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内阁的头脑都在,当场便拟好圣旨交司礼监盖章就可以布告天下。崇祯话锋一转问道:“蓟州总兵杨岳在辽东的新城即将筑成,吏部有合适的官员前去署理民政吗?”刚刚一直没有发言的王永光闻言不由一愣,筑城的事他也有所耳闻,不过新城地处边塞,一般都是实行军管的,再说这种小事一般左右侍郎就处理了,但是既然皇上问道自己也不能一问三不知,想了想开口道:“皇上,不知新城按那一级对待,是县,还是府?”这个的确是个问题,一般三万丁以下的都是县,可是此城是军事要塞,尤为重要。崇祯道:“还是按府吧。”
王永光理了理思绪道:“回皇上,去年京察,政绩一等的县令总共有四十三人,还有。”崇祯打断了他的话道:“新城位置险要,应派精明能干之大员,署理兵马民政诸事。你们有什么人选吗?”梁廷栋上前拱手道:“皇上,臣愿意举荐一人,宁前兵备陈新甲,此人熟知边塞,晓畅兵事,可以委以重任。”侯询也不甘人后道:“皇上,臣也知道一人,孙传庭,此人为人正直,沉毅多筹略,不过他现在还在老家。”崇祯奇道:“这是为何?”侯询笑道:“回皇上,这孙传庭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初为永城知县,因政绩卓越,天启初,擢吏部验封主事,屡迁稽勋郎中,时魏阉乱政,他不满阉党任人唯亲,党同伐异,便告老还乡了。”崇祯恍然大悟,这人因不满魏阉乱权弃官不做,仅此一点便比许多人强,难能可贵。可以委以重任。王永光见这两人大获圣心,便急道:“皇上,臣也举荐两人,其一,山海关兵备杨嗣昌,为人仁孝,刚直不阿,堪当大任。”崇祯笑道:“杨嗣昌,朕知道这个人,就是前不久上奏说愿代父死,是个仁孝之人。”说来话长,这个杨嗣昌是杨鹤之子,月前,被杨鹤招抚的神一魁又反了,一举攻陷安塞县城,这让崇祯大为恼火,自己从内帑拿出来的银子大多都被杨鹤用来招降这个神一魁了,如今神一魁复反,这不是舍了孩子还没套住狼,立即让锦衣卫将杨鹤逮捕革职查办,并交刑部议罪。杨嗣昌一连给崇祯上了三封奏折,请代父死。这一招相当高明,立足大义,崇祯还能杀他吗?那自己不就是昏君了吗?不但不能杀,而且还大大的褒奖了杨嗣昌。
王永光见皇上高兴便继续道:“陈奇瑜,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现为右佥都御史,为人沉稳有谋略。”崇祯起身道:“好,众爱卿所荐之人都是精明能干之人,这样吧,陈新甲继续以兵备一职出使新城,孙传庭起复,为新城知州,杨嗣昌擢辽东右参议驻新城,陈奇瑜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新城。”这时半天没有说话的温体仁开口了:“皇上,新城筑成,还未定名,还请皇上赐名?”众人不由得侧目,这厮果然是个溜须拍马的人精,崇祯闻言不由大喜,想想自己题名的城池,多少年后还被后人称赞,不由精神一震道:“来人,笔墨伺候。”两个小太监连忙铺纸研磨,崇祯略一沉思,刷刷在纸上写道“
日月城”。日月为明,千秋一明。众人连忙上前称赞。
北方的草原现在正是秋高马肥的季节,往年每逢此时蒙古人都要南下“打草谷”,明军也要“烧荒”备战。今年的边境却异常安静,原因很简单,他们正在陷入一场“内战”蒙古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散居式游牧部落,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在林丹汗与明军的突袭下,许多蒙古部落被打的措手不及。一时间林丹威信剧增,一些部落望风而降。
进入草原的第三天两军一举解决了奈曼和库伦两个较大部落后,就开始分兵,三千人为一小队,五千人为一大队,两小队中有一大队,每队相距三十里,如同一把梳子般仔细地梳理着草原,一般的小部落青壮不过千人,如遇到五千人的大部落则两翼的小队配合大队进行合围,一举吃掉。就这样短短半个月,联军步步蚕食奥巴的领土部族,并在林丹蒙古共主的号召与兵威下看似强大的科尔沁顿时土崩瓦解,九月初五林丹汗兵临奥巴的治所格勒珠尔根城下,开始四面围城。并派人联系左翼的杨岳,希望合兵一处。
在大兴安岭东麓,刚收拾了一个小部落的杨岳得报后,不过轻轻一笑道:“告诉你们大汗,要小心皇太极,三日后,我必定赶到。”蒙古使者一愣,缓缓退下。也不知道林丹汗会做何感想。这些日子,杨岳在林丹蒙古大汗的虎皮下,着实得了不少好处。俘获颇丰,以蒙古共主的名义讨伐叛贼,这样也减少了蒙古人抵触的民族情绪。通过作战也提高了明军骑兵的作战能力,当然死伤也是难免的。就地扎下营寨,杨岳派人通知两翼的李之述和曹豹向中军靠拢。
