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道:“将军休要听他胡言乱语,我亲眼看到他与这个人(说到这里,李典用手指着戈定)一起砍倒了南门的守卫。”张辽勃然大怒,手中大刀直挥下去,顿时将戈氏兄弟斩于马前。
随后张辽道:“此二人组织少许马夫于城中四处放火,高声叫反,城外吴兵趁时杀到,此乃里应外合之计。”
乐进道:“将军如何应对?”
张辽道:“我等可以将计就计,文谦、曼成各引本部兵马自东、西两门杀出,绕到吴军身后,我却在城中用计。”乐进、李典应从,分别领兵悄然杀出。
却说太史慈引军来到合肥郡南门外,只听城中叫反声大振,城楼上突然火起,有人打开了城门,放下了吊桥。太史慈大喜,以为戈定的计成,挺枪跃马当先杀入,后面的吴军跟着一拥而入。太史慈引军杀入城中片刻,只见街道两侧的房屋尽皆起火,却不见一人前来接应,心中暗叫不好。正在此时,只听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火光之中飞来漫天蝗虫般的箭矢。吴军都挤在狭窄的街道上,根本无处躲避,瞬间便被射死好几十人。太史慈急忙下令撤军,弓箭射来,其中一支箭正中太史慈的右胸。太史慈强抗剧痛,引兵而退,此时张辽突然领兵自街道两侧的各处房屋中杀出。吴军节节败退,转瞬之间,死伤过千。
太史慈引兵退出五里,不想道路两侧突然杀出李典、乐进,双方混战在一起,太史慈陷入苦战。张辽此时正好赶到,三路兵马将太史慈的部队围个水泄不通,五千吴军已经剩下不到两千。
却说孙权送走了太史慈,心中始终不能安定。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鲁肃与程普一同来到孙权的帐中。鲁肃道:“今夜我军这条里应外合之计太过仓促,张辽极会用兵,只怕子义前往会有闪失。”
程普道:“便是用计攻城,主公也应当派兵前往接应。”
说到这里,孙权突然“啊呀”一声,道:“我只念着为贾华报仇,却忘了子义孤掌难鸣,程老将军快安排军马前往助战。”程普闻言,连忙出帐令陆逊、董袭各引五千兵马前去接应。
两人一路直奔合肥而去,途中正遇上张辽等人围攻太史慈。陆逊、董袭奋勇杀入阵中,救出了太史慈。张辽、乐进、李典看到东吴的援军到了,于是各自引兵回合肥去了。陆逊、董袭护着太史慈回到大寨,孙权亲自探视太史慈的伤势,只见他右胸中了一箭,险些深入肺中,身上到处都是刀枪的创伤。孙权看在眼里,心中极为内疚,回到自己帐中不禁地愈加伤感。
第二天一早,鲁肃来到帐中,道:“主公!如今大军士气已衰,不如暂时收兵,来日重整旗鼓,再战张辽!”孙权应从,随即下令收兵,程普引大军回到南徐县驻扎,孙权与鲁肃自回吴郡去了。
由于军中并无良医,太史慈的病情愈加严重,孙权令人到南徐问安时,太史慈已经卧床不起。这天,鲁肃前来探视,太史慈病入膏盲,已经不可医治,众将齐聚在病榻前,尽皆垂泪。太史慈用尽最后力气,高声喝道:“大丈夫生于乱世之中,应当佩带三尺长剑,立下不世之功。如今太史慈所志未能如愿,无奈却要在今日追随伯符而去!”言罢,气绝身亡,享年四十一岁。
注释:太史慈生于公元166年,亡于公元206年,并非在合肥之战受伤病故,此处借助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增添太史慈的传奇。
孙权闻得太史慈病故,更是伤心不已,随即传令将其厚葬于南徐县北固山下。其子太史亨,字元复,世袭爵位,后来一直辅佐孙权,历任越骑校尉、吴郡太守、尚书。
话说玄德在荆州得益于孔明治理内政,其他各郡县也越发地日渐强盛起来。这天,玄德听说孙权合肥战败于张辽手下,大军已经回到南徐驻扎,于是唤来孔明商议攻取襄阳之计。孔明却道:“亮近日夜观天象,看到西北方向将星不稳。昨日突然有流星坠落而下,料想必然折损一位贵人。”
玄德大惊,道:“刘琦公子现在彝陵养病,莫不是……”哪知他话音未落,侍从入内来报:“启禀主公!公子刘琦于昨日夜间在彝陵病逝。”
玄德闻言,放声痛哭,道:“昔日刘景升对我恩重如山,如今其子嗣我却未能尽心辅佐。刘琦公子仙逝,我日后如何于九泉之下面见景升?”
