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9527(道人注:和狂人一样,是桓温的铁杆支持者):
首先,我没说恒温是神仙,我说的前提是石赵乱后恒温才会动心思北伐,没说现在恒温就在想着北伐,要是他真那么猛我立刻就不看这书了,敢情他都成大神了.其次,完全控制汉中和荆州对现在的恒温来说是不可能的,这在谢家企图联络老卫去河南这一点上就很清楚,现在的恒温不可能完成割据荆州的能力.在江左他的对手还太多了.另外还有个潜在的原因以前的书友也讲过,现在的恒温就跟当年欲杀董卓的曹操一样,还是有那么点匡扶天下的心思在的.还有个老卫期待发挥作用的猛人:王猛.
至于说要消化益州的成果我也很赞同,但不表示恒温调不出兵,我说的北伐不是要大规模的出兵.只要小规模的调动两到三万人策应而已,这样的兵力如果恒温不调的话,那他的政敌一定会调的.就因为两个字:战功.现在包括后来的恒温之所以能巩固荆州还是他的战功为他带来了站稳脚跟的机会,这点他的政敌也清楚.在中原大乱的情况下要是他们能排出一个捎有点能力的人在这个时期取得战功,再经过健康中的政敌的运作随时会让恒温的政敌也掌握到一定的兵权.届时恒温再想过的那么舒服就难了,恒温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Hellwolf:(道人注:现代纵横家,以天地为棋盘,以万军为棋)
p9527兄,你的判断,是基于对桓温的性格不理解而做的常规判断,桓温的父亲桓彝官拜宣城太守,在苏峻之乱的战事中遇害,桓温探听到杀他父亲的参与者中就有泾县县令江播,十五岁就已暗下决心要报仇恨。十八岁那年,江播去世,三个儿子在灵堂里暗藏利刃,以防桓温来报仇。桓温就怀揣凶器,装扮成吊丧的宾客,混入灵堂,乘人不备,将仇人的三个儿子一刀一个给捅了。成年后的桓温身材雄伟、性格豪爽且有风度,熟悉他的人都认为他是孙权、司马懿一类的人。
pc9527:
至于说到趁政权交替时攻伐是不义,我到想问一下,现在石赵是不是没立有皇帝?冉闵叛乱时是不是就要等到他们打完了再立过一个皇帝稳定以后才能打?这都不现实,名义这东西是最好编的,到时只要喊一句很么协助平叛或是别的什么就行了,中国的文人永远都会这招.最后也永远都是胜利的代表正义.至于说慕容一族可能出兵的情况,狼兄似乎忘了现在他们还是称臣于江左的,要是以江左的名义出兵慕容再要对着干那失义的是他们.
Hellwolf:
桓温出兵成汉之时,东晋朝中众多的反对声中,惟独桓温的好友刘惔认为桓温必胜。有人问他怎么就这么有把握,刘惔回答说:“这一点从赌博就看出来了。桓温是个赌博的好手,不是绝对有把握得到的他绝不会去冒险。只恐怕攻克蜀地之后,桓温将在朝中掌握大权了。”——另外,桓温尚南康公主,这些说明了两件事:1、这个人是个好赌徒,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2、他的野心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广为人知,并且本人也没有否认的意思。(狂人注:永和六年的桓温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狂人也一直在权衡。因为这将影响到情节的发展,如果桓温的野心还是要成为江左第一门阀,如同庾亮那样,那么他最好的选择是镇寿春,做出北伐的态势,视河南的局势而定,博取一个好名声,对于卫浚,他会一路开绿灯,给他合法的身份,但实质帮助会欠奉,因为赵国还不够乱,北伐时机还不成熟,只能准备,不能出兵。若是他的野心已经达到了王敦的程度,那么他会找借口灭掉司马勋,占领汉中,若卫浚强,则极力笼络卫浚,若卫浚弱,说不定等汉中大定后会联合关中豪族灭了他,以牢牢控制西面的即有地盘。他会并不急着去北伐,等到北方大乱之时再伺机占点便宜。雒阳虽好,却不好吞,一个不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王敦就是如此,终他一生,未曾北伐。)
pc9527
狼兄,正是因为恒温是孙权,司马懿这样的政治家所以才更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兵,因为这是必须要出的!成,那就是江左第一权臣,统兵在外,战功无双,就算你不想封也必须要封!败,恒温会有什么损失?最大的替罪羊就是老卫,就算败了,石赵也不会存在了,又有谁能给压力江左来杀他?他还是赚了名声,至于他的政敌,要是有办法对付他他也不能在荆州过的那么舒服了。
Hellwolf
现在的桓温,对内并没有掌握朝廷的大权,对外也没有足以号令天下的重兵,它仅仅是一个zhan有了荆州,又刚刚在益州立了点小功劳的军阀而已,虽然将来天下人都对他寄予厚望,但现在他还什么都不是。今年灭蜀,明年就北伐,不要说桓温,换谁都是不会做的。司马勋为什么着急?因为他知道,桓温一旦稳定了蜀中,下一个开刀的就是他!
