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易天纪> 第七章,五气之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五气之经(1 / 1)

“‘号令天地’,好大的气魄!”钟启不禁悠然神往,“祖师之气度,我尚不能及也!不过说来也怪,为何就此没了下文?祖师只述其悟道前,悟道后的事情却寥寥数语盖过,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他思索了片刻,也不甚清楚,想了想,后退两步,深深拜下去,道:“祖师在上,弟子钟启今日无意得见祖师一生之气魄,深有体悟,更坚定己心求道,他日若有所成,也是祖师余荫所致!”

钟启拜了三拜,又想起刚刚所看到的一句“吾终窥得一浩瀚世界”,心有顿时有些异样,“看来修行之道,非我想象的那般!”他隐隐感觉得到,这句话似和老师所问问题有些关隘,只是还是不能完全抓住。

钟启也不着急,他有种预感,自己所遇之难题,很快便会在某种机缘巧合下彻底打破,那时候,也将是他化虫成蝶之日,“老师应该是推测到我读书两年内必有所成,也必会有新的困惑,才留下那么一个看似简单之极的问题,成为我现阶段一切所疑所惑之突破点!也是说老师在离开之时,就已经预料到他短时间内是不会回来了!”

钟启出了会神,叹口气,绕过雕像,向后面走去。后面紧接着便是一堵墙,墙上挂满了画,每幅画上均画有人物,一眼望去,当是初祖之后的历代祖师。不过他有些奇怪,按照大殿的大小,此地不应为墙,应该还有一些空间,“难道其中有暗室?”

钟启四处察看了一番,大殿左右还有两座偏殿,里面只是存放了一些前人所用之物,无甚特异之处。从后门出去,是一个二十丈左右的庭院,依次建有悟道亭、观星台、证心殿等等建筑,和各峰上布局所有一般无二,只是小了许多。

最后边,依山而建的大殿则是藏书阁,这个钟启倒是知道,他曾听老师提过一次,里面尽是凡间之书,无所不含,不过也无人重视,便被老师移到他小竹峰上,这也是小竹峰上那么多书籍的来源。不过他原先倒不知道这藏书阁竟是在这里,和各峰的藏经阁大为不同。

钟启走了一圈,也没瞧出个所以然来,复返回前殿,看那些画像。

画像自左往右,第一幅画乃是一老者,须发皆白,眉宇露忧,下有一句话:“五气化魔,我太一之殇!”

钟启有些不解,仔细看了一番,再无他言,便往后看去。第二幅亦是一位老者,身形有些佝偻,满脸皱纹,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修行者,下面依然有句话:“四方皆敌,吾独木难支矣!”

“独木难支?难道太一宗遇到什么危机?”钟启越看越有些疑惑,可惜再无更详细的内容。他摇了摇头,跳过此幅画,后面却一截空白,再往后,是一个中年文士,面如刀削,剑眉星目,头戴方巾,身及长袍,右手轻点,像是在指点江山,流露出一股舍我其谁之气势。

“祖师错,五气归一亦错,唯一化五才为正,唯气精纯才为上;二祖疯,五祖癫,吾亲手弑之;天下皆敌,众生同难,吾便大杀四方,重立太一宗!”

短短三句话却让人心惊肉跳,钟启不由皱了皱眉,“好重的杀气,好霸道的语气!”

“二祖?五祖?咦!”钟启回头看去,不由恍然,“原来第一幅画像并非二祖,而是三祖,可为什么缺了两幅?看其所言,缺得便是二祖和五祖了。”

“五气归一!唯一化五!”钟启皱了皱眉,“倒听老师说过,太一宗初立时便有道法之争,至六祖而没,可惜,老师说得也语焉不详,似有所保留!不过这八个字倒让我想起前次对修行的推演!”

钟启继续往后看去,后面每幅画像底下都多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均记有画像主人生平之事,不过他翻了几本之后,便再无兴趣,无非都是些修行感言、与人争斗之事,若是他痴迷修炼,这些经验自是无价之宝,可惜他现在对修炼并不上心,便有些兴致缺缺。不过偶尔有一句“某年某月,某某试图修炼禁忌之法,废之!”让钟启大感兴趣,可惜再无下文。

“看来二祖、五祖和六组才是关键,这墙后面必有暗室,我需仔细找找!”钟启返回身,仔细察看墙上空白之处,很快便发现了不同之处。

这墙是用砖石砌成,而其中两块砖周围的缝隙显得不是那么严谨,他心里一动,双手微微用力,却无任何动静,想了想,体内“玄水真气”分出一股来,透入砖石,便听一阵咔咔之声传出,两块砖石缓缓沉了进去,只是墙壁依然没有丝毫动静。

钟启眼里闪过一丝疑惑,左右看了看,视线便落在了六祖那根向前而指的手上,顺着手的方向,是一块砖石,钟启想也不想,一指点出。

果然,“咔嚓”一阵声响,墙壁自中间裂开,露出一道门户,“二十年前太一宗道场西移后,唯一没做任何改变的应该就是这座大殿了!看来这里关系到太一宗的隐秘,我这般进去怕是有些不妥!”

