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龙凤大唐> 第二十 天家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 天家事(1 / 2)

乾元九年暮春,长安芙蓉苑。

往年这个时候,芙蓉园游人如织,车水马龙,金明渠两岸君子淑女相约出游,平民官宦也各自携家带口出来欣赏这大唐第一名园的最美风光。

如今的芙蓉园尽管依然花团锦簇,万紫千红,但是罕有游人来踏春赏花,便是素来标榜儒雅的文人也不来这曲江聚会。开在金明渠边的酒肆生意惨淡,只有寥寥数家挑着扫帚。

“真是可惜啊,”在一个小酒肆里坐着三个书生,其中一个穿褐色麻袍用西南官话说道,“我在巍州就听说过‘芙蓉*照皇畿’,却无缘分进去一看啊!”

他对面穿单丝罗的书生则一口吴语雅语:“这时看它怎地,待来年罗兄金榜题名,风风光光地骑着五花马赴天子的鹿鸣宴,却不比过今时今日。”

“伍兄好志气,只是可惜时运不对啊。”那个黑黑的穿着一身翠绿春衫的书生说,“如今陛下兴新学,还有一帮子人跟着后面聒噪,说要废除了进士常科。圣人说道德文章治天下,这现在一不治经二不修道德,好吗,干脆连文章都要丢了。哎,眼看这大唐……”

“王兄慎言!”那姓伍的书生赶忙替他倒了一杯酒,锡酒壶却是空了,于是伍姓书生忙招呼厨后的“醪焙娘子”送两土陶罐酒来。(老帽注:唐宋时一般吃热酒,有专门负责为客人暖酒的厨娘,收取一定的费用)

“烫它怎地!”那位王书生忙抓起一坛子,去了封泥倒了一碗。

“王兄,王兄,你如何也学那等粗汉?”罗生忙把那碗夺了过来。

王生冷笑:“粗汉怎地?你去看看翰林院,那里有多少五行博士、工虞翰林,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凭着些个奇淫之技竟然比你我寒窗苦读十来年获得更高的禄位!”

“什么五行博士,工虞翰林?”罗生一阵茫然。

伍生看了看四周,小声说:“罗兄远来,不知道却也不怪。”说完嘴角露出一丝讥讽。

王生从鼻子里哼出几声,埋头喝自己的闷酒。

伍生为罗生详细地解释了。

原来皇帝李峙为嘉奖一些技工,特别给予几个工场里的技工加官为“五行博士”和“工虞翰林”分别是从八品和八品,被授予这些加官的人不再列为贱籍,子孙可读书。此举一出士林哗然,一向中国士大夫都对手工业者非常歧视,认为他们比农民的地位还底。所谓“士农工商”四民有序。而工部的那些技工实际上属于皇帝的奴隶,虽然也有工资,但是却被录在“另册”。其后代不可以跟官员通婚,当然更没资格参加科举当官了。

上书反对的官员很多,连几个宰相也撺掇着胆小怕事的于志宁联合上书反对,但是皇帝把几位官员诏进了宫后,这几个人出来后也不反对了。还劝那些准备闹朝会的官员不要再闹了,据说那些工人开发出一些于国于民都很有用处的东西,所以皇帝才下令嘉奖。至于是什么东西,那是属于兵部的机密。被改造后的“三司一寺”(兵部职方司、御史台监察司、内庭的检票司和卫尉寺)以及在京城无处不在的不良人——“经济防御衙门”,那都不是吃素的,官员的言行,皇帝知道得很清楚。谁敢泄露啊,没任何一个宰相想被放到安西编管。

“原来如此啊!”罗生沉默了一阵。

“听说北府还要开设那些下三流的课程,嘿嘿!”伍生笑了笑,“这可是发千古之未发啊!”

“以后拿斧头和墨斗的人就会成为我们的同僚,”王生冷笑道,“那可算是天朝的一道风景。”他顿了顿说:“都是那个权蘅叔搞的,他甚至不怕被开除名户!”却见罗生的眼睛被门外的什么东西吸引了,两个人也转头去看。

这时候一辆马车停在了酒肆前,从车上下来一个穿浅青圆领的官人,两绺长髯在春风中轻轻飘扬,头戴折上巾,两条软代微微飘起。看上去书卷气很浓,偏偏在腰上佩了一把直刀,质朴乌黑的刀鞘在阳光下反射出淡淡的金线花纹,为这个人平添一股英武之气。

“是‘青黻’刀!”罗生眼睛一亮,他本是六诏之中的罗鬼氏长子,自小便是舞刀弄棒。到了中原,对那宝刀骏马又留心喜爱上了,自然一眼便认出那人佩刀刀鞘上的花纹。那是利用上好的干漆刷上一遍再用牛角刮子磨平,反复百十次才会出现如金钱大小的花纹来。这些精美的刀鞘一般都是佩骠刀、天竺刀一类的宝刃。

这人是什么人啊?要知道在西南夷酋长也不一定能佩带如此宝刀,但是他想了想又释然了,这里是长安啊,有什么不可能呢?

那人静立在金明渠边,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辆马车,从里面下来一个穿皂色圆领的中年官员,下了车朝那人一拱手:“杨十一郎,又见到你了!”

那杨十一也不还礼,只是拉着那人大笑:“王兄又高升了!”

“天子家奴而已!”那王姓官员不以为忤,解了马车的辕子,牵了两匹青骢:“君久戍北地,必会骑马落?”

“只怕对主人不敬!”那杨十一说道。

王姓官员一笑:“不怕,主人知道你的性子,不要矫情了。”

“王兄请!”杨十一拉过笼头,接过了马鞭对那王姓官员说。

王姓官员一笑:“某可是斛斯中车教出来的,却不占你这读书汉的便宜。”

“倒要见识一下北门番上的人是不是六眼八臂!”那杨十一也不客气,一踩马镗,猿臂长舒抓住前鞍桥上的抓环,另外一只脚也腾空而起,稳稳地跨过马背坐得稍微靠左一点,双脚却把马夹得紧紧的。一气呵成,如果不是习惯骑马,断然做不到如此熟悉。

那王姓官员哈哈一笑,双手抓住马鞍前后环,双足一蹬地,跃身而起,很像后世的鞍马大回旋。亏得他身体肥硕,居然如此灵活。这样的上马叫“燕抄水”,没有相当的腰力和腕力那是万难做到的。这种习惯多是那些马上民族的方式,适合于骑兵运动战,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走!”那杨十一把马一夹,那马开始跑了起来,王姓官员呵呵一笑:“驾!”

******

骊山,温泉宫。

太监引一人如见,却是金明渠边那绿衣官人,姓杨名绶,前隋的宗室。

“臣杨绶见过陛下!”杨绶远远地看到亭子中坐着一个白衣人,而几个穿杏黄衣的太监侧立在一边,那人肯定是皇帝李峙无疑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