pc9527
赌徒恒温,完全同意!不知狼兄平时赌吗?小弟平时到是颇好此道,要是我就必赌这一局,赢了的好处是什么?我想狼兄不会看不到吧?可以说要是赢了恒温完全可以把他的政敌扔到一边了,光复名臣啊!就算皇帝想杀都要仔细想清楚了,届时恒温的高度只会成为李广,难封啊!我是打死也不信恒温会是个皇帝想杀就乖乖让他杀的人.
Hellwolf
慕容鲜卑称臣江左,可不是向桓温称臣!真的要是有利益之争,相信桓温失败了健康的政客们会比谁都高兴的。眼前是空虚的本来就是晋国土地又很关键的汉中,与拥兵号称百万的中原石赵,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不用思考,桓温是个政客,政客总是先考虑风险和收益的。
pc9527
司马勋?现在急的是他,不是恒温,我只想说四个字:冢中枯骨.汉中的地势决定了他要想出头只能朝长安方向发展,进益州?是那么好进的吗?蜀道是什么情况是个军事家都知道,只凭一路进攻,还是在各方面都不占优的情况下那是不可能滴.也只有刘季玉只流才会引狼入室让刘备这家伙先把兵带了进来,就算如此还是费了好大一股劲才摆平.所以我说只要老卫能击败司马勋,那他就只要等死的份,要拿下他只要恒温啥时候腾出手来就行了,顶多就是过程再曲折点.
风险和收益?光复原来的都城会比汉中的得益小?不是向恒温称臣?那只有在恒温出兵时江左的那个傻子突然出来说:恒温叛乱拉!!!这样慕容鲜卑才有借口吧?可能吗?我脑子有点乱了.风险?要是石赵乱了,老卫从长安出兵,恒温从荆州出兵,冉闵在里头捣乱,石赵还有多少兵力可用?人心惶惶还差不多,难道司马勋能在被老卫击败后再变个十万八万的天兵来拖后腿?最大的威胁是慕容鲜卑吧?还在辽东呢,等他一路杀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Hellwolf
此时桓温手上有多少人马?灭成汉时先锋不过2千,甚至不敢分兵,可见他当时控制的部队,决不会超过3万人,灭汉以后,蜀地驻扎的兵力至少1万,否则连维持治安都困难,就这么点实力,以他不稳操胜券决不下注的性格,难道会把希望寄托在2万人的北伐上?李广难封,送死容易,带着2万人马北伐,然后提前让冉闵一支偏师放翻?还是让主角的老丈人早点为殷浩除了心腹大患?你想赌,桓温还想多活几年做司马懿呢?北伐三次终究没有攻入长安,最终到病死也没有扯旗造反,在历史的关键抉择中,他都退缩了,这就是桓温!
pc9527
人性啊,原来的晋末没有老卫这号人,现在呢?长安在老卫手上,要是老卫这时候掉链子,被击败了,长安丢了,叫我我也不北伐.现在呢?我又没说要恒温拿这两万人打到邺都去,你要是想跑到那转转冉闵不一枪把你放我趴下我都要把他放趴下.只用这两万人过江,趁石赵大乱打打顺风仗就能名利皆得,不去的才傻.人马不足?我又不是做主攻的,那不用我担心,要担心人马不足的老卫,现在石赵已经把他当头号大敌了,兵力都往他的方向去聚呢,我要担心什么劲?不对头我溜回来就是了,死又不死我.
