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授予神剑,重拾勇气的倭建命在尾张与建国者的女儿美夜受比姬(Miyazuhime)缔结婚约,再度向东方前进。在相模之国遇到了生死有关的重大危机。
“在这个荒野中央有着大沼泽,在沼泽里面住着骇人作祟的狂暴之神。”
轻易相信了当地居民首领的话的倭建命,走进了原野之中。而首领们却在此时放火包围了他的四周。进退维谷的倭建命忽然想起了阿姨的话,就打开了袋子,发现里面有一个打火石。
皇子拔出了神剑将周围的草都砍掉,放火回击,终于脱离的险境,将恶贼们全部消灭。还有另外一说是描述剑自动出鞘,将周围的草都横扫而光(日本称为“剃弘”(提手旁:扌))。而天丛云剑又有别名为“草剃剑”,便是由来于这一事件。(另外一个说法是指称天丛云剑这个名称,才是后代为了使剑更具权威而加上的,而原本它的名称就是“草剃(音同奇妙的蛇)”。)
奇迹似的捡回一条命的倭建命继续他的东征,就算中途遭逢了丧母的悲痛,也还是将所有的狂暴之神和所有的恶贼讨伐殆尽。凯旋回到尾张的皇子终于一扫阴霾与美夜受比姬结婚。接着又动身前往讨伐伊吹山的恶神。
这时候,皇子就把贵重的神剑留在心爱的美夜受比姬身旁了。可能是因为这原因吧,他将天神所化身的白猪(在《日本书纪》中记载为大蛇)错认为仅是神的使者,对其口出恶言之后让其逃跑了。在这之后他马上就遭逢奇妙的大冰雨,突发急病,不得已只好返回大和,而就在归途上这位一代的英雄"倭建命终于力竭倒地了。
热田神宫。
美夜受比姬在皇子过世之后一直守护神剑,但是也终究年岁渐高,就集合了其一族在热田这个地方建立了神社,将天丛云剑收藏于此处——这就是热田神宫的起源。而朝廷仿佛并不特别将这件事当作一个问题来看待,故在其后,神剑得以以主神的地位一直被保留在热田神宫中。
但是在大化革新的23年后(668年),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神剑被新罗的僧人"道行偷走了。
道行潜入了神社将剑夺走后,马上就将其抱在袈裟之中逃至伊势。但是剑在消失了,不知在何时有自动回到了神社。而道行再次地将其盗出,从摄津逃至新罗。但是这次遇到了暴风的阻碍,不得已只好回港。
这个时候,透过神旨而得知神体被盗的人们开始四面八方展开了搜索网。判断这样下去一定会被抓到的道行,想要将剑丢弃,但不知为什么剑就是无法离开自己的身体。道行觉悟到自己已经无所遁逃,便放弃而自首了。
对差点就让流出之国外这个危机相当震惊的朝廷,此后便将天丛云剑从热田神宫拿回到宫中。但是到了朱鸟3年(688年),天武天皇病倒,因为传说这是神剑作祟的缘故,便将神剑奉还回到热田神宫。
此后,神剑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等非常特殊的时期以外,都一直被供奉在热田神宫之中,直到现在。
形状身为日本贵重的之一,可说是即便天皇也无法随意观赏的至宝。所以关于它的形状,我们也无法掌握正确的资料。
但是幸运的,在江户时代的书籍《玉签集》中,记载着四五名神官曾窥探神剑的记录。
“只要一靠近,云雾就自动涌起让人什么都无法看见。大家用扇子将云雾驱散,偷偷点亮来看,那里有个五尺大的木箱。木箱里面有个石箱,里面的空隙都以红土掩埋。石箱里有一根中间挖空的樟木树干,而樟木与石箱之间的空隙,也都用红土填满。圆树干的内侧则铺陈着黄金,而神体就供于其上。
“神体长两尺七八寸(约80厘米)。刀锋看似菖蒲的叶片,刀身中央部分较厚。握柄的部分约有八寸厚,有多处环节而不平滑,就像鱼的背脊骨,由上到下都是白色的。”
此后,偷窥神剑的神官们纷纷受到神剑的诅咒而接连遭遇不幸,听说最后只剩下将这个故事记录下来的一人【注释33】而已。
如果我们相信这个亲身经历的故事,那么天丛云剑应该是与从遗址等地出土的古代剑有着相近的形状。也有人指出其与在中国大陆出土的剑的相似性。另外自古以来一般都相信天丛云剑是铁制的剑,但是从它表面没有生锈、颜色是白色的这些点看来,也有一说是认为该神剑实际上应该是含有锡成分的铜所打造的。
征服的象征。
天丛云剑原本就是从八歧大蛇体内得到的剑。在神话中,八歧大蛇所象征的意义,也就是土著的旧势力权威。而须佐之男将其打倒,并夺取了(被献上)权力的象征之剑。
从旧权威处所获得的象征,是显示征服者比前任统治者有着更强悍的武力的最好证明。这是以“力量”的角度证明其统治的正当性。
自古以来,天丛云剑在历史上热闹的舞台,就是在琼琼杵尊之天孙降临时以及倭建命的两次东征时。而这些都是在统一原始的土著、以力量确立(加强)王权的时期。如果说另外两件是对内建立权威的话,我们应当将神剑视为对外奠定权威之象征。
天丛云剑被排入之列毫无不自然之处。不止如此,他还是为了证明朝廷的力量而非获得不可的宝物。仿佛宣示着我等拥有如此力量的一种“征服的象征”。[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