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大鸿儒> 204:国历史上的弑君纪录大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4:国历史上的弑君纪录大全(2 / 2)

1.4公元1321年,十九岁的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当上皇帝,是为元英宗。元英宗算是元朝口碑较好的一个皇帝。针对元朝当时奸官贪官横行,朝政混乱的情况,他下大力整顿。在宰相拜珠的协助下,杀了和罢免了一批奸官贪官。

这引起其他奸官贪官的不满和恐惧。以御史大夫特克实(《元史》写为铁失)为首的一批高官害怕自己的奸贪事情败露,也被问罪,于是密谋废立。1323年八月的一个晚上,在元英宗从夏宫回北京半路的宿营地,特克实等人突然带兵杀散侍卫,冲进皇帝卧室,杀死了元英宗和宰相拜珠。

2、因为其他原因而杀皇帝2.1公元397年八月中秋,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在**和嫔妃们筵宴,欢度中秋佳节。歌舞半阑,酒酣人醉之际。司马曜带醉对自己最宠爱的年近三十的妃子张贵人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道:‘美人啊,你虽然姿色还不减当年,年纪却已经徐娘半老,应该退休了。寡人要喜欢那些更年轻的mm了。”

张贵人一听,气得发昏。想你司马曜小子,方刚七月初七和我在长生殿上海誓山盟,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过一个多月,竟然变心如此!你不爱我,我也不能让你爱别人!真是怒从心底起,恶向胆边生。当晚,当司马曜酒醉熟睡后,她指使两个小宫女用被子蒙住司马曜,活活将他闷死。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子因情爱而杀死皇帝的事。

2.2公元528年二月,北魏皇太后胡充华派人毒死了自己十九岁的亲生儿子北魏孝明帝元诩。

胡充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太后之一。元诩当皇帝时才六岁,于是胡充华垂廉听政。史书上说她:‘太后性聪悟,多才艺......亲览万机,手笔断决。‘显然是一个能干的人。可是年轻守寡,又聪明能干,又手握大权,不免做出些热情奔放的事来。然而古时女子讲究温柔娴静,热情奔放是不为礼教所容的。

史书说她‘**肆情,污乱宫掖,为四方之所厌秽‘。于是朝政紊乱,四方纷扰。元诩年岁渐长,对她的作为有所不满,想任用一些大臣除掉她周围的人。但是胡充华却不让他有所作为,凡是元诩想任用的人,她都想法除去。元诩无法,就想依靠外地军人来削除太后的势力。胡充华及其身边的人不想失去自己的权力,于是下毒,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东南一箫读史至此,总要无奈地摇头:胡太后啊胡太后,你的聪明美丽,多才多艺,热情奔放,全被这一杀抹杀了!人说虎毒不食子,难道情欲和**真的比亲生儿子还重要吗?)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为了自己的欲情而杀死亲生儿子兼皇帝的事。

2.3伟大的唐朝从后期开始,宦官的势力开始膨胀。开始重用宦官的皇帝是因为不信任担任军队指挥官的将军们,而将保卫自己的中央近卫军的指挥权和监督外地军队的权力交给宦官。没料到宦官掌握大权之后,竟然比将军们还厉害。他们利用近在皇帝身边的机会,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中。遇到不听话的或者对自己有威胁的,就一杀了之。唐朝后期至少有两个皇帝是明显被宦官杀死的。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后期有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任用裴度等人,一平刘辟,二平李锜,三灭吴元济,四平李师道,重振了中央政府的威信,给已显衰颓的唐朝带来中兴的希望。可是他虽然信任宦官,却又不许宦官胡来,一胡来就杀。结果宦官害怕被杀,竟然于公元820年一个新春的晚上,将他杀死。

李纯死后不过短短六年,公元826年,又一个皇帝,登位不到三年的唐敬宗李湛,也被宦官杀死。

2.4公元1908年十月,垂廉听政几十年的皇太后叶赫那拉.兰儿忽然得病,十几天后渐渐不支。慈禧太后觉得阎罗王在关心自己了,可是被自己压制了三十年的光绪皇帝年方三十八岁,正当盛年。假如自己死去,皇帝掌握政权,定当将自己三十年的作为全部否定个一干二净。说不定还会加自己以种种罪名,将自己的坟墓迁出皇陵,让自己成为千秋万代的孤魂野鬼哪。不行,决不能让他死在自己后面!于是慈禧太后下令杀死了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湉。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被杀的一个皇帝,也是唯一一个因为别人要死了而不让他活下去的皇帝。

以上大家已经看到,刘裕、宗爱、萧鸾和宇文泰四人都杀了两个皇帝,虽然并列,却不是并列冠军,而是并列亚军。历史上还有比他们杀得多的。

乖乖咙的咚啊!老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皇帝拉下马已经是凌迟碎剐之罪了,何况杀皇帝!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权力的代表,杀一个已经是惊天动地了,杀两个更是有点不可思议,难道还有更厉害的!

