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上、下)> 海耶叶达伦的传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海耶叶达伦的传说(1 / 2)

海耶叶达伦的传说

十月四日,星期二

男孩已经在雨雾中飞行了三天,他渴望能够找到一个避难所,这样他就可以休息一会儿。

最后大雁们降落到地上寻找食物,让翅膀休息一会儿。

让男孩感到宽慰的是,他看到附近的小山上有一幢了望塔,于是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向它走了过去。

当他爬上了望塔的顶部,发现有一伙旅客在那儿,于是他赶紧躲到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很快就呼呼进入了梦乡。

当男孩醒来的时候,他开始感到不舒服,因为那些旅客在塔内逗留了很长时间,讲起了故事。

他觉得他们好像不会走了。

只要他们还在那里,公鹅莫尔滕就不能来接他,而他也知道,那些大雁们也正急着继续往南方飞行的旅程。

就在游客们讲故事的时候,他仿佛听到大雁的鸣叫和拍打翅膀的声音,大雁们似乎已经离开了,但他却不敢走到栏杆那儿看一看大雁那边的情况。

最后当游客们离开,男孩从他的藏身之处爬出来的时候,他既没有看到大雁们,也不见公鹅莫尔滕来接他。

他大声呼喊道:“我在这里哪,你们在哪里?”

但他的旅行伙伴们就是不出现。

他绝不相信他们已经抛弃了他,他担心的是他们遇到了什么意外。

正当他六神无主,不知道该不该去寻找他们的时候,渡鸦巴塔基降落在了他的身旁。

男孩从来没有想到,他会以如此非常开心的姿态去和巴塔基打招呼。

“亲爱的巴塔基,”他突然叫嚷起来,“真幸运能在这儿碰到你!你大概想知道公鹅莫尔滕和大雁们过得如何吧?”

“我来这里其实是向你传达他们的问候的,”渡鸦回答道,“阿卡看到一个猎人在山上游荡,因此她不敢待在这里等待你,所以提前飞走了。

你赶紧到我的背上来,很快你就会和你的朋友们相聚在一起了。”

男孩迅速地爬到巴塔基的背上坐好,要不是遇上了浓雾,巴塔基原本应该很快赶上那群大雁的。

但是浓雾似乎被太阳唤醒了,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轻飘飘的雾的薄纱突然间笼罩了湖泊、笼罩了田野、笼罩了森林。

它们变得越来越浓密,而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扩散开来,不一会儿,整个大地都笼罩在翻腾的白色浓雾中。

巴塔基沿着浓雾上方的晴空和闪烁的阳光下飞翔,不过大雁们一定是在下面的潮湿的云团中盘旋,所以它们肯定不会看到他们俩。

男孩和渡鸦边飞边大声呼唤,但是听不到任何回应的声音。

“算了吧,这次真的有点不走运!”

最后巴塔基说,“不过我们知道他们正朝南方飞翔,只要浓雾一消散,我们肯定能找到他们的。”

一想到和公鹅和大雁们走散了,在大雁们飞行的时候,公鹅莫尔滕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男孩心里不禁怏怏不乐。

男孩坐在渡鸦的背上忧心忡忡地度过了几个小时,他暗自安慰自己,已经飞了这么远了,都没有发生过不测,自己实在是犯不着自寻烦恼,丧失了信心。

正在这时,他听到一只雄鸡在地上啼叫,他立即在渡鸦的背上往前探了探身,大声叫唤道:“我们现在飞过的这个地方叫什么来着?”

“这个地方名叫海耶叶达伦,海耶叶达伦,海耶叶达伦。”

公鸡在地上啼叫回答道。

“你们这里的地面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

男孩又问。

“西边是山崖,东边是树林,整个地区密布着宽阔的峡谷。”

公鸡回答道。

“谢谢你,”男孩说,“你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呢。”

他们又再向前飞行了一段路,男孩又听到一只乌鸦在浓雾中呱呱地叫。

“这儿住的是些什么人哪?”

男孩大声地问他。

“都是善良和节俭的农民,”乌鸦答道,“都是些善良和节俭的农民。”

“他们靠做什么维生?”

男孩问道,“他们靠做什么维生?”

“他们饲养牲畜和砍伐林木。”

乌鸦答道。

“谢谢,”男孩说,“你答得很好。”

又飞了一会儿,他又听到在下面的浓雾中传来人们歌唱的声音。

“这个地方有大的城市吗?”

男孩问。

“什么?

什么?

是谁在大叫?”

一个人大叫道。

“这个地区有没有大城市?”

