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晋末风云录> 精彩书评汇编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精彩书评汇编2(2 / 2)

而老卫要是能击败司马勋,然后以潼关据守,那要实现僵持并不是不可行的。而在这时要是恒温能调出兵力进攻石赵,扰乱石赵的后方那取得胜利并不是没有希望,胜利估计接近五成。而从最近章节中看,恒温有些犹豫,甚至说还是决定不明确支持这就说明了他的赌徒心态了。在没有把握的时候绝不倾尽全力。你说恒温不敢调益州的兵力我绝不相信。只要他能获得的收益大于现在他的筹码他绝对会干!益州就算复叛只要他能解决这边的事要再打回来是很有把握的。毕竟就算益州叛乱要成气候也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

单身也不错

靠!晋末就土改了!你是不是想统一地球还是占领全宇宙呀!回到古代还不是想过把地主瘾再泡两美眉!现在都21世纪那些GD的人哪个不是234568奶,你回到古代了还做圣人了,我看那人生理心理都不正常的很,估计太监很久了!靠,太监也猥亵呀..........除非他有着男儿女儿心,十足的新一代变态狂(道人注:这位大大牛,其实这个土改的含义是很广泛的,许多大大关于此问题都有精彩的论述,不改革土地,打击豪族,是不可能有发展的。王猛后来在前秦就做了此事,秦国前期才得以有充足的粮草和兵源来征战。)

Hellwolf

潼关在手,关中无忧。历史上这条线上多少尸骨,六国联军在函谷关和潼关碰壁还少了?兵力对比10倍的强攻都很困难,何况是骑兵为主的石赵军?而且现在石赵内部处于很微妙的平衡状态,谁都有那么点实力,谁又都想保存实力等着最后的权利角逐,所以东面的关键是冉闵等人的态度,如果大家都像蒲洪那样惦记着关中,那就另当别论了。

桓温是不可能出手的,就算他想,得到消息再从蜀中调兵也来不及的,从汉中到关中都要十多天,何况是益州?最有可能出手的还是主角的便宜老丈人,历史上石虎没死,人家就已经发兵南下,“夺得幽州,迁都于蓟”了,现在虽然少了代国作帮凶,可是送上门的便宜谁都会占的。距离石赵的旧都城襄国,新都邺城,可比关中近得太多了!虽然没有灭赵的实力,但是打落水狗的本事还是有的。

pc9527

着啊,潼关在手,关中无忧。多少人的碰出的名言,老卫当然也可以有样学样,只是可惜老卫不是秦,古代战争更多的是因人成事。狼兄不会真以为老卫无忧吧?我说了老卫没时间发展,一开始就说了,老卫必须联络各放势力在石赵大军对付他而后石赵内乱时来打这只落水狗。为什么?内部不稳,老卫自己手头的兵力就参差各异,各含鬼胎,还有他背后土族毫强,外族兵力。要是这些势力在老卫和石赵的大军在潼关对持时从背后来一下或弄个什么反间计之类,老卫还敢说潼关在手关中无忧?狼兄有些想当然了吧?

至于说老卫的便宜老丈人那就更对了,要是连慕容鲜卑都动手了而恒温没动手,我估计到大事一定恒温自杀的心思都有。那时侯的石赵还不乱成一锅粥难道还能指望他们认为慕容鲜卑是神仙,倒履相迎,再认为恒温是大魔头倾尽全力来对付他?再说兵力问题,我前面也说了,乱局一成,兵力就不成问题了。就算恒温不想动手,那他的政敌也会动手,要是恒温没办法组织兵力,那谢家也会想办法帮他组织兵力!因为这是入主中原,起码是为以后北伐立桥头堡的最好机会,但凡一个想立功成为新的江左门阀的人不可能放弃的机会。

