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走出骗局> 第三章 自然的陷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自然的陷阱(1 / 2)

24.欺骗的基本特征

欺骗的表现形式,操作特点和社会意义,构成欺骗的基本特征。认识欺骗的基本特征,才能识破骗局,抵制骗术。

25.沼泽,自然的陷阱

把沼泽描绘成骗子的是有失公允的,这里有清新的空气、肥美的水草,自由的鸟兽。人类多次的与之搏斗,留下一则则凄美的故事:长征路上的松潘草地,沃野千里的松辽平原……西西伯利亚的旷野里,有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士倒在沼泽的怀抱,以至于当胜利者前来追念她们时,但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par人类面临着战胜饥馑和保留自然的双重任务,当人们一朝发现黄河断流,草原沙化的现实是那样的残酷时,也就觉悟了我们需要耕地,同时也需要保有草地和森林,包括沼泽……

因此,下面的故事,只能纯粹从‘骗术‘研究的角度去理解。

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蜂飞蝶舞,鸟语花香。几乎没有被践踏和污染的鲜嫩绿草,发出沁人心脾的馨香。

一只天真的小羊,也许是黄羊,当然是离群的和见识不广的小羊,带着对一片绝美草地的欣喜,奔向前方。但是在饱餐一顿之前,它已先行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泥淖。这是一片沼泽,鲜美的青草掩盖了它陷害来临者的实质。小羊落入了自然的圈套。沼泽以美丽的外表伪装自己,为所有的来临者设置美丽的骗局。英雄末路

事实上,沼泽永远是骗羊的,也是骗人的。

《史记·项羽本记》载,项羽在垓下听到四面楚歌后,带了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向南,至天色微明,刘帮的汉军发现了项羽逃跑的情况,于是令灌婴带五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河时,跟从的骑兵已只有百余人了。在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

地方,迷路了。项羽问一农夫,农夫欺骗他说:‘往左‘。于是项羽往左,结果陷入了一片沼泽地,因为这个原因,灌婴的骑兵便追上了项羽……

项羽的失败终因陷入两个骗局之中:老者故意指错道路,使项羽进入沼泽地,耽误了他的时间;遇见大泽而不知为大泽,陷入其中。

如果,我们把沼泽地比拟为骗子,那么,它的骗术在于用肥美的草地掩盖了它深深的泥潭的实质。在哲学上,这是一个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象和本质是具有同一性的,如肥美的水草反映它是一片美好的草地的本质,但同时,现象和本质又具有差异性和对抗性。因此肥美的水草也可以是不太好的草地或非常不好的沼泽,欺骗的现象正是以与本质相对立的面目出现的,所以,当你面前出现一个陌生人时,你必须开动你的判断机器,以便甄别他是好人,还是骗子。这种以与本质相对立形式出现的现象,叫假相。以假相的形式出现,用以迷惑于现象的接受者,使其作出背离本质的判断,是欺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这种特征就叫欺骗的隐蔽性和伪装性。

26.一个水泡,加一个水泡,等于……

在欺骗过程中出现的假象,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行动。识破伪装是很难的,因为,第一,人们的思维的一贯性认为,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热情、大方,助人舍己的人是好人,这一判断在绝大多数的时候是正确的,于是,人脑判断的惰性和思维的惯性使人们在假相面前无能为力,作出一个水泡加一个水泡是两个水泡的判断,而忽视了一个水泡加一个水泡两个水泡合而为一的判断,更想不到一个水泡加一个水泡,两个水泡相撞而破裂的第三种情况。所以说,被假相迷惑,是思维的惰性和思维的一贯性决定的。其次,识不破假相,还是由假相的完美性决定的。虽然,我们否认有毫无破绽的伪饰,但是,尽可能的完美是骗子创造假相的不懈追求。尽可能完美的水草掩盖了沼泽的真相虽然沼泽在主观上没有希望得到一只羊,这对它,想不出会有多大益处,况且沼泽是没有思维的。同样,完美的伪装掩盖了一个人肮脏的灵魂。正因为假相的完美性,便使得以假相为主要特征的欺骗在人类社会甚至自然界层出不穷,永无止境。par

老实人的真相

据《湖北日报》报道:湖北襄阳县一个衣着简朴,少言寡语的老实人,竟是一个多年来一直与出纳员、营业员相互勾结,采取虚列股金,加大商品损耗、套取养老保险金等手段作案十七次,贪污公款三万多元的贪污犯,这个贪污犯的真相,要不是因其夫妻反目,或许还难以发现。

湖北襄阳县欧庙镇素称‘全国麦冬之乡‘。四十九岁的江在镇供销社担任党支部委员、主管会计职务。命运多舛,一九八二年,前妻撒手西去,尽管组织上照顾三个孩子‘农转非‘来到身边,但是江仍然渴望有人与其共撑这个家。经人撮合,他很快与本社离异职工王某办理了结婚手续。

好梦不长,这个家庭的矛盾很快暴露出来。后娘与子女由陌生到敌意,直至大打出手。江度日如年,只好为孩子们早早组织家庭,忍痛将其一一打发出去。

从此,江感到家庭不幸,由工资全交到一分不给,江决心对王实行经济封锁。同时,移情别恋,与另一女人眉来眼去,用感情来折磨王。江的双重制裁,王大为光火。两口子为钱为情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二日这天晚上,江在外酒醉饭饱回到家中,倒在沙发上就呼呼大睡。生性泼辣的王见状,轻轻解下江的钥匙,借着月色来到会计室,将江的办公桌打开,对面里的各种存单、存折、帐表逐一查验。哪知道,江这个平素人称吝啬鬼、月工资只有三四百元的老家伙,居然还有十万多元的股金本和存单。王连夜与江谈判:‘你那十万多元,我们一人一半‘。听说拿走了办公室的东西,江一骨碌爬起来哀求说:‘你把东西还给我,我给你六千元。‘不行,见面一半,差一分,我就把那些东西交上去,告你个老不死的。老婆的威胁,江哪会相信?两人折腾了大半夜,‘夫妻协议‘最终没能达成。

老公寡情,老婆无义。情急之下的王来到县供销社,在上级领导面前,把江的问题兜了个底朝天……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五日,检察院依法传讯了江。同时对江的收支情况和手续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江自一九八九年以来作案十七次,贪污公款三万多元的事才大白于天下,然而,理智的人们仍在思索:若非后院失火,江还要在法外逍遥多久!

由此可见,表现形式上的伪装性,是欺骗的本质属性。

27.“父在母先死”和“一字真言”

欺骗的第二个重要特征表现在欺骗操作实施中的灵活性。任何巧妙的骗局,其实施者都是巧言善辩,见机行事,极富应变性的。在这一点上,看相算命的骗子,掌握得尤为娴熟。

一个算父母寿命的算命先生告诉求算者说:‘父在母先死‘。

当求算者获得一个具体答复满意而去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判断的灵活性,它已经襄括了父母生死的任何可能性。第一,父亲在母亲之先死去;第二,父亲尚健在,母亲已先死去;第三,父母均健在,日后的结局将是‘父在母先死‘;第四,父母均已去世,且‘父在母先死‘。

再一个例子,也能说明测字这一骗术最讲究灵活性和应变性。

据说:‘三个同窗进京科考,路遇一测字先生,三人求测字以卜前程。于是测字先生给了三人一个‘一‘字。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