男孩答道。

“我想知道是谁在大叫呢。”

那个人大声地说道。

“我就知道,当我向人类提出这样的问题时,通常是得不到回答的。”

男孩反驳道。

不大一会儿,浓雾和它来时一样迅捷无声地消散了。

男孩往下一看,只见这里如同耶特兰一样,风景如画,悬崖高耸,但山坡上并没有大片的肥沃的土地。

村落不多,耕地也很狭小。

巴塔基顺着河流向南飞,一直飞到见到一个村庄为止。

于是他在一块残留着收获后的农作物残株的田地上降落,让男孩从他背上下来。

“夏天这里长谷类植物,”巴塔基说,“你到四周找找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些好吃的。”

男孩依他的建议行事,不一会儿就找到一枝麦穗。

他剥开麦穗,吃起麦子来,这时巴塔基过来和他说话了。

“你看到南边那座高耸的大山了吗?”

他问道。

“当然了,我看到它了。”

男孩说。

“那山叫桑夫伽勒,”渡鸦继续说,“你可能想不到,以前那里有狼群出没呢。”

“那山对于狼群来说,一定是个理想的藏身之地。”

男孩说。

“住在山谷下的人经常遭到狼群的袭击。”

渡鸦说。

“你也许记得关于狼的故事,能告诉我吗?”

男孩说。

“我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桑夫伽勒山的狼群伏击了一位沿街叫卖自制陶器的人,”巴塔基开始讲故事,“他来自山下十几里远的小村。

那时正是冬天,他驾着雪橇在榆斯纳湖的冰面上走。

大约有九到十只狼,而来自海德村的那男人只有一匹可怜的老马,所以他能逃生的机会非常渺茫。”

“那人听到狼的嚎叫声,回头一看,竟然有那么多只狼围了过来,不禁大惊失色,手足无措,根本没想到将木桶啦,水壶啦等从雪橇上抛下去,这样就可以减轻雪橇的重量。

他唯一想到的,是拼命地鞭打那匹老马,让马跑快点再跑快点,但他很快就发现,狼群正向他逼近。

湖岸十分荒凉孤寂,而他离最近的村庄还有十四英里远。

他想自己的生命就要告终了,由于恐惧,他的身体瘫倒在雪橇上。

“正当他被惊吓得瘫坐在雪橇上时,他突然看见在冰面上用作路标的矮树丛中有什么在动。

当他发现在那儿走动的是什么人时,他的恐惧感又比先前增添了几分。

“向他走来的不是那几只野兽,而是一位贫穷的老妇人,她名叫芬·玛琳,她经常游荡出没于大路和小路上。

她是一个驼背,腿也一瘸一拐,所以他远远地就认出了她。

“老妇人笔直地朝狼群走过去。

雪橇挡住了她的视线,使她看不到狼群,那人立即意识到了这一点,要是他不对她发出警告就驾着雪橇跑开,她一定会落入狼口。

而当狼将她撕成碎片时,他却有足够的时间来逃走。

“老妇人弯腰拄着一根拐杖,走得很慢。

事情很清楚,如果他不救她,她就会没命。

但就算他停下雪橇,拉上她,也绝不意味着她就会安全。

这样一来的话,很可能的情形是狼群会赶上他们,他和她还有那匹老马都会落入狼口。

他想,也许没有比牺牲一个人以挽救两个人的生命更好的办法了——当他看见老妇人的时候,这个念头闪电般地在他脑海涌现。

他同时也想到了这样做的后果——如果他为没有挽救老妇人而后悔,或者,如果有一天人们知道他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没有去救老妇人,事情将会变得多么的糟糕。

“‘我真希望没有碰上她啊。

’他自言自语道。

“正是此时,狼群发出残忍的嚎叫。

马儿受惊跳了起来,疯狂地向前急奔,猛地冲过这位乞讨的老妇人。

她也听到了狼群的嚎叫,而且,当海德村的男人驾驶雪橇从她旁边经过时,她看到,她似乎知道了等待着她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张开嘴大叫起来,同时伸出双臂求助。

但她并没有喊救命,也没有想要跳上雪橇。

似乎有什么东西让她变成了一块石头。

“‘一定是我,’这人想,‘我经过她身旁时,我的样子看上去一定像个魔鬼。

“他试图令自己显出心满意足的样子,现在他显然是脱险了。

但是在这一刻,他的心却鄙弃起自己来。

他以前可从来没有做过这样卑鄙无耻的事情,现在他觉得自己的一生都会遭到诅咒。

“‘无论发生什么,’他勒住了马的缰绳思忖道,‘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落入狼口!’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