狼兄很多事都以历史为依据了,可惜那时候没有老卫这号人,现在有了。蒲氏惦记的长安现在在老卫手上,所以他们要对付的还是老卫,关我恒温屁事?先莫说现在恒温根本不知道这里面有个后秦霸主符坚,就算知道了也就当他是个小杂毛。才10岁不到的孩子又没兵又没权能上天去?莫非符老大也是穿越的人才?10岁就能王八之气一出天下慑服?所以我坚持认定恒温这一局必赌,而且还是身家性命压上去赌,益州我说了就算调走了兵会有一丝混乱,要再拿回来难度还不是很大的。何况荆州现在也一定留守有足够的兵力。

老实说,和狼兄喊那么久,我也有点累,想我潜水N久,现在居然冒泡打那么多字?赶上一章了,而这样喊来喊去是不会有结果滴,可恨的是大大这家伙也不冒个泡来透露点“剧情”,累我们在这瞎猜猜,他给个精华就闪一边去了,不值啊!所以我确定,狼兄要再反驳我我是说什么也不接口了,只是希望狼兄别再拿兵力不足,稳定发展来说事,在古代想要稳定不是那么好办滴。不知狼兄可记得曹操?当时的曹操刚当官的时候只是想明确法纪就被当时的土豪门阀整的够呛,何况老卫要真按你说的土地改革那只怕全五胡人民全都想灭了他。

信达雅

桓温要动也得等潼关这一局结束,否则他出兵也只是替主角挡灾而已.蒲氏想入关中,姚羌就不想吗?他们可以用谋略,主角一样也可以.

Hellwolf

主角的能力是无法改变历史人物本身的性格和社会矛盾必然发生的走向的,但是改变身边的人,或者是改变某些可能避免的错误,还是力所能及的,历史是无数必然堆砌出来的偶然纪录,桓温是不是北伐、冉闵会不会杀胡,这些都不是主角现在可能改变的必然,但是影响身边的人,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被历史的巨浪所淹没,一个强者还是能够做到的。比如实现武装割据、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强化军队的战斗力等等,很多人都被唯武器论和美国式的暴力人生观所毒害,高喊着杀胡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可能就是胡人呢?

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会脱离当时的历史现状而存在,冉闵是满足了他的杀戮快感,痛痛快快的作了英雄,但是,对中华文明和子孙后代呢?他是没有这么高的境界的,作了什么事是他的决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解读他的行为,都是后人的一厢情愿而已。书上的描写也绝不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全部,每个人都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历史人物也一样,有些可能会发生蝴蝶效应,但是有些则不然,刘备有机会一定会篡位,但曹操就算有再好的机会也不会,这是性格和环境使然,决不是人的外力可以改变的必然,但曹操还是奸雄,毋庸置疑。

从西晋“八王之乱”到西魏府兵制形成以前,除汉人建立的冉魏、北燕、前凉、西凉及汉化程度较滦的前燕、前秦、后燕等政权外,北方许多政权的兵制都有一个特点:军队主力一般为少数族部落兵组成,汉人一般不当兵,而只是忙于耕作,为少数族政权提供衣食和军需。这个特点,从行政管理角度看是胡汉分治,从军事角度看是耕战分立。部落在建权之初都是实行部落兵制度,如果这些政权统治着大量的汉民,首先便要让他们供给其军队给养,于是往往实行居者专耕,出者专战的耕战分立制度。

Hellwolf

后赵仍然沿用胡汉分治之制,兵员仍主要在六夷中由征发,但也经常强迫汉人从军。石虎曾大规模征兵,使后赵军队(加上邺城旧军)达到50万,各州郡还必须另有50万人专为军队制造甲胄。——可见汉军在后期数量还是很庞大的,否则很难单单凭借少数民族的部落兵,达到百万之众的。不过最强大的还是中军,东宫卫士是从民间挑选上来的身强力壮的人,号称“高力”,统领他们的军官叫高力督,梁犊倒是可以自称一下(笑)。

陈本布衣

关于大将军,亦同汉制,况且宣王曾为大将军,所以晋代为大将军者较少,多以骠骑、车骑、卫将军、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骧、典军、上军、辅国者加大将军号。东晋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下,所以权臣多加丞相衔,少为大将军。司隶校尉乃司州刺史职,东晋京畿在扬州,所以司隶校尉的地位被扬州刺史取代。

