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纪传> 第六十六章 孙刘联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 孙刘联盟(2 / 2)

孙权长叹一声,道:“公瑾调兵遣将的能力,我岂能有所怀疑。但是自古以来,两军交战,人数多的一方毕竟占有很大的优势。如今东吴能征善战的军士不过寥寥几万,只怕公瑾寡不敌众啊!”

周瑜笑道:“臣今夜前来拜访,正是为此事而想要开解主公心中烦恼。主公前番看到曹操的檄文,其中书道彼军拥有水陆大军上百万,所以不得不怀有顾虑。孔明前来游说主公,又言曹操所统领的大军确实过百万,因此主公不想再去了解其真正虚实。主公肯定在想:‘以几万精兵对敌百万,胜负之数,一目了然。’殊不知其中却是有诈!”

孙权吃了一惊,问道:“其中如何有诈?”

周瑜道:“以瑜仔细估算,曹操未必有这许多军队。曹贼自许都而来,心中忌惮西凉马腾、韩遂,如何不留下一定数量的军队防御都城?算上袁绍的残兵,总计不过二十几万;荆州水陆两军号称三十万,以瑜看来,真正能够上阵的不过几万而已。加之荆州降兵多半为曹贼淫威所迫,交战之时如何肯出全力?东吴虽然兵少,然而却是为了保境安民,大家齐心协力,曹军如何能比?以铁锥迎击朽木,曹操安得不败?诸葛亮前番所言百万,不过是激励主公的小谋。周瑜只需要五万兵马足以击溃曹操,请主公明鉴。”

孙权闻言,仰天长舒一口浊气,笑道:“公瑾刚才所言,足以令我欢愉释怀,心中忧虑从此不在。子布等人为己定谋,令孤家大失所望;唯独公瑾与子敬深知我心,东吴今后再无忧愁。公瑾可以与子敬共同制定迎敌之策,程普将军三朝元老,历经数战,凡事两位都督还要多多商议才好。我将亲自在后方督运粮草,为你等做好补给供应。公瑾引军在前方如果不能够击败曹操,就请传信告知于我。孤家当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发誓与曹操决一雌雄,请公瑾不要有所怀疑。”

周瑜闻言大喜,拜谢而出,回到住所的路上猛然想起:“孔明果然是个奇才,早已料到吴侯的心事。若能将此人纳入东吴所用,吴侯平定天下的日子将不会太远。”想到这里,周瑜立即调转马头,连夜奔往鲁肃的帐中议事。

鲁肃道:“公瑾深夜至此,必有要事商议。”

周瑜道:“孔明对我说主公心中有结未解,刚才前往拜访吴侯,果然如此,孔明真乃天下奇才!子敬与孔明甚是交好,不如说服此人转投东吴,如何?”

鲁肃道:“诸葛瑾是孔明的亲哥哥,如果令他前往招募,岂不更胜鲁肃一筹?”周瑜大喜,随即吩咐鲁肃明日托诸葛瑾办理此事。

第二天上午,周瑜来到江畔行营,进入军帐高坐帅位。左右两侧立有刀斧手,众多文官武将都来听令。周瑜见副都督程普未到,于是起身来到帐外亲自迎接。谁知等了半个时辰,来的却是程普的儿子程咨。

周瑜刚要询问,只听程咨道:“启禀都督。家父偶遇风寒,身体欠安,今日令某前来代替。”

周瑜微微一笑,心道:“程老将军三世元老,位居我之下,心中定然极为不爽。昨日我于主公面前发布将令:‘但凡有迟到或不来者,当依照《七禁令五十四斩》而处罚。’老将军今日遣子前来,这是给我下马威呀!好吧,我先安排各处军马再说。”

想到这里,周瑜对众将道:“江东法治严明,人人平等。程老将军因病不能前来,但是却派程公子来此听令,足见老将军关心军国大事。众位公卿要好自为之,各自尽忠职守。如今曹操在朝中玩弄权术更甚于董卓,天子座驾居于许都,实为囚禁此处。江东面临大敌压境,我等奉命讨贼,希望众位都要努力向前,毫不退缩。我军所到之处,不可欺压百姓,掠夺财物。如若犯法,纵然贵为皇族,也绝不徇情姑息。”

众人齐声喊道:“得令!”

