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寒蝉】《度心术》是古代汉族谋略名着。从实用的心理学中提炼出了丰富的“度心”理念,用详实的案例加以阐释,度心术帮你在为人处世、交际办事中抓住对方心理。通过各种手段瓦解和征服对方。
如果您希望在社交的各种场合如鱼得水;希望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希望能在商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妨试试度心术。
1简介。
作者李义府,原籍赢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后迁剑南永泰(今四川射洪县)。虽仅出身于一个小官僚之家,却凭“方寸之间的智慧”——度心术玩转人事与世事,曾在唐高宗李治时两度为相。人们说他“心银貌恭”、“笑里藏刀”,并称他为“人猫”、“李猫”。由于对当时流行的文中子《止学》之要义颇为不屑,最终盛极而衰,客死他乡。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度心术”作为一种人生技能和社会生存中斗争的利器,历来为较智斗力场中的人们所推崇,充满玄奥。如何在心理上瓦解他人,征服对手,“度心术”是最有效的谋智。
这一要旨说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绝非易事,这也构成了大多数人平庸无奇的现实。应该承认,历史上的成大事者都可享有“度心攻心大师”的名号,抛开他们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基础不谈,善于攻心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先天的条件无法选择,而后天的努力却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聪明才智。
“度心术”是智慧的高端,有志成才和向上发展的人们,了解和掌握它就显得分外重要。
2原文。
度心第一。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
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吏无惧矣。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御心第二。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
众怨不积,惩恶勿纵。
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士子娇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严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擒心第三。
德不悦上,上赏其才也。
才不服下,下敬其恕也。
才高不堪贱用,贱则失之。
能傲莫付权贵,贵则毁己。
才大无忠者,用之祸烈也。
人不乏其能,贤者不拒小智。
智或存其失,明者或弃大谋。
不患无才,患无用焉。
技显莫敌禄厚,堕志也。
情坚无及义重,败心矣。
欺心第四。
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
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
自知者明,人莫说之。
身危者骇,人勿责之。
无信者疑,人休蔽之。
诡不惑圣,其心静焉。
正不屈敌,其意谲(jue)焉。
诚不悦人,其神媚焉。
自欺少忧,醒而愁剧也。
人欺不怒,忿而再失矣。
纵心第五。
国盛势衰,纵其强损焉。
人贵势弱,骄其志折焉。
功高者抑其权,不抑其位。
名显者重其德,不重其名。
败寇者纵之远,不纵之近。
君子勿拘,其心无拘也。
小人纵欲,其心惟欲也。
利己纵之,利人束之,莫以情易耳。
心可纵,言勿滥也。
行可偏,名固正也。
构心第六。
富贵乃争,人相构也。
生死乃命,心相忌也。
构人以短,莫毁其长。
伤人于窘,勿击其强。
敌之不觉,吾必隐真矣。
贬之非贬,君子之谋也。
誉之非誉,小人之术也。
主臣相疑,其后谤成焉。
人害者众,弃利者免患也。
无妒者稀,容人者释忿哉。
逆心第七。
利厚生逆,善者亦为也。
势大起异,慎者亦趋焉。
主暴而臣诤,逆之为忠。
主昏而臣媚,顺之为逆。
忠奸莫以言辩,善恶无以智分。
谋逆先谋信也,信成则逆就。
制逆先制心也,心服则逆止。
主明奸匿,上莫怠焉。
成不足喜,尊者人的也。
败不足虞,庸者人恕耳。
夺心第八。
众心异,王者一。
慑其魄,神鬼服。
君子难不丧志,释其难改之。
小人贵则气盛,举其污泄之。
穷堪固守,凶危不待也。
察伪言真,恶不敢为。
神褫(chi)之伤,愈明愈痛。
苛法无功,情柔堪毕焉。
治人者必人治也,治非善哉。
屈人者亦人屈也,屈弗耻矣。
警心第九。
知世而后存焉。
识人而后幸焉。
天警人者,示以灾也。
神警人者,示以祸也。
人警人者,示以怨也。
畏惩勿诫,语不足矣。
有悔莫罚,责于心乎。
势强自威,人弱自惭耳。
变不可测,小戒大安也。
意可曲之,言虚实利也。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