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大鸿儒> 052:中国少数名族饮食风俗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52:中国少数名族饮食风俗 2(2 / 2)

达斡尔人腌制咸菜的本领也很高,各种咸菜五花八门。如把胡萝卜和长白菜切成丝腌到一起;大萝卜整块或切成若干块腌,吃时切成丝条,或切成小丁与野味肉丁炒在一起,就成了类醢菜;黄瓜切成片或整个腌;腌茄子时,把茄子从中间豁开一个口子,里面塞进辣椒、蒜、芹菜、香菜等调味品,使腌的茄子有五香俱全的味道。

达斡尔人还善于用黄豆自制大酱当调料吃;也生黄豆芽做菜吃。

在做肉汤或炖肉时,达斡尔人喜欢加些蘑菇、木耳、黄花等土特产品,以强化馔味,食之可口。

达斡尔人的肉食包括鱼、狍、牛、羊、家猪、野猪、鸡、野鸡、沙鸡、兔子、飞龙等**、动物肉。吃鱼是达斡尔人素有的习惯,以清炖为主,鲤鱼通常先煎后炖,吃其肉喝其汤。

达斡尔人的筵席,以肉为上品,猪肉骨节分上下等次,成块煮,手把着吃为贵。

手把着吃时,蘸着漂葱花的盐水或韭菜花泥、白菜泥吃;尤其每年除夕的晚餐,讲究阖家围着饭桌吃手把肉。

猪的上等肉叫“瓦奇”,即*背;二等肉叫“达勒”,即肩胛;三等肉叫“叟吉”,即胯臀。瓦其和达勒,仅敬供长辈和尊贵客人享用;普通亲友则用叟吉肉招待就够了。其他动物和兽类的珠勒德(心、肝、肺、气管、舌头),也被认为是肉餐之尊,只馈赠贵宾、尊长和神佛享用。

除了吃手把肉外,达斡尔人还善于晒狍、羊、牛、鱼肉干,吃时泡煮、油煎加工。

肉类平素主要用于烩菜、炖饪;狍肉也有在野外串烤着吃的;民国以来做馅吃的很普遍。

达斡尔人原来只吃自制的苏子油(巴立托斯)和麻油(麻罗托斯);现在普遍吃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

牛奶也是达斡尔人主要副食品之一,除了用于米饭面食,还制做奶皮(吾如莫)、黄油(高等日托斯)、酸奶(其嘎、吉斯恩苏)等各种高级营养品。

达斡尔人还嗜好烟酒。原来喝自制的牛奶酒、燕麦粒和小米酿的米酒、杜柿酿的果酒;现在普遍从市场买现成酒喝。

烟是敬客的贵品。不论是敬客还是自己抽,都用自己栽培、烘干的叶烟。

达斡尔人还以野果汁露、各种茗茶做饮料。敬茶也是达斡尔人待客礼节之一。

女人们一到秋季,就到山野、河套采集杜柿、稠李、榛子、草莓、玫瑰果、山丁等野果山珍,除生吃外,还磨成合成性野果粉,做糕点馅,还可用开水冲融当饮料;这种野果汁露,具有浓烈的酸、甜、香三种味道,饮之清香可口,是达斡尔族独具的,富有特殊风味的,滋补效果很强的高级饮料,专供婚姻喜事和敬待贵宾时沏用。因此,达斡尔族姑娘、媳妇、老妪们很重视野果的采集。

达斡尔人的主副食里,可以做为年节礼物的也不少,这可从民间舞词年节的礼物中看出:给爸爸敬的是白酒,给妈妈敬的是片肉,给儿子送的是核桃,给媳妇送的是馒头;给公公敬的是仙桃,给姑爷送的是餄餎,给姑娘送的是红枣。

傣族饮食傣族地区以产米著称,糯米是主要食品。用糯米加工成的食品有香竹饭、黄米饭、紫米饭、米干、米线、粽子、千层年糕、各种糯米粑粑等,多达数十种。

傣族菜肴琳琅满目,有浓郁的民族风味。这些菜肴色、香、味、形俱佳,具有香、酸、冷、辣等特点。从制作方法上分为烤、蒸、炸、腌等几大类,从原料上分又可分为肉类、水产类、禽蛋类、山珍类和蔬菜类等。

肉类以猪肉为主,牛肉次之,常食用的还有鸡、鸭、鹅等。傣族近水居,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鱼是他们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禽蛋是家常菜。蔬菜类有瓜类、豆类、白菜、青菜、萝卜、竹笋等。山珍类有蟒蛇肉、麂子肉、竹鼠肉、山鸡肉、马鹿肉和野猪肉等。

傣族有吃异物的习俗,百夷传载:“其饮食之异者:鳅、鳝、蛇、鼠、蜻蜓、蜉、蛟、蝉、蝗、蚁、硅、土蜂之类以为食。”他们还吃沙土中的沙蛆和生在竹节中的竹虫等许许多多奇异的食物。

饮酒是傣族的一大嗜好。平日进餐,常要喝一些酒。每到节日喜庆之际,一定要开怀畅饮。傣族善于用谷米酿酒,西双版纳所产的一种糯米烧酒,酒味香醇,入口甘甜,远近驰名。

傣族的菜肴多喜好酸辣味,辣椒、姜、葱、蒜、花椒、八角(大料)、香茅草、香菜、薄荷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辅料。傣家人还喜欢吃保健养生的特有植物,如苦凉菜、刺五加嫩枝叶、水厥菜、香菜等绿色植物,因为这些菜有清肺解毒、明目健脑等功能。

