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龙凤大唐> 第三节 看朱成碧泪纷然 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节 看朱成碧泪纷然 3(2 / 2)

帝国大学的智库为皇帝提供了很多的方案,有的保守,有的大胆,总之原来混乱的财政实在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有漏洞的制度,总是滋生一些腐败,挖国家墙角古今中外都不缺乏。以清廉高效而著名的贞观官僚系统,逐渐从文皇遗产大有演变成历史包袱的趋势。

商鞅那样暴风骤雨般的激进改革,李峙也就想一想,那根本就是大手术。如今门阀军勋们虽然气焰被压制下去了,但是不代表他们会束手待毙,自北魏道武皇帝以来,代北勋门一直都是主宰北朝风云的真正力量。

王安石那样的改革似乎又有些温柔,北宋毕竟面对的都是些书生,起码斗争起来也没那么血腥。现在可是割那些丘八大爷的肉,这些人可不是温和的宋朝书生,惹毛了,杀人造反,他们是做得的。

不过现在的时机也比较好,毕竟开国不久,皇帝的权威还在,代北门阀的力量经过新贵们的调和,也不算特别强大。

更化的事情皇帝在很早的时候就在思考了,现在他完全掌握了朝廷的权利后,就开始了做为穿越者出身的统治者必做的一门功课——颁布新政。

不搞君主立宪,也不弄内阁,更不会搞“古代军管会”让那些大头兵去管理国家机构。李峙首先改革的对象就是宰相——大唐的国家决策执行制度。

一改以前各省各部主官兼任宰相的“习惯”,李峙将宰相作为一个固定的职务确立了下来,这样避免在宰相的任免上随便更换,导致政策的延续性被破坏。嘉禾更化后的宰相——尚书左右仆射的权利大大增加,国家行政机关都要围绕这两位来运作。

当然相权太强势,不是好事,更化用了三个政策来制衡两位权利增大的宰相。第一,皇帝也加强了御史台的权利,把北魏以来御史充当皇帝耳目的功能,恢复到两汉时代制约相权的机构。第二,发展了宰相办公会议的群商群决的功能,这是唐宋文官制度的一大优点,虽然左右仆射有执行权,但是决策权还是在宰相办公会议。第三点,也是前代未有的,就是任期的明文规定,左右仆射每届四年,可连任两届,任何情况下不得连任三届。李峙在谈到这点的时候对宰相们说:“一旦这个制度被破坏,离大唐灭亡的时候就不远了。”“退休”后的左右仆射要是再重新担任仆射,一般需要离职十年后才可以。左右仆射,一主一辅,有权推荐各部尚书等人选,但是最后的决定权在宰相办公会议。

设置“三衙”也是更化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东西,这个机构把原来兵部调度指挥、后勤不分的两大功能区分开来。

三衙有点相当于后世的总参谋部,负责的是唐朝军队的战时指挥。但是将领的人事任免、后勤补给都属于严格地把握在六部。这一改,原来炙手可热的兵部就成了“三衙”跑腿的了,负责把三衙的计划负责实施下去。当然兵部也还保留了相当的权利,起码对于战功的评价,对于军事长官的考核,对外情报的搜集等等那还得问问它。更化后,李峙开唐朝先河任命了一位文官担任兵部尚书。从此这个职务也不会一年几换,渐渐稳定下来。

唐朝也开始了招募军队人员,不过这次招募的是内部招募,选择都是有一定经验的老兵。随着政府财政的好转,募军制也将会成为唐军的主流,职业军人开始出现了。这些军人的薪水就是边地的田产,等到他们打算退役的时候,就按当时市价折换成钱。当然作战的赏赐那是另算的。也有的军人退役后不打算返回内地老家的,也就不折钱,那份职田就归其本人所有了。

除了招募的职业军人,还有大量的“役兵”,这些都是原府兵,而服役的时间从原来的十年,减到三年。郡县兵,一般是在农闲的时候去服役参加军事训练。而野战军则则逐渐从大量的郡县军里招募,至少达到“四六比”,意思是边军招募人员里,从边地本地招募和内地的要达到四比六。

领军的将领也是按时轮换,除非有特别的战事发生。

唐军现役的中高级将领,大多是从士兵里选拔的,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出身普遍不高,基本都是文盲,文化水平与武力成反比。对于军队生活很熟悉,能获得士兵们的拥戴,对于边境的敌情也比较熟悉。问题是,这些人领兵久了,容易跋扈,不听招呼,恃功骄横,不遵守法令。有的人还特别好杀,经常以挑起战争来大发其财。

一直以来李峙就考虑建立一所国家级的军校,专门培养国家放心,能征善战的将领。更化后,皇帝选择了在镐京附近,歧山之下兴建学校。因其在长安以西,又临近武成王姜子牙的点将台,被人们习惯地称呼为“西点军校”。壬*变后,唐成宗又在洛阳兴建了东台太武学,两所军校的学生成为了大唐军队军官的主要来源,以至于一些非两校的军官自我解嘲地称呼自己“不是东西”。

对于财政的更化,主要是设置了三个国家级的结算机构,一个在长安,一个在扬州,一个则设置在了泉州。此后各地方的税都交纳到这三个国家级的结算机构,名曰“赋司”,属于民部派出机构。地方自己的税和国家征收的税就区分开来,免得地方上拿国家的名义来上下其手,搞截流,搞摊派,最终搞腐败。

大唐的财政也改变了几千年的量出为入,而改为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再对老百姓索求无度。徭役也划分成十个等级,一些徭役是要可以付钱的免征的。

这些改革,并没使大唐大小的蛀虫多害怕,最多以后捞钱更费点精神而已。而吏部出台的一个新制度,简直让许多官员如丧考妣。

而对于官员管理,李峙提议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新鲜出炉。

此政策一出,朝廷内外哗然。

中国人一直视自己有多少钱为自己的隐私,虽然在这个时候还没什么隐私权,但是朝廷这个政策一出,让大家觉得皇帝实在管得也太宽了点吧。甚至有些百姓也不是很理解。

随之,在律法里则增添了新的罪名“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其判罚为流刑,抄没家产,三族五服内别迁僻地。

有罚也有奖励,对于清廉的官员,朝廷会给予奖励,赐勋升一级,登记良好记录,其子女也会成为一些国家公务员考试(方正贤良科)倾斜的对象。有的低级官员,还会享受全额退休金的照顾。

新的财政制度,还厘清了皇室和国家的关系,一些属于皇室的财产也要征收一定的税,换句话说,皇帝也得交税。这可是发千古之未有。不过这笔钱是皇帝身上的钱还使在皇帝身上,主要是用在皇室生活花费的结算。

******

“这叫什么嘛!”李恩很是不满,自古天子富有四海,这大唐天下全是自己家的,怎么自己还得把钱拿出去,真是麻烦。但是这是皇帝同意的,他也只是暗地发牢骚而已。平时不关心财货的申王第一次翻起了属于自己名下的田簿来,计算着自己口袋里还有多少钱。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