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正太> 第124章 改造火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改造火铳(1 / 1)

“射箭还真是个力气活啊!”拉了几下没拉动,倒把自己累得不轻,朱见济揉着生疼的肩膀,感叹道。此时,朱见济不由回想起自己军训时练习打靶的情形,趴在地上,步枪枪托顶着肩膀,手指一勾,子弹就出去了,也没感觉到多么大的后座力,“还是火器用起来省力而且威力大啊!”

对了,明朝应该也是有火器的啊!想到这里,朱见济忙问常宁:“咱们大明不是有神机营吗?咱们从神机营弄点火器来装备一下咱们的部队怎么样?”

常宁连连摇头:“神机营?整个北京城几十万军队一共也就那五千人的神机营!把他们的装备都给咱们,他们自己拿根烧火棍吗?神机营在北京保卫战中在德胜门击毙了也先的弟弟孛罗立了大功,那可是对付蒙古骑兵的杀手锏,咱们于大人的眼珠子,您想从神机营倒腾火器,还不如杀了于大人呢!”

薛琮在旁边不以为然地说道:“再说那东西不如弓箭射的准,不如箭射的远,威力还不如弓弩,而且开完一铳之后重新装填火药和铁丸的时间都够射好几箭了,也就能靠响声可以吓唬吓唬那些蒙古人,实际作用实在有限!纯属鸡肋,白给也不要!”

“鸡肋!”薛琮对火器这一完全改变人类战争进程的武器竟然下了这么一个断语,让朱见济实在无语,不过这也让朱见济对这个时代的火器更加好奇,因此问道:“你们能帮我弄到一把吗?”

“您要那东西有什么用啊!”常宁对朱见济这么小年纪竟然会对火器产生兴趣非常不解,不过还是回答道,“我们这里也有几杆火铳,但不是装备火铳兵,而是作为信号。放铳是旗鼓信号之一,士卒行进中听到放铳一声,就是要变更命令,就要停下来看旗听鼓,看明白新命令是什么。您要的话我这就给您找一杆来。”

“好啊!那你快去拿吧!”朱见济一听大喜,连忙让常宁去取。

不一会,常宁拿了一杆步兵火铳来。朱见济看这火铳,长度约有两米,其中一米半是长长的木杆,顶端插在一个约有一尺的生铁管里。朱见济拿过那火铳来仔细看那节枪管,这节枪管不是直筒,而是在靠近木杆的地方有一个葫芦状的鼓起部位,葫芦上还有一个小孔,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跟着常宁的还有一个负责放铳的火铳手,是个沉默寡言的黑脸汉子,磕了个头就站在一边一声不吭。

“吴忠,放一铳给小爷看看这东西怎么用!”常宁在那火铳手的屁股上踢了一脚,说道。

“是!”吴忠哈了下腰,先点燃了一支香,接着就从腰间取下一个牛角,拔下塞子,用一个药匙将里面的火药舀了一些放进枪口里,又填进一个小圆木片,用木通条将火药舂实,又用通条压紧,口里解释道:“要是对敌的时候还要放入铅子,用火药推动铅子射击。咱这只是作为号令,所以就不用放入铅子了。”一边说着一边在葫芦上的小孔里里倒入少许火药,左手握在枪管后面木杆的地方,左臂和身体夹住木杆中部,将铳口斜向天空,蹲身拿起插在地上的燃着的香,吹了下香头,然后迅速引燃小孔里的火药,咚的一声枪响,小孔和枪口都冒出火光和大量白烟。

朱见济这才明白葫芦上的小孔原来是点火的火门,引燃火药然后利用火药爆炸将子弹射出。

“拿个靶子来,你拿铅子安上放一炮试试!”朱见济更来了兴趣,更加想看一看这种火铳的威力。

“靶子就不必了吧!因为点火的时候卑职要始终盯着火门而不是要射击的位置,所以这个准头是很难保证的,只能是有个大致的方向。”吴忠赶忙说道。

“小爷让你试试你就试试,哪那么多废话!”常宁又踢了吴忠一脚,让人拿了一个箭靶来,亲自摆放在五十步外。

吴忠又重复上面装药的步骤,只是在放入圆木片后又放入了三颗铅子,舂实了,将铳口对准箭靶,将木杆用胳膊夹紧了,才把头上插着的香对准火门里的火药点着,燃着的火药把铅子推了出去。朱见济等人走近箭靶,箭靶上只有一个铅子,还在距离靶心比较远的位置,不到五十米,三发铅子只中了一发,看来这种火铳准确度确实不怎么样,看来只能利用齐射才能保证对敌人进行有效打击了。不过遇到机动性很强的蒙古骑兵,这么短的距离还能对骑兵构成威胁吗?怕是刚举起枪对方的马刀就砍到头上了吧!

