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龙凤大唐> 第十四 三个女人一台戏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 三个女人一台戏 二(2 / 2)

皇后是国母,虽然这里的人是她的长辈,但是君臣大义是封建礼教的第一伦,所以这些人可不敢稍微违背。

王皇后一行进了家门,关起门来才行家礼,那些叔叔伯伯也只能受半礼,毕竟不能和皇帝等量齐观啊。

唐朝继承前朝风俗,外戚多加官职,赏赐许多财产田地,不过不如东汉、西晋那样权势熏天。唐朝乱归乱,但是却从来没出现外戚皇亲乱国的事情,这大概是因为李家本身就属于外戚出身得国,所以对外戚格外地提防。

“儿在宫禁里就时常想着回家来看看,”王皇后语调有些悲伤。

柳氏说道:“圣人能侍侯大家,乃是我家荣耀,我等还康健,不劳圣人挂心。”

“阿舅在中书,我家已经荣耀极点,且不可松废法度,”王皇后说道,“当今虽然说仁慈宽怀,却最恨宗亲贵嗣乱法,若是触犯,我也解救不得。”

众子弟应声称诺。

柳奭说道:“太原王,河东柳,我等俱是诗礼之家,若犯国法,莫说陛下容不得他,便是陛下开恩家法也容他不得。”

王仁安也代表王家表态,表示严格约束子弟。

皇后寻着王秦氏,对她说:“阿姆端地生得好儿子,大家常夸赞十三郎英武果断,又是一个定远侯呢。”

王秦氏顶着族人热辣辣的眼光说道:“还不是亏得陛下和圣人的提点,否则他一个卤莽无知的汉儿,如何能得陛下青眼,这族里京里上胜他的不说车载只怕也是斗量。”

皇后一笑:“陛下倒和我说道‘自古茅屋出公卿,从来纨绔少伟男’,这一屋子人有几个亲自下过地,只怕是犁铧什么样子也不知道,怎偏十三郎有这造化?我想了想也对,这太子皇子自小叫下面哄着,打小就不知道什么是苦,又如何晓得民生艰难,所以陛下那个养生所,我看太子也去得,舅舅你们怎么还上表沮之?”

柳奭说道:“太子是一国储副,再说年纪还小,如何堪得那庄稼辛苦,陛下这也有点过。哪见过天家的孩子下地的,朝野上下也有些议论。我等是皇帝亲族,这外人不好说的,我也不能看别人笑话皇家。”

柳氏也是不满:“是啊,太子毕竟还小,待他大些,自然知道善待民众。”

皇后也不好让族人随便再非议他的丈夫,便及时转换了话题:“太子也想来看看你们,只是他学业忙,师傅不许。”

“太子殿下凤体大安吧?”柳奭问道。

皇后说:“人黑了些,瘦了点,不过性子比以前强了些,所以我说陛下那主意也是不错。”

柳氏看了看族人:“我等欣闻圣人归宁,扩出来一个园子,我陪圣人去看看。”

一众人都知道她们母女要说私房话,便自己下去了。

“儿啊,”柳氏说道,“虽然说你立得太子,不过却不如亲生可靠,这事你需要抓紧。”

王皇后有点羞涩地说:“阿母,我已怀孕足月了。”

“啊?!”柳氏大喜,又怪道:“那你还出来,不怕龙了胎气。”

“陛下说,怀孕之人不要天天躺,也可四下走走,这样孩儿才强壮。”王皇后说道。

柳氏摇头:“大家毕竟不是妇人,他如何知道这妇人的辛苦。你身子大渐,那大家那边如何安置,又要让那妖妃得逞?”

