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个万世之计,那就是李淳风的那个预言。
虽然竭力追问,但是李淳风的预言则不如历史上那么“准确而肯定”,因为太白经天的时候有青气自室、壁之地而起,直冲星野。
“皇唐属木,青色亦属木,此乃帝王之气,或可禳之。”李淳风念道。
李世民多少有点安慰,不过命令所有后宫宫女出家为尼的意志,却没动摇过。
“大家,吃一但臣妾亲自煮的浆水粥吧。”韦太妃轻声呼唤把太宗从沉思中唤醒,望着年华流逝曾经美丽的面容,太宗拉着韦太妃说:“爱妃,这些年辛苦你了!”
便是扶起太宗的年轻的徐充容也是一阵感怀。
韦太妃和徐充容一直侍奉在太上皇身边。
韦妃名珪,字泽,原来是隋将李珉的妻子,不过李珉在婚后一年就去世了,韦氏就回到了洛阳娘家,过起了门前是非多的寡妇生活来。后来王世充遴选妃子,把韦氏也强行选了进去。结果王胡儿还没来得及享受,就被李世民给打败了,韦氏也就成为了李世民的女人。
韦氏有一子二女(老帽的资料不够全面或有疏漏),这三个子女都还比较成气。一个就是太宗的长女襄城长公主,这位公主和她那些骄横的姑姑、妹妹比起来,善良得像天使,是位居家妇人,全职太太。她的丈夫萧锐是萧瑀的儿子,虽然两个人的年纪相差大一点点,但是还是太宗子女里感情比较好的一对,被太宗拿来当正面教材,教育他那些娇娇女。
韦氏的儿子李慎是太宗的第十子,现在封为纪王,颇能约束自己,文采也不错,是李峙心爱的御弟。
自长孙皇后去世后,后宫实际上就是韦贵妃来打理,或者她过于明哲保身,自己的子女教育得不错,其他人的子女则相当地差劲。这也怪不得韦氏,贤妃杨氏是前朝公主,淑妃也叫姓韦,还是韦贵妃的堂妹,阴德妃虽然说出身官奴,但是在宫里很受宫人的爱护,也颇有威信。这三个女人哪个都不省油的灯,韦贵妃也没有正妻的威势,当然压不住她们了。她早就不想管了,可巧皇帝禅让了,她也把权利交给年轻的皇后,自己跟着太上皇一边清闲一下。反正她是有儿子的,就算老皇帝去世了她也是有依靠的,肯定会去儿子的封地享受天伦之乐。
******
李峙和金家父子在北苑看高句丽宫人“素扑”。所谓素扑,就是两个人脱guang了上衣,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内进行徒手地格斗,是中原地区的角抵演变而成,也是后世某国称之为“国粹”的——相扑的前身啦。
只见这两个高句丽素扑手,尽量降低自己的重心,宛如两只大蛤蟆伏在地上,只听一声令起,两个人跃起用手架住对方,扭抱着在地上滚动。如此多次,这才有了胜负。
当然除了男子也有女子素扑,唐朝MM一个身材魁梧结实,进行这样的剧烈运动,却是选得出来人。
两个高句丽宫女也赤裸上身,胸前玉山颤动,虽然让金家父子雄性荷尔蒙分泌加速,但是对李峙来说,只觉得腻味,分量两团白生生,脆恰恰地肉蠕动着。谈不上什么里力和美的结合。力气有一把,关于美,李峙始终无法发现,他也放弃了从这项运动里寻找美的努力。
两位女相扑打到最后,本性战胜了后天的训练,她们开始使用“九阴白骨爪”攻击对方,而头发成为她们攻击的重点。(老帽按:介个各位已婚或者未婚就享受已婚待遇的各位读者大大一定是深有感触,没体会的筒子也别着急,面包会有滴,爱情会有滴,这什么也会有滴。挖哈哈。建议给老婆买双拳击套,打伤也比抓伤好看吧,哼哼哼。现在才明白女生为虾米总喜欢留长指甲,原来不光是为了涂指甲油!!!!嘿嘿我闪,没抓着)
李峙满脸不耐烦,虽然金家父子好象没过够瘾,但是为了避免“宫廷流血事件”发生司号还是果断终止了比赛。
李峙回到东宫,殿中省递来一道折子,却是宗正寺交来的。李峙打开一看,眉头一皱,把奏章一放厉声道:“去,把静月县主的驸马杨一豫请到宗正寺去,传我的意思,把驸马独孤僧伽和房陵大长公主请到南辉阁居住,让他们暂时不要出去。”内侍赶忙下去,惟恐皇帝的怒火烧到他们。
王皇后正来请安,见到皇帝两眼血红,知道他又生气了,便安慰道:“陛下保重啊!”
李峙怒道:“老的不像老的,小的不像小的,这些人真应该好好治上一治了。”
王皇后拣起奏折看了一下说:“陛下这事怕还是要先去上皇那里知会一下。”
李峙摇头:“这个家,就是些鸟事的多!”
——————————————————————————————————————————————————
韦妃的遗体在后来的挖掘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韦妃的将近七十岁(实际是69岁去世)高龄下,她的身高达到一米九一。饿地神哦。据说李世民的身高二米多,苍天啦。老帽觉得2米不太可能,但是李世民的身高在一米八到一米九还是有可能地。隋文帝史书记载了他就比较高。而如果太宗高两米,在唐朝也算高个了,史书是不可能不描述这样一个突出的特点。但是老帽没发现诸如“长硕”一类描绘太宗外貌的词,也没说他矮,大概也就一般水平。
后人在整理昭陵陪葬后妃墓志铭,发现缺一位李二从元吉那里抢来的小杨妃。史书对太宗的妃子介绍不多,只有两位有传,从考古挖掘的情况推断,太宗至少有两到三位姓杨的妃子。
室、壁:二十八宿之一,根据分野,显示在并州。老帽这几天读了读唐书,发现王皇后和武媚的祖籍,一个是并州太原,一个是并州文水,也算两大老乡了。大概因为这个原因,王皇后才“放心”用她。
文章里说了大量阐述性的文字,有的读者大大不喜欢看,老帽其实也不想写,但是有些读者大大说看不明白,没办法,只要尽力把这些暗含的东西点出来。现在毕竟能静心下来细读研究文章暗含的晦涩意思,这样的人几乎绝种了。
韦贵妃和太宗的大女儿的确是襄城公主,手误!当然还有一个小女儿临川公主。至于这个大女儿是否是她前夫的就不知道了,但是看后来高宗亲自悼念,足够说明这个公主和高宗关系不错,一般不是亲生的恐怕很难如此。
太宗的淑妃也姓杨,名字不详。但是韦尼子是有比较准确资料的,作者做了个调整。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