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易天纪> 第三十一章,观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观机(1 / 1)

两人出得城门,便一路向东,按余一的说法,中原乃人间万象汇聚之处,帝都乃中原心腹之处,既来中原,怎能不去帝都,等游过帝都后,再四处行走也不迟。

钟启虽不是第一次与人同行,但心神却是前所未有的放松,不似先前那般时刻紧绷,时刻提防着魏岩,他虽还不能说完全了解余一,但有些人,有些事总是不会做的,这一点眼力,他还是有的。

“中原河山,比之塞外,终究有些不同!”一路行来,钟启不由有些感叹,一个是蛮荒苍凉,一个是锦绣繁华,瞬间的反差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余一笑道:“那是自然,中原所在,乃天下之腹地,龙气之归所,自来便是帝王所望、人杰所驻之地!”

钟启道:“怪不得你剑宗要独守中原,想必也有些气运考虑在内!”

余一摇摇头,道:“当初四派所争,均有此意,但至剑宗反而不是,我总觉得有些其他的意味在里面?”

“其他意味?这却是为何?”钟启对当年之事不甚了解。

“这个我却也不知,只是一种模模糊糊的念头!”余一皱了皱眉,又问:“师弟可知化音宗与天机阁的来历?”

钟启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余一道:“你太一宗起自‘书生’前辈,我剑宗乃‘出云’道人传下,但化音宗和天机阁,至今无人知晓其来历,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钟启微微蹙眉,道:“这倒是,好像他们二宗自来就一直存在,也没听谁说过他们的来历,确实让人奇怪!”

余一又道:“这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四派件仇恨纠缠,但偏偏化音宗和天机阁无甚来往,不冷不热,好像是在刻意回避一般,而你我二宗对于天机阁,虽谈不上苦大深仇,算不上关系良好,但至少相互间有所走动!”

钟启道:“天机阁传人,我却是从无见过,师兄难道是在怀疑什么?”

余一淡淡道:“我只是觉得这天地间有一种看不见薄膜存在,又好像有人一直在窥探一般!”

“窥探?”钟启心里闪过一丝奇异的感觉。

“不错!这非是修为的缘故,这种感觉恐怕你师尊也不一定有,只是我冥冥中的一种直觉,却是不曾对任何人提起过!”余一看着钟启,眼里闪过一丝深意。

钟启笑道:“那师弟还真要谢过师兄的信任了!不过师兄为何要偏偏跟师弟我提起?”他并不认为双方的信任已上升到无话不谈的地步,更不觉得对方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值得结交,便可以分享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因为余一所说的这些话,至少对于目前的他来讲,一点意义都没有。

余一微微一笑,道:“并无他意,只是让师弟以后对化音宗和天机阁的弟子留几分心思而已!”

钟启眼里闪过一丝疑惑,若按照余一所为,他怕是在拉拢同盟对付化音宗和天机阁,但钟启却又知道,拉拢别人这种事,余一怕是还不屑于做,那他所说的这些话又有什么意义,真如他所说的那般,只是单纯的一个疑惑,只是单纯让钟启留心那两个宗派?

钟启想了想,便放过了这个问题,不论对方意欲为何,都不会真正影响到自我的决断,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为简单之道,便转而道:“不知余师兄四处察看的结果如何?”

余一若有所思的瞥了钟启一眼,道:“我本是替一位师兄前来,不过奇怪的是昨天我并无发现任何修道者的痕迹,你应该明白,对于你我来讲,任何天地元气的波动都不会被忽略才对!”

钟启呵呵笑道:“自二十年前那一战后,四派元气大伤,均闭关修养,这世俗的事情自是顾不了多少!”

余一呵呵一笑,似没听出钟启话语中的深意,又道:“看来我定是错过了什么,不过这些散修,既然想要干扰世俗之事,必然还会冒出头来,到时一并解决就是了!”

两人言语中虽然谈论的也是一些可以称之为修道者的人,但心底却是谁也没放在眼里,对于他们这些无数数年累计的大派出来的弟子来讲,那些人只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除了极个别天才之辈能够脱颖而出外,大都都算不上什么人物。

这也怪不得他们轻视,散修之道曾在上古盛极一时,太一宗、剑宗从根底上来讲,其实也源自于散修,只是近年来散修愈发没落,再难现上古之辉煌。

钟启一时间心有戚戚,便道:“我等之修士,求得是那天地大道,修的是无上道果,自是无有多少凡俗之心,但对于那些好不容易窥得一丝天地之机的人来讲,眼里却无多少道,只有术,只有欲,他们先就走错了路子,以为一切神通术法便是大道,以为无尽无穷力量便是终极,如此一来,怎能过得了心魔那一关,怎能窥得无上大道?”

