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又想起隐太子来,觉得尹妃借物喻人,必是也怀念起往日这旧情人来了,那虽是一段孽情,可也毕竟是人情,人非草木,有这般幽怨思怀不足怪也!
便又暗里感叹起来,就这么几句诗,竟让人有了这么多猜测,这么多诠析,又有这么多幽深情怀和意境,竟让是是非非都杂混其中,若非尹妃,别人倒是难以吟得!
感叹之余,忽便想起玳妃来。这李世民虽是绝世英雄,战场上杀人如麻,有揽日月馕四海之志,却竟也是个牵情种子,此时想起玳妃,竟心里纷乱,仿有锥痛之感,那赏花之心瞬间荡然无存,那脸色竟也阴沉下来。
小顺子看看李世民神色不对,以为是尹德妃所吟之诗惹他不高兴了,又恐生出别的端倪来,便笑了道:“这半天花也赏了诗也吟了,想皇上和太上皇也累了,这便起驾回宫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小顺子便张罗着先着太监宫女送李渊和尹德妃回垂宫殿,接着护拥着李世民一家子折道回宫,几位大臣也自回了各自府上去。
回到寝宫,已是傍晚时分,李世民因一时惦念起玳妃来,更觉心烦意乱,总觉得自己有愧于玳妃,总觉得她年纪轻轻,自己又如此薄情寡恩,她岂不是度日如年?
猜想她那欠言寡语戚戚模样,不禁便有心如刀绞之状,自个问心倒想去见见她,又怕诸事稍有不慎,免不了扉言骤起,遂正想强忍着不去想了,忽听太监来报,说有个老婆婆持着腰牌闯了宫来要见他,李世民心里一惊,知是侍侯玳妃的刘妈来了,那腰牌是玳妃刚搬长安城西郊时李世民暗里给刘妈的,说是倘有急事,持此腰牌进宫找他便没人敢拦。
李世民不待多想,令速传那老婆婆书房觐见。不一会,那老婆婆进来,果然是刘妈,李世民让太监给刘妈上了茶,遂叱退侍侯的太监和宫女,问刘妈道:“刘妈此来必有事吧?”
刘妈喝了一口茶,跪下道:“陛下,贱妇是不得已才进宫来的。”
李世民一听,激灵一震,浑身遂起了鸡毛疙瘩,以为玳妃出了啥事了?遂急问道:“玳妃出了啥事了?”
刘妈笑道:“陛下,是喜事。”
李世民不解问:“有啥喜事?”
刘妈道:“恭喜陛下,玳妃生了。”
李世民心里又一震,喝道:“你说啥?”
刘妈听李世民这一喝声,以为龙心怒了,“唰”的脸色变的惨白,抖瑟瑟的竟不敢说话了,李世民心情渐平静了下来,口气变的温和了,说道:“你便坐起来慢慢说。”
刘妈站了起来,坐到一旁椅子上,抖瑟瑟好一会才平静下来说道:“玳妃是生了,是皇上的公主,上次皇上去的时候,玳妃以怀了二个多月身孕,贱妇以为那时玳妃以告诉了陛下呢。”
李世民此时心里不知是喜是忧,在书房里来回踱了好一回步,才转头问刘妈道:“她们母女可好?”
刘妈这时才露了笑脸道:“公主是昨晚出生的,那鼻子小嘴酷像陛下,眼睛模样像她娘,可是个漂亮公主呢。”
李世民冷静想了一会,觉得自己不能抛开她们母女不管了,即使先前玳妃没生这公主,为避是非流言,自己可以忍着心痛再也不去见玳妃,但现在行吗?
公主的出生,已注定他们之间的血脉相承,亲情融汇,禽兽尚有舔子之情,何况人乎?
只是总该想个办法,掩人耳目,不能昭然于世,免受朝野握柄唾骂。
李世民想了一回,遂解下身上一对麒麟玉佩递给刘妈,说道:“这对玉佩是朕打下太原时太上皇赐给朕的,朕一直佩带在身上,你便给玳妃带去,朕会找时间去看看她们母女俩的。”
刘妈接了玉佩,替玳妃谢了恩,正转身要出去,却又回过头来复跪道:“陛下,该给公主赐个名字。”
李世民想想道:“就叫高阳吧。屈原有诗曰‘帝高阳之苗裔兮’,‘高阳’即古帝颛顼之封号,后称高阳氏,‘高阳’为正日之象也,有皇族气派。”
刘妈听着,知李世民认可了玳妃母女俩,满脸骤生喜色,又代为玳妃和公主谢恩,遂起身出宫给玳妃报喜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