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正太> 第五十五章朝鲜国王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五章朝鲜国王 下(1 / 1)

 明朝小正太55:更新时间:24--242:52:43。这也太过诡异了,朝鲜国王不打算回国了,难道想就一直在大明呆着?好好的一国国王不当,脑子不是有病吧!朱见济连忙问为什么。 小。。

“朝鲜国内传来消息,就在十月十日,我的叔父首阳大君李瑈发动政变,勾结大臣郑麟趾、韩明浍,杀死了顾命大臣左议政金宗瑞,自称摄政大君。并对重要官员进行了大清洗,凡是不服从他的都被剪除,现在他已经掌握了朝廷的实权,我已经回不去了。”397

“那你就在大明一直就这么呆下去了?”朱见济问道。

“还能有什么办法?回去让他一刀杀了,让他好名正言顺的当朝鲜王?”李弘暐狠狠地抽了一鞭子,将陀螺抽得跳起来。

“你这就是‘昏弃厥肆祀弗答’了!再说你在大明吃什么喝什么?”张天赐觉得他在大明未必能活得下去,北京百物腾贵,居大不易。

李弘暐嘿嘿一笑:“我是来朝贡的,朝贡就是做生意你知道吧?大明皇帝允许我国每年三次朝贡,而圣节和千秋节紧挨着,所以两贡合一,这次我带来大量的金银、马匹、人参、貂皮、东珠、纸张等物品。足够我在大明做个富家翁了,现在我带来的几个忠心的大臣帮我打理生意,在北京城里开了好几家店铺,生意很红火呢!”

朝贡贸易是指海外国家派遣使团到中国朝见大明皇帝,“进贡”方物,明王朝则予以官方接待,并根据“怀柔荒远、薄来厚往”的原则,回赠进贡国以“赏赐”。明朝对这些属国的赏赐一般是他们贡品价值的几倍几十倍。

朝贡外交的实质是名义上的宗藩关系认同,单从经济上算账是不划算的,是赔钱赚吆喝,但实际是双方各取所需,国力强盛了才会出现“四海宾服,八方来朝”的政治上的盛世局面,大明朝缺这俩钱吗?咱是宗主国,收小弟能眼看着小弟饿肚子?所以出手阔绰的大明手底下就有几十个小弟。

而附属国则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除了进贡的物品外,使团还会携带大量的私货进行民间贸易,这就属于被官方默许的走私了,获利也是相当高。

朝鲜和大明的朝贡贸易一年三次,一年三贡在明朝藩属国中绝对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分别是皇帝的生日“圣节”、太子的生日“千秋节”,以及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的“正旦节”。而当今皇帝景泰帝生日是八月三日,太子朱见济的生日是八月一日,所以才会两贡合一。

“你后不后悔跟着使团来大明?要是你不来朝贡,你的叔叔就没机会发动政变了,你现在就还好好的在朝鲜当你的国王呢!现在弄得有国难投,有家难回。”朱见济八卦地采访一下他的心情。

“那倒不见得。我父王曾说首阳大君长了一副反贼之相,早晚一定会造反的,让我当心,我却没往心里去。如果我在国内,说不定早就被他抓住杀死了。可见福祸无常,让我丢了国家却留下了我的一条命。”李弘暐神情复杂,眉宇间既有颓废也有庆幸。

“你都不打算回去了,那你还袭封干什么?”朱见济觉得既然李弘暐只打算在大明做个土财主,就应该低调才对,以一国国王的身份在大明做生意会不会有点有失朝鲜的国体?

“就为了给我那个好叔叔添堵!我是大明册封的朝鲜之主,诰命和印章都在我这里。只要我不死,他就成不了朝鲜的王!”

这倒也是,正牌子国王在大明,李瑈就转不了正。

三人一边抽陀螺玩,一边聊着天。

“你难道想一直这样苟活下去吗?就不想把你的叔叔打败,重新掌握大权?”朱见济问道。

“怎么不想!可是怎么打败他?他现在掌握着军政大权,忠于我的大臣被杀的杀,驱逐的驱逐,满朝都是他的人了。”李弘暐说着一声长叹,吟了一句诗:“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那你不会向我们大明皇帝借兵?”张天赐说,“你们朝鲜不是大明册封的吗?应该会替你出头,大明天兵一到,还不打得他满地找牙!”

朱见济却知道这恐怕是不可能的,我中华向来不干涉别国内政,他们叔侄争夺和大明有什么关系,恐怕就算首阳大君杀死李弘暐然后请求册封,明朝也会册封他为朝鲜王。再说兵凶战危,隋炀帝因为征高丽弄得天下沸反,景泰帝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失势的李弘暐出兵。

果然李弘暐说道:“我朝鲜历代发生过许多夺权的,太宗大王当年闹那么大的动静,大明天子都从未派兵,怎么可能现在为了我出兵呢!”