Hellwolf
冉闵会不会造反,只有作者知道,而且就算造反,也绝不是现在!没有把主角镇压下去之前,石赵再乱也有几十万大军和无数名臣宿将。桓温呢?平蜀后,蜀人反叛不断,被平定后又有晋将萧敬文之乱,是年平息。桓温虽然名义上都督八州之地,但可以推测,永和九年以前,他能够获得稳定后勤供应的,只有荆州。而荆州人口有多少呢?一百万左右。考虑到当时世族势力的强大,能够交纳赋税的人口当远少于此。而他的北方对手,谁没有2、30万的大军,骑兵以10万计,他能不犹豫么?
2万人马对桓温来说就是命根子,凭什么跑到北方为了个光复中原的虚名和主角遛一圈,步兵也就两条腿而已,出场费谁给?粮草谁买单?放着眼前的汉中不取,奔到河南找抽?除非桓温脑袋被门夹过了。桓温的近期目标,就是能够调动整个东晋的资源,来进行北伐。整个东晋,人口也不过三四百万而已,在东部扬州、会稽,世族势力更加强大,即使在桓温日后控制了这些地区之后,他能够调动的资源仍然远逊北方。王羲之在写给司马昱的信中警告“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并不是危言耸听!
pc9527
我说的第二个成立北伐的原因里说了啊,冉闵叛乱,石赵大乱,我没说叫他现在就上啊!!!这道理老卫也清楚,所以他才会想待在关中,不想去河南.就因为老卫知道长安对恒温的重要性,至于那2,30万大军,那也不是恒温要考虑的,是老卫要考虑的.起码现在老卫还有个潼关顶一下,所以老卫现在想的不是劝恒温立刻出兵北伐,是怎样拖,拖到石赵乱!我说了,幼主在朝,权臣在野,必乱!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我个人觉得我说的那两个条件成熟,那恒温必定会想尽办法北伐,而且一定是要当主将.至于兵力问题,我没说恒温只靠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凭恒温的能力,在中原大乱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关系说动江左朝廷再掉点力量过来不难.要是这都被卡死,那我真怀疑恒温为什么能活那么久了.而且要是真到那样的局势,就算恒温不想去,别的想立功的门阀多的是,还用担心这个??
Hellwolf
桓温这个人,可以称之为“谨慎的赌徒”,要他北伐有三个必要条件:1、北方大乱,而不是仅仅石赵混乱;2、内部统合,由他总督内外军事,并且稳定的掌握足够的根据地,历史上他是在控制了整个东晋之后才出兵的;3、权利独裁,只有在内部与他对抗的政敌无法产生威胁的时候,他才会出兵,否则很容易天翻地覆,为他人做嫁。
现在主角都不用想这些问题,在桓温能腾出手来之前的这段时间,估计至少有两三年,主角只能依靠自己在关中立足,也只能在夹缝中挣扎求生,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历史上十六国时期,北方的战乱频繁,换皇帝走马灯一般,桓温为什么一直没有北伐?还不是因为没有准备好么?东晋的国力、本人的性格和生活的经历,已经决定了主角在这段时间要面临的局面。实际上桓温北伐的越迟,留给主角发展的机遇越多,桓温抓不住也不会去冒险抓的机会,主角都不得不去冒险,去把握,石赵现在的局面,各方势力相互牵制,平衡一旦打破,必定是混战的局面,主角的策略,就是固守待变。有了地盘才有稳定的收入和兵员,什么都没有,就指望着有人北伐来给你机会,那是做梦娶媳妇。
pc9527
我也同意狼兄的见解,要说靠恒温的北伐来找机会那是不现实的。其实说北伐那有点太过了,我还是说回我的原意,小规模出兵策应。老卫联络恒温的目的不是指望他北伐什么的,当然也不会是找什么认可,那些虚的东西也许有用,但还不至于定要找恒温。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恒温能在老卫和现在石赵的兵力陷入坚持时能帮一把。现在老卫要面对的是石赵2,30万的大军,就算这里面真正对敌的打个折扣,1015万那老卫也够呛,更别说发展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