孔明温言劝道:“主公千万不可如此悲伤,只恐伤害贵体。生死付诸于天命,非人力所能为也。且将后事处理妥当,彝陵乃是重地,公子既然病故,必须派大将前往安抚当地百姓,并且料理公子的丧葬之事。”
玄德缓缓收住泪水,道:“谁可以前去?”
孔明道:“非云长前往不可。”玄德随即教云长领着关平、周仓往彝陵保守,又使益德往南郡汇合吴匡共同把守。
云长、益德离开了荆州之后,玄德对孔明道:“如今公子已经病逝,东吴必然会派人前来讨要荆州,我等如何应对?”
孔明微笑道:“此事不劳主公挂念,若有人来,亮自然会出面与之对答。”
过了半个多月,果然侍从来报,东吴鲁肃特来荆州吊丧。玄德听说鲁肃前来,连忙约请孔明一同出城迎接,待将鲁肃接入府衙之后,双方方才互相施礼。茶罢,鲁肃道:“我家主公听说刘琦公子病逝仙去,特意准备薄礼,派遣鲁某前来致祭。周大都督也再三嘱咐某向刘皇叔、诸葛先生致以问候。”玄德、孔明连忙起身称谢,随即令人收下礼物,然后置办酒宴款待。
酒过三巡,鲁肃道:“前番皇叔曾经有言在先:倘若公子不在,既当归还荆州。如今刘琦已经病逝,料想皇叔必不食言,不知几时可以交割印绶?”
玄德笑道:“子敬先生且先饮酒,凡事都好商议。”鲁肃无奈,只得勉强饮了数杯,于是又开口相问此事。
玄德尚未出言回答,却见孔明脸色一变,不客气地道:“子敬兄好不通情理,莫非真要等人开口直言相告!”
鲁肃惊疑道:“卧龙先生何出此言?”
孔明起身道:“自高祖皇帝斩蛇起义之始,开创汉室基业,传至今日已有四百余年。不料恒、灵二帝崇尚宦官,致使国家四分五裂,各路诸侯并起,雄霸一方,如今正应当扶持天数而归附正统。我家主人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当今天子的皇叔,岂能忍受国家分疆裂土?刘景升雄踞荆州多年,又是我主的兄长,以弟之身份继承兄长大业,难道可以称为名不正、言不顺?你家主公只不过是钱塘小吏的后嗣,素来没有任何功德报效于朝廷,如今趁天下正乱而仰仗势力,窃据扬州六郡八十一地。莫非真是要贪心不足,而要来争夺汉室皇族之基业。当今乃是刘氏的天下,我主姓刘没有名分据地,汝主姓孙却反而可以强争?”
鲁肃道:“这其中……”
孔明不等鲁肃说完,继续抢话道:“赤壁大战,我主虽然兵少,但是多负勤劳,众将士无不浴血战敌。击退曹操的功劳,难道就都是你东吴的吗?若非我于七星坛上借得东南风,周郎如何能够施展半筹之技?赤壁若被攻破,曹操长驱直入,莫说将大乔、小乔置于铜雀宫中,即便是子敬兄的家小,也未必能够保全。适才我家主人不愿意正面回答,就是因为子敬兄乃是高明之士,自然不用细言明说。难道这些事情,子敬兄就没有看出来吗?”孔明的这一席话,直说得鲁肃哑口无言,半晌说不得话来。
过得一炷香的时辰,鲁肃方才道:“孔明先生所言甚是有理,但是前番两家都已经说得极为明白。若是鲁肃如此这般空手回去见吴侯,只怕身上也有不便。”
孔明道:“有何不便之处?”