“哦!你们的太宗大王怎么折腾的?”朱见济和张天赐都来了兴趣,也不抽陀螺了,都凑过来了。

李弘暐说漏了嘴,说完才想起该为尊者讳,可朱见济和张天赐怎么会让他避而不谈,李弘暐只好和他们说起来。

通过他的讲述,朱见济才知道,朝鲜的政治虽然跟着大明走,但要比明朝乱得多!基本上有兵有钱就有话事权。

朝鲜本来就是大将拥兵自重,废了原来的国王建立起来的。洪武二十五年,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建立朝鲜。

朝鲜王朝之前的是高丽王朝,在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就派遣使臣出使高丽通报国号年号,试图与高丽建立宗藩关系。当时的高丽王朝国王王颛也是会见风使舵的,看元朝没落了,便断绝与元朝的关系,受明朝册封,成为大明的属国。

洪武二十一年,冯胜和蓝玉率领军队打败纳哈出,控制了辽东,并在辽东设了铁岭卫都指挥使司,控制了铁岭。这一带是高丽早就想得到的,只是打不过蒙元,现在大明打败了蒙元,王颛的接班人王禑就上表想要这块地方。朱元璋都被他气乐了:老子是替你打工的?我收复的国土你想要去,没睡醒吧!当然严词拒绝了。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朝鲜王就调集军队准备用武力夺取。派曹敏修和李成桂带领大军攻打辽东,多少人呢?四万。

这是一个很不靠谱的决定:冯胜和蓝玉是什么人?二十多万的纳哈出的军队都被打得落花流水了,你朝鲜连蒙元都不敢招惹,现在也敢来和大明照量照量。

这账是怎么算的:朝鲜人打不过蒙古人,蒙古人被大明打的屁滚尿流,你个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还敢来招惹大明,当是玩老虎棒子鸡呢!

王禑是个糊涂虫,李成桂可不傻,送死的事不干,这位统兵大将先做通了曹敏修的工作,然后带兵打回去了,废黜了王禑,用傀儡过渡了一下,就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老子英雄儿好汉,李成桂的儿子李芳远继承了他的造反基因。李成桂先后有两个王后,一共给他生了八个儿子,李成桂偏偏喜欢小儿子,立小八李芳硕为世子。李芳远是老五,联合老三李芳毅老四李芳干,把继母生的两个兄弟老七李芳蕃老八李芳硕干掉了,这就是“第一次王子之乱”。

这场大乱斗,除了老大和老六早就死了以外,只有老二李芳果没有参与。朝鲜一应制度都是学习中华,所以根据唐太宗的“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嗣者,两弃之”的理论,痛失爱子的李成桂传位给了李芳果。

后王后康氏的两个儿子都被杀了,留下的都是前王后所生的一母同胞了,李芳毅为中军节制使,李芳干为左军节制使,李芳远为右军节制使。后来李芳干和李芳远在开城对战,李芳干兵败被俘,这是“第二次王子之乱”。李芳毅听说他们兄弟相残,痛哭流涕,当即辞去职务,交回兵权。至此朝鲜兵权尽归李芳远。李芳果立弟弟李芳远为世子,不久就传位给了李芳远,是为朝鲜太宗。

李芳远做朝鲜国王时有两个太上王,他父亲和哥哥。对父亲李成桂,他赶尽杀绝,亲自带人征剿,抓住之后幽禁起来;对兄长李芳果,他盖棺不定论,李芳果逊位之后又活了十九年,在他死后由于李芳远要表明自己是直接继承太祖的正统,因此没有给其上庙号。

李芳远对父亲和兄弟如此,明朝不光没派兵讨伐他,还把他的父兄都没有得到的朝鲜国王封给了他。可见大明实在没那闲心思去管朝鲜国内的那些狗皮倒灶,更不可能为了李弘暐出头去讨伐李瑈。

听他这么一说,连张天赐也相信大明是不可能借兵帮他复国的了,只好安慰他:“其实在大国为民,胜过在小国为君。”

“你也不用安慰我,我终究不能和他干休的。现在蛰伏是为了将来能反攻回去,招兵买马需要花钱,做生意是为了挣钱,但挣钱不是最终目的。我现在终究是年龄太小了,我在这里一是学本领,二是积蓄力量,等我有能力的时候再回去和他算账!”李弘暐抿着嘴,眼中露出坚毅的光芒。

明朝小正太55: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