周瑜又道:“黄盖、韩当为前部先锋,蒋钦、周泰为第二队;凌统、潘璋为第三队;太史慈、吕蒙为第四队;陆逊、董袭为第五队。各队统领本部兵马战船即日起程,行至三江口下寨,如有敌军前来挑战,不可出迎,别听将令。吕范、朱治为四方巡警使,往来催督六郡官军,水陆一起进发,星夜前往与众将取齐。”言罢,周瑜又令其他文臣武将各行其事,调度安排,极为周密。众将尽皆拜服,得令而出,各自收拾船只军器准备起行。程咨回到府里见到父亲程普,诉说今日周瑜调兵遣将之事。

程普闻言,吃了一惊,道:“平素我一向以为周郎年纪尚轻,不足以委任帅位,今日听你诉说他调度兵马,果然真是将才!昔日里我曾经在主公面前数次侮辱他,而周郎总是不以为然,此人气度宽宏,我不能与他相比!快去备马,我要亲自去他住处谢罪。”谁知他话音未落,侍从忽然来报,周瑜登门拜访。

程普大惊,慌忙引着程咨出门迎接,见面便作揖道:“都督亲自前来拜访,令老朽汗颜无地。程普身为江东三世重臣,今日如此这般岂不辜负孙氏重托。往日多次失礼之处,请都督数罪并罚,程普绝无怨言!”

周瑜作揖回礼,然后朗声笑道:“老将军言重了,周瑜年幼智寡,凡事还要盼望老将军多多教诲。”

程普道:“程某一介武夫,谋事不周,都督此言足以令老朽惭愧羞赧。吴侯身边有都督辅佐,江东从此更无忧愁。”

周瑜道:“你我二人同心协力,共同辅佐主公,情愿誓死保卫江东六郡。”随即两人将手握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

第二天,鲁肃拜访诸葛瑾,二人礼毕,鲁肃道:“令弟诸葛孔明有王佐之才,却如何屈身而扶持在刘备的身边?今日有幸来到江东,不知子瑜先生是否愿意不惜玉理金论,说服卧龙先生放弃刘备而投奔东吴。如此一来,主公既得到高士辅佐,先生又可以日夜与兄弟相见,此乃两全其美也。”

诸葛瑾道:“瑾自从来到江东之后,一直受到孙氏家族的礼遇,可是从未建立任何功劳。既然子敬兄有此美意,我立即前往,绝不敢有误。相烦子敬兄与我一同前往。”鲁肃应从,于是二人即时上马,径直往馆驿前来拜见孔明。

却说孔明正在馆驿内研习经典,看到兄长与鲁肃前来,慌忙上前施礼,诸葛兄弟二人哭泣相拜,各诉别来之事。

鲁肃坐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忽然道:“两位可知道伯夷、叔齐之事?”

孔明暗想:“子敬这句话有说服我留在江东之意。”随即回答道:“伯夷、叔齐乃是古代的圣贤。”

诸葛瑾道:“伯夷、叔齐贵为皇子,虽然最后因为气节原因而饿死在首阳山下,但是兄弟二人却是生死共在一处。如今你我乃是同胞骨肉,可是各为其主,不能日夜朝夕相聚。如此看来,与伯夷、叔齐相比,我们真是愧对世人啊!”

鲁肃刚要说话,孔明连忙抢着道:“正如兄长所言,同胞亲情,天下大义。亮与兄长都为汉人,如今刘皇叔乃是汉室之胄,兄长若是可以拜辞东吴,而与弟弟共同辅佐刘皇叔,则真不愧为汉臣,而你我骨肉又可得以相聚,如此情义乃是两全之策。不识兄长以为如何?”

鲁肃与诸葛瑾面面相觑,各自暗想:“我二人前来要说服他,不想反而被他抢了先机,以此话僵住了我等。”诸葛瑾无话可说,幸亏有鲁肃在场,只听他解围道:“孔明所言甚是,来日我当于吴侯面前言及此事。”随即二人起身,拜辞而去。

两人来见周瑜,详细叙述了孔明以刘备的汉室出身来说服诸葛瑾之事。

周瑜道:“不知子瑜先生何意?”

诸葛瑾道:“瑾受孙氏家族多年厚恩,安肯背弃相离,诸葛瑾宁死不离开江东。”

周瑜道:“既然子瑜先生如此忠心吴侯,便不必多说了。我自然会另想计策留住孔明。”

第二天,周瑜点齐各路诸将,然后携手程普、鲁肃入内将要拜辞孙权。但见孙权表情甚是凝重,随后听他道:“爱卿等人先行,凡事要多在一起商议,孤在此处召集各郡兵马以为后援。”说罢,孙权令侍从领路,带着周瑜、鲁肃来到军前,高声喊道:“江东的众位军将!曹贼欺辱天子,专权蛮横,如今又来东吴逞威,我们答应吗?”

众军士高声喊道:“不答应!”