王皇后说道:“我早安排武妃到陛下身边,她也是并州人,是我把她从道观里简拔出来,她也该知恩图报。”

柳氏却没说话,她不想影响自己女儿的心情,毕竟那个孩子是一个至管重要的因素。

久历人事的柳氏并没王皇后那么乐观,但是当她听说武氏出身低微的时候,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一半。皇帝不可能册立一个小户出身的皇后,这几乎是从北魏起北朝就延续的习惯。有些皇帝出身低微,于是他们通过和前帝室的女性通婚提高自己血统的高贵程度,这种做法也是允许的。所以李唐初期,几位皇帝都偏爱弘农杨氏的女子。(这也是武大娘一直强调自己是弘农杨,自己也是贵族血统的原因。亲娘是贵族,子女也能算贵族,考察武家实在是找不出比较近的贵族血统,所以只好从武大娘身上着手了)

贵人就是贵人,贱人就是贱人,这好象是当时人们心目中天宪地纲。但是大家都忘记了在许多年前当今李唐家的祖先李初拔古,还不过是一个汉朝时蓬头垢面在祁连山下捉黄羊的胡人。他们只记着了那个破楚的秦国大将李信,那个投降匈奴的飞将军的孙子,只是重复着自己的谎言,想象着老子出西关留下了他的后裔。贵与贱并不是不可变化的,也许只需要几秒钟。

————————————————————————————————————————————————————————

注:乌古斯就是奥斯曼土耳其的直系祖先,或者说是从突厥种人到突厥语人的一个过度。他们是西突厥征服中亚所俘虏的大夏——(西方学者称,偶也记不清楚)巴拉特底克——塞人和大月氏的后代。他们属于雅利安-伊朗人种。伊朗其原意就是(Irnd)——雅利安人的土地。他们也说突厥语,后来迁移到咸海草原。后突厥国被灭后,他们就继续西迁,混合了不少当地的血脉。有一支留在了中亚,后来建立了塞尔柱帝国。塞尔柱后裔帖木儿又南渡印度河,征服整个印度,成为了奥斯曼印度帝国。另一系杀进了中东,成为阿拉伯各国的雇佣军,最后雇佣军杀了老板自己当家做主,成为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直西侵掠夺东欧以及东南欧的人口。奥斯曼土耳其的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一即位就要杀死所有的兄弟侄子,还把他们比较放心的奴隶做为近卫军,而致使后来近卫军成为了册立君主的重要力量。一如大食诸国一样。就连乌古斯这样的纯度达10%的突厥血脉也逐渐稀薄了,后来干脆就断绝了,但是它带去了突厥语和突厥文化。当时的统治者是不允许奴隶说自己的语言的,渐渐地到了奴隶们掌权,他们完全没有寻根的想法,很干脆地就自命突厥后裔。

另外乌古斯部落和回鹘也有一些关系,住得那么近,你抢我女人,我抢你老婆,有点亲戚关系再正常不过了。而这个回鹘就是现在维族的祖先,可笑有些不肖子孙居然还以突厥后裔为荣,驱逐突厥的回鹘首领菩萨、吐迷度、婆闰在天之灵不知道做什么感想。

当然有些突厥王公的血脉也继续留在了蒙古高原,他们后来成为了蒙古族的上层。维语、蒙语在语言上也带有比较深的突厥语的痕迹。

所以真正的突厥人后裔,实际在中国、蒙古境内居多,同化在了汉、蒙、维等民族的血管里。而土耳其那个突厥,顶多只算是文化延续,没什么血脉的联系,属于衍生品。所以本银认为以前那个奥斯曼土耳其的称呼是比较准确的,本来就是奥斯曼人带去的突厥。至于奥斯曼人的DNA也许存在,也许灭绝。好在土耳其人没某盲肠民族那么无敌,否则土耳其的历史教科书上,那疆域或许要占了全亚洲的四分之三了。突厥文化毕竟在亚洲历史上zhan有很重要的作用,一种“巴西鱼效应”。

真正的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已经没了踪迹,或许那些姓史的朋友可以去查一查DNA,也许你就是那阿史那的后代,也可以效法匈牙利人去申请恢复“突厥族”,享受一下少数民族政策的照顾。

另外说一句,突厥的标记就是狼,最近有本什么垃圾书《狼图腾》,看得老子发吐。一时你胜我来,一时我胜你,有什么好说的,丧家犬尔,还在那里自慰。大家向前看吧!

使用阉人并不是中国人的传统,在耶稣那神棍出生前4000年古埃及早就出现了,而继承突厥文化的奥斯曼土耳其也继承了这个好传统,大量使用阉人。

本书所说的所有突厥人都是指突厥种人,而不是一般所说的突厥语系的人。

以上言论都是百度的,与本人立场无关,偶是赞成宗教自由的,信仰随便的。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