九月份的草原,白日里还不觉得冷,一到晚上却冷得厉害,明军帐篷里一时纷纷生起火来,煮牛羊肉。一帆风顺的战事让所有人兴致高涨,中军营帐里更是等灯火通明,这里原来是一个首领的营帐,十分宽敞。李之述和曹豹两人可以说十分酣畅淋漓,一路上,两人作为左右两翼一直配合默契,步伐一致,作战时勇猛非凡,大开大合,身先士卒。军为将之胆,将为军之魂。真可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杨岳端起一碗酒笑道:“子升,立本,来,我敬你们一杯!”两人也不矫情起身端起碗一饮而尽。李之述笑道:“大人,这一仗打的真是痛快,横扫千军如卷席。”曹豹在一旁道:“我早就说了,跟着大人打仗,就绝对不会吃亏。怎么样没错吧?”引得众人哈哈大笑,穆成拎着酒坛子来到曹豹身旁笑道:“曹将军,我们来喝一碗!”“好,你小子也不错,跟你喝一个。”曹豹来者不拒一饮而尽。两人又一连喝了三碗。曹豹又给自己满上了,杨岳见此放下碗道:“虽说军中不禁酒,但是适量即可。子升,少喝点!”曹豹讪笑着把已经到嘴边的酒放下了。豪勇之人必有海量,这厮倒是应了这句话。作为行军赞画的杜应芳起身道:“总镇,眼下我们俘获的牛羊和蒙古人日益增多,是否抽出一部分兵力押解回去。”这些日子来明军俘获了数十万头牛羊还有一万多俘虏的确是个问题,杨岳道:“眼下还不能分兵,我们必须集中兵力,等打完这一场仗再说。”李之述眼睛一亮问道:“大人,又有仗可以打了?”曹豹本来闷闷不乐闻言也精神一振,杨岳笑道:“是的,林丹已经派人联络我了,科尔沁被袭,皇太极出兵是早晚的事。”杨岳与众人又仔细商议了一番,暂且不提。
这一段时间皇太极也没闲着,他在忙着集权,老奴留下四大贝勒共同理政的规矩,让皇太极实在难受,处处掣肘。曾经鼎力支持皇太极的代善已经被边缘化了,由其子岳托署理正红旗,阿敏也因征明不利被皇太极找了个理由给废了,他的镶蓝旗被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接管了,多尔衮兄弟还算听话,也接管了镶白旗。四大贝勒就剩下个莽古尔泰了还碍手碍脚的,皇太极十分有耐性地等着,一点也不着急。这个年代虽说交通不发达,信息传播的慢,可是草原上如此大的军事行动还是瞒不了多久的,皇太极在九月初三终于得到了奥巴的求救信,皇太极军略可能稍逊其父,但是政治上的灵敏却大大超过**哈赤,他还快就反应过来了。若是科尔沁被林丹征服了,会引起一连串的雪崩反应,首先那些新归降的蒙古部落会动摇,其次林丹的威信将大大提高,这将影响到外蒙三大部的态度,他们有可能倾向林丹汗。等等连锁性的政治恶果是皇太极无法容忍的,同时他也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估计等他集结好了大军再去时估计只能给奥巴收尸了,他立即行动起来,召集了随时待命的两黄旗,正黄,镶黄,正白此上三旗平时由皇太极亲自统帅,同时又命令在辽河的蒙古部落抽调两万骑兵助战。两红旗由于上次在昌平吃了亏,后来又被皇太极以作战不利夺了许多人口,实力大减所以留守沈阳,莽古尔泰与多尔衮则集结后军与粮草。
如此,皇太极凑足了四万骑兵,星夜疾驰,三天三夜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地长驱八百里来到镇远堡,这里距勒珠尔根城尚有一百二十里路,大军人困马乏,在得知城池尚在的消息后,皇太极下令全军稍作休息。等明日,也就是九月初七,与林丹决战。这时,林丹也接到哨骑消息,知道满洲的辫子军来了,林丹召集部将,决定留下少数兵力继续佯攻,大军则立即南下,准备与皇太极决一死战。这是一招险棋,若是城里的奥巴出城与皇太极南北夹击,林丹汗绝无幸免,有的部将向林丹汗提此忧虑的时候,林丹爽朗一笑,轻蔑道,奥巴此人鼠目寸光,做事畏首畏尾,在情况不明朗时,他绝不敢轻易出城。我们迎头痛击皇太极之后再来收拾他。睥睨天下的英雄气势可见一斑。林丹汗连夜率军赶到军都山,依山下寨。这里是皇太极的必经之地。
翌日清晨,微风徐扬,红日初升,蒙古骑兵依着山势分为四块,轻骑兵在两翼,中路重骑兵。还有最精锐的怯薛亲军在后压阵,这是林丹效法成吉思汗的怯薛歹建立起来的,勇猛善战自然不用说,最重要的是这一万怯薛军只效忠于大汗一人,这是林丹的最后依仗了。探马来报,女真人的前锋已经出城了,预计两个时辰就会抵达,林丹对于今日一战充满信心,天时,皇太极匆匆而来,只有四万骑兵,和自己旗鼓相当,而且他们长途奔袭,自己以逸待劳。地利,自己的骑兵居高临下,能最大程度发挥战马和弓箭的优势,敌人处于仰攻,战马的冲击力必然大减。人和,皇太极虽说有四万骑兵可是满洲的辫子军只来了两万,必须击溃这两万辫子兵,那么依附于皇太极的那些蒙古人自然就不足为虑了。林丹望了望左翼,见左翼有些松散,这是他东征以来归顺的部落组成的,林丹皱眉道:“贵英,你带一千亲军去左翼压阵,等会要防止他们临阵溃逃。”傍边的一位高大汉子领命而去,林丹汗开始心不在焉地想着,等解决了皇太极,是先对付满洲援军呢,还是趁机吞并科尔沁?
日上三竿之时,蒙古人已经可以看见远处滚滚而来铁骑,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想要进行隐藏埋伏,迂回包抄是十分困难的,得知林丹汗在军都山列阵相迎,皇太极索性直率大军前来决战,骑兵线式平推,缓缓而进,毫无缝隙。既保留了战马体力,也不给林丹汗一丝可乘之机。三里,两军据此相望。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