鲁肃道:“昔日皇叔在当阳长坂坡受难之时,是鲁肃引孔明东渡长江,面见我家主公,后来才有了赤壁大战之事。曹操兵败之后,周公瑾欲兴兵攻取荆州,又是鲁肃出面阻拦。皇叔亲口答应待公子去世之后即当归还荆州,又是鲁肃于我家主公面前一力承担。可是如今皇叔却不应先前所言,这教鲁肃回去如何上报吴侯?如此不便之处,皇叔与孔明岂能不见?我家主人与周公瑾如果得知皇叔不愿归还荆州,必然会怪罪于我。其实鲁肃死不足惜,只是惹恼了东吴,到时候两家大动干戈,皇叔也不能久留在荆州。若是皇叔当真如此失信于人,只怕也会为天下人所耻笑。”
玄德心中很是为难,转头看孔明如何应对。只听孔明冷笑道:“曹操统领百万之众纵横中原,持天子诏书号令各路诸侯,我尚且不以为意,难道还会怕周郎一个人吗?”说到这里,孔明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子敬兄确实有诸多的不便之处,我便劝皇叔与你立下文书,言明暂时借荆州为立业之本,待到我家主公另图其他城池之后,便将荆州交还东吴,这般计议,子敬兄以为如何?”
鲁肃怕孔明言语有诈,忙问道:“先生说要别图他城,不知是何处,也不知几时才能还我荆州?”
孔明严肃道:“中原各地皆为曹操掌控,一时难以袭取。倒是西川刘璋昏庸暗弱,我主将要前往征讨。待攻取了西川之后,立即奉还荆州。”
鲁肃说不过孔明,回去又怕无法交差,于是只好道:“那就依照先生所言,请皇叔赠予文书。”玄德闻言,也不多想,连忙令人呈上笔墨纸砚,亲笔写成了一纸文书,随即又押了字,孔明充当保人也押了字。
孔明随即又对鲁肃道:“亮愚鲁无才,承蒙皇叔不弃而任为身边的军师,难道自家人可以作保自家人?劳烦子敬先生也押个字,回去见到吴侯,这文书也好有些道理。”
鲁肃心下一横,拱手道:“鲁肃知道皇叔乃是仁义之人,此番必然不会再相负于我。”玄德连忙称是。
鲁肃这才安心押了字,然后收好文书。酒宴散去之后,鲁肃拜辞而回。
玄德、孔明亲自与鲁肃送行,三人一同来到江边。孔明叮嘱道:“子敬兄回复吴侯时,希望能够以善言申明大义所在,务令吴侯心中生疑。若是不同意皇叔的文书,到时候两家撕破了脸,可别说皇叔将东吴的六郡八十一地也都夺了。亮指望两家能够好合,休教曹操老贼看了笑话。”
鲁肃不愿多说,随即拱手辞别,坐船顺流而下,先回到柴桑郡去见周瑜。二人礼毕,周瑜问道:“子敬兄前往荆州讨要结果如何?”
鲁肃道:“有文书在此,请都督过目。”
周瑜接过文书仔细一遍,顿足道:“子敬兄好糊涂啊!如今又中了诸葛亮之谋!”
鲁肃忙问道:“是何计谋?”
周瑜道:“刘备名为借地,实为赖账。文书中说取了西川便还荆州,你我如何知道他几时能取西川?倘若十年不得西川,那么十年就不还荆州了?似这等文书,要来有何用处,亏得你还与他押字作保!唉!到时候倘若他始终赖着不还,必然会连累了足下,主公怪罪下来,如之奈何?”
这番话直说得鲁肃目瞪口呆,过了半晌,方才道:“玄德素以仁义为重,料想他必然不会负我。”
周瑜道:“子敬兄乃是诚实忠厚的长者,刘备虽然以仁义闻名,但是那诸葛亮却是个极为狡诈之徒。”
鲁肃道:“既然事情已经如此,那该如何是好?”
周瑜想了一想,道:“子敬兄与我感情非他人可比,既然你有如此难处,我又怎会坐视不理?你且先在此处住上几日,待我令探子前往荆州打探消息,然后再做道理。”说到这里,周瑜大声道:“诸葛亮料事如神,难道我便真得斗他不过吗?”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