朱见济把心里的疑问提出来,薛琮解释道:“您看这东西又是火又是烟的,还发出那么大的声音,还是能唬住那些蒙古人的。那些没有经过火药兵器训练过的蒙古马匹容易受到惊吓而无法控制,加上那些蒙古兵虽然骑马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平时不用什么训练,骑着马拿着武器就敢来抢劫,但他们纪律不够严明、作战意志不够坚定,见到好处一窝蜂就涌上来,到稍有挫折就会溃败。他们哪见过这种又发光又发出巨大声响的东西,因此容易受到惊吓而溃散,自相扰乱。”

“而且对付蒙古骑兵用的可不是这种短的手把口火铳,而是铳管长达三四尺的独眼神铳,”吴忠看到他们都不太看好火器,便插嘴道,看似沉默寡言的吴忠说起他熟悉的火铳就打开了话匣子,“还有一种神枪,管长腹大,不但可以用来发射弹丸,还专门用来发射神箭,比用弓射得远多了,两者的射程都足有三百步,对骑兵也能构成沉重的打击。还有连发的连珠炮,用炮车发射的盏口炮、碗口炮,威力也都很大的。”

朱见济暗自思量:“枪管越长,射程自然越远,但光是枪管就一米多,再加上一米多的木杆,也太长了点了,要是能短些就好了。”朱见济见过后来的步枪,自然明白那一截长长的木杆其实就是枪托,可以改变形状和缩短长度的。要是给自己的手下装备的话其实这种手把口火铳就可以,毕竟步枪用在战斗,手枪用在防身,这种手铳就算是此时的手枪了,只要改装一下,一尺长的枪,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你们这里不会就这一杆手铳吧?要是有多的就给我一杆!”朱见济直接就向薛琮要。

虽然不知道朱见济为什么会想要火铳,朱见济手底下只有二百人,还用不到火铳来发令,但太子殿下找他要东西是瞧得起他,薛琮怎么会拒绝,这种顺水人情要是都不会送他就不配干到现在的位置:“当然不会,我们有十几杆呢!既然小爷喜欢,拿两杆去就是。这几个火铳手当中吴忠的操作是最熟练的,就把他也拨到您手下专管给您放铳吧!”

天已正午,薛琮和常宁留朱见济在这里吃饭,朱见济急着要回去改进这手铳的枪托,没心思多待,便匆匆告辞回去了。

回到宫里,朱见济让德光把枪管后面的长杆拔掉,吴忠是第一次进宫,一直畏畏缩缩的,不敢多说一句话,此时见朱见济把手铳的长杆去了,忍不住问道:“您把木杆整个去掉了,放铳的时候拿哪里呢?该不会直接拿枪管吧?放铳时后推的力道大得很,直接拿可拿不住啊!再说放一铳这枪管可就热得不敢拿了!

“你只管看着就行,我很快给你做个方便手拿的木柄。”朱见济说着找了一块厚木板,拿木炭在上面画了许多线条,然后用纯钧宝剑削成一个一尺多长的曲柄枪托,又根据枪管的形状在枪托上挖了一个恰好能放进枪管的凹槽,将枪管放进凹槽里去,恰好严丝合缝。

“该拿什么固定住呢?”朱见济挠了挠头,这里可没有铁丝或者螺丝钉螺丝帽之类的,用绳子绑的话可绑不住,开上几枪就得断。

“造办处有造景泰蓝的作坊,景泰蓝用的是熟铜胎,奴婢去要几块铜片来固定!”孙炯看朱见济犯难,就给他出主意。

朱见济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你快去要吧!最好能顺便弄一些小铜钉。”

不一会铜片和铜钉都取来了,朱见济让孙炯裁成窄条,将枪管紧紧缠绕在木枪托上,又用铜钉把铜片固定在木头上,这样箍了五道铜条,朱见济想了想,顺便在枪口上方用铜片做了个准星。

吴忠在一边看着手铳被朱见济改得面目全非,陷入了思考,直到朱见济用铜条把枪管和枪托固定到一起,他才一拍大腿,兴奋地跳了起来:“小爷这样一改太巧妙了,能让卑职放一铳试试吗?”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