--历史上有一个叫宇文护的人,竟然杀了三个皇帝,这才是真正的杀皇帝冠军。

宇文护,字萨保,就是前面提到的宇文泰的侄儿。他从小追随宇文泰,既为之管理家族,又随军转战,东征西讨,功绩不小,很得宇文泰的信任和器重,官拜骠骑大将军爵封中山公。却说宇文泰杀了元钦后又立元钦的弟弟元廓为帝,是为西魏恭帝。三年后,宇文泰因病死去,临死前,因为自己的儿子还小,于是他委托侄儿宇文护执掌政权。

宇文护掌权后不到两个月,就逼傀儡皇帝元廓禅让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不久就杀死了元廓),这样就最后灭亡了西魏而建立了北周。这是公元557年的事情。

北周建立后,宇文护就任大冢宰(宰相),继续执掌朝廷大权,‘百官总己以听之‘。在他眼里,年方16岁的皇帝宇文觉还是个孩子,完全可以也应该由自己作主。谁知,宇文觉年纪虽小,性格却很坚毅刚决,他很不满意宇文护的专横跋扈。同时,朝中另有一批大臣也看不惯宇文护的作为,认为‘军国之政,当归天子,何得犹在权门!‘他们一起鼓励宇文觉除掉宇文护。

于是宇文觉招了一批武士,经常在皇宫后园演习如何擒拿宇文护;他又与大臣商量,决定于某一天开宫廷宴会时,抓住宇文护杀掉。谁知他们的阴谋还来不及实施,就有人向宇文护告密了。于是宇文护先下手杀掉了宇文觉。

除掉宇文觉以后,宇文护又立宇文毓当了皇帝,是为北周明帝。宇文毓,史书说他:‘宽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子之量‘。大概是认为他比较仁儒不大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缘故,所以宇文护把他抬了出来当皇帝。

然而宇文毓却并不如宇文护所想象的那般懦弱无能,他在处理事务中逐渐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才干。他周围逐渐集聚起一批老臣元勋。他致力于发展经济,在百姓中也威望日高。所有这些,都引起宇文护的疑惧和不安。

为了试探一下,宇文护假惺惺地搞了一次‘归政于帝‘的举动,把除了军权以外的所有权力都交还给皇帝。谁知宇文毓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并把自己的名号正式改为皇帝(在此以前,北周的最高统治者不称皇帝而叫天王)。这样一来,宇文护害怕了。他买通了主管皇宫中饮食事务的一个官员,在皇帝的食物里暗中下了**,毒死了宇文毓。这是公元560年的事情,宇文毓在位不过两年半。

这样,宇文护在公元557年到560年的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先后杀死了西魏恭帝元廓,以及北周的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三个皇帝,夺得中国历史上杀皇帝的冠军。(东南一箫对世界史所知不多,不知道宇文护在世界史上排不排得上冠军,望有识之人教我。)

杀皇帝是最严重的造反行为。所以敢于杀皇帝的人,必然已经做好准备,杀得了是我运气,杀不了我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杀了皇帝的人,一般都是自己要做皇帝,并且后来做了皇帝的人。象刘裕、萧鸾、萧衍、高洋、完颜亮等。象刘劭、朱友珪等,虽然很快被人杀死,但终究也做了几天皇帝。

那些杀皇帝而不是自己想做皇帝的人,虽然一时成功,但后来下场基本是个死。象东汉梁冀,杀了个小皇帝,又立一个皇帝,后来终于被刘志所杀。太监宗爱杀了两个皇帝,也很快被杀死。胡充华杀了自己当皇帝的儿子,杀唐朝两个皇帝的宦官,以及元朝的特克实,也都很快被人杀死。

例外的人很少,但不是没有。一个是杀司马曜的张贵人,她杀了司马曜后,谎称皇帝突然暴病而死。东晋那个混乱的朝廷,竟然相信了她的话,没有治她的罪。一个是宇文泰,他是象曹操一样,能当皇帝而不当。所以他杀了两个皇帝而能无事。再一个是慈禧太后,她的情况更特殊。

最奇怪的例子就是那个冠军宇文护了。按理说,那么多例子摆在前面,他又杀了那么多皇帝,当然知道杀皇帝而不当皇帝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但他就是自己不当皇帝,而又让自己的另一个堂弟宇文邕当了皇帝。

也许宇文护杀了两个堂弟皇帝,觉得自己的堂弟都是脓包?也许他认为只要自己始终保持权力和警惕,就能永远做不是皇帝的皇帝?也许他认为‘杀皇帝的冠军‘这个头衔比当皇帝还伟大,还想继续展示自己这方面的才能?

谁知他的堂弟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宇文邕,史书记载他:性格深沉不露,但却有远见卓识。平时没有人去问他,他从不主动开口。宇文毓曾经感慨地说:他这个人啊,要么不开口,开口就必定说到点子上。所以非常欣赏和器重他,平时有大事就必定和他商量,临死时又把重担交给了他。就这样,宇文邕登上了帝位,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周武帝。

他韬晦不露,装聋作哑,并尽量提高宇文护的地位和名誉,借以麻痹宇文护,以免重蹈两个哥哥的覆辙。上任才一年,他就下令:所有大事,先由宇文护研究决定后再奏闻于他。

几年后,他又下令:大冢宰晋国公(指宇文护)德高望重,今后所有文字(包括皇帝诏书)都只能称他的职位名或爵位名而不能称呼他的名字。对于宇文护拥有的卫兵超过了皇宫,宇文护滥用职权残害忠良任用奸邪,以及宇文护的儿子们的胡作非为等等事情,他都一概不闻不问,任其所为,‘人不测其所为‘。

这样,宇文护认为他是一个无用而只能依靠自己的人,渐渐不再提防他。经过长长的十二年,宇文邕终于设计亲手杀死了这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杀皇帝的冠军。[bookid=2871585,bookname=《灵时代》]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