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帝大被人称为“狂生”,每以文才武略自夸。不过他的确也有优势,那就是此人身体好,记忆力好。
时人讽之,因此杜审言出身大族长安杜氏,本来用不着吃这样的苦,就可以轻松当上官的。
皇帝亲自召见杜审言后,大家这才有些后悔,这一切破格中的破格。一国之君召见一介贡生,那是多稀罕的事啊。
很多人顿时肠子都悔青了。
按礼,皇帝不会在皇宫见褐衣(平民),所以杜审言破格被提为从八品勋阶。有了官身,自然可穿绿衣见皇帝。
“卿家请起!”皇帝早换了一身描金龙纹的白色阔袍,拴了根十三品玉带。
“臣惶恐!”平时把牛皮吹上了天的杜审言这时候也不胆肥,四肢冰凉,大汗淋漓。
皇帝李峙温言:“请起,请起。”李峙为君时日越长,气度越是像文皇帝,只是不像太宗那整天板着脸,却是喜欢在没什么正事的时候开人玩笑。史载其“大帝柔顺而性实沉简,未尝高声,人亲之而不狎,敬之而不怖。”
“多谢圣人!”杜审言连忙站起来。
李峙斜靠着掣几(有点像做鞋的楦头,在日本古装剧偶尔能看到,偶也不知道专业名词叫什么,反正就是人跪坐的时候累了,扶着靠一靠。一般是尊位才设置,卑位是没有的)手里那起一卷奏章。
“权蘅叔一力推荐于你,说你堪大任,”李峙说,“我也看了看你的成绩,博物科却是不错,听说你还组织同学泛舟淮水。”
“那是微臣狂悖!”杜审言想起就惭愧,那次自驾旅游,翻了船,差点淹死几个,要不是旁边的船夫应声而来,只怕要惹大祸。亏了权世襄一力地保证,才没把杜审言给开除学校。
“寡人要的就是你这点狂劲,”李峙说道,“班定远无此则庸使而已,中国岂能定治鄯善、车师。”
“陛下,臣虽不才,愿效法前人,为国家靖海平波。”杜审言磕头道。
李峙点了点头:“有勇气很好,但是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经验,朕不想你学那甘英,止步于炎海,未尝于西秦。”
“臣不到西秦死不回朝!”杜审言说道。
李峙摆手:“寡人不要你死,要你活的好好的。你的博物科不错,应该知道此一路非常艰难,不说那蛮荒野地,那大食等国皆是轻易不容你过去,所以智与力都很重要。”
“诺!”杜审言顿首。
李峙说:“我给你三年,你去夷州,到那里当水师提举官,三年后你若无成,朕便把你贬谪到交州,虽遇赦不还。你可想好,若敢去我自派你,若是后悔,我也不怪你,另换人就是。莫自耽误。”
“臣敢去!”杜审言说。
“起来吧!”李峙说,“大丈夫生当立功名,千秋之后,汝之名同日月恒久。王侯将相莫能媲美。”
“有陛下此语,臣愿足矣!”
望着杜审言远去的背影,李峙有些寂寥,虽然为帝国,主宰沉浮,但是却不得像杜审言那样潇洒地去成自我圆满的功业。
“杜审言或者会从此成为中国历史经常提起的名字,而我这个皇帝呢,也许仅仅只会出现‘唐高宗’三字的当陪衬而已。”李峙忽然感觉到自己头一次有点酸酸的心思。
正想间,忽然有宋守业托了个的盘子,一脸喜色:“恭喜大家,贺喜大家!天降祥瑞,天降祥瑞!”
“乾元十三年夏,司农寺丞周处世献‘秾稻’与双铧细畯法,上嘉之,赐宅,绯衣、算袋并上田金银等。群臣入贺,谓之天佑。上命次岁更元嘉禾元年,以正天时。有河东唐佳臣献《三皇治舆图》,渭水出黄龙,文凤鸣于晋阳,勿斯里国献麒麟,始行更化。”——韩愈《论国朝百年无事札子》
本卷终。
附言:
杜审言大约生于AD647年,按年算,大概到本节才七八岁,本使其提前。不过不会写到杜甫,历史改变鸟,只怕诗圣也不会出现,但是会出现李白,哼哼哼。
下一卷《凤舞九天》大纲正在修改中,不知道写出来会受到如何攻击,但是偶还是决心写按照自己的意思写下去。因为其情节曲折多变,明暗两线不是很清晰,所以受误读和攻击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会使很多男性同胞觉得“窝囊”,呵呵,所以先打打预防针。毕竟是《龙凤大唐》,光有龙而不凤,岂不是欺世盗名。
会暗示男主角穿越前的一些生活,呵呵。
非要水落石出,才显得明珠出世。不到最后结束,你是不会知道结局的,这部书的结局将是一个与众不同,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
正在恶补穷摇等大师的着作,读了几本后只觉得,我于此道,真是功力浅薄,感情忒不丰富鸟,忒不会煽情。
8过下卷要到全部完成才会上传,会减少恶搞和调侃,毕竟不能得罪女人,得罪女人滴后果是相当严重滴。
所以各位要带老婆出来看神仙的同学,你有的等了,下次把孩子一起带上!TJ是不可能滴。在这里十分感谢老大的推荐,各位“大婶”捧场!
奈何时也命也,精神文明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的辩证法是不可更改滴,那段时间换工作有些频繁,发生了些不愉快的事情,前段时间又地震,没心qing动笔。拖沓更新了很长时间。请您谅解,我是不会说的,请大家理解吧!
第四卷《凤舞》大概在8月8号后开始上传吧!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