道:“思谋半日,此亲只得屈允。今观镇台大人之意:志在必得,若抵死推托,只恐别生恶变。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倘触怒镇台大人,难保吕府不蹈黄门覆辙。”

吕夫人也知此理,只是逼婚迫嫁心下不忿。吕老爷反来劝道:“常公子才思敏捷,知书达理,满城之内难有出其右者。若别择他人,难保不遇浮浪纨跨弟子,果应此言倒更苦了桂英。我有一事思谋已久,欲与夫人同榷。”

吕夫人知事重大,只得忍悲止泣,详听下文。

吕老爷道:“满城豪绅皆欲攀亲,若适桂英必又牵动众念,轻许一门,获罪一片,又别生事端。那桂兰终将适人,不如借桂英婚事一并酌定,虽也免不得结怨,然有镇台大人撑腰,谅也不出大乱。”

吕夫人早有此心,自无别说,便道:“不知老爷可有中意之人。”

吕老爷犯难道:“唯此事难决!陕南平境道殷实却为人刻薄,不善人缘;李知县有钱有势,子侄却多不成器;童大龙公子品貌均佳,又年庚不当——思遍城内竟无相适之人。”

吕夫人见言早已会意,问道:“老爷莫非中意良梓?”

吕老爷道:“单论品貌良梓最适,然其初至并不知心,故难决断”。

吕夫人道:“镇压台大人勒掯无非说媒,嫁娶日期还由咱定,且先允了,令他不做恶想,却别寻事故拖个一年半载,良梓倘存异心,于这许多时日就不露个端倪尾巴?”

吕老爷听得有理,应道:“此议甚妥,我明日便去拜访镇台大人。”

二人又议些细节,也自安歇。

第二日早,吕老爷传令备行。四个家丁抬过一顶大红呢面、贴锦嵌缎的四人大轿。林良梓扶吕老爷入座,自与陈光祖各上一匹高头大马,左右护定。陈光祖又选数名家人相随。众人拥定轿子,一路轿号,径奔镇台府来。

镇台府相距吕府不远,片刻即至。吕老爷令住轿,下轿恭立。陈光祖急前递上拜贴,府前兵丁俱认得吕老爷,哪敢怠慢,即刻入报。只见镇台大人便服喜色,促步来迎,就携了吕老爷手,直至大厅落座。陈光祖、林良梓身后紧随,于吕老爷座后立定。镇台大人待上茶毕,又令请公子坐陪。

镇台大人年近五十,早年丧妻又不曾续弦,故只此一位公子。林良梓不曾见过,便冷眼观望。只见门帘起处入来一位风liu少年,年纪在二十上下,一身青缎长袍、二道入鬓剑眉。坐立行走潇洒磊落,喜怒哀乐不落俗流!林良梓看的入神,暗自惊道:“世间竟有这般钟灵毓秀人物,可见上天造物神出鬼没!”心下暗暗称羡。

常公子与吕老爷拜行大礼,又与镇压台大人跪行家礼,再与林、陈行了常礼,侧身落座。

吕老爷也曾与常公子觑面,只不曾上心,今见其英俊洒脱,神彩奕奕,先有三分喜欢,就拿些学问来考。常公子谈古论今、旁引博证;贬褒抑誉,循理蹈情。且言词之间,矜谦得体。吕老爷转忧为喜,又问些世事,常公子亦是才思敏捷,思理清晰。吕老爷喜不自禁,陈光祖也喜上眉梢,于侧抚胸吁道:“常公子如此出色,不枉大小姐美貌一场!早知如此,却愁它个甚?”

吕老爷忧郁尽释,便切入正题,先谢通风之情,就请教保全之策。镇台大人自然逊辞,经不住吕老爷诚心三请,便道:“说来此事不难,莫说城外兵营,只下官这府内,便有精兵二百,皆是久战沙场之敢死之士。只须拨一半于吕府周边驻扎,谁敢作乱?只是下官小有人缘,契友广众,倘尽来求救,下官恐难支应?”

吕老爷知其言外之意,因常公子可意,便也爽直应道:“大人不必多虑。公子才貌堪称绝顶,今欲将小女许配贵公子。两家联姻便是一体,大人为亲家派些兵丁,恐怕别人也不好攀比。”

镇台大人心下狂喜,忙不迭道:“若得如此自然无妨。不知世兄欲将哪位千金下嫁犬子?”

吕老爷道:“桂英年长,理当先聘,虽貌陋性惰不堪为公子奉箕帚,却已是四女中最贤淑的了。”

镇台大人闻言欢喜不迭。吕桂英性情温顺,贤淑恭良,方园百里贤名远播,虽容貌不敌桂芳,却更称镇台大人之心。

镇台大人急令兵丁设宴款待,吕老爷止道:“不必客套。敢问大人何日派兵?府内也好准备。”

镇台大人道:“既不肯赏光,亦不可急去。屈尊再奉茶一杯,就议派兵细节并将亲事敲定,免下官焦心。”

“以大人之见……”

“下官虽高攀世兄做得亲家,然兵勇终吃皇粮,公私混淆徒惹世人非议。不若世兄于宅外四角起便房数间,下官推称市面不宁,派兵驻巡。虽瞒不得世人,然上司或问,下官终可藉口。”

吕老爷连称周到。陈光祖又问费用一事,镇台大人笑道:“奉饷自有皇家供给,便房亦只请管家代劳,一切开支均由库内支取,不劳世兄分神。”

吕老爷大喜,忙道:“如此多谢大人。至于婚期,待犬子归来再议。多则二年,少则半载,必为贵公子完姻。”

镇台大人大喜,急令常公子取腰间玉佩作信物。又取纹银百两作彩钱。媒人另请,待吕府议定后,择日正式提亲。镇台大人又坚持与吕老爷兄弟相称。吕老爷见他意诚,只得应允。二人再议些细节,吕老爷起身告辞。镇台大人父子相送甚远,回来各自欢喜。

且说吕老爷回府与夫人通气,吕夫人愁肠顿解,急至桂英房内,见桂英和衣而卧,愁容满面,便将常公子才貌人品述说一遍。又道亲事已定,娶在早晚。只见桂英神色骤变……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