关于校尉,晋承魏制,校尉是比两千石的高官,和执金吾同级。《晋书》记载:“汉时有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晋沿袭而不革,犹领营兵,并置司马、功曹、主簿。”统治少数民族的长官亦是校尉,同为比两千石高官,杂号校尉位低在正号校尉之下。汉唐不同兵制,唐代的校尉成为低级军官,为营的统领,是因为府兵制的关系。

Hellwolf

称呼“太后”,不用说是石季翘辫子了嘛!石尊浦洪打的凶,也只能是为他人作嫁衣咯!石斌小命不保了,当真以为自己能用汉人的政治斗争来取代胡人的腥夺权,未免天真过头了,这是所有汉化太深的胡人共有的特质啊,想想历史上的付坚也是如此,此之良药,彼之毒药啊!石尊的选择就比较难猜了,不过消息既然已经走漏,丢下主角回师的可能会更大一些,司马勋这次死定了,拖了一两个月,汉中是铁定没有了,主角打生打死,桓温这便宜捡得倒是轻松啊!

浦洪的惊讶有点奇怪,石赵的军对本来就是6部混编的,而且石虎对氐羌2部的疑惧始终没有减少过,河南对北军的汉人和羯人而言都是故土,他们与石赵不是简单的民族矛盾,更多的是阶级矛盾,浦洪应该是在打分化诱降北军中的羯人的主意了。危险噢!

历史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都具备了,冉闵在撤军时会对石尊怎么说,实在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浦洪的下场不会比历史上好,就算主角不出现,冉闵也是不会放过一个可以让胡人自相残杀的机会的——洪本关中土著,今关中氐人,不下十数万户,洪若得之,再不可制矣!浚一勇匹夫,全无根基,且士卒思乡,公既定大宝,一旨赦书,关中自安,皮肤之疾尔,然纵洪入关,百年之祸,断不可取!尊善之,遂召洪退兵,是时,洪破关在即,太惜曰:“误国者尊也,灭国者浚也,乱国者闵也”,尊问之,阴使鸩杀洪。

浦洪本人一开始还是自信可以在中原创一番事业的,不过碰壁之后才想起来还是关中故地最好,不过那时他已经快死了,现在的浦洪,相信是已经意识到关中的重要,但还没有下定决心的阶段吧。

信达雅

明明知道赵兵强晋兵弱还不多派兵守潼关,既然以主力对晋军就应当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偏偏还要断彼粮道打持久战,不是找死是什么.主角个250这次能躲过一劫纯属运气,继续犯傻下次就保不住脑袋了.

-如果向司马勋散步谣言说关中豪族与卫浚勾结企图伏击他,同时对关中豪族说已经向司马勋上表请降然后引兵急攻.等司马勋确定情况时估计关中豪族也被清的差不多了.这时就算蒲洪乘石赵内乱入关主角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毕竟那时主角的补给情况肯定比蒲氐好些.

-pc9527

-....................怎么老天爷还不快把我一把雷电劈到恒温身边啊???连下两日暴雨打雷闪电的,我都跑出们去举着根钢管,怎么还不劈我啊!?让我回去怎么着也要说动恒温就算不起兵也要做好准备啊!!如此好的形势一点准备都没有太说不过去了!无论如何恒温都是有大便宜赚的,还不早做准备莫非真要待到大局以定才徒呼奈何!?难道着渔翁恒温也不想做?待到他万事皆备别人也万事皆备了啊!现在恒温是可求稳可行险,难道他就真看不出来吗??

-好读书不求甚解

-首先给五票,然后开始胡扯。形势颇有些像当年的德军啊!两次大战都面对两线作战,第一次在西线陷入阵地战后,意图全力在东线击败俄国,未果。二战迅速解决西线以致势不可挡。如今西面敌人较弱,应当速破之,再挥师东进。说白了,赵军强攻下,潼关是守不住的,但是它的迟滞作用才是关键,只有拖,才可以等到主力东进,恒温摸鱼,最后是重中之重的石赵内乱。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