德昂族饮食德昂族人好饮茶,饮食以大米为主,玉米、小麦、豆类次之。

茶叶:德昂民族好饮浓茶,并以善于种植茶树闻名,因而被称为“古老的茶农”。茶叶在该民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他们对茶叶也有特殊的感情。德昂族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都好饮浓茶,传说从古老的时候就这样了。

说起德昂族饮的浓茶,那真是名不虚传,他们把一大把茶叶投入能容纳的一百亳升水的罐内加水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将茶水倒入人们常称之为“牛眼晴杯”(比水牛眼大不了多少)中即喝。外来人喝这种茶往往要渗入几倍的开水才行。

由于德昂族人常饮浓茶,久而久之就有了茶瘾,茶瘾发作时会使人四肢无力,特别在走长路时使人难于行进,但只要煮一罐茶喝几杯后,精神就抖擞起来了。人们常说,德昂族办事情离不开茶叶,他们常把茶叶作为礼品,它表明“茶到意到”。

如果去探望久别的亲戚朋友,见面礼就是一包茶叶,有客人来了,主人家总是先烧水煨茶招待,男青年求婚请媒人去说亲时,首先带往女方家的也是一包两、三斤重的茶叶。

若有喜庆事邀请亲朋好友光临,送一小包扎有红十字线的茶叶作表示。如果群众之间发生纠纷,某一方因有过失,要求得到对方谅解时,也先送一包茶叶给对方,当有过失的一方主动送了茶叶,另一方再有理也要加以原谅,这是德昂族的礼俗,若不送茶叶而是送钱物,那就被认为是不懂德昂族的“礼”,也不会得到谅解,甚至会将事情办坏。

若相互之间的纠纷自己不能解决而需请头人调解时,也要裹一小条茶叶和一小象草烟交叉成“Ⅹ”形交给头人,然后再申述各自的理由。由于茶叶在德昂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广泛的用途,因此家家户户都习惯在住宅周围或村寨附的山坡上栽培一些茶树,供自己采摘揉晒干备用。

除干茶外,德昂人也制作一种湿茶(酸茶),史书称为“谷(沽)茶”,他们把菜摘来的新鲜茶叶,放入大竹筒内压紧密封,使之糖化后食用。食用湿茶不必煎煮,从筒内取出即可放入口中咀嚼,茶味微酸苦,略带甜味。这种茶能解暑清热,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人们都喜好嚼酸茶。

东乡族饮食东乡族居住在甘肃中部的干旱山区,耕地主要是山地。粮食作物有小麦、青稞、洋芋、豆子、谷子、苦荞等。所以东乡族的风味食品和日常便饭都离不开这些,下面介绍的是东乡族的几种风味食品。

烧洋芋:东乡族种植的洋芋淀粉含量高、沙质、味甘,煮、烧、炒都可餐用,尤以冬春二季以炕洞烫灰里烧焐的洋芋为最佳。剥掉一层皮,便呈现出烤成油黄的内质,又脆又沙又香。冬季寒冷的清晨,妇女们揽出洋芋,不洗不摘,焐在炕洞滚烫的土灰里,过一个时辰,掏出来即可烤熟。

锅塌:青稞面发酵后,做成块状,贴在锅上蒸或烙熟,这种食品东乡族称它为“锅塌”。

米面窝窝:把米面用滚烫的开水搅拌成团块,装在琼锅里,在炕洞里烧熟,带甜味,有时窝窝里还放上甜枣。

油香:油炸的小饼子,中间需切两个小缝。

酥散:油炸的**花,有人的胳膊粗细,扭成盘旋状,一尺见方,食用时掰开分食。东乡人对所有的面食,无论大小,都得掰开吃,不得一拿上就囫囵吞吐,这是规矩。

馓子:油炸食品,酵面中和上清油、鸡蛋清,尔后象柱面一样,拉成筷子粗细,盘成一尺见方。

罗婆弱:一般混煮一些青稞、小麦、豆子或大豆,多喜用羊头及羊蹄杂碎一齐煮用。羊蹄杂碎,燎掉毛,反复冲洗干净,再放上花椒,青盐,和粮食混煮在一起,讲究要煮熟煮烂,是可口的美味食品。

三香茶:待客饮茶,除了茶叶以外,还在盖碗内放上冰糖、几枚桂圆或是烧枣,俗叫“三香茶”。

东乡族的饮食上喜吃饭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东乡族每日三餐不离洋芋。洋芋既可当菜,又可当饭。煮、烧、烤、炒均可,特别是冬春二季。东乡族还喜把青稞面,大麦面做成“锅塌”或“琼锅馍”作为主食。

东乡族热情好客,以鸡待客是东乡人的传统礼节。东乡人在宴席上吃鸡十分讲究,通常把鸡的各个部位分成13个等级,按辈份吃相应等级的部位。在13个部位中,鸡尖(鸡尾部)最为尊贵,一般只有席间主客和年长者才有资格享用。

东乡族制作“栈羊”肉,独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锅上蒸“发子”,屠宰栈羊吃发子是东乡族改善生活的一种形式,当地有句谚语说:“先来的发子比后来的肉香”。东乡族还善于把栈羊肉制成清汤羊肉,美味可口,滋补营养,老少皆宜。

东乡族人喜欢喝紫阳茶和细毛尖茶,一般每餐离不开茶,多数用盖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壶的。盖碗亦称“三炮台”,即由茶盖、茶碗和底盘座组成。

侗族的饮食文化自成一体,大致可用“杂”(膳食结构)、“酸”(口味嗜好)、“欢”(筵宴氛围)三个字来概括。在其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神奇的内容。[bookid=2871585,bookname=《灵时代》]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