余一点头道:“不错,我们是占了宗门无数年来累积之因,跟脚深厚,自不是他们可比,这说到底也是一种机缘所致!”

钟启叹道:“可惜,即便我们四派弟子之中,又有多少人能明白这一点呢?日后也免不了再入轮回,于红尘业火中挣扎不休!”

“轮回?”余一眉毛一挑,道,“师弟相信轮回之说?”

钟启哈哈一笑,道:“普通人精神依肉体而生,肉体存而精神在,肉体亡而精神灭,即便有轮回,那也享受不到!”

余一道:“不错,只有我等修道之士迈入炼神之境,念头强大无比,精神才可与肉体稍稍分离!但那样也做不到独存于肉体,离开肉体,也是免不了消散一空的下场!不过,师弟对轮回一说是如何看待?”

钟启微微沉吟道:“轮回,即便存在,也只是修道者的轮回,非是自然之轮回,与天道而言,那只是阴阳平衡,一消一涨!”

余一笑道:“好一个阴阳平衡,正是此理!不过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修道者,都是想脱离那虚无缥缈的轮回,以得大解脱、大自在,永无痛苦,永无烦恼!”

钟启微微笑道:“若说轮回存在,那轮回则在于人心,更在于现世,轮回之苦,也是在于现世之苦,此在之人只在当下,故无前世来生之说。只有当下解脱者才为大解脱、大自在,寄托于虚无来世,实为大谬,当下解脱者,在轮回,也非轮回,当下不解脱者,出轮回,也在轮回!”

余一闻言,哈哈笑道:“钟师弟可以出家,跟那些秃驴参禅论佛了!”

钟启道:“佛家讲究一切均‘空’,又讲‘不离世间觉’,心外无法,以万物之理证心中佛性,与我等修道者也有诸多借鉴之处,可惜,佛家先就是以‘在’证‘空’、以‘空’质‘在’,最后必然是陷入死胡同中而不可得!”

余一面露奇色,道:“看来师弟所学甚广,对佛教还有一番见地,不过我们的根柢全在一个‘道’字上,追索的乃是万物生灭之理,师弟这般分心,怕要耽搁了正经修为!”

钟启笑道:“所谓一法通而万法通,世俗间有儒释道三教,这三教的每一次飞跃都是不断吸收另外两教成果的结果,便是此理。如若能够见到常人所不能见到的东西,即便耽搁十年八年,也是值得!”

余一道:“这却是师弟着相了,我辈之人,修道路程多艰,凭的便是一口心气,借得是大道之力,何必费尽心思让自己为难!”

这正是两人修道理念上的不同了,钟启讲究的是念头通达、心境高妙,不急不躁,一切了然于心;而余一,则是只凭一股锐气,斩破一切,以修为带动心境,直指大道。二者无所谓高下,但不论是钟启的先修心还是余一的先修道,均有别于其他修士,自是更为艰难。

天下间如钟启这般修心十几年、余事皆不做而且还有所成的再无第二人,最主要乃是只有一个钟启老师那种奇人;再者,以修为带动心境,放在一般人而言,只是一个笑话,心境不到,修为怎会突破?需要的则是更大的毅力。

两人虽说不上有敌意,反而互相欣赏,但也不会轻易屈居与人下,不便动手,自然想在其他方面超出一筹,所谓道无高下之别,人有云泥之分,最容易判定高下的自是个人对修道的理解了。

钟启笑了笑,知道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便放开这个话题,道:“眼下我并无‘化气’,‘太虚望气’之法更是破绽甚多,不知师兄有何看法?”

余一明白钟启的意思,对于修士来讲,所有一切的最终都要归咎与力量的较量,两人这般口头上论道却是一点说服力也无,至少要等钟启迈入化气之后,才可能一较高下,便道:“师弟怕是要到‘炼神’之境,念头纯净通达,可独立而生,才能使‘太虚望气’更进一步!不似我之道,悟就是悟了,一步登天而上,再无多余之变化,看得只是自身力量大小是否足够而已!”

钟启自是知道这一点,略带遗憾道:“可惜,怕我是短时间内不能一窥其妙,也无法和师兄一较长短!”

余一笑道:“机会多得是,不过师弟竟能做到‘天地元气皆入眼’的地步,这已是很了不得的事了,反观我,也是步入化气后,凭借外物才做到这一点,相对来讲,却是逊色不少!”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