钟启微微有些踟蹰,随即心中一动,笑道:“正是要入局!”便迈步走了进去。

暗室不大,只有两丈左右宽,却放着四块巨大石碑,更显拥挤,不过还尚有落脚之地。钟启前后看了一下,发现除了巨石之外再无他物,倒是简单之极。

映着外面的光线,巨石上隐隐有字迹显露,他走近了一一瞧去。

左边第一块上刻有一行字:“非七情平、六欲空、心境和者不能驾驭五气!”下边紧跟着“愧!愧!愧!愧!愧!”五个大字。

“奇怪!”钟启轻呼了一声,感觉这五个大字甚是怪异,越看越觉得别扭。他平日间除了读书修心之外,便是观看天地之间的气机变化,推测天地运转之机,计算日月星辰隐没之规律,这本身也是求道的一种手段。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肯花费一些时间来修行,这么多年下来,自有所成就,这也是他能在气机判断上与明无妄一较高下的原因。

眼下,他便感到这五个大字字字不同,每一个字都好像是用极其特别的气机所书,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意境,若非是他精通书法,又擅长“望气”,换个人还真看不出来有甚不同。

不过,到底有何不同,他还是说不上来,更有种感觉,好似自己的感觉是错的。钟启有些心痒,便伸出食指,沿着那些字的刻痕临摹起来,这是他学书法时的一个习惯,每当遇到喜欢的字时,便要临摹几遍。

“咦!”当钟启把第一个“愧”字临摹完后,便觉一股玄奥的意念随之传入脑海,正是《太玄水经》,“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块石碑是祖师所留?”他仔细回忆了一下外面雕像下的字迹,发现果是同一个人的字迹,只不过,外面的应该是后人临摹刻之,里面的却是祖师亲手所书,自然有些不一样之处,他才没能一眼看出。

很快,钟启也发现了一些不同之处,这《太玄水经》和他所学的似乎并不一样,内容略显单薄,应该是更古老的版本,要知道,太一宗自建立到今,中间不知出现了多少天才,经文自是越来越完善。

钟启继续临摹下去,果然,又有四股意念传入识海,正是《太青木经》、《太阳火经》、《太黄土经》和《太白金经》,他有些奇怪,“这般却是为何,祖师既然已经传下道统,为何还要在这上面留下一个副本,难道是为了以防万一,给太一宗留下一丝火种?不过这也太取巧了一些,既要懂书法,又要擅长望气,才能看出其中不同,再要以手临之,才能最终识破机要!”他摇了摇头,忽然又一惊,“这样一来,我岂不是坏了祖师大师?”

钟启复又朝那五个大字看去,发现还如先前一般,只不过股种莫名气机显得更晦涩了一些,怕是再经过一两次就要彻底消散了,“看来这么多年来,也非是没有人识破其中机,只是能来到这儿的人莫不是我太一宗修为高深、成就道基之人,即便得到,也形同鸡肋、毫无用处了!”

钟启思索了片刻,又继续往第二块石碑上看去,上面却只有一个大字:“杀”,殷红如血,像是被鲜血侵泡过一般。钟启一眼望去,便觉一股浓重的、如实质般的杀气直逼识海。

“嗡”他眼前一阵眩晕,连忙闭上眼,“好重的杀气!这是什么人所书?他手下之人命怕是已经到了常人不可想象的地步!”

钟启默默运转体内那一丝“玄水真气”,良久,才恢复过来,也不再去看那个字,直接去看第三块石碑,上面只有一个字:“悔”。

这个字的字体倒稀疏平常,无甚出奇之处,显然是普通人所书,钟启左看右看,也没发现这个字代表了什么,他想到第一块石碑上祖师所书的“愧”字,显然除了给太一宗留下一丝火种之外,还意有所指,这却不是他能凭空想出来的了。

钟启摇摇头,继续看第四块石碑,碑上开头便是四个字:“太一之殇”,铁钩银划,极为霸气,“看这字迹,却是六祖所书,这样看来,第二块和第三块应该便是二祖和五祖所留了!”

紧接着,便是密密麻麻的的小字,钟启一一看过去,神色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凝重起来,看到最后,不由露出了一丝苦笑:“‘太一之殇’、‘太一之殇’,果真是我太一宗永远的伤痛啊!”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