孙权道:“江东六郡安危,全仗你等之力,孤在此先谢过了!”说到这里,孙权作揖到地。

只见众军将手举兵械,向天而指,高声呼道:“誓死保卫江东!”自此东吴大军士气极盛。

众人辞别了孙权,一路往西,鲁肃邀请孔明一同前往,孔明欣然应从。

周瑜率领水军逆流而上,架起横帆片片而行,迤逦望夏口而进。来到距离三江口五十里处,下令船只依次排定,下好水寨,周瑜自己的旗舰在中央立定。岸上程普所带马步军陆续赶到,依着西山结营驻扎,两侧派重兵把守住,以防敌军偷袭。孔明只是孤身在一叶小舟内安歇。

周瑜分拨任务完毕,想起留住孔明之事,随即使鲁肃请孔明一起到军中议事。鲁肃、孔明二人来到都督军营,与周瑜互相叙礼完毕,只听周瑜道:“昔日官渡之战时,曹操兵少,袁绍兵多,而曹操能够击败袁绍是因为使用了许攸之计,烧毁了袁军乌巢所有的粮草。如今曹操引军上百万,我军连同刘豫州总计不过六、七万,如何能够拒敌?瑜有一计,可以仿效曹操,用他击败袁绍的办法而来击败他,如何?”

鲁肃道:“都督可是要截断其粮道?”

周瑜笑道:“正是如此!曹操大军麾下兵将甚多,日耗军粮无数,倘若截断其粮道,安能持久?曹操不攻自破也。”说到这里,周瑜转头对孔明道:“现在我已经令人探明曹操的军粮都囤积在聚铁山。卧龙先生久居隆中,必然熟知此处地理状况。敢烦先生转达刘豫州,请皇叔引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星夜前往聚铁山断了曹操的粮道,我再以三千精兵相助。你我彼此各为主人出力,料想先生必然不会推辞。”

孔明暗想:“子敬与兄长前来说我,反被我占了先机。周瑜使用此计想要谋害主公,欲令我无主而转投江东。如果我告难推辞,传将出去必惹得江东耻笑。我却先应从下来,然后别作计议。”于是欣然领诺。

周瑜起身作揖拜谢,孔明作揖回礼,微笑而出。

鲁肃心中疑惑,看着孔明出了军帐之后,便对周瑜道:“都督请刘玄德截断曹操的粮道,分明是想要害他。如今孙刘两家联盟,都督出此计策,如何能敌曹操?”

周瑜笑道:“我想要留下孔明在江东,便应当先让他失主。此人无处可去,必然往江东投奔兄长。如此借助曹操之手而除掉刘备,又可以彻底除掉东吴的后患,此乃两全其美之计。”鲁肃闻言,默不作声,随即起身拜辞而出。回到自己帐中想了片刻,鲁肃心中不忍玄德就此被害,于是又来到江边孔明的小舟之中拜访,看他知不知晓其中隐情。

只见孔明与他施礼时,面上并无难色,正要收拾行李回到江夏。鲁肃迟疑了片刻,终于道:“先生回到江夏调遣军将,不知道皇叔前往能否成功?”

孔明道:“亮在隆中居住之时,熟读兵法,尽得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其中的妙策,刘皇叔何愁功业不成?吴侯麾下的诸公与周郎都只是擅长一项技能而已。”

鲁肃问道:“我与公瑾各有何能?”

孔明笑道:“亮来到江东,经常可以听到江南的孩童有歌谣道:‘伏路把关,唯有子敬。临江水战,但见周郎。’子敬兄于隐蔽之处设下伏兵,屯军把守紧要关口,乃汝之所长;周公瑾水战之能,妙绝天下,却不曾听说他会陆战。”

鲁肃道:“话虽然如此!可是曹操与他人对战,经常截断敌军粮道,如今将要大战,岂能不设下重兵守御。刘皇叔倘若前往,愚料必不能成功。”

孔明叹道:“子敬与兄长前来说服亮留在江东不成,如今公瑾此计乃是欲害皇叔而令亮无处可去。亮倘若推辞,必惹得江东耻笑,此乃不得已而为之。亮当与皇叔一同前往,荣辱与共,生死不相离弃。只怕我等死于曹操之手,东吴孤掌难鸣,愿都督与江东诸公能够为我等报仇雪恨。”

鲁肃连忙道:“卧龙先生请缓行,孙刘两家联合抗曹,倘若彼此互用计较,曹操坐收渔利。我现在就去说服都督撤消这条军令。”言罢,鲁肃急忙回到周瑜帐中,细言孔明已知此计的目的。

周瑜仰天叹道:“诸葛孔明真乃天下奇才!周瑜虚长他数岁,见识反而远远不及。既然此计无法将他降住,可告知孔明,我军又探明曹军设下十万精兵保护粮道,此事暂缓而行。如今正值用人之际,我应当以军国大事为重。待到击溃曹操之后,再作道理。”说到这里,周瑜忽然点了点头,低声道:“孔明,嗯!孔明!”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